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第六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贵阳市第六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贵阳市第六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
1.下列广东“南海1号”南宋沉船打捞的文物中,主要成分是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
A.陶瓷器 B.铜铁器 C.钱币 D.漆木器
2.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胶体区别于溶液和浊液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
B.丁达尔现象出现的“光路”是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形成的
C.用激光笔分别照射溶液和胶体时,观察到的现象不同
D.向溶液中滴加几滴饱和溶液,即可得到胶体
3.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A.HNO3 = H+ +N5++3O2- B.MgCl2=Mg2+ + Cl
C.Ba(OH)2 = Ba2++2OH- D.NaHCO3=Na+ + H+ + CO
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钡溶液:Ba2++ SO=BaSO4↓
B.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石灰水:2 HCO+ Ca2+ + 2 H+ = CaCO3↓+ CO + 2 H2O
C.碳酸钙溶于稀醋酸中CaCO3+2H+ = Ca2++H2O+CO2↑
D.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碳酸氢钙溶液:Ca2++HCO+OH-=CaCO3↓+H2O
5.某离子反应中涉及六种微粒。其中的分子个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还原产物是 B.若反应消耗a个还原剂,则转移6a个电子
C.反应后溶液的酸性明显增强 D.氧化剂与还原剂的个数之比为3:2
6.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
B.Fe(s)FeCl2(s)Fe(OH)2(s)
C.MgO(s)MgSO4(aq)Mg(s)
D.S(s)SO2(g)BaSO3(s)
7.离子方程式中的不能代表的物质是( )
① ② ③ ④ ⑤
A.①③ B.①④⑤ C.②④⑤ D.②⑤
8.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五代隐形战斗机歼-31使用了高强度、耐高温的钛合金材料。工业上冶炼钛的反应为TiCl4 + 2MgTi + 2MgCl2,下列说法正确的
A.TiCl4是还原剂 B.Mg被氧化
C.TiCl4 中氯元素被氧化 D.每1 mol TiCl4被还原时转移2 mol电子
9.某小组探究金属钠与不同盐溶液的反应,进行如下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实验 序号 盐溶液 现象
① 溶液 反应比与纯水反应剧烈,没有火花出现
② 溶液 反应比①剧烈,没有火花出现
③ 溶液 反应比②剧烈,没有火花出现
④ 溶液 反应瞬间即有黄色火花出现,并立即发生剧烈燃烧
A.对比①②推测: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加,钠与盐溶液的反应速率加快
B.对比②③推测:离子所带电荷数越高,钠与盐溶液的反应速率越快
C.对比②④推测:④中可能存在钠与水、硝酸根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并放出大量热
D.推测若采用溶液进行上述实验,也会出现钠的燃烧现象
10.以不同类别物质间的转化为线索,认识钠及其化合物。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③表明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B.反应⑤、⑥可用于潜水艇中氧气的供给
C.等量的固体通过⑤⑥充分反应,最终得到固体的产物的质量之比为
D.反应④说明的稳定性强于
11.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装置甲:分离固体NaOH和NH4Cl
B.装置乙:收集NO2气体
C.装置丙:验证碳的非金属性大于硅(已知强酸可用于制弱酸)
D.装置丁:验证Ba(OH)2 8H2O与NH4Cl反应吸热
12.下列技术应用中,其工作原理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

A.火药使用 B.铁粉做保鲜剂
C.生石灰作干燥剂 D.用冶炼
A.A B.B C.C D.D
13.我国杰出化学家侯德榜根据溶解度比NaCl、、、都小的性质,运用的反应原理制备纯碱。下面是在实验室进行模拟实验的生产流程示意图:气体A的饱和溶液A和食盐的饱和溶液悬浊液晶体纯碱,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气体是,B气体是
B.第Ⅲ步得到的晶体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
C.第Ⅲ步操作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是烧杯、漏斗、玻璃棒
D.第Ⅳ步操作在坩埚中完成
14.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稀硫酸滴加在铜片上:Cu+2H+=Cu2++H2↑
B.将石灰乳与稀盐酸混合:H++OH﹣=H2O
C.碳酸镁与稀H2SO4反应:MgCO3+2H+=Mg2++H2O+CO2↑
