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时3 牛顿第二定律核心 目标 1.通过分析实验数据,能够得出F=kma并准确表述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根据1 N的定义,理解F=ma.2.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同时性、矢量性等特性,会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和处理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考向1 牛顿第二定律的同向性、同体性1.同向性: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__一致__.合外力的方向决定了加速度的方向,合外力方向改变,加速度方向改变,加速度的方向反映了合外力的方向,加速度的方向就是合外力的方向.2.同体性:a=中各物理量均对应__同一个__研究对象.F、m、a都是对同一物体而言的.因此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时,首先要处理好的问题是研究对象的选取. (2025·安徽黄山期末)翠鸟俯冲捕捉小鱼的精彩画面如图所示,如果整个俯冲过程翠鸟做加速直线运动,用O表示翠鸟,G表示翠鸟受到的重力,F表示空气对它的作用力,下列四幅图可能正确表示此过程中翠鸟受力的是( C ) A B C D解析:根据题意,翠鸟做加速直线运动,所以翠鸟所受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分析可知只有C选项中重力与F的合力的方向有可能与速度方向相同,故选C.考向2 牛顿第二定律的独立性、瞬时性1.独立性:当物体同时受到几个力作用时,每个力都会产生一个加速度,这些加速度的矢量和即为物体具有的合加速度.2.瞬时性:加速度与合外力是__瞬时__对应关系,它们同生、同灭、同变化.3.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思路(1) 分析原状态(给定状态)下物体的受力情况,求出各力大小(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利用平衡条件;若处于加速状态,则利用牛顿第二定律).(2) 分析当状态变化时(烧断细线、剪断弹簧、抽出木板、撤去某个力等),哪些力变化,哪些力不变,哪些力消失(被剪断的绳的弹力、发生在被撤去物接触面上的弹力都立即消失).(3) 求物体在状态变化后所受的合外力,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瞬时加速度. (2024·安徽安庆期末)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和2m的A和B两球用轻弹簧连接,A球用细线悬挂起来,两球均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加速度为g,如果将悬挂A球的细线剪断,此时A和B两球的瞬时加速度aA、aB的大小分别是( D )A.aA=0,aB=0 B.aA=g,aB=gC.aA=3g,aB=g D.aA=3g,aB=0解析:剪断细线前,分析B球受力,F′=2mg,剪断细线后瞬间弹簧形变不会恢复,故B球受力不变,aB=0,剪断细线前,分析A球受力,T=F+mg,F′=F,故T=3mg,剪断细线后,T变为0,F大小不变,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g=maA,解得aA=3g.D正确. (2025·肇庆期末)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4m、2m、m、0.5m的四个小球A、B、C、D,通过细线或轻弹簧互相连接,悬挂于O点,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若将B、C间的细线剪断,则剪断瞬间B和C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A )A.0.75g,1.5g B.g,0.5gC.0.75g,g D.1.5g,0.5g解析:根据题意,由平衡条件可知,绳子剪断前,A、B间弹簧弹力FAB=3.5mg,C、D间弹簧弹力FCD=0.5mg,绳子剪断后,弹簧弹力不瞬变,对B,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AB-2mg=2ma1,解得a1=0.75g,对C有FCD+mg=ma2,解得a2=1.5g,故选A.两种“模型”“绳”或“线”类 “弹簧”或“橡皮筋”类不同 只能承受拉力,不能承受压力 弹簧既能承受拉力,也能承受压力; 橡皮筋只能承受拉力,不能承受压力将绳和线看成理想化模型时,无论受力多大(在它的限度内),绳和线的长度__不变__,但绳和线的张力__可以__发生突变 由于弹簧和橡皮筋受力时,其形变较大,形变恢复需经过一段时间,所以弹簧和橡皮筋的弹力__不可以__突变相同 质量和重力均可忽略不计,同一根绳、线、弹簧或橡皮筋两端及中间各点的弹力大小相等考向3 牛顿第二定律的简单应用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时的常用方法(1) 矢量合成法:若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这两个力的合外力,__加速度__的方向是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2) 正交分解法:当物体受__多个__力作用时,常用正交分解法求物体的合外力.①建立坐标系时,常选取加速度的方向作为某一坐标轴的正方向(不分解加速度),将物体所受的力正交分解后,列出方程Fx=ma,Fy=0.②若物体的受力都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也可将坐标轴建立在力的方向上,正交分解加速度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 (2024·山东潍坊中学)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20 kg的物体,从固定斜面的顶端由静止匀加速滑下,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斜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37°,取g=10 m/s2, sin 37°=0.6, cos 37°=0.8.(1) 求物体沿斜面下滑过程中的加速度.(2) 若给物体一个初速度,使之沿斜面上滑,求上滑的加速度.