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高三地理月考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下图示意撒哈拉沙漠南缘某国1965—2005年间的城镇化发展状况。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该国1965—2005年间城镇化发展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第一产业产值高 B.第一产业从业人口比重低
C.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增速快 D.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低
2.该国该时期
A.工业基础雄厚 B.服务业水平高 C.就业机会充足 D.农业生产落后
哈萨克牧民在冬牧场的房屋称“托夏拉”,一般建在避风雪的河谷或山谷中,在林区一般用木头构筑而成,其它地方多用土坯或石块砌筑(见图)。在“托夏拉”四周,还有用石块或土坯垒的矮墙,或者用树枝条编成的篱笆,用以圈放牲畜。据此完成3—5题。
3.五年来,该地区甲类市场数量变化的最主要驱动力是
A.市场需求增大 B.消费偏好转变 C.运输成本降低 D.集聚效应削弱
4.五年来,乙类市场
A.数量减少,平均服务范围小于甲市场 B.数量减少,平均服务范围大于甲市场
C.数量增多,平均服务范围小于甲市场 D.数量增多,平均服务范围大于甲市场
5.未来新增的乙类市场出现概率最大的区域是
A.高端康养区 B.大学城 C.中央商务区 D.居民区
地幔物质以每年数厘米的速度进行大规模的热循环对流,是板块运动的主要动力。读地幔对流与海底扩张示意图,据此完成6—8题。
6.①、②、③附近的宏观地貌分别为、
A.海沟 洋盆 海岭 B.海沟 洋盆 裂谷
C.岛弧 大陆架 洋中脊 D.岛弧 大陆架 海岭
7.据图可知、
A.火山岛上的岩石具有片理结构 B.地壳在地幔上方快速漂浮移动
C.②处油气资源储藏丰富 D.循环能量源于放射性元素衰变
8.①、②、③三地地质年龄从老到新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①③② D.②③①
较小的风速、充足的水汽和深厚的低空逆温层(对流层中气温随着高度增加而上升的层次)是形成浓雾的有利条件。甲地位于天山山脉北 坡,海拔约650m。2021年冬季某日受某地面天气系统的影响,该地经历了一次浓雾过程。下图示意甲地所在区域当日10:00(北京时间)的地面风场。据此完成9—11题。
9.当日10:00(北京时间),甲地的天气情况是
A.浓雾弥漫 B.寒风凛冽 C.云淡风轻 D.微风细雨
10.此次浓雾过程中,水汽的来源主要是
A.南侧暖湿气流 B.局地地面蒸发
C.北侧冷湿气流 D.冰洋冷湿气流
11.此次浓雾过程初期,气流抬升降温是低空逆温层形成的重要原因。此后,有助于维持逆温层的是
A.锋上空气抬升降温 B.东南气流下沉增温
C.空气对流上升降温 D.冷暖空气混合增温
南大洋贯通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南部,具有独特的海洋动力环境。在南大洋某些海域,当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后(一般为零下几十摄氏度),表层海水结冰会析出大量的盐分,使周围海水的性质发生变化,这些性质变化的海水向下运动形成大洋底层水。下图为南大洋水文环境及动力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12—13题。
12.图中
A.甲海域温度低,渔业资源贫乏 B.乙海域为上升流,海水交换增强
C.丙海域为暖流,降水多,盐度小 D.丁海域为密度流,降水多,密度小
13.南极大陆边缘的底层水比周围海水
A.盐度高、密度低 B.盐度低、密度高
C.盐度高、密度高 D.盐度低、密度低
卤水钾盐矿是产于卤水的钾盐矿,属于液态矿床。在20世纪90年代人们在干涸的罗布泊发现了大规模的卤水钾盐矿,为了规模化生产钾肥,人类“营造”了一片面积达200平方千米的湖面,干涸的罗布泊再次复活。下图示意目前罗布泊附近的水系。据此完成14—15题。
14.据材料,罗布泊再次复活的主要水源是
A.河水 B.大气降水
C.高山冰川融水 D.地下卤水
15.罗布泊的复活对周边地理环境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A.盐碱化增强 B.生物多样性减少
C.昼夜温差减小 D.空气湿度增加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在我国东南沿海某地野外考察中获悉,该区域为促进经济绿色、低碳发展,规划建设一水电站。图为该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1)从地形的角度,分析该地建设水电站的有利条件。(4分)
(2)该地规划建设水电站,有甲、乙两处建坝方案,你赞同哪个方案并阐述理由。(4分)
(3)推测该水电站建成发电后,给当地带来的有利影响。(6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7分)
南迦巴瓦峰,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和横断山脉的交汇处。主峰7782米,是中国西藏林芝市墨脱县境内最高的山。地理学家杨逸畴先生这样描述南迦巴瓦峰:“南迦巴瓦峰历来以陡峭险峻著称……雅鲁藏布江下游绕南峰急拐弯南流,构成举世闻名的大拐弯峡谷。高峰耸峙、峡谷幽深,高山构成地形上的巨大屏障。”2017年12月,连接西藏墨脱县与派镇的多拉雄公路隧道全线贯通。下面左图为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地层地貌剖面示意图,右图为墨脱县某段山路景观图。
