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武冈市幸福富田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武冈市幸福富田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含解析)

资源简介

--2026年湖南省武冈市幸福富田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月考
物理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1.[4分]对于速度和加速度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度方向为正,速度方向一定为正
B.速度的方向就是加速度的方向
C.物体的速度减小,加速度一定减小
D.物体的加速度越大,速度改变得越快
2.[4分]2022年10月27日,短池游泳世锦赛全国达标赛首日比赛迎来“开门红”:李冰洁打破女子400米自由泳世界纪录,以3分51秒30获得冠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分51秒30为时间间隔
B.李冰洁的平均速度为1.73 m/s
C.李冰洁夺冠是因为她的加速度最大
D.李冰洁夺冠是因为她触壁时的瞬时速度大
3.[4分]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数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一节课8:10分开始上课,指的是时间
B.中央电视台每晚的新闻联播于19:00开播至19:30结束,指的是时间
C.车次为D6242的动车于15:53分到达福州站,指的是时刻
D.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行的最小周期约为85min,指的是时刻
4.[4分]如图所示的x—t图象和v—t图象中,给出四条曲线1、2、3、4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关于它们的物理意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x—t图象中图线1表示物体1做曲线运动
B.x—t图象中时刻物体1的速度大于物体2的速度
C.v—t图象中0至时间内物体3和物体4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D.v—t图象中时刻物体4的速度改变方向
5.[4分]某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知( )
A.0-2 s内的加速度为
B.0-5 s内的位移为12 m
C.第1 s末与第4.5 s末的速度方向相同
D.第1 s末与第4.5 s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6.[4分]图示为一辆小汽车在公路上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图线为抛物线,其纵截距为,处与时间轴t相切,0时刻图线的切线与t轴相交为(,0)。则可确认(  )
小汽车正在转弯
B.图像中的
C.内,有一个时刻小汽车速度为
D.内,小汽车平均速度为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7.[5分]某物体以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取,则内物体的(  )
A.路程为
B.位移大小为,方向竖直向上
C.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
D.平均速度大小为,方向竖直向上
8.[5分]如图所示的自由落锤式强夯机将8~30 t的重锤从6~30 m高处自由落下,对土进行强力夯实。某次重锤从某一高度自由落下,已知重锤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t1、从自由下落到运动至最低点经历的时间为t2,重锤从地面运动至最低点的过程可视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则该次夯土作业(  )
A.重锤下落时离地高度为gt12
B.重锤接触地面后下降的距离为gt1t2
C.重锤接触地面后的加速度大小为
D.重锤在空中运动的平均速度大于接触地面后的平均速度
9.[5分]在平直公路上甲、乙两车在相邻车道上行驶.甲、乙两车并排行驶瞬间,前方有事故发生,两车同时开始刹车,刹车过程中两车速度的二次方随刹车位移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则(  )
A.甲车先停止运动
B.甲、乙两车刹车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C.从开始刹车起经,两车恰好相遇
D.甲车停下时两车相距
10.[5分]某科学团队研究发现,蚂蚁是聪明的“物理学家”,选择路线总遵循最短时间原则。小明与同学某次进行蚂蚁运动的实验观察发现:蚂蚁沿直线前进,它的速度与到出发点的距离成反比,当它行进到离出发点为的甲处时速度为,后来它又行进到离出发点为的乙处,设蚂蚁到达乙处时速度为,从甲处到乙处所用时间为t,则(  )
A. B. C. D.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6分)
11.[8分]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纸带运动的时间,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如图所示为小车带动的纸带上记录的一些点,在每相邻的两点之间都有四个点未画出.按时间顺序取0、1、2、3、4、5六个点,用米尺量出1、2、3、4、5点到0点的距离如图所示.
(1)当打第3个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为
(2)若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小车的加速度为 .
12.[14分](四川绵阳中学实验学校高一上期中)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重物落地后,物块再运动一段距离停在桌面上(尚未到达滑轮处).从纸带上便于测量的点开始(其中第“1”点先打下),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 Hz.


