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3压强的分析与计算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0分)1.大象是陆地上现有体重最大的动物,一头成年大象的体重约为6000 kg,每只脚掌的面积为0.06 m2,这头大象站立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 ( )A. 1×105Pa B. 1×106Pa C. 2.5×105Pa D. 2.5×106 Pa2.新型膨胀式安全带(如图)的紧缚力达到一定的值时,藏在安全带里的气囊就会快速充气,迅速形成气囊袋,对驾乘人员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下列关于膨胀式安全带的说法正确的是()A. 该安全带会使人失去惯性B. 该安全带可以使人所承受的力减小C. 当车加速时,该安全带就会自动充气D. 该安全带充气后增大与人体的接触面积,减小压强,可避免人员被勒伤3.如图所示为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圆柱体A和B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高度之比为,底面积之比为,则它们的质量之比和对地面的压强之比分别为( )A. , B. ,C. , D. ,4.如图所示,有三个实心圆柱体甲、乙、丙,放在水平地面上,其中甲、乙高度相同,乙、丙的底面积相同,三者对地面的压强相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B. C. D.5.叠罗汉是一种体育娱乐项目,如图所示,三个体重、体型相同的人叠成两层静态造型。每个人的重力均为G,每只鞋的鞋底面积均为S,则图中箭头所指的那只脚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A. B. C. D.6.如图所示,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甲的边长小于乙的边长),小物块丙置于正方体乙上表面的中央,此时甲对地面的压强等于乙对地面的压强。现将丙从乙的上表面移至甲的上表面,若甲、乙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分别为、,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分别为、,则( )A. 、 B. ,C. , D. ,7.如图所示,开口容器的底部有一个小孔,装水后,水不断从小孔流出。图中能够粗略反映水流出时,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p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的是 ( )A. B. C. D.8.将重物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受力面积不变的情况下,给这个重物施加竖直向上的拉力F。在拉力F逐渐变大的过程中,正确表示重物对桌面的压强p与拉力F关系的图像是 ( )A. B. C. D.9.如图,一个密封的圆台形容器装满水,其在水平桌面上的放置方式由图甲变为图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减小,压力不变 B.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增大,压力不变C.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减小,压力减小 D.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不变,压力不变10.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②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③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④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A. 只有①和③ B. 只有①和④ C. 只有②和③ D. 只有③和④11.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置于水平桌面,用密度不同的两种液体A、B装满(ρA<ρB)。甲杯中两种液体的质量各占一半,乙杯中两种液体的体积各占一半。两烧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 ( )A. p甲>p乙 B. p甲<p乙 C. p甲=p乙 D. 不能确定12.如图所示是小聪同学在探究甲、乙两种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得出的图像,用上述两种物质分别做成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甲的边长是乙的2倍,把它们放在水平地面上,甲、乙两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A. p甲:p乙=1:8 B. p甲:p乙=1:4 C. p甲:p乙=1:2 D. p甲:p乙=1:1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42.0分)13.长方体物体a、b置于水平地面上,a、b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分别为S、(),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如图甲所示,则a、b两物体的重力关系是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若将两物体先后叠放到对方的上表面,如图乙所示,此时a对地面的压强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对地面的压强。14.棱长为10cm、质量为2kg的正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则正方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是______Pa。若沿如图甲所示的虚线去掉一半,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是______Pa;若沿如图乙所示的虚线去掉一半,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是______Pa。(g取10N/kg)15.如图所示,小晨将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测得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甲、乙两正方体的密度______(填“>”“<”或“=”)。接着小晨将两个正方体沿图示虚线切割,都拿走右半部分,则甲、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______(填“>”“<”或“=”)。16.水平桌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的长方体木块,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S,则木块对桌面的压强p1= 。如图所示,将木块沿竖直方向切掉一部分,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p2 (填“>”“<”或“=”)p1。17.如图所示,一质量均匀的长方体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①②③各为其中的。图甲此时它对桌面的压强为p。小龙同学首先只切除③,余下的木板对桌面的压强p1,则p p1:然后再切除①,余下的木板对桌面的压强为p2,则p1 p2(两空均填“>”“=”或“<”);如果用一个水平推力F将物块A从图甲位置推到如图乙位置,压强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应为 (填“丙”或“丁”)图。18.请用所学的压力、压强知识解决下列问题。(1)如图甲,用一个水平推力去压图钉,在压力的作用下松木很快就出现了裂缝,而手却没什么感觉,这是因为两者________不同导致压强不同。(2)有一个装满红色水的容器,在其侧壁扎出A、B两个小孔,如图乙所示。