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富池镇初级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卷(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富池镇初级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卷(无答案)

资源简介

绝密★启用前
富池中学八年级十月质量检测物理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
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分。
1.金秋时节,山西特产“沁州黄小米”种植基地举行开镰仪式。如图是农民手拿麦穗的场景,麦穗的长度约为(  )
A.2 mm B.2 cm C.20 cm D.20 dm
2.小明同学想测量自己物理书的宽度,他一共测了5次,结果分别为18.52cm、18.52cm、18.25cm、18.50cm、18.51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为了消除误差
B.5次测量的结果不同都是因为误差引起的
C.根据小明的测量数据,物理书的宽度大约为18.5125cm
D.根据小明的测量数据,物理书的宽度大约为18.51cm
3.关于实验中的误差和错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误差就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
B.采用精密的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C.读数时粗心是误差产生的原因
D.误差虽然不能避免,但是可以减小
4.如图所示是福州“爱琴海”大扶梯。小桔与小闽正携手乘坐自动扶梯上行,以小桔为参照物,小闽是静止的,要说明运动的相对性,还需要的依据是( )
A.以小闽为参照物,小桔是静止的
B.以边上电梯为参照物,小桔是运动的
C.以自动扶梯的台阶为参照物,小闽是静止的
D.以商场里追逐的小朋友为参照物,小闽是运动的
5.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其中甲的图线为直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物体是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的
B.以乙物体为参照物,甲物体一直在运动
C.从第4s到第19s甲和乙的平均速度相等
D.整个过程中甲的速度总是大于乙的速度
6.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对上述实验,数据处理错误的是(  )
A.图中斜面的倾角适当小一点,金属挡板的使用,都是为了便于测量时间
B.为了测量小车在后半程的平均速度,可以将小车从点静止释放
C.小车过了点才停止计时,测得段的平均速度会偏小
D.如果测得段的时间,则段的平均速度
7.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古诗词词句优美,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我自仰头朝天望,天高月色照我面。忽然月羞躲云中,原是晚云遮明月。”其中“月羞躲云中”是以云为参照物
B.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轻舟”的运动是以船上乘客为参照物
C.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青山相对出”是以船为参照物的
D.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说明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坐地日行八万里”是以地轴为参照物
8.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一定是
B. 声音被山崖反射回来,声速变大
C. 发声体的振动停止,声音的传播也停止
D. 古战场上,探马将耳朵贴在地面听便能及早发现敌情,原因是固体传声比空气快
9.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实验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B. 乙实验探究声音的响度与频率的关系
C. 丙实验探究声音的音调与振幅的关系 D. 丁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10.水槽中装有适量的水,把正在发声的蜂鸣器装入密封袋,并放入水中,整个过程中一直能听到声音。下列四幅图中,最能说明液体可以传声的证据是( )
A. 图甲,塑料袋放入水中之前
B. 图乙,塑料袋一半在空气中一半在水中
C. 图丙,塑料袋没于水面之下、接触水槽底部之前
D. 图丁,塑料袋下沉到水槽底部与底部接触
11.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显示了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先进水平。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发出的声音( )
A. 音调不同,响度一定相同 B. 音调相同,响度一定相同
C. 音调不同,响度可能相同 D. 音调相同,响度可能相同
12.如图是四种乐器发出的声音通过示波器形成的波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甲、乙的音调相同 B. 丁的响度最小 C. 甲、丁的音调相同 D. 丙的音调最高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分。
13.如图甲所示,物体的长度为 ;换用如图乙所示的刻度尺去测量同一物体,读数会 选填“更精确”或“更不精确”;
14.如图是复兴号列车,车长为400 (填上恰当的单位),运行最大时速为435km/h。某次列车完全通过长3.2km的隧道用时40s,列车通过隧道平均速度为 m/s。
15.A、B两车同时同地向东运动,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10s时两车相距 m;以A车为参照物,B车向 (选填“东”或“西”)运动。