(1)通过分析纸带数据,可判断物块在两相邻计数点__________和__________之间某时刻开始减速.
(2)计数点9对应的速度大小为______ 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物块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a=________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物块在加速阶段,如果以(x表示位移,t表示时间)为纵坐标、以t为横坐标作图像,得到的图像的斜率为k,则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用字母符号表示).
13.如图所示,弹丸和足球的初速度均为v1=10m/s,方向水平向右。设它们与木板作用的时间都是0.1s,那么:
(1)弹丸击穿木板后速度大小变为7m/s,方向不变,求弹丸击穿木板时的加速度大小及方向;
(2)足球与木板作用后反向弹回的速度大小为7m/s,求足球与木板碰撞反弹时的加速度大小及方向。
14.[12分]A、B两列火车,在同一轨道上同向行驶,A车在前,其速度vA=10m/s,B车在后,速度vB=30m/s。因大雾能见度很低,B车在距A车△s=75m时才发现前方有A车,这时B车立即刹车,但B车要经过180m才能够停止。问:
(1)B车刹车后的加速度是多大?
(2)若B车刹车时A车仍按原速前进,请判断两车是否相撞?若会相撞,将在B车刹车后何时?若不会相撞,则两车最近距离是多少?
(3)若B车在刹车的同时发出信号,A车司机经过△t=4s收到信号后加速前进,则A车的加速度至少多大才能避免相撞?
15.[14分]如图所示,离地面足够高处有一竖直空管,管长为l=0.2m,M、N为空管的上、下两端,以恒定的速度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同时在空管N点下端距离d=0.25m有一小球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取g=10m/s2,求:
(1)若经过t1=0.2s,小球与N点等高,求空管的速度大小v0;
(2)若经过t2=0.5s,小球在空管内部,求空管的速度大小v0应满足什么条件;
(3)为了使小球在空管内部运动的时间最长,求v0的大小,并求出这个最长时间.
参考答案
1.【答案】D 
【详解】速度变化量方向为正,速度方向既可以为正,也可以为负,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A、B错误;在匀减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减小,加速度不变,C错误;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故物体的加速度越大,速度改变得越快,D正确。
【易错警示】
本题由于不能正确理解加速度而出错。加速度与速度变化量方向相同,与速度方向不一定相同。
2.【答案】A
【详解】A.3分51秒30为时间间隔,A正确
B.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400m自由泳全程的位移为0,则平均速度是0,B错误;
CD.李冰洁获得冠军说明她游完400m的路程所用的时间最短,不能说明某时刻瞬时速度或加速度最大,CD错误。选A。
3.【答案】C
【详解】A.第一节课8:10分开始上课,指的是时刻,A错误;
B.中央电视台每晚的新闻联播于19:00开播至19:30结束,两个都是指时刻,B错误;
C.车次为D6242的动车于15:53分到达福州站,指的是时刻,C正确;
D.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行的最小周期约为85min,指的是时间间隔,D错误。选C。
4.【答案】B
【详解】无论速度时间图象还是位移时间图象只能表示物体做直线运动,而不能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A错误;在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在时刻图线1的斜率大于图线2的斜率,故;B正确;在图线中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发生的位移.故在时间内4围成的面积大于3围成的面积,故4的平均速度大于3的平均速度;C错误;v—t图像的正负代表速度方向, 时刻速度方向没有发生变化;D错误。
5.【答案】C
【详解】A.0-2 s内的加速度大小为,A错误;
B.速度图像的图线与两个坐标轴所围“面积”等于位移,,B错误;
C.速度的正负表示方向,第1 s末;与第4.5 s末的速度方向相同,C正确;
D.速度图像的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由图可知,第1 s末与第4.5 s的加速度方向相反,D错误。选C。
6.【答案】B
【详解】图像只能描述物体做直线运动,A错误;内,小汽车平均速度为,D错误;内,根据逆向思维把小汽车看成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有,解得加速度大小为,则时刻小汽车的速度大小为,根据图像的切线斜率绝对值等于速度大小,则有,解得,由于小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所以内,小汽车的速度大小不可能大于,B正确,C错误。
7.【答案】AB
【详解】选取向上的方向为正方向,物体在5s内的位移,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向上,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物体上升的时间,所以物体的路程,故AB正确;5s内速度的变化量,符号表示方向向下,故C错误;5s内的平均速度,故D错误。
8.【答案】AC
【详解】作出重锤的v-t图像,如图所示,根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可知,重锤下落时离地高度为h1=gt1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可知,重锤在空中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接触地面后的平均速度,A正确,D错误;根据s=t可知,重锤下落时离地高度h1和重锤接触地面后下降距离h2之比为=,故重锤接触地面后下降的距离为h2=gt1(t2-t1),B错误;根据v=at可知,重锤接触地面后的加速度大小为a==,C正确。
9.【答案】AC
【详解】
AB.由

