河南省驻马店市“逐梦计划”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考试(一)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驻马店市“逐梦计划”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考试(一)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环际大联考
逐梦计划”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考试(一)
高一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5年3月30日,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六号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升空,并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据此完成l~3题。
1.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六号
A.发射前属于人造天体 B.进入预定轨道后,所属的天体类型与火星相同
C.发射后属于自然天体 D.进入预定轨道后,所属最低级别天体系统为地月系
2.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六号升空穿过的对流层
A.气温逐渐升高 B.气温先升后降
C.大气密度下降 D.大气气压升高
3.最可能影响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六号与地面通信联系的是
A.对流层 B.平流层 C.电离层 D.臭氧层
2023年6月17日,中国天文学会公布了IAU(国际天文联合会)采纳的杜鹃座恒星L16 8-9与它的行星L168-9b的中国团队命名提案一“丹凤”和“青鸾”。恒星“丹凤”,0.6倍太阳半径,0.6倍太阳质量,表面温度3800K,是一颗颜色很红的恒星,距离地球约34.7光年。行星“青鸾”,1.4倍地球半径,4.6倍地球质量,公转周期1.4天,距离恒星0. 02天文单位(天文单位即太阳到地球的平均距离),是个很热的超级地球。图1示意“丹凤”与“青鸾”天体。据此完成4~5题。
4.与行星“青鸾”相比,地球更适宜生命存在的条件是
A.地表温度更高 B.与恒星距离更远 C.大气层更厚 D.公转周期更短
5.下列属于天体“青鸾”所处的天体系统,且级别最高的是
A.太阳系 B.河外星系 C.银河系 D.“丹凤”恒星系
2023年9月10日,美国夏威夷基拉韦厄火山在平静两个月后再次喷发,熔岩从山顶喷涌而出,形成“熔岩喷泉”,火山喷发会产生高浓度的火山气体,它会在大气中产生可见的烟霾,被称为火山烟霾。图2为此次熔岩流入海中景观图。据此完成6~8题。
6.“熔岩喷泉”最有可能来源于
A.下地幔 B.地壳 C.软流层 D.地核
7.受“熔岩喷泉”影响的地球外部圈层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8.关于地球外部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
B.各圈层之间存在少量的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
C.各圈层独立发展变化
D.各圈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1984年,中国科学院的侯先光教授在云南帽天山发现了澄江生物化石群,科研人员从这里中找到了最早的脊椎动物化石,5亿年前的海洋里,昆明鱼长出了原始的脊椎、大脑、心脏和神经系统,为脊椎动物继续朝人演化奠定了基础。图3为昆明鱼化石。据此完成9~11题。
9.通过古生物化石的研究,我们可以确定
A.地表的高低起伏 B.地层的绝对年代
C.古生物生存环境 D.海陆的分布状况
10.澄江生物化石群形成的地质年代
A.蓝细菌大爆发 B.海洋无脊椎动物繁盛
C.是主要成煤期 D.中生代末期恐龙灭绝
1 1.能够体现地球生命演化规律的是
A.两栖动物一鱼类一哺乳动物一爬行动物
B.两栖动物一爬行动物一鱼类一哺乳动物
C.鱼类一爬行动物一人类一哺乳动物
D.鱼类一爬行动物一哺乳动物一人类
2025年2月,我国首口超万米的深地塔科l井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成功完成钻地勘探,在深度10851~10910米井段的寒武纪地层中发现了含油气的优质古老烃源岩,为探索深地油气战略提供了依据。据此完成12~13题。
12.该钻井最大钻探深度所在圈层是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软流层
13.该地作为石油钻井选址参考的地震波速度示意图可能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024年3月24日23时至3月25日23时,受大量日冕物质抛射的影响,地球出现了3小时特大地磁暴。此次特大地磁暴的爆发,标志着太阳活动又一次进入峰值年。图4示意该次特大地磁暴爆发前的太阳活动区(白色的亮斑块)。据此完成14~16题。
14.图示该太阳活动区可能是
