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江苏省徐州市沛县五中联盟学区九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9月份)(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江苏省徐州市沛县五中联盟学区九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9月份)(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江苏省徐州市沛县五中联盟学区九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9月份)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给我一个支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棍,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下列生产和生活中的杠杆与阿基米德设想的杠杆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A. 天平 B. 镊子 C. 钓鱼竿 D. 铡刀
2.如图分析,比较如图中F1、F2、F3的大小(  )
A. F1>F2>F3
B. F1<F2<F3
C. F1=F3=F2
D. 无法判断
3.在投掷篮球的过程中,人对篮球做功的是(  )
A. 人托着篮球保持静止 B. 人将篮球从地上拿起
C. 人托着篮球水平运动 D. 篮球离手后继续运动
4.某同学听到上课铃响了,他一口气从一楼跑到三楼,所用时间为15s。那么他上楼过程中,克服自己重力做功的功率最接近下面哪个值(  )
A. 2W B. 20W C. 200W D. 2000W
5.如图,在均匀杠杆的A处挂3个钩码,B处挂2个钩码,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下列操作中,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是(所用钩码均相同)(  )
A. 两侧钩码同时向支点移动一格
B. 两侧钩码下方同时加挂一个钩码
C. 左侧加挂一个钩码,右侧加挂两个钩码
D. 左侧拿去一个钩码,右侧钩码向左移动一格
6.如图甲,大人、男孩、女孩用两根相同圆木棍和一根绳子玩“比力气”的游戏,图乙是该游戏装置的示意图。绳的一端固定在一根木棍上,在两根木棍上绕几圈后女孩抓住绳的另一端向外拉,大人、男孩则各握住一根木棍向外拉,女孩可以轻松把大人和男孩拉到一起(忽略绳与木棍之间的摩擦)。以下关于三人的拉力大小和运动距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女孩的拉力最小,运动距离最长
B. 女孩的拉力最大,运动距离也最长
C. 三人的拉力一样大,运动距离一样长
D. 大人和男孩的拉力一样,女孩运动距离最长
7.下列关于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做功多的机械效率一定大 B. 做功快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C. 做功多的机器机械效率一定高 D. 做功快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
8.同学们可以改变仰卧起坐的快慢,来控制体育锻炼的效果,从物理学角度分析,其实质是改变(  )
A. 时间 B. 功 C. 功率 D. 机械效率
9.两次水平拉动同一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两次物体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两次物体运动的速度 v1<v2
B. 两次物体所受的拉力 F1>F2
C. 0-8s 两次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W1>W2
D. 0-8s 两次拉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 P1<P2
10.如图甲所示,一磁性板擦静止吸附在黑板上,后对其施加方向始终向上的拉力F,板擦最终向上运动。过程中板擦所受摩擦力f和板擦移动距离s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分别如图乙、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板擦的重力为1.5N B. 整个过程中拉力F一直增大
C. 板擦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2.5N D. 整个过程中拉力F做的功为0.75J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0分。
11.“文明城市”的创建让城市更美更洁净,如图所示,园林工人使用的剪刀可以省______;环卫工人使用的扫帚可以省______;上山的公路修成盘山公路,是因为盘山公路相当于简单机械中的______,可以省力。
12.如图所示,物体A和B所受重力都为40牛,其中______图为定滑轮(选填“(a)”或“(b)”),作用是______。若不考虑滑轮重力和绳子的摩擦,当竖直用力分别匀速提起物体A和B时,力FA大小为______牛。
13.某餐馆用智能机器人(如图)替代人工送菜。该机器人用20s时间在水平路面上运行30m将菜送到客人桌前;若机器人和菜总质量为25kg,工作时牵引力恒为50N,完成本次送菜,牵引力做功______J,牵引力做功的功率为______W,机器人所受重力做功______J。
14.一辆汽车的功率是70kW,以20m/s的速度行驶了10min,汽车发动机做了 J的功,发动机的牵引力是 N,上坡时要换低速挡是为了 (选填“增大”或“减小”)牵引力。
15.建设中的常泰大桥为斜拉索公路、铁路两用大桥,如图为小华制作的斜拉索大桥模型,她用长30cm、重5N的质地均匀分布的木条OA做桥面,立柱GH做桥塔。OA可绕O点转动,A端用细线与GH上的B点相连,桥面OA实质是一种 (填简单机械名称)。保持桥面水平,细线对OA的拉力F= N;将细线一端的固定点由B点改至C点,拉力F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由此小华初步了解到大桥建造很高桥塔的好处。
16.如图所示,工人用160N的拉力F将重为300N的木箱在10s内匀速拉到长3m、高1m的斜面顶端。则克服木箱重力做的功是______J;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木箱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N。
17.陈毅元帅曾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如图是当时群众运粮用的独轮车,请判断它应用了哪类杠杆,______,并简要说明你的判断依据:______。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