答案:(1) 4.4 m/s2,方向沿斜面向下(2) 7.6 m/s2,方向沿斜面向下解析:(1) 沿斜面下滑时,摩擦力沿斜面向上,对物体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甲乙解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sin 37°-f=ma1FN=mg cos 37°f=μFN联立解得a1=g sin 37°-μg cos 37°=4.4 m/s2,方向沿斜面向下.(2) 物体沿斜面上滑时,摩擦力沿斜面向下,对物体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sin 37°+f′=ma2f′=μF′NF′N=mg cos 37°联立解得a2=g sin 37°+μg cos 37°=7.6 m/s2,方向沿斜面向下.1.(多选)关于速度、加速度、合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C )A.原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水平推力的瞬间,物体立刻获得加速度B.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力的方向总是一致的,但与速度的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C.在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加速度与合力的方向总是一致的D.合力变小,物体的速度一定变小解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选项A、B正确;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中,v、a、F三者的方向相同,C正确;合力变小,加速度变小,速度是变大还是变小取决于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关系,D错误.2.(2025·潮州期末)在光滑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1 kg的物体受到大小分别为3 N、4 N和5 N的三个水平方向的共点力作用静止,现在撤去其中5 N的力,其余力不变,则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C )A.1 m/s2 B.3 m/s2C.5 m/s2 D.7 m/s2解析:撤去5 N的力之前物体受力平衡,故3 N、4 N这两个力的合力与5 N那个力等大反向;撤去5 N的力之后,其余力不变,则物体所受的合力大小为5 N,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 m/s2=5 m/s2,故选C.3.(2025·惠州期末)如图所示,一小车在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水平车厢上放置一箱苹果,箱内的苹果相对于车厢始终保持静止:一小球A用细线悬挂车顶上,若观察到细线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θ保持不变,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g tan θB.小车一定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车厢对苹果箱的摩擦力水平向右D.箱内质量为m的某个苹果受到其他苹果的合力为mg tan θ解析:设小球的加速度为a,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对小球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tan θ=ma,解得a=g tan θ,故A正确;球A加速度向左,则可知小车的加速度也向左,因此小车可能向右做匀减速运动或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苹果箱在竖直方向受重力与车厢对其的支持力而平衡,而水平方向随车一起运动,则可知其水平方向的合外力水平向左,而水平方向只可能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因此水平方向所受摩擦力即为合外力,即车厢对苹果箱的摩擦力水平向左,故C错误;以苹果箱中间一个质量为m的苹果为研究对象,设周围其他苹果对它的作用力大小为F,则F在竖直方向的分力等于mg,在水平方向的分力等于ma=mg tan θ,由勾股定理得F==mg,故D错误.1.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当合外力减小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和速度的变化是( D )A.加速度增大,速度增大 B.加速度减小,速度减小C.加速度增大,速度减小 D.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解析:当合外力减小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a=知,加速度减小,因为合外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则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故速度增大,D正确.2.(多选)下列对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F=ma及其变形公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CD )A.由F=ma可知,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加速度成正比B.由m=可知,物体的质量与其所受合外力成正比,与其运动加速度成反比C.由a=可知,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受合外力成正比,与其质量成反比D.由m=可知,物体的质量可以通过测量其加速度和其受到的合外力而求得解析:物体的合外力与物体的质量和加速度无关,A错误;物体的质量与合外力以及加速度无关,B错误;由a=可知,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受合外力成正比,与其质量成反比,C正确;由m=可知,物体的质量可以通过测量其加速度和其受到的合外力而求得,D正确.3.