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苏少版(2024)音乐一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捏面人》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苏少版(2024)音乐一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捏面人》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捏面人》教案-2025-2026学年苏少版(五线谱)(2024)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
教学项目 详细内容
一、教材分析 《捏面人》是苏少版(五线谱)(2024)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的一首富有民族特色的歌曲。歌曲旋律欢快流畅,节奏鲜明,具有浓郁的说唱风格。歌词生动地描绘了捏面人的老爷爷捏出的各种栩栩如生的面人形象,如孙悟空、唐僧等,展现了民间传统艺术的魅力,能够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和对音乐的兴趣,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音乐表现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1. 审美感知:通过聆听、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要素,体会歌曲的欢快情绪和独特风格,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2. 艺术表现:能够用自然、欢快的声音准确地演唱歌曲,并用简单的动作表现歌曲的内容,增强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自信心。
3. 创意实践:鼓励学生在歌曲演唱的基础上,进行歌词创编或表演形式的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4. 文化理解:了解捏面人这一民间传统艺术形式,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理解音乐与文化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捏面人》,感受歌曲的说唱风格,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 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的准确把握,尤其是一字多音和附点音符的演唱;引导学生在演唱中表现出歌曲的欢快情绪和说唱风格,并能进行简单的歌词创编。
四、教学策略 1. 情境创设策略:通过播放民间艺术表演视频、展示捏面人图片等方式,创设民间艺术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体验式学习策略:让学生在聆听、演唱、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中,亲身体验歌曲的魅力,加深对音乐知识和技能的理解与掌握。
3. 合作学习策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如小组演唱、歌词创编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4. 多元评价策略: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课件,包括歌曲音频、视频、捏面人图片等。
2. 教学道具,如面人模型、节奏卡片等。
六、教学过程 1. 新课导入(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播放一段民间艺术表演的视频,展示捏面人、剪纸、糖画等民间艺术形式,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熟悉的民间艺术。然后展示捏面人的图片,介绍捏面人是我国的传统民间艺术,激发学生对捏面人的兴趣。接着教师拿出一个面人模型,问学生想不想知道捏面人的老爷爷还会捏出哪些人物,从而引出歌曲《捏面人》。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视频和展示图片,创设民间艺术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自然地引入课题。
歌曲学习(聆听感知,学唱歌曲): 首先播放歌曲《捏面人》的音频,让学生安静地聆听,感受歌曲的整体情绪、速度和节奏。然后再次播放歌曲,引导学生跟着音乐轻轻哼唱,熟悉歌曲的旋律。接下来教师出示歌曲的曲谱,带领学生认识音符、节拍等音乐符号,重点讲解歌曲中出现的附点音符和一字多音的演唱方法,通过示范、模仿、跟唱等方式,让学生准确掌握这些难点节奏。之后让学生分段学唱歌曲,先唱第一段,教师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节奏错误,待第一段唱熟练后,再学唱第二段和第三段,最后完整地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通过多次聆听和哼唱,让学生熟悉歌曲的旋律,为学唱歌曲做好铺垫。在学唱过程中,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突破节奏难点,提高学生的演唱技能。
歌曲处理(感受风格,表现歌曲): 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歌词和旋律特点,感受歌曲的说唱风格。教师示范用欢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强调歌词的清晰表达和节奏的准确把握。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演唱中更好地表现歌曲的欢快情绪和说唱风格,如可以加入一些简单的动作、表情或打击乐器伴奏。最后让学生分组展示,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鼓励学生大胆表现,增强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自信心。
设计意图:通过对歌曲风格的分析和感受,引导学生用恰当的方式表现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分组讨论和展示的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拓展延伸(文化传承,创意实践): 介绍捏面人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让学生了解这一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歌词创编活动,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自己喜欢的民间艺术形象或故事,创编新的歌词,并尝试演唱。最后展示各小组创编的歌词,评选出优秀作品进行表扬和分享。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捏面人的文化背景,加深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理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歌词创编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
七、板书设计 《捏面人》板书 主板书:
《捏面人》
歌曲旋律线
重点节奏:附点音符、一字多音
2. 副板书:
歌词创编展示区
小组评价表
八、教学反思 在本次《捏面人》的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策略和活动设计,学生对歌曲的学习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能够较好地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和表现方法。情境创设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感受民间艺术魅力的同时,深入理解了音乐与文化的联系。在歌曲学习环节,对节奏难点的讲解和练习较为扎实,学生在演唱中能够较好地把握。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在小组合作创编歌词时,部分小组的讨论不够充分,教师的引导还可以更加细致。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和引导,提高教学效果,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和对民族文化的热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