(1)指出那木拉错所处的构造地貌类型,并说明那木拉错(琼果杰神湖)的形成过程。(4分)
(2)分析墨脱县地形对交通运输方式及线路布局的影响。(3分)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每年金秋时节,大兴安岭各种植物由绿色渐次变为黄、橙、红、紫、粉等颜色,将整个大兴安岭点缀成“五花山”。“五花山”景观通常每年9月中上旬由高纬度、高海拔山地开始,逐步向低纬度、低海拔处转换,持续20天左右。
大兴安岭分布着我国最大的一片北方针叶林,主要由耐寒的针叶乔木组成,树叶为针状,根系较浅,树冠呈塔形、郁闭度高,林下土壤多为酸性贫瘠的灰土(有永冻层),林冠层下有灌木层、草本层和苔原层。研究发现,林火过后,北方针叶林林下植被会在十几年间快速恢复。图为大兴安岭“五花山”景观图(左)和针叶林根系图(右)。
(1)指出“五花山”景观由高纬度、高海拔山地逐步向低纬度、低海拔处转换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4分)
(2)分别从根、叶和树冠角度,说明北方针叶林对当地自然环境的适应性。(6分)
(3)分析林火过后北方针叶林林下植被可快速恢复的原因。(6 分)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海南省儋州市大塘村拥有较为充裕的建设用地,保留着传统风貌和农业,是典型的城边村,在推进城郊融合发展中优势明显。在《海南省村庄规划技术导则(试行)》规划下,大塘村由投资商统一开发:拆除全部现有的村民住宅,统一紧凑安排宅基地,按“一户一宅”的要求,重新建设且每户建满。规划建设后的大塘村供水、供气、污水处理等市政基础设施全部由兰洋镇提供支撑。下图示意大塘村地理位置。
(1)分析大塘村在推进城郊融合发展中的优势条件。(6分)
(2)简述大塘村由投资商统一开发后对该村发展的好处。(6分)
(3)有人预测大塘村经开发后,会吸引儋州市区部分企业入驻,试说明理由。(6分)高三地理月考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D D A C D A D A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C B B C D B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1)位于山谷地带,汇水面积大;等高线密集,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每点2分,共4分)
(2)赞同甲方案,理由:甲处峡谷狭窄,建坝工程量小;淹没范围小,对村落影响小。(每点2分,共4分)
赞同乙方案,理由:乙处汇水面积更大,蓄水量多;水能资源更丰富,发电量大。(每点2分,共4分)
(3)提供清洁能源,减少化石能源使用,促进低碳发展;调节河流径流量,减少旱涝灾害;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如旅游业、水利工程建设);改善当地能源结构,保障能源供应;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没电2分,答出三点给6分)
17.(1)背斜谷。(1分)那木拉错的形成过程: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和断层发育形成裂隙,(1分)经外力侵蚀形成谷地,(1分)后期降水与冰雪融水汇入形成湖泊。(1分)
(2)交通运输方式以公路为主,(1分)线路布局选择山间盆地与河谷地带,(1分)并呈“之”字形迂回前进。(1分)
18.(1)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分异规律。(每点2分,共4分)
(2)根系较浅,利于其在永久冻土层之上的表土中吸收养分和水分,并保土固树(永久冻土层坚硬结实,根系难以向下生长);树叶缩小为针状,利于适应冬季低温环境,并减少水分散失;树冠呈塔形,利于积雪下滑,防止树冠积雪过多压断树干;郁闭度高,有利于防风保暖。(每点2分,共6分)
(3)原有植被特别是树冠高大的针叶林被烧,森林郁闭度降低,林下光照条件改善;林火燃烧产生的草木灰呈碱性,可降低土壤酸性,并提高土壤养分;林火改变了区域土壤温度条件,促进了枯枝落叶的降解和养分的循环。(每点2分,共6分)
19.(1)土地资源丰富,建设用地充足;保存着较好的传统风貌,生态环境优良;有多条交通线与外界相联,交通较为便利;距离城镇较近,受城镇辐射带动作用较强等。(每点2分,答出三点给6分)
(2)土地集约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保持整齐规划,便于统一发展;对旧房、危房等拆除重新建造,安装现代化设施,提升居住环境质量;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外资投入,发展外向型经济;与城镇协同发展,逐步由农业用地转变为城镇用地,提高城镇化水平等。(每点2分,答出三点给6分)
(3)位于城镇边缘,土地利用成本低;基础设施逐渐完善,企业生产活动较为便利;为典型城边村,拥有农业及乡村旅游业等产业,可以为企业提供众多产品需求;自然环境较好,对部分企业吸引力强等。(每点2分,答出三点给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