16.向如图a所示的两支试管中吹气, (选填“甲”或“乙”)试管发出声音的音调高。图b是两支试管所发出声音对应的波形图,则图a中乙试管发出的声音对应图b所示的 (选填“A”或“B”)波形图。
17.苏州评弹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中常用到琵琶、三弦等乐器,如图所示.当演奏者拨动琴弦时,弦因振动发出声音,且拨的力度越大,声音的 越大;听众能分辨出琵琶和三弦发出的声音,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不同。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6分。
18.小嘉想要购买一双合适的运动鞋,他决定先测量自己的脚长之后,对照尺码表选择合适的尺寸购买,请你帮助他完成这个任务吧;
运动鞋尺码对照表
鞋码
脚长单位:
请将上表填写完整 ;
你推荐小嘉选择下图中的 来测量脚长填字母;
小嘉选择好工具后,将脚踩在白纸上,画出脚的轮廓,再用工具测量脚长。如图,小嘉选用的工具测量范围为 厘米,分度值为 厘米。读数时,视线应该 刻度线。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加精准,小嘉可以使用 的方法来减小测量带来的误差;
经测量,小嘉应该选择哪个鞋码?为什么? 。
19.如图所示,小明做“测量小车从斜面滑下的速度”实验的情景。
(1)“测量小车从斜面滑下的速度”的实验原理是 。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工具有秒表和 。
(2)将小车放在斜面刻度线处,静止放手滑下,放手时开始计时、当小车到0cm时停止计时,通过实验操作,小明发现到 (选填“开始计时”或“停止计时”)的时机不好把握。解决问题后,再一次实验。小明又发现小车运动时间太短,时间测量不准确,经过反复尝试会发现,斜面的坡度 (选填“大一些”或“小一些”),可以让小车滑下的时间变得长一些,可以较准确的测量出时间。
(3)调整好斜面,小车从A点静止滑下,到达C点用的时间如图乙所示。所用时间是 s,小车经过AC段的平均速度是 m/s(保留两位小数),
(4)小明实验中观察到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时,越来越快。为了验证自己的观察小明想分别测出小车在斜面滑下的上半程和下半程的时间,就可以通过 (选填“相同路程比较时间”或“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式比较出上半程和下半程的快慢。实际操作过程中, (选填“上”或“下”)半程的时间很难直接测出。
20.在学习了“声现象”之后,小文做了如下几个小实验:
用如图甲的装置除了能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外,还能探究声音的响度和______的关系,乒乓球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
如图乙,将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分几次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发现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不同。接下来她换用塑料尺进行实验,与上述实验相比,声音的______一定会发生改变;
用如图丙所示的硬卡片先快后慢拨动梳齿,听到卡片声音的______一定发生变化;
如图丁,用小锤敲击右边音叉,左边音叉也发声,乒乓球弹起,该实验现象不能说明的是______。
A.声波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B.声波能传递能量
C.真空不能传声
21.在学习演奏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们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度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如表:
编号 琴弦的材料 琴弦的长度 琴弦的横截面积


尼龙丝
尼龙丝
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两根编号分别为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两根编号分别为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为了验证猜想三,小明选用编号为、的两根琴弦进行实验,则表中缺少的数据:应______,应______均选填“等于”或“不等于”。
本实验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与下列哪个实验相同______。
A.研究声波时,用我们所熟知的水波进行类比
B.研究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时,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声音的变化,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
C.研究影响响度的因素时,控制音调不变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分。
22.(4分)港珠澳大桥是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跨海大桥,全长,香港口岸距珠澳口岸。桥面限速牌如图甲所示。
一辆小客车从图乙所示位置到珠海至少需要多少分钟?
一辆小汽车从香港口岸出发,当日到达珠澳口岸,请采用“区间测速”方式,通过计算判断该车是否超速。
23. (6分)如图所示是我国“奋斗者”号无人潜水器,在某次下潜实验中,潜水器从刚没入水中开始以某一速度匀速下潜,时悬停在距海面处,并用声呐向海底发射一束超声波,后收到海底反射回来的回波。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求:
潜水器匀速下潜的速度;
超声波通过的路程;
此海域的深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