D.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2H+=CO2↑+H2O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
15.化学实验是研究物质组成和探究物质性质的重要途径。
I.某澄清透明溶液(忽略水的电离),可能含有、、、、、、等离子中的几种,且离子的物质的量相等(即离子数目相等),为分析其成分,取此溶液分别进行了三个实验,其操作和有关现象如图所示:
请你根据上述实验推断:
(1)实验③产生的无色无味气体为 、白色沉淀为 。(填物质化学式)
(2)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有 ,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有 。
(3)向该溶液中加入硫酸酸化,再通入气体,发生反应使该溶液的颜色发生变化,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已知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个数比为2∶5): 。
II.具有强氧化性,具有还原性,某同学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推测与能发生反应。为了验证此推测结果,该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其中装置A中用锌和稀盐酸制取氢气。
(4)装置B的名称 ,作用是 。
(5)下面是实验过程中的重要操作,正确的顺序是 。
A.加热至逐渐熔化,反应一段时间 B.用小试管收集气体并检验其纯度
C.打开、,通入氢气 D.停止加热,充分冷却,关闭、
(6)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淡黄色粉末慢慢变成白色固体,无水硫酸铜未变蓝色。由此可推测出与反应生成的产物为 。
16.在酸性环境中的氧化性比还要强,实验室可以用无色的酸性溶液来检验(溶液几乎无色),反应原理所示:,的结构如图所示:
(1)已知中所有氧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写出用方框圈出的氧原子的价态 ,并标明上述反应的电子转移方向与数目 (单线桥)。
(2)检验溶液中是否含的方法是 。
17.(1)配平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Cu+______HNO3(浓)===______Cu(NO3)2+______NO2↑+______H2O。
②______Na+______H2O===______NaOH+______H2↑。
(2)补全并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标出此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______H2O2+______Cr2(SO4)3+______KOH===____K2CrO4+______K2SO4+______
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
18.现有一份和固体混合物,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省略),测定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实验步骤如下:
①组装好实验装置,并___________;
②加药品,称取mg样品放入硬质玻璃管中;称量装有碱石灰的U形管D的质量为;
③打开活塞、,关闭,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
④关闭活塞、,打开,点燃酒精灯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
⑤打开活塞,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后拆下装置,称量U形管D的质量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补充实验步骤①的操作为 。
(2)装置E中实验仪器的名称为 。
(3)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实验步骤③和⑤中“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的目的分别是 。
(5)若缺少实验步骤③会导致测定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6)样品中的质量分数为 ×100%(用含m、、的式子表示)。
(7)除了该方法外,还可以用沉淀法测定的质量分数。在选择沉淀剂时,甲同学选了过量的,乙同学选了过量的,从误差较小的角度选择,你认为 同学更好,理由是 。
参考答案
1.【答案】D
2.【答案】D
3.【答案】C
4.【答案】D
5.【答案】B
6.【答案】A
7.【答案】C
8.【答案】B
9.【答案】B
10.【答案】D
11.【答案】D
12.【答案】C
13.【答案】A
14.【答案】C
15.【答案】(1)
(2) 、、、 、、
(3)
(4) 球形干燥管 除去水蒸气和氯化氢
(5)CBAD
(6)NaOH
16.【答案】(1) -1价
(2)取样,向其中滴加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紫红色
17.【答案】(1)①1 4 1 2 2 ②2 2 2 1
(2)3 1 10 2 3 8H2O
+10KOH===2K2CrO4+3K2SO4+
8H2O H2O2 Cr
18.【答案】(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干燥管
(3)
(4)步骤3是为了将原装置中的及水蒸气排尽,步骤⑤是为了将生成的及水蒸气排至后续装置完全被吸收
(5)偏大
(6)
(7) 乙 等物质的量的的质量比的质量大,称量时误差更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