(2025·江门期末)甲、乙两辆小车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在相同的拉力作用下,甲车产生的加速度为1 m/s2,乙车产生的加速度为4 m/s2,则甲车质量是乙车质量的几倍( D )A.1倍 B.2倍C.3倍 D.4倍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则===4,故选D.4.“蹦极”是一项刺激的体育运动.某人身系弹性绳自高空P点自由下落,图中a点是弹性绳的原长位置,c是人所到达的最低点,b是人静止悬吊时的平衡位置.人在从P点下落到最低点c点的过程中( B )A.在a点时人的速度最大B.在ab段,人做加速运动C.在bc段,人的加速度向下D.在c点,人的速度为零,处于平衡状态解析:人下落至b处,拉力等于重力,加速度为零,获得最大速度,A错误;在ab段绳的拉力小于人的重力,加速度方向向下,做加速运动,并且随着下降,弹力绳的拉力逐渐变大,加速度减小,B正确;在bc段绳的拉力大于人的重力,加速度方向向上,C错误;在c点,人的速度为零,但是弹力大于重力,不是处于平衡状态,D错误.5.(2024·清远期末质检)如图所示,质量m=5 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左运动,与此同时物体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力F=10 N的作用,已知物体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取g=10 m/s2,则物体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为( A )A.1 m/s2,水平向左 B.1 m/s2,水平向右C.3 m/s2,水平向左 D.3 m/s2,水平向右解析:物体受到向右的滑动摩擦力,所受合力为F合=F-μmg=10 N-5 N=5 N,则a===1 m/s2,方向向左,故选A.6.(2025·江门期末)某学生用细绳一端连接一支圆珠笔,另一端固定在地铁车厢内的竖直扶手上.地铁沿某一段水平直线匀减速进站的过程中,细绳向右偏离与竖直扶手成角度θ,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关于地铁在这一段的运动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地铁的运动方向水平向左B.圆珠笔受到重力、拉力和合力三个力的作用C.地铁的加速度大小为g tan θD.圆珠笔的质量越大,夹角θ越大解析:对圆珠笔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圆珠笔受重力和绳子拉力作用,其所受合力方向为水平向左,即加速度方向水平向左,由于地铁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地铁的运动方向水平向右,故A错误;结合上述可知,圆珠笔受重力和绳子拉力两个力的作用,故B错误;结合上述,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 tan θ=ma,解得地铁的加速度大小为a=g tan θ,方向为水平向左,故C正确;结合上述可知a=g tan θ,夹角θ与圆珠笔的质量无关,故D错误.7.(2025·深圳期末)如图所示,物体P、Q用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细绳相连,再用一根轻弹簧将P和天花板相连,已知mQ=2mP,重力加速度为g.剪断绳子的瞬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弹簧的弹力变小B.弹簧的弹力变大C.物体P的加速度大小为2g,方向竖直向上D.物体Q的加速度大小为g,方向竖直向上解析:剪断绳子的瞬间,弹簧中的弹力不能突变,因此弹簧中的弹力保持不变,故A、B错误;设物体P的质量为m,剪断细线前,对PQ整体受力分析,受到总重力和弹簧的弹力而平衡,故F弹=(mP+mQ)g=3mg,再对物体P受力分析,受到重力、细线拉力和弹簧的拉力;剪断细线后,重力和弹簧的弹力不变,细线的拉力发生突变减为零,故物体P受到的力的合力等于2mg,方向竖直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P的加速度为aP==2g,故C正确;剪断细线前,对物体Q受力分析,受到重力和细线拉力,剪断细线后,重力不变,细线的拉力减为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物体Q的加速度为g,方向竖直向下,故D错误.8.质量为40 kg的物体放在水平面上,某人用绳子沿着与水平方向成37°角斜向上的方向拉着物体向右前进,绳子的拉力为200 N,已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取g=10 m/s2,sin 37°=0.6,cos 37°=0.8.(1) 求此时物体的加速度.(2) 若在拉的过程中突然松手,求此时物体的加速度.答案:(1) 0.5 m/s2,方向水平向右(2) 5 m/s2,方向水平向左解析:(1) 在拉力作用下,物体受力如图甲所示甲乙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 cos 37°-μ(mg-F sin 37°)=ma1解得a1=0.5 m/s2,方向水平向右(2) 松手后,物体受力如图乙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ma2解得a2=5 m/s2,方向水平向左.9.(2025·江门期末)(多选)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均为2 kg的小球A和B之间用轻弹簧连接,然后用细绳悬挂起来,此时弹簧伸长了4 cm,取g=10 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CD )A.细绳的拉力大小为2 NB.弹簧的劲度系数大小500 N/mC.剪断细绳的瞬间小球A的加速度为20 m/s2D.剪断细绳的瞬间小球B的加速度为0解析:对A、B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可知,细绳的拉力大小T=2mg=40 N,故A错误;对小球B进行分析,由平衡条件有mg=kx,解得k=500 N/m,故B正确;剪断细绳后瞬间,弹簧弹力不变,对物体A进行受力分析,物体A受向下的重力和弹簧的弹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为aA===2g=20 m/s2,故C正确;剪断细绳瞬间弹簧弹力不变,仍为mg,小球B所受合力为零,加速度为零,故D正确.10.