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未进行电刺激时,B神经元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此时,膜主要对有通透性,该离子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2)测量静息电位时,应将电表的两个电极放在膜(填“内外两侧”或“外侧”)。(3)据图2中的I部分分析可知,刺激强度过低不能使A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故其膜外Na+(填“会”或“不会”)发生内流。由图2中的Ⅱ部分可知,在同一部位连续给予多个阈下刺激可以产生叠加效应,这可能与突触前膜快速释放的有关。(4)据图2中的Ⅲ部分分析可知,单次电刺激C神经元时,A神经元的电位绝对值大于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原因是22.(12分)排尿反射弧不同部分受损均会引起排尿异常,右图f(高级排为排尿反射神经调节示意图,图中a~f表示相应的结构。尿中枢)回答下列问题:(1)排尿反射的神经中枢是c(初级排(2)某成年患者能产生尿意但尿失禁,其受损的结构可能是尿中枢)(填图中字母),其排尿反射不受大脑皮层控脊髓制,排尿反射(填“会”或“不会”)消失(3)去医院尿检时患者一般会主动排尿,此时d段产生的神经递质对脊髓的作用效果可能是(填“兴奋”或“抑制”)。牵张感受器(4)脊髓对膀胱的控制是由自主神经系统支配的,排尿时逼尿肌兴奋,会使膀胱缩小。图中大脑皮层参与排尿反射的过程体现了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尿道括约肌调节。23.(13分)体育运动对学习记忆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运动与蛋白质类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部分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突触前膜突触后膜运动应激hAMPA突触R00小泡0000调节因子与DNA结合.aBDNF(1)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填“单向”或“双向”)的,原因是(2)当神经递质b与AMPA结合后兴奋传导至d处时,d处细胞膜内电位的变化是(3)据图可知,BDNF既可作用于突触(填“前”或“后”)膜,促进神经递质b的释放;也可作用于突触(填“前”或“后”)膜,激活的作用,从而显著增强突触传递效能。(4)若向大鼠脑室内注射抗BDF的抗体,则会导致突触间隙内神经递质b的含量(填“增加”“不变”或“减少”),原因是(5)图中c是突触蛋白,它在海马区的密度和分布可间接反映突触的数量和分布情况。实验表明,水迷宫训练后大鼠海马区突触蛋白表达明显增强,大鼠学习记忆受损后突触蛋白表达水平下降。由此推测,长期记忆可能与的建立有关。【高二生物学第6页(共6页)】卓越联盟2025一2026学年第一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生物学试题参考答案1.B【解析】唾液淀粉酶是在细胞内产生,分泌到体外(消化道)的一种消化酶,它不属于维持细胞生存的内环境(细胞外液)的组成成分,B项符合题意。2.D【解析】在细胞外液中,含量最多的是组织液,其次为血浆、淋巴液等,所以③为组织液,D项错误。3.D【解析】尽管脑脊液的理化性质维持稳态,但是可能其某些化学成分没有维持稳态,脑细胞可能就不能正常代谢,D项错误。4.D【解析】乳酸除了在肝细胞中被转化为葡萄糖,还能与内环境中的缓冲对进行酸碱中和等,D项错误。5.C【解析】体液中CO2浓度的变化会刺激相关感受器,从而通过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进行调节,故CO2参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B项错误。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稳态可能会遭到破坏,危及机体健康,D项错误。6.D【解析】人的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A项错误。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B项错误。脑干是连接脊髓和脑其他部分的重要通路,C项错误。7.C【解析】题中反射活动所代表的反射类型是条件反射,该反射的数量几乎是无限的,C项错误。8.D【解析】实验中去除了蛙的脑,反射仍发生,说明反射中枢在脊髓;破坏脊髓后反射消失,直接证明了脊髓是必要中枢,该过程采用了控制变量中的减法原理,B项正确。若破坏脊髓后,直接刺激效应器,脊蛙的左后肢也会产生反应,D项错误。9.A【解析】①为感受器,其将信号传导至脊髓,脊髓再传导至大脑皮层,产生痛觉,A项错误。10.B【解析】通过药物抑制突触间隙中降解神经递质的酶的活性,会使得兴奋传递更加过度,B项符合题意。11.C【解析】腰麻阻断了感觉和运动神经,导致痛觉丧失和脊髓反射(如膝跳反射)消失,A、B项正确。腰麻会抑制脊髓的排尿反射中枢,导致排尿反射消失,C项错误。12.D【解析】H区受到损伤时,患者不能听懂话(听觉性失语症),D项符合题意。13.D【解析】题中明确指出恐惧记忆(与情绪强烈关联)是通过增强海马体和杏仁核之间的联系而形成的,因此情绪会影响记忆的形成,B项正确。人类的记忆过程可分为感觉性记忆、第一级记忆、第二级记忆和第三级记忆四个阶段,D项错误。14.BCD【解】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A项错误。15.ACD【解析】①是大脑,②是小脑,③是脑干,小脑能够维持身体平衡,脑干是调节呼吸活动的中枢,B项错误。16.AC【解析】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过程中,铃声已经由之前的无关刺激转化为条件刺激,C项正确。17.ABC【解析】由图1可知,用细针刺激时电位略微发生变化,这是由Na少量内流引起的,【高二生物学·参考答案第1页(共3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高二生物.docx 高二生物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