发现B孔流出的水更急,说明了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________;将此容器放入盛有浓盐水的另一玻璃容器中,如图丙;发现B孔有红色水流出,同时A孔________。A.有红色水流出 B.有盐水流入 C.水、盐水都不流动 D.都有可能19.将下面几种情况中,容器底受到的液体压强大小如何变化表示出来。(横线处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在水平桌面上有一盛水的密闭容器,如图甲所示,如果将其倒置,则水对容器产生的压强将________。(2)在水平桌面上有一装了半杯水的杯子。如果将一用线拴着的金属块放入水中,如图乙所示,杯底受到水的压强将________。(3)如果杯子里盛满了水,再放入一个重为5 N的木块,如图丙所示,杯底受到的压强将________。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0.0分)20.如图所示,三个高度相同的实心铁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正方体铁块A最重,圆柱体铁块C的底面积最小。哪个铁块对桌面的压强最大呢?同学们提出了以下三种猜想:猜想一:正方体铁块A最重,所以它对桌面的压强最大。猜想二:圆柱体铁块C的底面积最小,所以它对桌面的压强最大。猜想三:三个铁块的高度相同,所以它们对桌面的压强相等。(1)以图中长方体铁块B为研究对象,推导它对桌面的压强大小的表达式,根据表达式分析判断上述哪一个猜想是正确的。已知铁的密度为,长方体铁块的高度为h,底面积为S,压强的表达式:____________。(2)分析判断:由压强的表达式可知,匀质柱状固体对桌面的压强只与柱体的__________________有关,所以猜想______是正确的。(3)利用海绵或其他简易器材,设计一个实验粗略验证上面的猜想:__________________。21.某同学用自制的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现有两块形状相同、弹性不同的橡皮膜,将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在这两种橡皮膜上时,橡皮膜的形变程度不同,如图乙所示。因此,在制作压强计时,应选择橡皮膜________(填“”或“”)覆盖在压强计金属盒表面。(2)当该同学用手指按压图中压强计金属盒上的橡皮膜时,不论轻压还是重压,形管两侧液面都没有高度差,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解决(2)中问题后,进行实验,测得部分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实验序号 液体 深度 橡皮膜在水中的方向 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1 水 3 朝上 2.62 水 6 朝上 5.43 水 9 朝上 8.24 盐水 9 朝上 8.2该同学发现第4次测得的与第 3次测得的完全相同,这与他预期的不一样。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1)在图乙中,将压强计的橡皮膜先后放在a、b两位置,通过观察现象可知,同种液体,深度越大,压强越大,支持该结论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2)为了探究液体密度对液体内部压强的影响,还需将橡皮膜放在图丙中的________(填“c”或“d”)位置。23.在探究“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如图所提供的器材(小桌、海绵、砝码、木板)设计了图a、b两个实验。(1)通过比较小桌在海绵表面的________反映小桌对海绵压强的大小。(2)从a、b两个实验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此后小明把小桌放到一块木板上,发现小桌对木板压痕的深浅比图a中对海绵的压痕深浅小,如图c所示。比较图a、c,能否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小”的结论?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小张利用A、B两物体、海绵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现象如图所示。(1)实验中选用海绵而不选用木板之类硬质材料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中小张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3)分析比较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比较图__________所示的实验。(5)小张实验时将质地均匀的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B1、B2两块,如图丁、戊所示,观察实验现象发现它们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结论: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他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的(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分析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0分)25.如图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重力G均为90N,甲的棱长a为0.3m,乙的棱长b为0.2m。求:(1)正方体甲对地面的压强。(2)若沿水平方向将甲、乙截去相同的厚度后,它们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和相等,请计算截去的厚度。26.如图甲为品牌饮料机,将平底薄壁直圆筒状的空杯,放在饮料机的水平杯座上接饮料。杯座受到的压力随杯中饮料的高度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饮料出口的横截面积S1=0.8 cm2,饮料流出的速度v=50 cm/s,杯高H=10 cm,杯底面积S2=30 cm2。(1)装满饮料时,杯底受到饮料的压力为多大?(2)饮料的密度为多大?(3)若杯底与杯座的接触面积为S3=15 cm2,饮料持续流入空杯5 s后关闭开关,杯对杯座的压强为多大?第8页,共8页【答案】1. C 2. D 3. B 4. B 5. A 6. A 7. B8. A 9. B 10. D 11. B 12. C13. 小于大于14. 2000 1000 200015. <>16. =17. >=丁18. (1)受力面积( 2)增大( 3)A19. (1)增大( 2)增大( 3)不变20. (1) (2)高度和密度 三(3)将图中三个铁块依次竖直放置在同一块海绵上,观察比较海绵的凹陷程度,若海绵的凹陷程度相同,则可验证猜想三正确21. (1)A (2)装置密封性不好( 3)盐水浓度太小,密度与清水几乎相同22. (1)橡皮膜所处的深度越深,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越大( 2)c23. (1)凹陷程度(2)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海绵所受的压强越大(3)不能 因为两次实验的受压面材料不同,且木板表面不易发生形变24. (1)海绵受力容易发生形变( 2)海绵的凹陷程度( 3)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4)甲、丙( 5)错误设计两组对照时没有控制压力相同25. 解:(1)正方体甲对地面的压力:;正方体甲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正方体甲对地面的压强:。(2)设截去厚度为时,,则,,,代入数据,解得。26. (1)F=F1-F0=4.5 N-0.9 N=3.6 N(2) V=S2H=30 cm2×10 cm=300 cm3=3×10-4 m3 (3)m1=ρS1vt=1.2×103 kg/m3×0.8×10-4 m2×0.5 m/s×5 s=0.24 kg F1=m1g=0.24 kg×10 N/kg=2.4 N 第2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3压强的分析与计算.docx 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