(2025·深圳期末)如图所示,在小车车厢的顶部用轻质细线悬挂的一质量为m的小球,当小车沿水平面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发现悬挂小球的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37°,在车厢底板上放着一个质量为M的木块,小球及木块均和车厢保持相对静止.已知木块与车厢底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8,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g=10 m/s2,sin 37°=0.6,cos 37°=0.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细线的拉力大小为 mgB.木块的加速度大小为 gC.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Mg,方向水平向右D.车厢受到木块的摩擦力大小为 Mg,方向水平向左解析:对小球进行分析可知,竖直方向有T cos θ=mg,解得轻绳的拉力大小为T=mg,水平方向有mg tan θ=ma,解得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a=g,方向水平向右,木块的加速度与小球的加速度相同,即a=g,故A、B错误;对木块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Ma=Mg,方向水平向右,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车厢受到木块的摩擦力大小为Mg,方向水平向左,故C错误,D正确.11.直升机沿水平方向匀速飞往水源取水灭火,悬挂着m=500 kg空箱的悬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1=45°,直升机取水后飞往火场,加速度沿水平方向,大小稳定在a=1.5 m/s2时,悬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2=14°(如图所示),空气阻力大小不变,且悬索的质量不计,试求水箱中水的质量M.(取g=10 m/s2,sin 14°≈0.242,cos 14°≈0.970)答案:4.5×103 kg解析:直升机取水前,水箱受力平衡,T1sin θ1-f=0T1cos θ1-mg=0解得f=mg tan θ1直升机返回,由牛顿第二定律得T2sin θ2-f=(m+M)aT2cos θ2-(m+M)g=0解得水箱中水的质量M=4.5×103 kg(共39张PPT)第四章运动和力的关系课时3 牛顿第二定律核心 目标 1.通过分析实验数据,能够得出F=kma并准确表述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根据1 N的定义,理解F=ma.2.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同时性、矢量性等特性,会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和处理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目标导学 各个击破牛顿第二定律的同向性、同体性1.同向性: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 一致 .合外力的方向决定了加速度的方向,合外力方向改变,加速度方向改变,加速度的方向反映了合外力的方向,加速度的方向就是合外力的方向.考向1 (2025·安徽黄山期末)翠鸟俯冲捕捉小鱼的精彩画面如图所示,如果整个俯冲过程翠鸟做加速直线运动,用O表示翠鸟,G表示翠鸟受到的重力,F表示空气对它的作用力,下列四幅图可能正确表示此过程中翠鸟受力的是( )1C解析:根据题意,翠鸟做加速直线运动,所以翠鸟所受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分析可知只有C选项中重力与F的合力的方向有可能与速度方向相同,故选C.牛顿第二定律的独立性、瞬时性1.独立性:当物体同时受到几个力作用时,每个力都会产生一个加速度,这些加速度的矢量和即为物体具有的合加速度.2.瞬时性:加速度与合外力是 瞬时 对应关系,它们同生、同灭、同变化.考向23.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思路(1) 分析原状态(给定状态)下物体的受力情况,求出各力大小(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利用平衡条件;若处于加速状态,则利用牛顿第二定律).(2) 分析当状态变化时(烧断细线、剪断弹簧、抽出木板、撤去某个力等),哪些力变化,哪些力不变,哪些力消失(被剪断的绳的弹力、发生在被撤去物接触面上的弹力都立即消失).(3) 求物体在状态变化后所受的合外力,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瞬时加速度. (2024·安徽安庆期末)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和2m的A和B两球用轻弹簧连接,A球用细线悬挂起来,两球均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加速度为g,如果将悬挂A球的细线剪断,此时A和B两球的瞬时加速度aA、aB的大小分别是 ( )A.aA=0,aB=0 B.aA=g,aB=gC.aA=3g,aB=g D.aA=3g,aB=02D解析:剪断细线前,分析B球受力,F′=2mg,剪断细线后瞬间弹簧形变不会恢复,故B球受力不变,aB=0,剪断细线前,分析A球受力,T=F+mg,F′=F,故T=3mg,剪断细线后,T变为0,F大小不变,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g=maA,解得aA=3g.D正确. (2025·肇庆期末)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4m、2m、m、0.5m的四个小球A、B、C、D,通过细线或轻弹簧互相连接,悬挂于O点,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若将B、C间的细线剪断,则剪断瞬间B和C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 )A.0.75g,1.5g B.g,0.5gC.0.75g,g D.1.5g,0.5g3A解析:根据题意,由平衡条件可知,绳子剪断前,A、B间弹簧弹力FAB=3.5mg,C、D间弹簧弹力FCD=0.5mg,绳子剪断后,弹簧弹力不瞬变,对B,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AB-2mg=2ma1,解得a1=0.75g,对C有FCD+mg=ma2,解得a2=1.5g,故选A.