18.如图所示,请画出撑开雨伞时,撑杆对伞骨作用力F的力臂l。
19.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请用笔画线组装成最省力的滑轮组。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20.根据“研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刚开始实验时,杠杆处于左端下沉,右端上翘状态,可把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移动(填“左”或“右”),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该小组用如图1所示装置,每个钩码重为1N,杠杆上每格长度为5cm,该小组做了三次实验,三次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实验得到的结论是______;
实验次数 动力F1(N) 动力臂l1(m) 阻力F2(N) 阻力臂l2(m)
1 3 0.20 4 0.15
2 5 0.05 1 0.25
3 2 0.10 1 0.20
(3)如图甲所示,在杠杆的左端20cm处挂2个50g的钩码,而在杠杆的右端10cm处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往下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时测力计的读数F;如果测力计沿图中虚线方向向下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测力计读数F′______F(选填“>”、“<”或“=”);
(4)杠杆在图乙的水平位置平衡后,用手使杠杆缓慢地转过一个角度(如图丙)后松手,杠杆______(选填“能”或“不能”)保持静止。
21.测量如图所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钩码重力G/N 钩码上升高度h/cm 拉力F/N 绳端移动距离s/cm 机械效率η
1 1.0 5 15 55.6%
2 1.5 5 0.8 15
3 2.0 5 1.0 15 66.7%
4 2.0 10 1.0 30 66.7%
(1)实验过程中,应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竖直向上做______运动;第1次实验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为______N。
(2)第2次实验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
(3)分析1、2、3次实验的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物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______(选填“高”或“低”)。
(4)结合生活实际,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下列选项中也可提高机械效率的是(______)
A.增大绳重
B.减轻动滑轮重
C.改变绳子的绕法
D.加快物体提升的速度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22.如图所示,工人用300N的拉力,把一重为500N的货物G用滑轮组提升了3m。若忽略摩擦及绳重,求:
(1)克服物体重力所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2)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六、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4分。
23.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做俯卧撑时的示意图,他的质量为56kg,身体可视为杠杆,O点为支点,A点为重心。(g=10N/kg)求:
(1)该同学所受重力是多少?
(2)若OB=1.0m,BC=0.4m,求地面对双手支持力的大小;
(3)若他在1min内做了30个俯卧撑,每次肩部上升的距离均为0.4m,则他的功率为多少。
2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螺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根据斜面可以省力的原理,人们在生活中发明了螺旋状的机械工具,如螺栓、螺钉、螺旋千斤顶等(如图所示),螺旋千斤顶又称机械式千斤顶,是通过人力旋转手柄,使螺杆上升,从而达到将重物举起的目的。普通螺旋千斤顶靠螺纹自锁作用支持重物,最大起重量能达10吨,且构造简单,但传动效率低,返程慢。
(1)生活中用螺丝刀旋转螺钉将螺钉旋入木板中时,可以省______,但不能省______;
(2)为了使螺栓使用时更省力,可以在螺纹上涂抹一些润滑油,这是为了减小______;
(3)使用螺旋千斤顶时,如果人始终垂直于手柄用力为F且作用点离螺杆中心的距离为L,每旋转1圈,螺杆将质量为m的重物上举的高度为h,则螺旋千斤顶的机械效率用字母表示为η=______。
1.【答案】D
2.【答案】C
3.【答案】B
4.【答案】C
5.【答案】D
6.【答案】A
7.【答案】B
8.【答案】C
9.【答案】C
10.【答案】D
11.【答案】力 距离 斜面
12.【答案】(b) 改变力的方向 20
13.【答案】1500 75 0
14.【答案】4.2×107
3500
增大

15.【答案】杠杆
5
减小

16.【答案】300 62.5 60
17.【答案】省力杠杆 独轮车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
18.【答案】解:支点为O,从点O作力F作用线的垂线,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即为力F的力臂l,如图所示:

19.【答案】解:由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最多能绕出由3段绳子承担物重,如图所示:

20.【答案】右; F1l1=F2l2; >; 能
21.【答案】匀速;0.6; 62.5%; 高; B
22.【答案】克服物体重力所做的有用功是1500J;
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3.3%
23.【答案】该同学所受重力是560N;
地面对双手支持力的大小是400N;
若他在1min内做了30个俯卧撑,每次肩部上升的距离均为0.4m,则他的功率为80W
24.【答案】力;功;
摩擦;

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