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9《巧用力》同步练习作业(含答案) 一、仔细想,认真填。1.生活中许多任务需要 “巧用力”,也就是合理控制______、______或用力方式,才能高效完成任务。2.在 “拉足球” 实验中,为了让足球不掉落且快速到达终点,需要让拉力方向与足球前进方向______,同时控制用力大小,保持______。3.用磁铁控制 “小动物” 卡片移动时,巧用力要控制磁铁的______和______,离得太远吸不动,太近容易撞偏。4.力是看不见的,但我们可以通过物体的______或______来感知力的作用。5.在 “问题锦囊” 活动中,我们会将关于力的问题分为 “______” 和 “______” 两类,方便后续探究。二、我是小法官。(对的打“√”,错的打“×”。)6. 巧用力只需要控制力的大小,不需要关注力的方向。( )7. 用磁铁控制 “小动物” 卡片时,无论磁铁离卡片多远,只要用力就能让卡片移动。( )8. 拉足球时,只要几个人用力足够大,即使拉力方向不一致,足球也不会掉落。( )9. 我们可以通过蹦床弹起人、轮滑鞋滑动等现象,感知力的存在和作用。( )10. 对于 “气球为什么向上飘” 这类问题,目前无法解释,只能归为 “暂无法解决” 的问题。( )三、对号入坐。(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1. 下列做法中,体现 “巧用力” 的是( )A. 用尽全力推一个很重的箱子,不管方向B. 拉足球时,两人朝相反方向用力C. 用磁铁控制 “小动物” 卡片时,慢慢调整磁铁距离和方向D. 用吸管吹纸巾时,用力过猛导致纸巾乱飞12. 在 “拉足球” 实验中,足球总掉落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 足球太轻 B. 拉力方向偏移或用力过猛C. 绳子太短 D. 起点到终点的距离太长13. 关于 “巧用力” 与力的作用效果,说法正确的是( )A. 用力方式(方向、大小)不影响作用效果B. 只要控制力的方向,不管用力大小,都能达到理想效果C. 合理的用力方式(方向、大小、技巧)能让任务更高效完成D. 巧用力只在拉足球、磁力赛跑等实验中有用,生活中用不到14. 用磁铁控制 “小动物” 卡片沿路线移动,最佳的操作方法是( )A. 磁铁紧贴路线图,快速移动B. 磁铁离路线图很远,慢慢移动C. 调整磁铁与路线图的距离,让卡片轻轻跟随磁铁,保持方向一致D. 用手按住卡片,配合磁铁移动15. 下列关于 “问题分类” 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蹦床为什么能弹起人” 可以归为 “可解决” 的问题(与弹性力有关)B. “轮滑鞋为什么能滑起来” 暂时无法用现有知识解释,归为 “暂无法解决”C. 所有关于力的问题都能在二年级阶段解决D. 分类问题能帮助我们明确哪些问题可以先探究,哪些需要后续学习四、相互对应,我会连。16.穿针引线。(1)将 “巧用力场景”与对应的“控制要点” 连线拉足球不掉落 控制磁铁的距离和方向磁力控制 “小动物” 移动 拉力方向一致、用力均匀用筷子夹弹珠 控制手指力度,保持弹珠稳定用吸管吹纸巾沿直线移动 控制吹气方向和力度(2)将 “生活现象” 与对应的 “力的感知依据” 连线蹦床弹起人 物体运动方向改变足球被拉着前进 物体从静止变为运动磁铁吸起曲别针 物体形状发生变化(蹦床形变)用力压海绵 物体被 “隐形的力” 吸引五、看清问题,认真回答。17.请分别说明在 “拉足球” 和 “磁力控制‘小动物’移动” 两个实验中,“巧用力” 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六、实验操作我能行。18. 请设计一个实验,探究 “用力方向对吸管吹纸巾运动轨迹的影响”。要求写出实验结论。