两种“模型” “绳”或“线”类 “弹簧”或“橡皮筋”类不同 只能承受拉力,不能承受压力 弹簧既能承受拉力,也能承受压力;橡皮筋只能承受拉力,不能承受压力将绳和线看成理想化模型时,无论受力多大(在它的限度内),绳和线的长度 不变 ,但绳和线的张力 可以 发生突变 由于弹簧和橡皮筋受力时,其形变较大,形变恢复需经过一段时间,所以弹簧和橡皮筋的弹力 不可以 突变相同 质量和重力均可忽略不计,同一根绳、线、弹簧或橡皮筋两端及中间各点的弹力大小相等牛顿第二定律的简单应用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时的常用方法(1) 矢量合成法:若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这两个力的合外力, 加速度 的方向是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2) 正交分解法:当物体受 多个 力作用时,常用正交分解法求物体的合外力.①建立坐标系时,常选取加速度的方向作为某一坐标轴的正方向(不分解加速度),将物体所受的力正交分解后,列出方程Fx=ma,Fy=0.考向3 (2024·山东潍坊中学)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20 kg的物体,从固定斜面的顶端由静止匀加速滑下,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斜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37°,取g=10 m/s2, sin 37°=0.6, cos 37°=0.8.(1) 求物体沿斜面下滑过程中的加速度.答案:(1) 4.4 m/s2,方向沿斜面向下4解析:(1) 沿斜面下滑时,摩擦力沿斜面向上,对物体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sin 37°-f=ma1FN=mg cos 37°f=μFN联立解得a1=g sin 37°-μg cos 37°=4.4 m/s2,方向沿斜面向下.甲(2) 若给物体一个初速度,使之沿斜面上滑,求上滑的加速度.答案:(2) 7.6 m/s2,方向沿斜面向下解析:(2) 物体沿斜面上滑时,摩擦力沿斜面向下,对物体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sin 37°+f′=ma2f′=μF′NF′N=mg cos 37°联立解得a2=g sin 37°+μg cos 37°=7.6 m/s2,方向沿斜面向下.乙随堂内化 即时巩固1.(多选)关于速度、加速度、合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水平推力的瞬间,物体立刻获得加速度B.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力的方向总是一致的,但与速度的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C.在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加速度与合力的方向总是一致的D.合力变小,物体的速度一定变小ABC解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选项A、B正确;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中,v、a、F三者的方向相同,C正确;合力变小,加速度变小,速度是变大还是变小取决于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关系,D错误.2.(2025·潮州期末)在光滑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1 kg的物体受到大小分别为3 N、4 N和5 N的三个水平方向的共点力作用静止,现在撤去其中5 N的力,其余力不变,则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 )A.1 m/s2 B.3 m/s2C.5 m/s2 D.7 m/s2C3.(2025·惠州期末)如图所示,一小车在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水平车厢上放置一箱苹果,箱内的苹果相对于车厢始终保持静止:一小球A用细线悬挂车顶上,若观察到细线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θ保持不变,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g tan θB.小车一定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车厢对苹果箱的摩擦力水平向右D.箱内质量为m的某个苹果受到其他苹果的合力为mg tan θA配套新练案1.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当合外力减小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和速度的变化是 ( )A.加速度增大,速度增大 B.加速度减小,速度减小C.加速度增大,速度减小 D.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D2.(多选)下列对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F=ma及其变形公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由F=ma可知,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加速度成正比CD3.(2025·江门期末)甲、乙两辆小车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在相同的拉力作用下,甲车产生的加速度为1 m/s2,乙车产生的加速度为4 m/s2,则甲车质量是乙车质量的几倍 ( )A.1倍 B.2倍C.3倍 D.4倍D4.“蹦极”是一项刺激的体育运动.某人身系弹性绳自高空P点自由下落,图中a点是弹性绳的原长位置,c是人所到达的最低点,b是人静止悬吊时的平衡位置.人在从P点下落到最低点c点的过程中 ( )A.在a点时人的速度最大B.在ab段,人做加速运动C.在bc段,人的加速度向下D.