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5解答题【期中真题汇编】(浙江专用)【答案+解析】-2025-2026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05解答题【期中真题汇编】(浙江专用)【答案+解析】-2025-2026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浙江专用)
专题05 解答题 【期中真题汇编】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解答题
1.(24-25六年级上·浙江杭州·期中)启新小学六年级有三个班,已知601班有45人,并且人数最多。以下三个关于六年级人数的信息只有一个是准确的:
A.601班人数比六年级总人数的少1人;
B.601班、602班、603班的人数比是4∶2∶3;
C.601班人数占六年级总人数的。
(1)以上三个信息中,准确的信息是( )。
(2)根据这个信息算一算,这个学校六年级共有多少人?
2.(24-25六年级上·浙江杭州·期中)如图,有一个桥墩在河中,桥墩的形状是长方体,横截面积为7.5平方米,水面以上的高度是15米,占整个桥墩高度的,水中与泥中高度的比是1∶2,泥中部分的桥墩有多少立方米?
3.(24-25六年级上·浙江宁波·期中)一台微波炉在促销活动时降价销售,活动结束后又提价,现在每台售价495元。原来每台是多少元?
4.(24-25六年级上·浙江衢州·期中)家电城今年销售了1500台电视机,今年销售比去年增加了,去年销售了几台电视机?
淘气的解法:(台)
淘气的想法:根据“今年销售比去年增加了”这一条件可以知道去年销售量比今年少,所以把今年的1500台减去多出的部分就等于去年的销售量了。
你觉得淘气的想法对吗?请你用直观明了的方法(如画图、文字说明、等量关系、举例等)说明道理。
5.(24-25六年级上·浙江衢州·期中)第十届动物车展,第一天成交60辆,第二天成交量比第一天增加了,第二天的成交量是多少辆?
(1)画图表示第二天的成交量。
(2)算一算第二天的成交量是多少辆?
6.(24-25六年级上·浙江衢州·期中)下图是某小学的田径场示意图,跑道分为直道和弯道,其中弯道部分是半圆形。
(1)请计算阴影部分的活动场地面积。
(2)如果你沿着最内圈跑道跑1圈,要跑多少米?
(3)如果每条跑道的宽度是1.2米,那么进行400米跑步比赛时,第二跑道与第一跑道的起跑线(起跑线设在直道上)应相距多少米?
7.(23-24六年级上·浙江温州·期中)亚运会吉祥物“琮琮”“莲莲”“宸宸”圈粉无数。小楠收集了许多亚运会吉祥物的贴贴纸。小楠收集的“宸宸”贴贴纸有多少张?
8.(23-24六年级上·浙江金华·期中)光明小学的校园内有一个直径是10米的圆形水池,学校要在其周围修一条环形小路,路面宽3米,这条小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9.(23-24六年级上·浙江温州·期中)杭州亚运会9月8日启动火炬传递,整个传递过程有2022名火炬手参加,其中年龄最大的火炬手今年84岁,年龄最小的火炬手是最大火炬手年龄的,最小火炬手今年多少岁?
10.(23-24六年级上·浙江温州·期中)高铁和轻轨都是当今社会非常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高铁主要连接城市之间,在城市之间运行。而轻轨则在城市内部运行,目前温州就有两条轻轨线路:S1(桐岭-双瓯大道),S2(东山-清东路)。其中高铁的运行速度是250千米/时,轻轨比它慢。轻轨的运行速度是多少?
11.(23-24六年级上·浙江金华·期中)国庆大促销,A商场所有商品一律八折出售,B商场每满300元减50元,如果要购买一台1350元的微波炉,到哪家商场买合算?
