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期中摸底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保定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期中摸底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河北省保定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期中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当地时间2024年7月26日-8月11日在法国巴黎举行,我国代表团取得了海外征战奥运的最好成绩。与奥运健儿一起出征巴黎的还有“科技与浪漫”交融的乒乓球台、植入芯片的足球内胆、100%可回收材料制造的篮球场地板……这些“中国制造”有力地支撑和服务了巴黎奥运会。家住北京的经纬同学关注了几场自己感兴趣的奥运赛事(见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表:巴黎奥运部分决赛情况
比赛项目 巴黎时间(东一区) 参赛选手
男子10米气手枪决赛 7月28日09:59 谢瑜
女子双人跳水10米台决赛 7月29日11:49 全红婵/陈芋汐
乒乓球混合双打决赛 7月30日15:30 王楚钦/孙颖莎
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 7月31日22:39 潘展乐
1.经纬同学需要早早起床观看的比赛是( )
A.男子10米气手枪决赛 B.女子双人跳水10米台决赛
C.乒乓球混合双打决赛 D.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
2.运动器械出征巴黎奥运,彰显了中国制造业的( )
①科技创新水平②节能环保理念③出口扶持政策④成本把控能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10—2020年间中国人口累积增长了5.77%,年均增长5.6%,延续了低速增长趋势。一个地区人口增长包括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两个方面,二者数值关系决定了该地人口增长的类型:流入主增型(机械增长率>自然增长率≥0)、生育主增型(自然增长率>机械增长率≥0)、生育超增型(自然增长率>|机械负增长率|>0)、流出超减型(|机械负增长率|>自然增长率>0)、流出主减型(机械增长率<自然增长率<0)。下图示意2010—2020年中国各省份人口增长类型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甲对应的人口增长类型是( )
A.流入主增型 B.生育主增型 C.生育超增型 D.流出超减型
4.当前东北地区缓解人口减少的趋势应优先考虑( )
A.实施生育补贴政策 B.促进矿产资源开发
C.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D.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下图为我国某时期南昌对外联系可达性等时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推测该时期交通运输的特点是( )
A.高速化、多样化 B.不同方式速度差异较小
C.路网密度较大 D.以铁路、公路运输为主
6.随着时代发展南昌对外联系可达性等时线的变化是( )
A.5日间隔等时线更密集 B.制图时等值距应增长
C.等时线更趋于同心圆状 D.等时线沿多方向凸出
玛瑙形成于一亿年以前。首先熔岩冷却时会形成很多气泡空腔,其后在地球内部压力下含有二氧化硅的溶液浸入这些空腔,经过漫长的沉淀与结晶最终形成玛瑙。当结晶过程混入铁、锰、铝等金属元素,玛瑙就会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颜色和纹理。在我国新疆、内蒙古的戈壁中散布有不同面积的玛瑙滩(见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玛瑙最常见于哪种地质构造附近( )
A.褶皱构造 B.断层构造 C.火山构造 D.节理构造
8.推测戈壁玛瑙滩的形成过程是( )
A.风力侵蚀→熔岩风化→风力沉积 B.熔岩风化→流水沉积→风力侵蚀
C.地壳抬升→冰川沉积→熔岩风化 D.海水入侵→熔岩风化→海浪沉积
岷江上游干流干旱河谷区海拔763米-5844米,植被覆盖类型多样,除河谷地带的农作物,流域两侧谷坡多分布有草地、森林和灌木等。植被覆盖度指植被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面积占统计区总面积的百分比,反映了植被的茂密程度和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面积的大小。下图示意岷江上游干流干旱河谷区位置及水系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岷江干旱河谷区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 )
A.植被稀疏 B.深居内陆 C.焚风效应 D.地形崎岖
10.岷江干旱河谷区的植被覆盖度( )
A.与坡度大小呈正相关 B.与海拔高低呈正相关
C.距河越近覆盖度越高 D.山南坡整体高于山北坡
湖南省岳阳市主体位于洞庭湖以东,下图示意2019—2021年6—8月岳阳市各部位气温(均值)逐时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图中①②③曲线对应的城市部位是( )