在c点,人的速度为零,处于平衡状态B解析:人下落至b处,拉力等于重力,加速度为零,获得最大速度,A错误;在ab段绳的拉力小于人的重力,加速度方向向下,做加速运动,并且随着下降,弹力绳的拉力逐渐变大,加速度减小,B正确;在bc段绳的拉力大于人的重力,加速度方向向上,C错误;在c点,人的速度为零,但是弹力大于重力,不是处于平衡状态,D错误.5.(2024·清远期末质检)如图所示,质量m=5 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左运动,与此同时物体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力F=10 N的作用,已知物体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取g=10 m/s2,则物体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为 ( )AA.1 m/s2,水平向左 B.1 m/s2,水平向右C.3 m/s2,水平向左 D.3 m/s2,水平向右6.(2025·江门期末)某学生用细绳一端连接一支圆珠笔,另一端固定在地铁车厢内的竖直扶手上.地铁沿某一段水平直线匀减速进站的过程中,细绳向右偏离与竖直扶手成角度θ,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关于地铁在这一段的运动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铁的运动方向水平向左B.圆珠笔受到重力、拉力和合力三个力的作用C.地铁的加速度大小为g tan θD.圆珠笔的质量越大,夹角θ越大C解析:对圆珠笔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圆珠笔受重力和绳子拉力作用,其所受合力方向为水平向左,即加速度方向水平向左,由于地铁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地铁的运动方向水平向右,故A错误;结合上述可知,圆珠笔受重力和绳子拉力两个力的作用,故B错误;结合上述,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 tan θ=ma,解得地铁的加速度大小为a=g tan θ,方向为水平向左,故C正确;结合上述可知a=g tan θ,夹角θ与圆珠笔的质量无关,故D错误.7.(2025·深圳期末)如图所示,物体P、Q用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细绳相连,再用一根轻弹簧将P和天花板相连,已知mQ=2mP,重力加速度为g.剪断绳子的瞬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弹簧的弹力变小B.弹簧的弹力变大C.物体P的加速度大小为2g,方向竖直向上D.物体Q的加速度大小为g,方向竖直向上C8.质量为40 kg的物体放在水平面上,某人用绳子沿着与水平方向成37°角斜向上的方向拉着物体向右前进,绳子的拉力为200 N,已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取g=10 m/s2,sin 37°=0.6,cos 37°=0.8.(1) 求此时物体的加速度.答案:(1) 0.5 m/s2,方向水平向右解析:(1) 在拉力作用下,物体受力如图甲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 cos 37°-μ(mg-F sin 37°)=ma1解得a1=0.5 m/s2,方向水平向右甲(2) 若在拉的过程中突然松手,求此时物体的加速度.答案:(2) 5 m/s2,方向水平向左解析:(2) 松手后,物体受力如图乙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ma2解得a2=5 m/s2,方向水平向左.乙9.(2025·江门期末)(多选)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均为2 kg的小球A和B之间用轻弹簧连接,然后用细绳悬挂起来,此时弹簧伸长了4 cm,取g=10 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细绳的拉力大小为2 NB.弹簧的劲度系数大小500 N/mC.剪断细绳的瞬间小球A的加速度为20 m/s2D.剪断细绳的瞬间小球B的加速度为0BCD10.(2025·深圳期末)如图所示,在小车车厢的顶部用轻质细线悬挂的一质量为m的小球,当小车沿水平面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发现悬挂小球的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37°,在车厢底板上放着一个质量为M的木块,小球及木块均和车厢保持相对静止.已知木块与车厢底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8,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g=10 m/s2,sin 37°=0.6,cos 37°=0.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11.直升机沿水平方向匀速飞往水源取水灭火,悬挂着m=500 kg空箱的悬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1=45°,直升机取水后飞往火场,加速度沿水平方向,大小稳定在a=1.5 m/s2时,悬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2=14°(如图所示),空气阻力大小不变,且悬索的质量不计,试求水箱中水的质量M.(取g=10 m/s2,sin 14°≈0.242,cos 14°≈0.970)答案:4.5×103 kg解析:直升机取水前,水箱受力平衡,T1sin θ1-f=0T1cos θ1-mg=0解得f=mg tan θ1直升机返回,由牛顿第二定律得T2sin θ2-f=(m+M)aT2cos θ2-(m+M)g=0解得水箱中水的质量M=4.5×103 kg谢谢观赏课时3 牛顿第二定律核心 目标 1.通过分析实验数据,能够得出F=kma并准确表述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根据1 N的定义,理解F=ma.2.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同时性、矢量性等特性,会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和处理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考向1 牛顿第二定律的同向性、同体性1.