12.(23-24六年级上·浙江温州·期中)六年级同学为学校图书馆整理图书,他们已经整理了800本,占图书总数的。图书馆一共有图书多少本?(先画出线段图,再解决问题。)
13.(23-24六年级上·浙江温州·期中)下图是两个城市的位置图,先观察,再回答下列问题。
(1)从青城看,蓝城位于( )偏( )( )°方向;从蓝城看,青城位于( )偏( )( )°方向。
(2)有两辆汽车分别同时从青城和蓝城相对开出,客车速度为80千米/时,货车速度为50千米/时。请你在图中用△标出两车相遇的大致位置。
14.(22-23六年级上·浙江杭州·期中)图书馆新购进了840本新书,其中的借给了四年级,剩下的书按5∶4借给五、六年级,六年级借到了多少本新书?
15.(22-23六年级上·浙江杭州·期中)这个月王爷爷将自己家的“土货”番薯通过“直播带货”的形式销售,直播销量比线下销量增加了,这个月王爷爷直播销量是620千克,你能算出王爷爷这个月线下的番薯销量是多少千克吗?
16.(22-23六年级上·浙江杭州·期中)小红、小芳和小云合租一辆出租车,小红在全程处下车,小芳在全程处下车,小云坐到终点,共付了72元,你觉得她们三人怎样分摊费用最合理?各付多少元?
17.(22-23六年级上·浙江杭州·期中)王老师骑共享单车从家里出发到学校上班,当他骑了全程的时,王老师离中点还差1.5千米,王老师家距学校有多少千米?
18.(23-24六年级上·浙江杭州·期中)妈妈生日那天,天天买了一大束花送给妈妈,特意选用康乃馨、水百合和满天星三种花按照3∶2∶8的比例包扎起来,一共包了52枝花,那么在这束花中,康乃馨有几枝?
19.(23-24六年级上·浙江杭州·期中)一根电线,电工师傅第一次用去了它的,第二次用去了余下的,还剩下40米,电工师傅第一次用去多少米?
20.(23-24六年级上·浙江杭州·期中)一项工程,甲单独做16天可以完成,乙单独做12天可以完成,甲乙合作一起完成这项工程的,需要多少天?
21.(23-24六年级上·浙江·期中)A,B两地相距320千米,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2小时后相遇。已知甲车的速度是乙车的,甲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22.(23-24六年级上·浙江宁波·期中)学校准备了一些钱想购买课桌和椅子,如果用这些钱全部买课桌,刚好能买20张;如果用这些钱全部买椅子,刚好能买30把。如果一张课桌搭配一把椅子,一套一套地买,一共能买多少套课来椅?
23.(22-23六年级上·浙江衢州·期中)2022年1—4月衢州城区(衢江柯城)降水量约为750毫米,较常年同期增加约,常年同期降水量约为多少毫米?
(1)画线段图表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2)用方程解答。
24.(24-25六年级上·浙江杭州·期中)为了迎接杭州亚运会,临平区对临平体育馆周边的路面进行了拓宽工程,以下是主要信息:
①道路全长2000米。
②路面将拓宽到原来的,拓宽至12米。
③甲工程队单独完成该工程需要20天,乙工程队单独完成该工程需要30天。
(1)2000÷(2000÷20+2000÷30)表示( )。
(2)这条道路原来的宽度是多少米?
(3)甲乙两队先合修8天,后因甲队另有任务,剩下的由乙队独做,乙队还需要几天才能完成?
25.(24-25六年级上·浙江杭州·期中)小区超市的面粉卖了后,还剩吨。原来超市共有面粉多少吨?(画图,并列式计算)
画图:
列式解答:
26.(24-25六年级上·浙江宁波·期中)六年级有150人参加兴趣小组,其中参加了围棋小组,参加围棋小组的人数比参加乒乓球小组的人数少。有多少人参加了乒乓球小组?
27.(23-24六年级上·浙江温州·期中)实验小学组织四、五、六年级学生参加“童梦奇缘,喜迎亚运”绘画作品征集活动。这次活动的有关信息如下:
①四年级提交了20件作品。
②四年级和五年级提交的作品件数比是5∶8。
③五、六年级一共提交60件作品。
④六年级提交的作品件数是五年级的。
⑤四年级提交的作品件数比六年级少。
⑥四年级提交的作品件数占四、五、六年级总件数的。
(1)五年级提交多少件作品?
