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接力版(2024)音乐一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好儿郎(聆听、唱游)》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接力版(2024)音乐一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好儿郎(聆听、唱游)》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好儿郎(聆听、唱游)》教案-2025-2026学年接力版(2024)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
教学项目 详情内容
一、教材分析 《好儿郎》是接力版(2024)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的一首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歌曲,旋律刚健有力,节奏明快且富有变化。歌曲歌词充满了豪迈气概,展现出好儿郎的勇敢、坚毅形象,能让一年级学生初步领略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感受其中蕴含的阳刚之气与爱国情怀。通过聆听与唱游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旋律的感知与把握能力,激发他们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同时提升学生的音乐表现力与合作精神,为其音乐素养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清晰地哼唱歌曲《好儿郎》的旋律,准确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型,如附点音符、切分音等;能够用自然、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借助聆听、模仿、游戏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辨能力、节奏感以及声音控制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唱游活动,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与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引导学生学习好儿郎的勇敢品质,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三、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让学生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与旋律,学会用富有表现力的声音演唱歌曲;引导学生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内涵。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体会并表现出歌曲中的豪迈气概;在唱游活动中,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小组协作,使表演富有协调性与整体性。
四、教学策略 1. 情境创设策略:通过讲述古代英雄故事、展示相关图片等方式,营造出充满豪情壮志的氛围,让学生更好地融入歌曲情境。
2. 游戏教学策略:设计节奏游戏、角色扮演游戏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过程中学习歌曲的节奏与演唱技巧。
3. 示范模仿策略:教师进行示范演唱与表演动作示范,让学生直观地模仿学习,逐步掌握歌曲的演唱与表演要领。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古代英雄图片、打击乐器(如小鼓、响铃等)、与歌曲相关的简单道具(如小宝剑、披风等)
六、教学过程 1. 导入部分
- 展示古代英雄的图片,如岳飞、戚继光等,教师讲述他们的英勇事迹,提问学生:“同学们,这些英雄厉害吗?你们想不想像他们一样成为勇敢的好儿郎?”
- 播放一段古代战场的视频片段,视频中有士兵们奋勇杀敌、冲锋陷阵的场景,背景音乐选取《好儿郎》的片段旋律。
-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英雄图片和讲述事迹,激发学生的崇敬与向往之情,为歌曲学习铺垫情感基础。播放视频片段并引入歌曲旋律,能让学生提前感受歌曲的氛围,引起他们对歌曲的好奇心与学习兴趣。
2. 歌曲聆听部分
- 第一次完整聆听歌曲《好儿郎》,教师引导学生闭上眼睛,用心感受歌曲的整体风格和情绪:“同学们,现在让我们安静地聆听这首歌曲,听听歌曲里的好儿郎是怎样的形象,歌曲是欢快的还是豪迈的呢?”
- 聆听结束后,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进行总结归纳。
- 第二次聆听,教师提出问题:“大家仔细听,歌曲中有没有一些特别的音符或节奏,让你印象深刻呢?” 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节奏特点。
- 设计意图:初次聆听让学生对歌曲有整体的感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第二次聆听引导学生关注节奏,为后续的节奏学习做好准备,同时让学生养成在聆听中思考的习惯。
3. 节奏学习部分
- 教师将歌曲中的主要节奏型,如附点音符(X.X)、切分音(XX X)等写在黑板上,并用拍手、跺脚等方式示范节奏的打法,边示范边讲解节奏的特点。
- 组织学生进行节奏练习,先让学生模仿教师的节奏打法,然后逐渐加快速度,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和反应能力。
- 开展节奏游戏 “节奏接龙”,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依次打出一个节奏型,下一组学生要重复前一组的节奏并加上一个新的节奏型,依次类推,出错的小组淘汰,最后剩下的小组获胜。
-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示范和模仿练习,让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型。节奏游戏能够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学生在游戏中更好地巩固节奏知识,提高节奏感。
4. 歌曲学唱部分
- 教师范唱歌曲第一段,演唱时注意声音的明亮、有力,同时加入适当的表情和动作,如握拳、挺胸等,以表现歌曲的豪迈情感。
- 带领学生逐句学唱歌曲,采用跟唱法,教师唱一句,学生跟唱一句,重点关注学生的音准和节奏把握情况,及时纠正错误。
- 在学唱过程中,解释歌词的含义,如 “好儿郎志在四方” 等,让学生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 学唱完第一段后,让学生自主练习演唱,教师巡视指导,然后请几位学生单独演唱,给予鼓励和评价。
- 用同样的方法学唱第二段歌曲。
- 设计意图:教师的范唱和动作示范能给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榜样,跟唱法学唱可以降低学习难度,让学生逐步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自主练习和个别演唱能够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5. 唱游活动部分
-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些简单道具,如小宝剑、披风等。
- 引导学生根据歌曲内容和自己的理解,设计小组唱游表演,如有的学生扮演好儿郎冲锋陷阵,有的学生扮演百姓为好儿郎助威等,鼓励学生加入动作、表情和简单的对白。
- 各小组进行排练,教师巡视并给予指导,提醒学生注意团队协作和表演的协调性。
- 分组展示表演成果,其他小组的学生进行观看和评价,教师总结评价,表扬学生的创意和团队精神,同时提出改进建议。
- 设计意图:唱游活动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歌曲内涵,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将歌曲中的情感表达出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展示与评价环节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提高学生的表演水平和审美能力。
6. 情感升华部分
-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在现代生活中,我们怎样才能成为像歌曲中的好儿郎一样勇敢、有担当的人呢?”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 展示一些现代社会中的英雄事迹图片或视频,如消防员抢险救灾、警察维护社会治安等,让学生感受英雄就在身边。
- 再次全体演唱歌曲《好儿郎》,要求学生用更加饱满的情感演唱,将对英雄的崇敬和自己要成为好儿郎的决心融入歌声中。
-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和展示现代英雄事迹,将歌曲中的情感与现代生活相联系,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明白勇敢、担当的品质在任何时代都有重要意义,同时通过再次演唱,强化学生对歌曲情感的表达。
7. 课堂总结部分
-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歌曲的演唱、节奏学习、唱游表演以及歌曲所传达的情感等。
- 对学生在本节课中的表现进行全面评价,表扬学生的优点和进步,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歌曲演唱和表演。
- 设计意图:总结环节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自我评价环节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为学生课后的自主学习提供引导。
七、板书设计 《好儿郎》板书 1. 主板书:
- 歌曲《好儿郎》歌名
- 主要节奏型:附点音符(X.X)、切分音(XX X)
- 歌词关键词:好儿郎、志在四方、勇敢等
2. 副板书:
- 古代英雄事迹简介
- 现代英雄事迹展示(图片或简短视频截图)
八、教学反思 在本次《好儿郎》的教学中,多种教学策略的运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导入环节成功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并铺垫了情感基础。在节奏学习和歌曲学唱环节,大部分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节奏型和演唱技巧,但仍有少数学生在节奏的准确性上存在不足,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个别辅导。唱游活动中,学生们展现出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小组协作也有一定成效,但在表演的细节处理和整体协调性方面还有提升空间。情感升华环节让学生对歌曲的理解更加深入,将音乐学习与品德教育有机结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进一步优化教学过程,增加节奏训练的多样性,给予唱游活动更多的排练时间和指导,同时持续挖掘音乐作品中的情感教育价值,以更好地促进学生音乐素养和品德修养的全面提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