A.①城区②郊区③滨湖 B.①城区②滨湖③郊区
C.①郊区②城区③滨湖 D.①郊区②滨湖③城区
12.据图可判断岳阳市( )
A.夜间热岛效应较弱 B.陆风转湖风在上午
C.白天盛行下沉气流 D.湖风转陆风在凌晨
13.关于岳阳滨湖区夏季环流说法正确的是( )
A.背景季风使湖风增强 B.热岛环流与陆风相抵消
C.热岛环流使湖风增强 D.热岛环流与季风相抵消
黄河下游孟津县白鹤镇至东明县高村是典型的游荡型河段。这段河道长299km,宽度一般在10km左右(最大超过20km),而水面宽2~4公里,主流变化无常。左图示意1987—1988年部分游荡段河势变化,右图示意1985—2021年黄河下游游荡段河床累积冲淤量的变化(冲淤量=淤积量-冲刷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游荡型河段河道特点为( )
A.河道深窄、冲淤强烈 B.水流集中、摆动频繁
C.洲滩密布、汊道纵横 D.水流散乱、河曲蜿蜒
15.据右图分析1999年游荡段河床冲淤的变化是( )
A.淤积减缓 B.由淤转冲 C.冲刷减缓 D.由冲转淤
16.推测导致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上游水库修建 B.上游植被恢复 C.下游人工挖沙 D.流域降水增多
二、综合题
17.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水系形态变化与地壳运动密切相关,现代水系特征可以反映出历史时期的地质过程。新疆塔河油田西北部奥陶系古水系经历了从自由河曲(图a)向深切河曲(图b)的变化过程,最终形成了自东向西逐级降低的3个岩溶台面和典型的曲峡地貌。
(1)分别描述古水系自由河曲及深切河曲的发育过程。
(2)判断图b中3个岩溶台面形成的先后顺序并说明判断依据。
(3)地质变化未能改变水系形态,据此推断构造运动的特点。
18.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班玛县位于青海省东南部玛可河沿岸,年降水量600毫米左右,河谷地带可达800毫米;境内多山,占总面积90%以上,平均海拔3600米左右;县东南分布有大片茂密的原始森林。
班玛县保存有最完好的藏族碉楼群。这里的碉楼多由石头和木材混合砌筑而成,外墙普遍较厚,一般为平顶的三层结构,按照一定比例自下而上逐步收敛,呈现出下大上小的阶梯状。早期碉楼一层不设窗,主要用于饲养牲畜;二层为起居室,设置自内向外倾斜扩大的小窗;三层主要用于晾晒谷物。
(1)指出班玛县碉楼建筑特点并说明设计目的。
(2)某校地理研学小组在班玛县考察中发现,早期碉楼多选择在山腰建设,而年代较短的碉楼则选址河谷旁。请任选某一时期的碉楼解释选址原因。
(3)如今班玛县的碉楼窗户数量增多面积增大,一层多改为储藏室或其他功能。试分析这些变化产生的原因。
19.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被誉为“北疆湿岛”的塔额盆地位于中哈边境处,东南北三面被海拔800米-2500米的中低山包围,山顶几无永久性冰川。额敏河发源于周边山地,纵贯盆地中部,像一条蜿蜒的动脉,收纳、滋养着这里的湿意和生机。盆地腹心的库鲁斯台草原有大面积的季节性湿地,成为全球候鸟迁徙通道上的重要驿站。下图示意塔额盆地周边概况。
(1)说明塔额盆地成为“北疆湿岛”的地形原因。
(2)指出库鲁斯台草原季节性湿地的形成季节及条件。
(3)分析库鲁斯台草原为什么能成为候鸟迁徙通道上的重要驿站。
参考答案
1.D 2.A
3.A 4.D
5.B 6.D
7.C 8.B
9.C 10.D
11.A 12.B 13.C
14.C 15.B 16.A
17.(1)自由河曲:初期地势平坦,流速缓慢;河流以侧向侵蚀与沉积为主(凹岸侵蚀凸岸沉积),慢慢发育为自由河曲。
深切河曲:后期地壳逐级抬升,流水依次下切,逐渐形成深切河曲。
(2)从早到晚:台面1、台面2、台面3。 依据:台面1-台面3地势逐级降低,且河流始终自东向西,流向未发生改变。
(3)每台面整体稳定抬升;自上游向下游依次抬升,且每次抬升都较前一次幅度稍低,保证河流流向不变;地壳抬升速度与河流下切速度相当,使原水系形态得以保留。
18.(1)多由石头和木材混合砌筑而成,因为周围多山,县东南有原始森林,可就地取材;碉楼外墙较厚,因为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墙壁厚便于防寒保暖;建成下大上小的阶梯状重心稳定,保证山区建筑的牢固性;早期碉楼一层不设窗,目的是保暖及防御野兽或外敌入侵;二层设置自内向外倾斜扩大的小窗,可用于瞭望和射击,防御性强;顶平:地处山区,平顶利于谷物晾晒。
(2)早期碉楼选址山腰:视野开阔,便于向下防御外敌入侵;生产中畜牧业为主,山坡牧草茂盛,方便日常放牧;班玛县降水较多,山坡利于排水,避免山洪威胁。
年代短的碉楼选址河谷旁:生产力发展,抵御山洪能力增强,如修建排水沟渠;御敌要求减弱;河谷地带地形相对平坦,便于建设和对外交通;接近水源,方便生产生活用水。
(3)对防御的要求大大减弱;取暖条件改善;建材质量提高;人们对家居环境要求不断提高;居民从事畜牧业比例下降。
19.(1)塔额盆地东南北三面环山,呈向西敞开的“V”形(喇叭形),利于西风深入。西风带来大西洋水汽进入盆地,受三面山地抬升,形成丰沛的地形降水。
(2)形成季节:春季。 形成条件:春季气温回升,季节性积雪融化,补给额敏河形成春汛;草原位于盆地腹心,地势低洼,利于汇水且排水不畅;纬度较高,春季气温仍然偏低,蒸发量小,形成大面积湿地。
(3)库鲁斯台草原水草丰美,为鸟类提供丰富的食物;周边为大面积干旱区,湿地位置可提供食物与栖息地;湿地位于中纬,形成于春季,位置时间正好符合候鸟迁徙补给需要;人烟稀少,受人类活动影响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