①解决这个问题我选的信息是( )(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②根据你所选的信息,解答问题。
(2)如果选择的信息是①和⑤,可以解决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
我会解答:
(3)如图中“?”处表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
28.(23-24六年级上·浙江温州·期中)张阿姨录一篇文稿,已经录入总字数的,正好录入1500字,这篇文稿共有多少字?
(1)将等量关系式补充完整。
( )×=( )
(2)根据等量关系式列方程解答。
29.(23-24六年级上·浙江温州·期中)桥下某玩具厂接到一笔新订单,如果让第一车间单独生产,需要35天完成;如果让第二车间单独生产,每天可以完成15个。要是第一车间和第二车间合作,14天可以完成。这批玩具一共有多少个?
30.(23-24六年级上·浙江温州·期中)为了迎接“六一”狂欢节,六年级的同学们准备了三种颜色的气球,其中红色的气球有87个,是黄色气球的,蓝色气球的数量是黄色气球的,六年级的同学准备了多少个蓝色气球?
31.(23-24六年级上·浙江杭州·期中)一筐苹果,连筐重125千克,卖出一半的苹果后,又卖出了剩下苹果的一半,这时剩下的苹果连筐共重35千克,原来苹果重多少千克?
32.(23-24六年级上·浙江杭州·期中)小明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第二天看了80页,还剩下全书的没有看,这本故事书一共有多少页?
33.(23-24六年级上·浙江杭州·期中)一根30米长的绳子,第一次用去了全长的,第二次用去的长度是第一次用去的,第二次用去多少米?2025-2026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浙江专用)
专题05 解答题 【期中真题汇编】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1)A;(2)115人
根据题意,需验证A、B、C三个选项中哪个符合“601班人数最多”的条件。
选项A:已知601班有45人,比六年级总人数的少1人,即六年级总人数的是(45+1)人,已知部分求整体运用分数除法计算得出六年级总人数,再减去45人得到另外两个班级的人数和,平均分成两份之后和45比较,可得出答案。
选项B:若人数比为4∶2∶3,根据按比分配原则,总人数为9份,601班占4份,运用分数除法计算总人数,可得到结果非整数,再进行判断是否正确。
选项C:若601班占总人数的,运用分数除法得到总人数,进一步得到其他两班人数。再进行判断是否正确。
(1)验证3个选项:
选项A:六年级总人数为:
(人),则其余两班人数为:(人),由于601班人数最多,则这两个班级任何一个班级都小于601班人数,符合题干条件。
选项B:若人数比为4∶2∶3,根据按比分配原则,总人数为9份,601班占4份,总人数为:,结果非整数不符合实际情景,错误。
选项C:若601班占总人数的,运用分数除法得到总人数,(人),其他两班人数之和为:(人),则其中必有一个班级人数大于601班,不符合题意,错误。
故以上三个信息,准确的信息是A。
(2)六年级总人数为:
(人)
答:这个学校六年级共有115人。
2.45立方米
第一步,求整个桥墩的高度。已知水面以上高度15米,占整个桥墩高度的,将整个桥墩的高度看作单位“1”,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整个桥墩的高度列式为,计算得出24米;
第二步,求水中和泥中部分的总高度。整个桥墩高度是24米,水面以上是15米,所以水中和泥中部分的总高度列式为24-15,计算得出9米;
第三步,按比例分配求泥中部分的高度。已知水中与泥中高度的比是1∶2,那么总份数是(1+2)份,泥中部分占其中的2份。所以泥中部分的高度为,计算得出6米;
第四步,计算泥中部分的体积。桥墩是长方体,横截面积(即底面积)为7.5平方米,泥中部分高度为6米,,代入数据算出体积即可。
(米)
24-15=9(米)
(米)
7.5×6=45(立方米)
答:泥中部分的桥墩有45立方米。
3.500元