A.光球层上的太阳黑子 B.曰冕层上的太阳风
C.色球层上的太阳耀斑 D.光球层上的日珥
1.根据所学知识,推测上一个太阳活动峰值年可能是
A.2010年 B.2013年 C.2016年 D.2019年
16.此次太阳活动给地球带来的影响相关的是
A.澳大利亚出现地震 B.低纬度地区多极光出现
C.日本火山频繁喷发 D.卫星导航系统受到威胁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大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生命宜居带是指恒星周围的一个适合生命存在的区域。图5示意太阳系生命宜居带范围,其中横坐标表示行星距离恒星的远近,纵坐标表示恒星质量的大小。表l为地球和火星的部分物理性质轨道半径(以地球公转轨道半径为单位1)
(1)分别说出地球两侧相邻行星的名称,并说出其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具有的共性。(4分)
(2)在探索地外生命的过程中,火星被认为是太阳系存在生命可能性最大的行星,结合图表说明原因。(4分)
(3)分析地球上有适于生物生存的温度条件的原因。(6分)
(4)结合图5推测若恒星质量减小,生命宜居带范围的变化并说明理由。(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北京时间2025年4月24日,搭载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中国载人航天在“东方红一号”发射55载之际开启第20次神舟问天之旅。图6为我国空间站在大气垂直分层中的位置示意图。
(1)简述空间站所在的④大气层的主要特征。(6分)
(2)①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说明其原因。(4分)
(3)说出适合飞机飞行的大气层的名称并简述原因。(6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河西走廊位于中国西北地区,年降水少,雨季主要集中在6--9月,蕴藏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图7为河西走廊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
(l)简述河西走廊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特征。(4分)
(2)根据气象观测,该地区一年中太阳总辐射量最大的月份出现在5月,试说明原因。(6分)
(3)简述太阳辐射对地球的有利影响。(6分)
环际大联考
“逐梦计划”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考试(一)
高一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D
【详解】发射前卫星位于地球表面,属于地球的一部分,未独立运行,不属于天体,A错误;进入轨道后卫星为人造天体,而火星为自然天体中的行星,类型不同,B错误;发射后卫星为人造天体,而非自然天体,C错误;卫星绕地球运行,属于地月系,地月系为最低级别的天体系统,D正确。故选D。
2.C
【详解】对流层大气随着海拔的升高,大气密度下降,气压降低,气温逐渐降低,C正确,
ABD错误。故选C。
3.C
【详解】地面与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六号通信主要是借助无线电短波,位于高层大气的电离层容易受到太阳活动的影响,故电离层最可能影响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六号与地面通信联系。故选C。
4.B
【详解】距离恒星0.02天文单位(天文单位即太阳到地球的平均距离),与行星“青鸾”相比,地球更适宜生命存在的条件是与恒星距离更远,温度较低,温度适中,B正确,A错误;“青鸾”,1.4倍地球半径,4.6倍地球质量,质量体积更大,引力更强,大气层比地球厚,C错误;行星“青鸾”,公转周期1.4天,公转周期更短,比地球公转周期短,D错误。故选B。
5.C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杜鹃座恒星L168-9与它的行星L168-9b被命名为“丹凤”和“青鸾”,“丹凤”属于恒星,而“青鸾”属于“丹凤”的行星,所以“丹凤”和“青鸾”组成了恒星系统(“丹凤”恒星系),同太阳系等级相同,不属于太阳系,A错误;地月系是行星系统;银河系包含“丹凤”恒星系,高于“丹凤”恒星系,“丹凤”恒星系不属于河外星系,BD错误,C正确。故选C。
6.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其位于上地幔的上部,C正确。故
选C。
7.B
【详解】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地球外部圈层的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会受“熔岩喷泉”影响,共3个。故选B。
8.D
【详解】地球外部圈层,只有水圈是连续而不规则的,A错误;各圈层都不是独立存在的,
