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育才中学九年级课堂教学质量监测物理试卷(2025.10)(总分:9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 共20分)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请将正确的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某款手机搭载了我国自主研发的芯片,能支持“反向充电”.当该手机利用“反向充电”功能给其他手机充电时,该手机所起的作用与下列哪一电路元件相同A.开关 B.导线 C.用电器 D.电源.“煮”的篆体写法如图.表示用火烧煮食物.下列实例与“煮”在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上相同的是热水暖手 B.钻木取火C.搓手取暖 D.擦燃火柴.小明用两种方法搬相同的书上楼:一是把所有书一起搬上楼;二是分多次先后将所有书搬上楼.若两种方法搬书的时间相同,则两种搬书过程中,他完成的物理量相同的是A.总功 B.有用功 C.机械效率 D.功率.如图甲是小朋友荡秋千的情景,其过程可简化为图乙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a到b的过程小朋友重力势能变大B.b到c的过程小朋友动能变大C.b点处小朋友的机械能最大D.整个过程小朋友机械能一直在减小.《天工开物》记载了如图所示的古人炒蒸油料场景.下列过程与物理知识对应正确的是A.蒸煮——油料含有的热量增加B.翻炒——主要通过做功改变茶叶的内能C.加热——木炭燃烧时热值不变D.飘香——分子间存在斥力.如图所示,甲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高为h、长为s的斜面.工人用拉力F沿斜面向上把重为G的物体从斜面底端以速度v匀速地拉到斜面顶端.则在上述过程中A.拉力的功率为GvB.额外功为Fs-GhC.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F-GD.斜面的机械效率为×100%.小明在使用手电筒时发现小灯泡不亮,进行检修前,他对造成该现象的直接原因进行了以下几种判断,其中不可能的是电池电能耗尽 B.小灯泡灯丝断了C.小灯泡接触不良 D.开关处出现短路.如图所示,杠杆B点悬挂两个钩码,小明在A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匀速拉动杠杆,将钩码提升到一定的高度,不计摩擦.则下列措施中可提高该杠杆机械效率的是①仅改变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方向②仅增加钩码的个数③仅将钩码的悬挂点移到C点④仅将弹簧测力计的作用点移到C点A.只有②、③可行 B.只有②、④可行C.只有①、②、④可行 D.都可行.如图为小明制作的活塞式点火器模型,套筒为圆柱形,活塞直径为10cm.现将一定质量的空气密封在套筒内,用75N的力F将活塞快速由AB处推至CD处,则套筒内空气增加的内能A.最多约10J B.最少约12J C.最多约15J D.最少约20J.小明用同一个酒精灯分别加热1kg液体A和1kg液体B,用测得的数据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该酒精灯每分钟消耗酒精的质量为1g,已知:q酒精=3×107J/kg,cA=3.6×103J/(kg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加热前将液体A、B混合,末温为20℃B.0~4min,A吸收的热量大于B吸收的热量C.B的比热容为1.8×103J/(kg ℃)D.该酒精灯加热效率为30%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70分).(4分)“天问一号”是负责执行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探测器,由环绕器、着陆巡视器组成.如图甲着陆巡视器与环绕器分离安全着陆火星表面,环绕器在如图乙所示的椭圆轨道运行.(1)火箭使用液态氢作为燃料,是因为液态氢的 ▲ 大;火箭点火加速升空过程中,火星探测器的机械能 ▲ ;关闭发动机,当环绕器从“近火点”向“远火点”运行时,其速度 ▲ (后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火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没有液态水,火星的昼夜温差应该 ▲ (选填“较大”或“较小”)..(4分)龙骨水车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见证了我国农业文明,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探索学习小组以“揭秘并制作龙骨水车模型”为主题,开展跨学科实践活动.(1)踩动龙骨水车,大轮带动小轮,刮水板源源不断匀速刮水上行.此时,滚滚的水流具有 ▲ 能,水的机械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旋转一周可将约20kg水提升到离水源4m高的田地中,所用时间为40s,做功的总功率为40W.该过程中龙骨水车所做的有用功为 ▲ J,机械效率为 ▲ %.(g取10N/kg).