根据题意可知题目的单位“1”在变化,降价是在原来售价的基础上,以原来售价为单位“1”;降价活动结束后又提价,此时提价是在降价后的基础上,以降价后的价格为单位“1”。
计算比原数多几分之几的数,方法是原数×(1+几分之几)=现在的数;
计算比原数少几分之几的数,方法是原数×(1-几分之几)=现在的数。
用设方程的方法计算此题,设原来每台是元,列方程:××=495,再按照等式基本性质求解。
解:设原来每台是元
××=495
××=495
×=495
×=495
=495
=500
答:原来每台是500元。
本题解题关键是单位“1”在变化,降价是在原来售价的基础上,以原来售价为单位“1”;降价活动结束后又提价,此时提价是在降价后的基础上,以降价后的价格为单位“1”。
原来每台的价格×(1-降价的几分之几)×(1+提价的几分之几)=现在每台的售价,据此解答。
4.不对;说明见详解
已知今年销售了1500台电视机,今年销售比去年增加了,是把去年的销量看作单位“1”,则今年的销量是去年的(1+),单位“1”未知,用今年的销量除以(1+),求出去年的销量。
而淘气的解法中“1500×”表示是把今年的销售看作单位“1”,单位“1”不正确,导致解法错误,所以淘气的想法不对。
我觉得淘气的想法不对。
如下图:
今年增加的销量是增加了去年销量的,是把去年的销量看作单位“1”。
淘气的想法是把今年的销量看作单位“1”,进而用单位“1”的量乘增加的分率,再用今年的销量减去增加的量即是去年的销量,单位“1”不正确导致想法错误。
正确的解答为:
1500÷(1+)
=1500÷
=1500×
=1200(台)
答:去年销售了1200台电视机。
5.(1)图见详解
(2)70辆
(1)从题意可知:以第一天的成交辆数为单位“1”,根据分数的意义,将第一天的成交辆数平均分成6份,第二天比第一天多1份,据此作图,并标上相应的数据即可。
(2)已知第一天成交60辆,第二天成交量是第一天的(1+),根据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第一天的成交辆数×(1+)即可。
(1)根据分析,作图如下:
(2)60×(1+)
=60×
=70(辆)
答:第二天的成交量是70辆。
6.(1)6962.5平方米
(2)357米
(3)7.536米
(1)阴影部分的活动场面积等于直径是50米的圆的面积与长是100米,宽是50米的长方形面积的和;根据圆的面积公式:面积=π×半径2,长方形面积公式:面积=长×宽,代入数据,即可解答。
(2)沿最内圈跑即求最内圈的周长,即长方形的两个长的和与直径是50米的圆的周长的和;根据圆的周长公式:周长=π×直径,代入数据,即可解答。
(3)第二跑道的周长等于直径是(50+1.2)米的圆的周长+2条长方形的长的和;第一跑道的周长等于直径是50米的圆的周长+2条长方形的长的和,求第二跑道与第一跑到的起跑线应相差多少米,就是求直径是(50+1.2×2)米的圆的周长与直径是50米的圆的周长的差,把数据代入圆的周长公式,分别求出两个圆的周长,再相减,即可解答。
(1)3.14×(50÷2)2+50×100
=3.14×252+5000
=3.14×625+5000
=1962.5+5000
=6962.5(平方米)
答:阴影部分的活动场地面积是6962.5平方米。
(2)3.14×50+100×2
=157+200
=357(米)
答:沿着最内圈跑道跑一圈要跑357米。
(3)3.14×(50+1.2×2)-3.14×50
=3.14×(50+2.4)-157
=3.14×52.4-157
=164.536-157
=7.536(米)
答:第二跑道与第一跑道的起跑线应相距7.536米。
7.15张
这道题运用了分数乘法的数学概念。首先,已知琮琮收集了30张贴贴纸。莲莲收集的数量是琮琮的,这里用到了分数乘法,用琮琮收集的数量×,可求出莲莲收集的数量为30×=20(张)。然后,宸宸收集的数量是莲莲的,再次用到分数乘法,用莲莲收集的数量×,可求出宸宸收集的数量为20×=15(张)。
30××
=20×
=15(张)
答:小楠收集的“宸宸”贴贴纸有15张。
8.122.46平方米
小路的形状是个圆环,小圆半径=水池直径÷2,大圆半径=水池半径+路宽,根据圆环面积=圆周率×(大圆半径的平方-小圆半径的平方),即可求出小路的面积。
10÷2=5(米)
5+3=8(米)
3.14×(82-52)
=3.14×(64-25)
=3.14×39
=122.46(平方米)
答:这条小路的面积是122.46平方米。
9.14岁