同向性: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__一致__.合外力的方向决定了加速度的方向,合外力方向改变,加速度方向改变,加速度的方向反映了合外力的方向,加速度的方向就是合外力的方向.2.同体性:a=中各物理量均对应__同一个__研究对象.F、m、a都是对同一物体而言的.因此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时,首先要处理好的问题是研究对象的选取. (2025·安徽黄山期末)翠鸟俯冲捕捉小鱼的精彩画面如图所示,如果整个俯冲过程翠鸟做加速直线运动,用O表示翠鸟,G表示翠鸟受到的重力,F表示空气对它的作用力,下列四幅图可能正确表示此过程中翠鸟受力的是( ) A B C D考向2 牛顿第二定律的独立性、瞬时性1.独立性:当物体同时受到几个力作用时,每个力都会产生一个加速度,这些加速度的矢量和即为物体具有的合加速度.2.瞬时性:加速度与合外力是__瞬时__对应关系,它们同生、同灭、同变化.3.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思路(1) 分析原状态(给定状态)下物体的受力情况,求出各力大小(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利用平衡条件;若处于加速状态,则利用牛顿第二定律).(2) 分析当状态变化时(烧断细线、剪断弹簧、抽出木板、撤去某个力等),哪些力变化,哪些力不变,哪些力消失(被剪断的绳的弹力、发生在被撤去物接触面上的弹力都立即消失).(3) 求物体在状态变化后所受的合外力,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瞬时加速度. (2024·安徽安庆期末)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和2m的A和B两球用轻弹簧连接,A球用细线悬挂起来,两球均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加速度为g,如果将悬挂A球的细线剪断,此时A和B两球的瞬时加速度aA、aB的大小分别是( )A.aA=0,aB=0 B.aA=g,aB=gC.aA=3g,aB=g D.aA=3g,aB=0 (2025·肇庆期末)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4m、2m、m、0.5m的四个小球A、B、C、D,通过细线或轻弹簧互相连接,悬挂于O点,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若将B、C间的细线剪断,则剪断瞬间B和C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A.0.75g,1.5g B.g,0.5gC.0.75g,g D.1.5g,0.5g两种“模型”“绳”或“线”类 “弹簧”或“橡皮筋”类不同 只能承受拉力,不能承受压力 弹簧既能承受拉力,也能承受压力; 橡皮筋只能承受拉力,不能承受压力将绳和线看成理想化模型时,无论受力多大(在它的限度内),绳和线的长度__不变__,但绳和线的张力__可以__发生突变 由于弹簧和橡皮筋受力时,其形变较大,形变恢复需经过一段时间,所以弹簧和橡皮筋的弹力__不可以__突变相同 质量和重力均可忽略不计,同一根绳、线、弹簧或橡皮筋两端及中间各点的弹力大小相等考向3 牛顿第二定律的简单应用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时的常用方法(1) 矢量合成法:若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这两个力的合外力,__加速度__的方向是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2) 正交分解法:当物体受__多个__力作用时,常用正交分解法求物体的合外力.①建立坐标系时,常选取加速度的方向作为某一坐标轴的正方向(不分解加速度),将物体所受的力正交分解后,列出方程Fx=ma,Fy=0.②若物体的受力都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也可将坐标轴建立在力的方向上,正交分解加速度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 (2024·山东潍坊中学)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20 kg的物体,从固定斜面的顶端由静止匀加速滑下,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斜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37°,取g=10 m/s2, sin 37°=0.6, cos 37°=0.8.(1) 求物体沿斜面下滑过程中的加速度.(2) 若给物体一个初速度,使之沿斜面上滑,求上滑的加速度.1.(多选)关于速度、加速度、合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水平推力的瞬间,物体立刻获得加速度B.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力的方向总是一致的,但与速度的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C.在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加速度与合力的方向总是一致的D.合力变小,物体的速度一定变小2.(2025·潮州期末)在光滑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1 kg的物体受到大小分别为3 N、4 N和5 N的三个水平方向的共点力作用静止,现在撤去其中5 N的力,其余力不变,则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A.1 m/s2 B.3 m/s2C.5 m/s2 D.7 m/s23.(2025·惠州期末)如图所示,一小车在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水平车厢上放置一箱苹果,箱内的苹果相对于车厢始终保持静止:一小球A用细线悬挂车顶上,若观察到细线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θ保持不变,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g tan θB.小车一定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车厢对苹果箱的摩擦力水平向右D.