结合图像有

解得
则甲、乙两车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由图像知甲车的初速度
乙车的初速度
则刹车过程,甲车运动时间
乙车运动时间
A正确B错误;
C.相遇时结合位移关系得
解得

C正确;
D.甲车停下时,甲车的位移大小
乙车的位移大小
两车相距
D错误。
故选AC。
10.【答案】AC
【详解】AB.蚂蚁行进的速度与到出发点的距离成反比,即。依题意有,则,A正确,B错误;
CD.由于,不是我们常见的运动,图像是一条曲线,利用“化曲为直”的方法,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如图。将到的线段分割成n等份,n很大时,每一份可近似看成匀速直线运动。第一小段的时间,数值等于图像最左边第一个矩形面积,依此类推,时,运动总时间等于图中梯形面积,则,C正确,D错误。选AC。
11.【答案】;
【详解】
(1)[1]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则小车在第3个计数点时的速度为:
(2)[2]根据“逐差法”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得:
负号表示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加速度为:.
12.【答案】(1)6 7 (2)0.76 (3)2.0 (4)2k
【解析】(1)从纸带上的数据分析可知,在计数点1到6之间,相邻两点之间的位移差接近2 cm,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计数点7到11之间,相邻两点之间的位移差接近2 cm,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所以物块在相邻计数点6和7之间某时刻开始减速.
(2)根据纸带有v9= m/s≈0.76 m/s.
(3)由纸带可知,物块做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为a=×10-2 m/s2≈2.0 m/s2.
(4)根据纸带数据可知,物块在加速阶段,相邻两点之间的位移差接近2 cm,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x=v0t+a′t2可得=v0+a′t,在-t图像中,斜率k=a′,可得a′=2k.
13.【答案】(1)30m/s2,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2)170m/s2,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详解】(1)设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则
所以弹丸击穿木板时的加速度大小为30m/s2,方向水平向左,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2)若弹丸弹回的速度为7m/s,则
所以弹丸击穿木板时的加速度大小为170m/s2,方向水平向左,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14.【答案】(1),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2)6s两车相撞(3)
【详解】
(1)B车刹车至停下过程中
由得
故B车刹车时加速度大小为,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
(2)假设始终不相撞,设经时间t两车速度相等,则有
解得
此时B车的位移
A车的位移

sB=160m>△s+sA=155m
设经过时间t两车相撞,则有
代入数据解得
故经过6s两车相撞;
(3)设A车的加速度为时两车不相撞,两车速度相等时

此时B车的位移

A车的位移
要不相撞,两车位移关系要满足
解得
15.【答案】(1)2.25m/s;
(2);
(3)0.4s
【详解】
(1)当球与N点等高时,则:
得:
v0=2.25m/s
(2)若v0最小时,球恰好运动到与N点等高,则:
得:
v0=3m/s
若v0最大时,球恰好运动到与M点等高,则:
得:
v0=3.4m/s
故:
(3)当时间最长时,球运动到M处恰好与管共速,则:
v0=gt4
解得:
v0=3m/s
小球与N点等高时,则:
解得:
t=0.1s或t=0.5s
则:
tm=△t=0.5 0.1=0.4s
第 page number 页,共 number of pages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