(4分)如图甲所示,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连接好电路之后,闭合开关,发现灯泡不亮,于是小红闭合开关,用一根导线检查故障所在:①短暂连在a、b之间,发现灯不亮;②短暂连在c、d间,灯仍不亮;③短暂连在b、c间,灯亮了;(1)上述操作中有一步是没有意义的,这个操作是 ▲ (选填①、②或③);(2)根据以上操作分析:电路故障出现在 ▲ (填元件名称),故障是 ▲ ;(3)同组的小明认为用乙图所示的灯泡同样可以检测出故障,且比用导线检测好,理由是 ▲ ..(5分)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因素”的实验中,小华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三次实验,部分数据记录如下表.(1)小华三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 ▲ 是否有关,分析可知,第2次测得的机械效率将 ▲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1次测得的机械效率;(2)实验中若加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会导致所测效率偏 ▲ (选填“大”或“小”);(3)若忽略三次实验中的绳重和摩擦,可以推断第3次实验中,拉力大小为 ▲ 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百分数保留整数)..(4分)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比较蜡烛和酒精的燃烧放热能力,图中A为穿有小木棍的容器(内装有水),B为下部开了许多通气孔的罩子.要完成本实验,除了图中的实验器材,还必需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和 ▲ (选填“秒表”或“天平”).(2)观察实验装置可知,小明是通过测量 ▲ (选填“水升高的温度”或“燃料燃烧时间”)间接比较蜡烛和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3)小明认为将该装置A容器中分别装上质量相同的沙子和铁粉,对比升温的快慢还可比较沙子和铁粉的比热容大小.你认为该方案 ▲ (选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 ▲ ..(6分)按题目要求作图.(1)如图甲,AC为一杠杆,O为支点,在B点处挂一重物,请画出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时,受到的最小动力F1、阻力F2的示意图以及阻力臂l2;(2)如图乙,某沿海地区形成海陆风,请在虚框内用“箭头”表示夜晚近地面的风向;(3)在图丙所示的两个虚线框内分别填入电源或开关的符号,并满足闭合任何一个开关都能使小灯泡L发光,图中“箭头”表示开关闭合后的电流方向..(7分)如图所示,通过动滑轮匀速提升120N的物体,2s内物体上升的高度为0.4m.此时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75%.不计绳重与摩擦.求:(1)提升过程中做的有用功;(2)拉力的功率;(3)若要将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提高到90%,此时吊起物体的重力.▲ ▲ ▲.(6分)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用天然气将一壶质量为3kg的水烧开,消耗了0.036m3的天然气(假设天然气完全燃烧),已知加热效率为35%,水的比热容,天然气的热值.求:(1)该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2)水吸收的热量;(3)水的初始温度.▲ ▲ ▲.(6分)用钢球、木块和带有斜槽的长木板,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1)该实验中所探究物体的动能是指 ▲ (选填“钢球”或“木块”)的动能;(2)如图甲,让钢球从斜槽上的某一高度由 ▲ 开始运动,撞击水平面上的木块.钢球撞击木块时具有的动能大小可通过 ▲ 来反映;(3)如图乙,将钢球置于斜槽上更高的位置重复上述实验.实验表明,当 ▲ 一定时,钢球的 ▲ 越大,钢球的动能越大;(4)若提供不同质量的小球,利用图丙的装置,可以探究动能大小与 ▲ 的关系.(选填“质量”、“速度”或“质量和速度”).(6分)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情况”的实验中,如图甲所示,将A、B两种液体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加热,每隔记录一次温度.(1)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有一处明显错误是 ▲ ;(2)实验用 ▲ (选填“加热时间”或“升高温度”)表示物质吸热的多少;加热4min时,A吸收的热量 ▲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吸收的热量;(3)去除图甲中的错误后进行实验,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像,由图像可知, ▲ 液体吸热能力弱,A、B两种液体的比热容之比为 ▲ ;(4)这两种液体中,应选择 ▲ 液体作为制冷剂效果更好...