箱内质量为m的某个苹果受到其他苹果的合力为mg tan θ1.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当合外力减小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和速度的变化是( )A.加速度增大,速度增大 B.加速度减小,速度减小C.加速度增大,速度减小 D.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2.(多选)下列对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F=ma及其变形公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A.由F=ma可知,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加速度成正比B.由m=可知,物体的质量与其所受合外力成正比,与其运动加速度成反比C.由a=可知,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受合外力成正比,与其质量成反比D.由m=可知,物体的质量可以通过测量其加速度和其受到的合外力而求得3.(2025·江门期末)甲、乙两辆小车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在相同的拉力作用下,甲车产生的加速度为1 m/s2,乙车产生的加速度为4 m/s2,则甲车质量是乙车质量的几倍( )A.1倍 B.2倍C.3倍 D.4倍4.“蹦极”是一项刺激的体育运动.某人身系弹性绳自高空P点自由下落,图中a点是弹性绳的原长位置,c是人所到达的最低点,b是人静止悬吊时的平衡位置.人在从P点下落到最低点c点的过程中( )A.在a点时人的速度最大B.在ab段,人做加速运动C.在bc段,人的加速度向下D.在c点,人的速度为零,处于平衡状态5.(2024·清远期末质检)如图所示,质量m=5 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左运动,与此同时物体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力F=10 N的作用,已知物体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取g=10 m/s2,则物体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为( )A.1 m/s2,水平向左 B.1 m/s2,水平向右C.3 m/s2,水平向左 D.3 m/s2,水平向右6.(2025·江门期末)某学生用细绳一端连接一支圆珠笔,另一端固定在地铁车厢内的竖直扶手上.地铁沿某一段水平直线匀减速进站的过程中,细绳向右偏离与竖直扶手成角度θ,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关于地铁在这一段的运动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铁的运动方向水平向左B.圆珠笔受到重力、拉力和合力三个力的作用C.地铁的加速度大小为g tan θD.圆珠笔的质量越大,夹角θ越大7.(2025·深圳期末)如图所示,物体P、Q用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细绳相连,再用一根轻弹簧将P和天花板相连,已知mQ=2mP,重力加速度为g.剪断绳子的瞬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弹簧的弹力变小B.弹簧的弹力变大C.物体P的加速度大小为2g,方向竖直向上D.物体Q的加速度大小为g,方向竖直向上8.质量为40 kg的物体放在水平面上,某人用绳子沿着与水平方向成37°角斜向上的方向拉着物体向右前进,绳子的拉力为200 N,已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取g=10 m/s2,sin 37°=0.6,cos 37°=0.8.(1) 求此时物体的加速度.(2) 若在拉的过程中突然松手,求此时物体的加速度.9.(2025·江门期末)(多选)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均为2 kg的小球A和B之间用轻弹簧连接,然后用细绳悬挂起来,此时弹簧伸长了4 cm,取g=10 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细绳的拉力大小为2 NB.弹簧的劲度系数大小500 N/mC.剪断细绳的瞬间小球A的加速度为20 m/s2D.剪断细绳的瞬间小球B的加速度为010.(2025·深圳期末)如图所示,在小车车厢的顶部用轻质细线悬挂的一质量为m的小球,当小车沿水平面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发现悬挂小球的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37°,在车厢底板上放着一个质量为M的木块,小球及木块均和车厢保持相对静止.已知木块与车厢底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8,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g=10 m/s2,sin 37°=0.6,cos 37°=0.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细线的拉力大小为 mgB.木块的加速度大小为 gC.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Mg,方向水平向右D.车厢受到木块的摩擦力大小为 Mg,方向水平向左11.直升机沿水平方向匀速飞往水源取水灭火,悬挂着m=500 kg空箱的悬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1=45°,直升机取水后飞往火场,加速度沿水平方向,大小稳定在a=1.5 m/s2时,悬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2=14°(如图所示),空气阻力大小不变,且悬索的质量不计,试求水箱中水的质量M.(取g=10 m/s2,sin 14°≈0.242,cos 14°≈0.97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课时3 牛顿第二定律.docx 课时3 牛顿第二定律.pptx 课时3 牛顿第二定律学用.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