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成长足迹》教案-2025-2026学年苏少版(五线谱)(2024)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教学环节 详细内容一、教材分析 《成长足迹》是苏少版(五线谱)(2024)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中一首富有教育意义的歌曲。歌曲旋律轻柔舒缓,起伏不大,易于一年级学生学唱。歌词以回顾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为主题,如学走路、学说话等经历,能够唤起学生对自身成长历程的回忆与共鸣,让他们在音乐中感受成长的喜悦与不易,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家庭、对生活的感恩之情。歌曲的节奏较为简单,以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为主,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够帮助他们初步建立起稳定的节奏感。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在音乐素养、情感认知等多方面得到启蒙与提升。二、核心素养目标 1. 审美感知:引导学生聆听歌曲,感受其轻柔舒缓的旋律和质朴的歌词所蕴含的美感,体会音乐中表达的成长情感,提升对音乐情感和艺术形象的感知能力。2. 艺术表现:教授学生用自然、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能够通过简单的表情和肢体动作表现歌曲所描绘的成长情景,增强艺术表现力。3.创意实践: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成长经历对歌曲进行歌词创编或为歌曲设计独特的表演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4.文化理解:让学生在歌曲学习中理解成长是人类共有的经历,不同文化背景下都有对成长的独特感悟与表达,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认同感。三、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歌曲《成长足迹》,熟练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型,用正确的发声方法唱出歌曲的轻柔感,体会歌曲的情感内涵。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曲中的成长情感,并能够通过富有创意的表演或歌词创编进行表达,在演唱中自然地融入情感,展现童真童趣。四、教学策略 1. 情境创设策略:通过展示学生婴儿时期的照片、成长视频等资料,创设温馨的成长情境,让学生沉浸其中,更好地理解歌曲主题。2. 故事引导策略:将歌曲的歌词内容编成故事讲述给学生听,帮助学生理解歌词含义,激发学习兴趣。3. 模仿体验策略:让学生模仿婴儿的动作、声音等,再对比现在的自己,深刻感受成长变化,从而在演唱中更好地表达情感。4. 合作交流策略: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歌词创编、表演策划等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团队精神。五、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设备、音响、教学课件。2. 学生成长照片、视频资料。3. 制作与歌曲相关的道具,如小脚印卡片、成长树道具等。六、教学过程 1. 新课导入 (设计意图:通过唤起学生对自身成长的记忆,激发学生对歌曲学习的兴趣,自然地引出课题):- 教师播放一段学生从婴儿时期到现在的成长视频,视频中包含学走路、学说话、上幼儿园等片段。- 播放结束后,教师提问学生在视频中看到了自己哪些成长瞬间,有什么感受。2. 歌曲聆听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情感基调,建立对歌曲的整体印象):- 教师第一次播放歌曲《成长足迹》,让学生安静地聆听,同时闭上眼睛想象歌曲所描绘的画面。- 歌曲播放完毕,教师请学生分享自己脑海中浮现的画面,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词语描述歌曲的旋律特点,如 “慢慢的”“轻轻的” 等。3. 节奏学习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型,为准确演唱歌曲奠定基础):-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歌曲中的主要节奏型,如四分音符(X X)和八分音符(XX XX),并通过拍手、跺脚等方式进行示范,让学生跟着模仿练习。- 开展节奏游戏 “节奏大挑战”,教师随机拍出不同的节奏组合,让学生判断是否是歌曲中的节奏型,增强学生对节奏的敏感度。4. 歌词学习 (设计意图:使学生理解歌词的含义,能够准确地朗读和演唱歌词):- 教师将歌词以故事的形式逐句讲解给学生听,例如 “小小的脚丫,一步一步走”,教师可以讲述自己小时候学走路的故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让学生分组朗读歌词,互相倾听、纠正读音,然后全班一起有感情地朗读。5. 演唱练习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用正确的发声方法和技巧演唱歌曲,表达歌曲情感):- 教师先进行范唱,演唱过程中注重表情和声音的轻柔感,让学生观察教师的演唱状态。- 学生跟随教师的钢琴伴奏轻声哼唱,教师注意倾听学生的音准和节奏,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分组进行演唱练习,小组之间互相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然后再次练习改进。6. 拓展与表现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艺术素养,让学生在创意实践中深化对歌曲的理解):- 歌词创编: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根据自己的成长经历为歌曲创编新的歌词,比如 “高高的个子,一天一天长”,然后每组推选代表进行展示。- 表演设计:鼓励学生为歌曲设计表演形式,可以是简单的舞蹈动作、情景短剧等,将演唱与表演相结合,展现成长的故事。- 综合展示:各小组将创编的歌词和设计的表演进行综合展示,全班共同欣赏并投票选出最具创意的小组,给予表扬和奖励。七、板书设计 《成长足迹》板书 课题:成长足迹2. 节奏型展示区:四分音符(X X)、八分音符(XX XX)3. 歌词展示区:原歌词及学生创编歌词展示板块4. 成长历程展示区:张贴学生成长照片或简笔画,与歌曲主题相呼应。八、教学反思 在本次《成长足迹》的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大部分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并且在歌词创编和表演设计环节展现出了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然而,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引导学生理解歌曲情感方面,虽然借助了故事、视频等方式,但仍有部分学生难以深刻体会成长的情感内涵,在演唱中情感表达不够到位,今后需要进一步探索更有效的情感引导方法。在小组合作活动中,个别小组存在组织协调不畅的情况,导致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后续教学中应加强对小组合作的组织和引导技巧。此外,在评价环节,虽然采用了学生互评和投票的方式,但评价标准不够细化,可能影响评价的准确性和公正性,需要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