(8分)建造房屋、桥梁时,总要在水泥中不同部位掺入适量钢筋.为探究水泥中钢筋掺入位置是否会影响其牢固程度,兴趣小组制作了厚度、样品面积均相同的样品,用图示实验装置进行探究.探究时通过控制器让重锤从高处下落,对样品进行多次撞击直至样品下表面出现断裂,数据记录如下表:实验 次序 ▲ /cm 掺入钢筋的规格(直径/mm) 掺入部位 撞击 次数1 50 无钢筋 无 182 50 2.2 只掺入上部 213 50 2.2 只掺入中部 614 50 2.2 只掺入底部 1175 40 1.6 只掺入底部 906 30 0.9 只掺入底部 60(1)重锤撞击水泥样品时的动能是由 ▲ 能转化来的.样品的牢固程度可以通过比较样品断裂时所承受的 ▲ 进行判断.表中“▲”处填写的内容应为 ▲ .(2)通过比较第 ▲ 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将钢筋掺入水泥的 ▲ 部,样品最牢固.(3)通过比较4、5、6三次实验数据, ▲ (选填“能”或“不能”)分析得出:“当钢筋掺入水泥的部位相同时,钢筋的直径越大,水泥样品最牢固”的结论.理由是 ▲ .(4)为了减少样品断裂前被撞击的次数,可采用的方法是 ▲ ..(10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混合动力汽车混合动力汽车一般采用汽油机和电动机作为动力源,以同时满足环保和动力的需要.图甲为某国产混合动力汽车的结构示意图.当汽车正常行驶时,由四冲程汽油机提供动力,当汽车在关闭汽油机后,可启动小型发电机将减速运动时的部分动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必要时,就可利用蓄电池给电动机供电,驱动汽车继续行驶,达到节能增效的目的.下表为该混合动力汽车汽油机工作时的部分参数.最大转速(r/min) 4800 汽油含量(kg/L) 6×10-5排气量(L) 1.8 压缩比 10︰1汽油机最大输出功率(kW) 92 汽油热值(J/kg) 4.6×107其中,排气量是指活塞从汽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所扫过的容积,压缩比是指汽缸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比,图乙为汽缸容积和燃烧室容积的示意图.汽油含量是指汽油机吸气冲程末汽缸内每升混合气体中汽油的质量.(1)在混合动力汽车中,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是 ▲ .A.汽油机 B.发电机 C.蓄电池 D.电动机(2)经测试,该车正常行驶的动能Ek与其速度v的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v/m·s-1 1 2 4 10 20Ek/J 6.0×102 2.4×103 9.6×103 6.0×104 2.4×105①该汽车的动能Ek随速度v变化的数学关系式为:Ek= ▲ .②当驾驶员看到前方限速标志时,立即减速并启动发电机装置给蓄电池充电,汽车速度由20m/s减小到10m/s.若在此过程中蓄电池获得的电能为汽车减少动能的50%,则蓄电池获得的电能为 ▲ J.(3)关闭汽油发动机后,进一步比较开启和关闭发电机两种情况,作出汽车动能Ek随通过的路程s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丙.由图可知,表示开启发电机进行测试的图线是 ▲ (选填“①”或“②”),判断依据是 ▲ .图乙中由a变化至b的过程为汽油机的 ▲ 冲程;该汽油机的汽缸容积为 ▲ L.当汽油机以最大转速运转时,每秒钟能对外做功 ▲ 次;若此时汽油机为最大输出功率,则这台汽油机的工作效率是 ▲ .育才中学九年级课堂教学质量监测物理试卷(2025.10)(总分:9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20分)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请将正确的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1.某款手机搭载了我国自主研发的芯片,能支持“反向充电”.当该手机利用“反向充电”功能给其他手机充电时,该手机所起的作用与下列哪一电路元件相同A.开关B.导线C.用电器D.电源第1题图2.“煮”的篆体写法如图.表示用火烧煮食物.下列实例与“煮”在s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上相同的是A.热水暖手B.钻木取火C.搓手取暖D.擦燃火柴第2题图3.小明用两种方法搬相同的书上楼:一是把所有书一起搬上楼:二是分多次先后将所有书搬上楼.若两种方法搬书的时间相同,则两种搬书过程中,他完成的物理量相同的是A.总功B.有用功C.机械效率D.功率4.如图甲是小朋友荡秋千的情景,其过程可简化为图乙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a到b的过程小朋友重力势能变大B.b到c的过程小朋友动能变大起点O上升的C.b点处小朋友的机械能最大最高点最低点D.整个过程小朋友机械能一直在减小乙第4题图5.《天工开物》记载了如图所示的古人炒蒸油料场景,下列过程与物理知识对应正确的是A.蒸煮—油料含有的热量增加B.翻炒—主要通过做功改变茶叶的内能C.加热一木炭燃烧时热值不变D.飘香一分子间存在斥力第5题图6.如图所示,甲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高为h、长为s的斜面.