把最大火炬手年龄看作单位“1”,年龄最小的火炬手是最大火炬手年龄的,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最大的火炬手的年龄×,即可解答。
84×=14(岁)
答:最小火炬手今年14岁。
10.100千米/时
高铁的运行速度是250千米/时,轻轨比它慢,则轻轨的速度占高铁的,用高铁的速度乘,求出轻轨的速度即可。
轻轨的速度:250×(1-)
=250
=100(千米/时)
答:轻轨的运行速度是100千米/时。
11.A商场
分别计算出两家商场的实际钱数,比较即可。
A商场:将应付钱数看作单位“1”,几折就是百分之几十,应付钱数×折扣=实际钱数;
B商场:求出应付钱数包含几个300元,就从应付钱数里减去几个50元,求出实际钱数。
八折=80%
1350×80%=1080(元)
1350÷300=4(个)……150(元)
1350-4×50
=1350-200
=1150(元)
1080<1150
答:到A商场买合算。
12.2000本
根据题意,已经整理了800本占图书总数的,先画一条线段表示图书的总数,平均分成5份,已经整理的800本占2份,据此画出线段图,并在线段图上标注信息和数据。
把图书的总数看作单位“1”,已经整理了800本占图书总数的,单位“1”未知,用已经整理的图书本数除以,求出图书的总数。
如图:
800÷
=800×
=2000(本)
答:图书馆一共有图书2000本。
13.(1)东;北;40;西;南;40
(2)见详解
(1)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及角度信息和距离填空即可;
(2)根据相遇问题中,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据此求出客车和货车行驶的时间,再根据速度×时间=路程,求出客车行驶的路程,进而标出两车相遇的大致位置。
(1)从青城看,蓝城位于东偏北40°(北偏东50°)方向;从蓝城看,青城位于西偏南40°(南偏西50°)方向。
(2)650÷(80+50)
=650÷130
=5(小时)
80×5=400(千米)
如图所示:
14.280本
由题意可知,图书馆新购进了840本新书,其中的借给了四年级,则剩下的本数占总本数的(1-),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据此求出剩下的本数;然后把剩下的本数平均分成(5+4)份,进而求出1份表示的本数,六年级占4份,据此解答即可。
840×(1-)
=840×
=630(本)
630÷(5+4)×4
=630÷9×4
=70×4
=280(本)
答:六年级借到了280本新书。
15.100千克
把王爷爷这个月线下的番薯销量看作单位“1”,则这个月的直播销量是线下的(1+),然后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即用620除以(1+)即可求出王爷爷这个月线下的番薯销量。
620÷(1+)
=620÷
=620×
=100(千克)
答:王爷爷这个月线下的番薯销量是100千克。
16.小红、小芳、小云按72元的1∶3∶4付费最合理;
小红付9元,小芳付27元,小云付36元
把出租车跑的全程看作单位“1”,用小红、小芳、小云坐的全程的分率进行比,求出最简整数比,按照他们坐的路程比分摊费用最合理;根据按比例分配的方法,用72元乘三人分别占总份数的分率,即可求出各付多少元。
∶∶1=1∶3∶4
72×=9(元)
72×=27(元)
72×=36(元)
答:小红、小芳、小云按72元的1∶3∶4付费最合理,
17.15千米
把王老师家到学校的总路程看作单位“1”,1.5千米刚好占全程的(-),根据量÷对应的分率=单位“1”求出李老师家与学校的距离,据此解答。
1.5÷(-)
=1.5÷(-)
=1.5÷
=1.5×10
=15(千米)
答:王老师家距学校有15千米。
18.12枝
康乃馨、水百合和满天星三种花按照3∶2∶8的比例包成一束,则康乃馨的枝数占这束花总枝数的。已知这束花一共有52枝,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52乘即可求出康乃馨的枝数。
52×
=52×
=12(枝)
答:康乃馨有12枝。
19.40米