各圈层之间存在着大量的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BC错误;各圈层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且发展变化的,D正确。故选D。
9.C
【详解】地表高低起伏状况可以通过目测或者测量认知,通过化石研究无法获取地表高低起伏数据,A错误;生物的生长过程深受地理环境影响,因此古生物化石种类及特点不可避免的打上了当时地理环境的烙印。科学家们主要通过研究地层和它们包含的化石,发现不同形式的生命形式的特点及其变化,并以此了解地球的生命历史和古地理环境,C正确;岩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地质年代,不可能通过化石研究得到准确数据,B错误;通过化石研究可以推测形成化石的动植物所生活的海洋或者陆地环境,但是无法准确推测海陆分布状况,D错误。故选C。
10.B
【详解】根据材料中“5亿年前的海洋里”可以得出当时处于古生代早期,是海洋无脊椎动物繁盛时期,B正确;蓝细菌大爆发发生在前寒武纪,A错误;晚古生代和中生代是主要成煤期,C错误;中生代末期恐龙灭绝是大约6600万年左右,与材料时间不符,D错误。故选B。
11.D
【详解】生物总是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向复杂进化的,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2.A
【详解】由材料可知,该井钻探深度约11100米,即11. 1km。大陆地壳平均深度为39~41km,该井位于我国新疆塔里木盆地,属于大陆地壳,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海拔高,地壳较厚,故钻井最大钻探深度未穿透地壳,A正确。故选A。
13.A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横波传播速度较慢,纵波传播速度较快,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
播,纵波固液气均可传播,当横波和纵波传播至油气层时,横波突然消失,纵波波速突然下降,①正确。故选A。
14.C
【详解】由图文材料可知太阳活动区比周围太阳大气更亮,耀斑是太阳色球层上局部区域最剧烈的爆发现象,耀斑是太阳大气局部位置出现增亮的现象,C正确;太阳黑子比太阳的光球层表面温度要低,所以看上去像一些深暗色的斑点,A错误;日珥在色球层,太阳风在日冕层,但都不是白色的斑块,BD错误。故选C。
15.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太阳活动的周期约为11年。2024年为太阳活动峰值年,推测上一个太阳活动峰值年出现在11年前,即2024年-11年=2013年。故选B。
16.D
【详解】太阳活动对地面通信和航天器运行影响显著,会威胁卫星导航系统,D正确;地震和火山由地球内部板块运动引发,与太阳活动关系不大,极光主要出现在高纬度地区。故选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大题,共52分。
17.(20分)
(1)地球两侧相邻行星为金星和火星(2分)。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2分)。
(2)火星距离生命宜居带较近,表面温度与地球较接近(2分);自转周期与地球接近,温度的变化幅度较适宜等(2分)。
(3)日地距离适中;地球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地球大气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较强;地球上有大面积的海洋,起调节气温的作用。(6分)
(4)生命宜居带范围会向内移动,离恒星更近(2分)。理由:恒星质量减小,其辐射能量减少(2分);行星需距离恒星更近才能获得适宜温度,避免液态水冻结为固态,不利于生命生存(2分)。
18.(16分)
(1)大气密度很小,接近星际空间的密度;随海拔升高,气温不断升高;有电离层存在;有极光、流星现象出现。(6分)
(2)①层为对流层,集中了大气中几乎全部的水汽和杂质;该层大气上部冷,下部热,空气的对流运动显著,气流上升时,水汽易凝结,容易成云致雨。(4分)
(3)名称:平流层(2分)。原因:该层大气上部热,下部冷,不易形成对流,主要以水平运动为主,大气平稳;该层大气水汽杂质很少,无云雨现象,能见度高。(4分)
19.(16分)
(1)河西走廊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空间分布不均匀;整体上西北地区较多,东南地区较少;从东南到西北递增;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大值在西北地区,最小值在东南地区。
(4分)
(2)5月份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北移动,太阳高度角大;5月太阳直射北半球,当地昼长夜短,日照时间长,太阳总辐射量丰富;跟6~9月份比,5月份降水量少,云量少,多晴天,大气削弱作用弱,日照充足,因此5月份太阳总辐射量丰富,(6分)
(3)为地球生物提供充足稳定的光热资源;维持地表温度;为大气运动、水运动和生命活动提供动力;为人类提供丰富的生产生活能源。(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