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苏少版(2024)音乐一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快乐的音乐娃》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苏少版(2024)音乐一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快乐的音乐娃》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快乐的音乐娃》教案-2025-2026学年苏少版(五线谱)(2024)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
教学环节 具体内容
一、教材分析 《快乐的音乐娃》是苏少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教材通过生动有趣的歌曲,让学生初步接触和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如音符、节奏等,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演唱能力。歌曲旋律欢快活泼,歌词简单易记,富有童趣,能够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为后续的音乐学习打下基础。同时,教材还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通过游戏、表演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1. 音乐感知与欣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感知能力,通过歌曲学唱和音乐欣赏,让学生能够识别和表达音乐的基本元素,如旋律、节奏和音色。
2. 创意表达与协作:鼓励学生在音乐活动中进行创意表达,通过集体合作完成音乐游戏和表演,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文化理解与传承:通过学习民族音乐元素,增强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理解,激发学生传承和弘扬民族音乐的热情。
三、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1)音符和节奏的识别与应用,如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的时值和读法,以及简单节奏型的拍打。
(2)歌曲《快乐的音乐娃》的学唱与表现,包括音准、节奏的把握,以及用自然、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表达出歌曲中的快乐情感。
2. 教学难点:
(1)学生对音符和节奏的准确掌握,尤其是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抽象的音符和节奏概念较难理解和记忆。
(2)歌曲中复杂节奏和旋律的处理,如一些节奏的变化和音高的转换,可能会导致学生演唱时出现困难。
(3)引导学生在演唱中自然地表达出歌曲的情感,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缺乏情感表达的经验和技巧。
四、教学策略 1. 游戏教学法:通过音符接龙、节奏模仿等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巩固音符与节奏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2. 直观演示法:利用音符卡片、节奏图谱等直观教具,向学生展示音符和节奏的形态、时值等,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抽象的音乐概念。 3.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如歌曲接龙、音乐表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同时让学生在合作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4. 情境教学法:创设与歌曲相关的情境,如带领学生去见音乐娃娃、参观音乐世界等,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五、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2024)苏少版》教材、音符卡片、节奏图谱、电子琴或钢琴、多媒体教学设备、歌曲《快乐的音乐娃》的音频及视频资源。 2. 学生准备:教材、文具
六、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 教师播放一段欢快的儿童歌曲,如《两只老虎》,带领学生跟随音乐的节奏自由地做动作,如拍手、跺脚、点头等,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教师提问学生是否喜欢音乐,有没有自己喜欢的歌曲或歌手,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音乐喜好,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快乐的音乐娃》。
-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欢快的音乐和提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好奇心,为后续的教学活动做好铺垫。
2. 新课讲授:
- 音符与节奏教学:教师展示音符卡片,向学生介绍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常见音符的形状、时值和读法,并通过拍手、跺脚等方式示范不同音符的节奏型,让学生模仿练习。然后,教师出示节奏图谱,引导学生观察图谱上的音符和节奏组合,并用拍手或敲击桌面的方式将节奏打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节奏的概念和规律。 - 歌曲学唱:教师播放歌曲《快乐的音乐娃》的音频,让学生先整体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特点。接着,教师再次播放歌曲,同时在黑板上展示歌曲的乐谱,结合乐谱向学生讲解歌曲的旋律走向、音高变化以及歌词内容,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歌曲。然后,教师采用分段教唱的方式,逐句教学生演唱歌曲,注意纠正学生的音准和节奏问题,引导学生用自然、欢快的声音演唱。 - 设计意图:音符与节奏是音乐学习的基础,通过直观的教具和示范练习,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和掌握音符与节奏的知识。歌曲学唱环节采用分段教唱的方法,逐步引导学生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实践活动:
- 节奏模仿游戏:教师随意拍打一段节奏,让学生仔细聆听后进行模仿,看谁模仿得最准确。通过这个游戏,进一步强化学生对节奏的感知和记忆能力。 - 歌曲接龙: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依次演唱歌曲《快乐的音乐娃》中的一句,下一组学生接着上一组学生的最后一个字继续演唱下一句,依次类推,直到歌曲结束。这个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记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 音乐表演: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根据歌曲的内容和情感,设计简单的动作和表情,进行音乐表演。每个小组轮流上台展示,其他学生观看并给予掌声鼓励。通过表演,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音乐表现力,同时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 设计意图:实践活动是音乐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节奏模仿游戏、歌曲接龙和音乐表演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4. 学生小组讨论:
- 教师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学习歌曲《快乐的音乐娃》的过程中,你觉得哪个部分最难学?你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你最喜欢歌曲中的哪一句,为什么?你认为怎样才能更好地表现出歌曲中的快乐情感?
- 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和点评,肯定学生的努力和创意,同时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指导和建议46.
- 设计意图:小组讨论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让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通过分享学习经验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5. 总结回顾:
-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音符和节奏的知识、歌曲《快乐的音乐娃》的演唱技巧以及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 - 教师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如音符和节奏的准确把握、歌曲情感的表达等,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 最后,教师播放一段轻松愉快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声中结束本节课的学习。 - 设计意图:总结回顾环节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记忆和理解。通过鼓励学生课后继续练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七、板书设计 《快乐的音乐娃》板书 主板书:
- 课题:快乐的音乐娃
- 音符与节奏:四分音符:X 八分音符:XX
- 歌曲《快乐的音乐娃》乐谱片段
2.副板书:
- 学生在讨论环节中的发言要点
-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八、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学习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以下是我对本节课的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 导入环节通过播放欢快的音乐和提问,成功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整堂课的教学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 在音符与节奏教学中,利用音符卡片和节奏图谱等直观教具,以及游戏、模仿等教学方法,让抽象的音乐知识变得更加形象、生动,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 歌曲学唱环节采用分段教唱的方式,注重对学生音准和节奏的纠正,同时引导学生用自然、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较好地表现出了歌曲的情感。学生在演唱过程中,能够逐渐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并且表现出了较高的学习热情。
- 实践活动环节的设计丰富多样,如节奏模仿游戏、歌曲接龙和音乐表演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了所学知识,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课堂气氛活跃。 不足之处:
- 在教学过程中,个别学生对音符和节奏的掌握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辅导和练习。
- 在引导学生表达歌曲情感方面,虽然通过示范和讲解等方式进行了指导,但仍有部分学生在演唱时情感表达不够自然、充分。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要进一步探索更加有效的方法,同时,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表现进行反思和评价,让他们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更好地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