工人用拉力F沿斜面向上把重为G的物体从斜面底端以速度v匀速地拉到斜面顶端.则在上述过程中A.拉力的功率为GB.额外功为Fs一GC.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F一GGD.斜面的机械效率为二×100%第6题图F九年级物理第1页(共7页)7.小明在使用手电筒时发现小灯泡不亮,进行检修前,他对造成该现象的直接原因进行了以下几种判断,其中不可能的是A.电池电能耗尽B.小灯泡灯丝断了C.小灯泡接触不良D.开关处出现短路8.如图所示,杠杆B点悬挂两个钩码,小明在A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匀速拉动杠杆,将钩码提升到一定的高度,不计摩擦.则下列措施中可提高该杠杆机械效率的是①仅改变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方向②仅增加钩码的个数③仅将钩码的悬挂点移到C点④仅将弹簧测力计的作用点移到C点A.只有②、③可行B.只有②、④可行C.只有①、②、④可行D.都可行第8题图9.如图为小明制作的活塞式点火器模型,套筒为圆柱形,活塞直径为10cm.现将一定质量套筒的空气密封在套筒内,用75N的力F将活塞快速由AB处推至CD处,则套筒内空气增加的内能第9题图A.最多约10JB.最少约12JC.最多约15JD.最少约20J10.小明用同一个酒精灯分别加热1kg液体A和1kg液体B,用测得的数据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该酒精灯每分钟消耗酒精的质量为1g,己知:9酒精=3×10J/kg,c4=3.6×103J/(k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个温度/℃40…… AA.若加热前将液体A、B混合,末温为20℃30B.0~4min,A吸收的热量大于B吸收的热量20C.B的比热容为1.8×103J/(kg℃)12345时间/minD.该酒精灯加热效率为30%第10题图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0分)11.(4分)“天问一号”是负责执行我国首次近火点火星探测任务的探测器,由环绕器、着陆巡火星视器组成.如图甲着陆巡视器与环绕器分离远火点安全着陆火星表面,环绕器在如图乙所示的乙椭圆轨道运行.第11题图(1)火箭使用液态氢作为燃料,是因为液态氢的▲大;火箭点火加速升空过程中,火星探测器的机械能▲;关闭发动机,当环绕器从“近火点”向“远火点”运行时,其速度▲(后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九年级物理第2页(共7页)(共24张PPT)热值变大变小较大动80050增大①导线断路可以防止检测过程中意外导致电源短路物重大于小2.387天平水升高的温度不可行蜡烛和酒精灯相同时间放热不同48J32W360N2.88×106J1.008×106J20℃钢球静止木块被推移的距离质量速度速度未控制两种液体质量相等加热时间等于A1:2B重力势撞击次数释放高度2、3、4底能释放高度高,撞击力度大,钢筋越粗,撞击次数还更多用质量更大的铁锤或增大释放高度D600v29×104②开启发电机,一部分动能转化为电能,克服阻力做功变少,刹车距离变短压缩24041.7%1.某款手机搭载了我国自主研发的芯片,能支持“反向充电”.当该手机利用“反向充电”功能给其他手机充电时,该手机所起的作用与下列哪一电路元件相同A.开关B.导线C.用电器D.电源第1题图4.如图甲是小朋友荡秋千的情景,其过程可简化为图乙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a到b的过程小朋友重力势能变大B.b到c的过程小朋友动能变大起点上升的最高点C.b点处小朋友的机械能最大最低点D.整个过程小朋友机械能一直在减小甲乙第4题图5.《天工开物》记载了如图所示的古人炒蒸油料场景.下列过程与物理知识对应正确的是A.蒸煮一油料含有的热量增加B.翻炒一主要通过做功改变茶叶的内能C.加热一木炭燃烧时热值不变D.飘香一分子间存在斥力第5题图6.如图所示,甲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高为h、长为s的斜面.工人用拉力F沿斜面向上把重为G的物体从斜面底端以速度ⅴ匀速地拉到斜面顶端.则在上述过程中A.拉力的功率为GyB.额外功为Fs一GhC.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F一G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D.斜面的机械效率为一×100%第6题图8.如图所示,杠杆B点悬挂两个钩码,小明在A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匀速拉动杠杆,将钩码提升到一定的高度,不计摩擦.则下列措施中可提高该杠杆机械效率的是①仅改变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方向②仅增加钩码的个数③仅将钩码的悬挂点移到C点铁④仅将弹簧测力计的作用点移到C点架A.只有②、③可行B.只有②、④可行C.只有①、②、④可行D.都可行第8题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初三月考物理卷10.10.docx 2025初三月考物理卷10.10.pdf 课件和答案10.10.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