实验目的:探究用力方向对吸管吹纸巾运动轨迹的影响,明确不同吹气方向下纸巾的运动方向变化实验材料:长方形纸巾(3 张,大小相同)、吸管(1 根)、直尺(1 把)、白色纸板(1 张,用于标记轨迹)、记号笔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将白色纸板平铺在桌面上,用直尺在纸板上画出 3 条不同方向的虚线(①水平向前、②向左 45°、③向右 45°),作为吹气方向的参照;(2)水平向前吹气:将 1 张纸巾放在纸板起点,手持吸管对准纸巾,沿 “水平向前” 虚线方向轻轻吹气(控制吹气大小一致),用记号笔在纸板上画出纸巾的运动轨迹,记录 “纸巾沿水平向前运动”;(3)向左 45° 吹气:更换新纸巾放在起点,吸管沿 “向左 45°” 虚线方向吹气(吹气大小与步骤 2 相同),画出运动轨迹,记录 “纸巾向左 45° 方向运动”;(4)向右 45° 吹气:重复步骤 3,吸管沿 “向右 45°” 虚线方向吹气,画出轨迹,记录 “纸巾向右 45° 方向运动”;(5)控制变量:保持纸巾大小、吹气力度、桌面平整度相同,仅改变吹气方向,重复实验 3 次,避免偶然误差。实验结论:在吹气力度、纸巾大小等条件相同的情况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吹气方向向左 45°,纸巾向左 45° 运动;吹气方向向右 45°,纸巾向右 45° 运动。由此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9 《巧用力》同步练习作业参考答案(含解析)1.(力的方向)、(力的大小)解析:根据教学内容,“巧用力” 的核心是合理控制力的方向、大小或方式,这是区分 “盲目用力” 和 “高效用力” 的关键,需准确对应填写。2.(一致)、(用力均匀)解析:“拉足球” 实验中,拉力方向与前进方向一致可避免足球偏移,用力均匀能防止足球掉落,这是实验总结的核心策略,需精准填写。3.(方向)、(距离)解析:用磁铁控制 “小动物” 时,距离过远吸不动、过近易撞偏,方向偏差会导致卡片偏离路线,因此需控制方向和距离,符合实验观察结果。4.(运动)、(状态变化)解析:力虽不可见,但可通过物体的运动(如足球被拉动)或状态变化(如蹦床形变、海绵被压扁)感知其作用,这是课堂中明确的 “感知力的方法”。5.(可解决)、(暂无法解决)解析:“问题锦囊” 活动中,学生需将问题按 “现有知识能否解释” 分为两类,便于后续探究,是课堂探究活动的重要环节。(×)6.(×)解析:巧用力需要同时控制力的方向和大小(如拉足球需方向一致、用力均匀),仅关注大小忽略方向会导致任务失败(如足球掉落),题干表述错误。7.(×)解析:磁铁离 “小动物” 卡片太远时,磁力减弱无法吸引卡片,需调整到 “最佳距离” 才能移动,题干 “无论多远都能移动” 与实验现象矛盾,故错误。8.(×)解析:拉足球时拉力方向不一致会导致足球偏移、晃动,即使用力大也容易掉落,需方向一致才能稳定前进,题干表述错误。9.(√)解析:蹦床弹起人(蹦床形变产生弹力)、轮滑鞋滑动(轮子受力滚动),均能通过物体的运动或状态变化感知力的作用,题干描述正确。10.(×)解析:“气球向上飘” 与空气浮力有关,可用 “空气对气球有向上的力” 简单解释,属于 “可解决” 的问题,题干归为 “暂无法解决” 错误。(C)11.(C)解析:A 选项 “不关注方向”、B 选项 “反向用力”、D 选项 “用力过猛” 均属于 “盲目用力”;C 选项 “调整磁铁距离和方向” 符合 “巧用力” 的控制要点,故答案选 C。12.(B)解析:足球掉落主要与用力方式相关,拉力方向偏移会导致足球晃动,用力过猛会让足球脱离控制,A、C、D 选项均非主要原因,故答案选 B。13.(C)解析:A 选项错误,用力方式直接影响作用效果(如方向错导致足球掉落);B 选项错误,需同时控制方向和大小(如用力太小拉不动足球);C 选项正确,符合 “巧用力” 的核心意义;D 选项错误,巧用力在生活中广泛应用(如夹菜、开门),故答案选 C。14.(C)解析:A 选项 “紧贴快速移动” 易撞偏,B 选项 “太远” 吸不动,D 选项 “用手按” 违反实验规则;C 选项 “调整距离、保持方向” 符合 “巧用力” 策略,能让卡片沿路线移动,故答案选 C。15.(C)解析:A、B、D 选项均符合 “问题分类” 的逻辑;C 选项错误,部分问题(如摩擦力原理)超出二年级知识范围,无法解决,故答案选 C。、16.(1)拉足球不掉落 —— 拉力方向一致、用力均匀磁力控制 “小动物” 移动 —— 控制磁铁的距离和方向用筷子夹弹珠 —— 控制手指力度,保持弹珠稳定用吸管吹纸巾沿直线移动 —— 控制吹气方向和力度解析:拉足球需方向和用力控制,磁力移动需距离和方向控制,夹弹珠需力度控制,吹纸巾需方向和力度控制,均需根据 “巧用力” 的具体场景匹配控制要点。蹦床弹起人 —— 物体形状发生变化(蹦床形变)足球被拉着前进 —— 物体从静止变为运动磁铁吸起曲别针 —— 物体被 “隐形的力” 吸引用力压海绵 —— 物体形状发生变化(海绵形变)解析:蹦床弹起人因蹦床形变(状态变化),足球前进因从静止到运动(运动变化),磁铁吸曲别针因 “隐形磁力”,压海绵因海绵形变,需根据 “力的作用表现” 匹配感知依据。17.拉足球实验:巧用力体现在 “控制力的方向”(拉力与前进方向一致,避免足球偏移)和 “控制力的大小”(用力均匀,防止足球掉落)。好处是能让足球稳定、快速到达终点,减少掉落次数,提高任务效率。磁力控制 “小动物” 实验:巧用力体现在 “控制磁铁方向”(与路线方向一致,让卡片沿路线移动)和 “控制磁铁距离”(保持最佳距离,既不吸不动也不撞偏)。好处是能让 “小动物” 卡片精准、快速到达终点,避免偏离路线。解析:需结合两个实验的核心控制要点,分别说明 “巧用力” 的具体表现及对任务结果的积极影响,紧扣课堂实验结论。 实验目的:探究推力的大小对物体运动状态(运动速度、运动距离)的影响实验目的:探究用力方向对吸管吹纸巾运动轨迹的影响,明确不同吹气方向下纸巾的运动方向变化实验材料:长方形纸巾(3 张,大小相同)、吸管(1 根)、直尺(1 把)、白色纸板(1 张,用于标记轨迹)、记号笔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将白色纸板平铺在桌面上,用直尺在纸板上画出 3 条不同方向的虚线(①水平向前、②向左 45°、③向右 45°),作为吹气方向的参照;(2)水平向前吹气:将 1 张纸巾放在纸板起点,手持吸管对准纸巾,沿 “水平向前” 虚线方向轻轻吹气(控制吹气大小一致),用记号笔在纸板上画出纸巾的运动轨迹,记录 “纸巾沿水平向前运动”;(3)向左 45° 吹气:更换新纸巾放在起点,吸管沿 “向左 45°” 虚线方向吹气(吹气大小与步骤 2 相同),画出运动轨迹,记录 “纸巾向左 45° 方向运动”;(4)向右 45° 吹气:重复步骤 3,吸管沿 “向右 45°” 虚线方向吹气,画出轨迹,记录 “纸巾向右 45° 方向运动”;(5)控制变量:保持纸巾大小、吹气力度、桌面平整度相同,仅改变吹气方向,重复实验 3 次,避免偶然误差。实验结论:在吹气力度、纸巾大小等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用力方向决定了纸巾的运动轨迹 —— 吹气方向水平向前,纸巾沿水平向前运动;吹气方向向左 45°,纸巾向左 45° 运动;吹气方向向右 45°,纸巾向右 45° 运动。由此说明,力的方向会直接影响物体的运动轨迹,这也是 “巧用力” 需要控制方向的原因。解析:实验设计遵循 “控制变量法”(仅改变方向,其他条件不变),通过 “标记轨迹” 直观呈现运动变化,结论需结合实验现象,体现 “方向与运动轨迹” 的关联,符合 “巧用力” 中 “方向影响作用效果” 的核心知识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