把这根电线的长度看作单位“1”,第一次用去了它的,则还剩下它的(1-),第二次用去了余下的,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则第二次用去了全长的(1-)×;用1减去第一次和第二次用去全长的分率即可求出剩下的长度占全长的分率,即40米,再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据此可求出这根电线的长度;最后用电线的全长乘即可求出电工师傅第一次用去的长度。
1--(1-)×
=1--×
=1--
=-

40÷=40×4=160(米)
160×=40(米)
答:电工师傅第一次用去40米。
20.天
把这项工程看作单位“1”,根据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据此可知甲的工作效率为,乙的工作效率为,再根据工作总量÷工作效率之和=工作时间,据此进行计算即可。
÷(+)
=÷
=×
=(天)
答:需要天。
21.70千米
根据路程和÷时间=速度和,求出两车的速度之和;将乙车速度看作单位“1”,则将速度和平均分成(1+)份,求出1份的量,甲占了份,据此求解即可。
320÷2÷(1+)×
=160÷(1+)×
=160÷×
=160××
=90×
=70(千米/小时)
答:甲车每小时行驶70千米。
22.12套
将张老师准备的总钱数看作单位“1”,则每张课桌的单价为1÷20=,每张椅子的单价为1÷30=;用总钱数除以l套桌椅的总钱数即可求出能买多少套桌椅。
1÷(1÷30+1÷20)
=1÷(+)
=1÷
=12(套)
答:一共能买12套课来椅。
23.(1)见详解;(2)600毫米
(1)把常年同期降水量看作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2022年1—4月降水量比常年同期降水量多这样的l份,即2022年1—4月降水量比常年同期降水量增加约,据此画出线段图即可。
(2)把常年同期降水量看作单位“1”,2022年1—4月降水量相当于常年同期降水量的(1+),假设常年同期降水量为x毫米,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用常年同期降水量乘(1+),等于2022年1—4月的降水量,据此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出常年同期降水量约为多少毫米。
(1)如图:
(2)解:设常年同期降水量为x毫米。
x×(1+)=750
x=750
x=750÷
x=750×
x=600
答:常年同期降水量约为600毫米。
此题的解题关键是通过画线段图,把常年同期降水量设为未知数x,找出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出包含x的等式,解方程得到最终的结果。
24.(1)两队合作完成该工程需要的天数
(2)10米
(3)10天
(1)2000÷(2000÷20+2000÷30)中,2000÷20表示甲队的工作效率,2000÷30表示乙队的工作效率,那么(2000÷20+2000÷30)表示甲队、乙队的工作效率之和;根据“工作总量÷合作工效=合作工时”可得出算式表示的含义。
(2)路面将拓宽到原来的,拓宽至12米,把原来的路面宽度看作单位“1”,则拓宽后的路面宽度是原来的(1+),单位“1”未知,用拓宽后的路面宽度除以(1+),求出原来的路面宽度。
(3)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分别求出甲队、乙队各自的工作效率,两队的工作效率相加即是合作工效;
已知甲乙两队先合修8天,根据“合作工作量=合作工效×合作工时”求出两队合修完成的工作量,再用工作总量“1”减去已完成的工作量,即是剩下的工作量;
已知剩下的由乙队独做,根据“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用剩下的工作量除以乙的工作效率,求出乙队还需要几天才能完成。
(1)2000÷(2000÷20+2000÷30)表示(两队合作完成该工程需要的天数)。
(2)12÷(1+)
=12÷
=12×
=10(米)
答:这条道路原来的宽度是10米。
(3)甲队的工作效率:1÷20=
乙队的工作效率:1÷30=
(+)×8
=(+)×8
=×8

(1-)÷
=÷
=×30
=10(天)
答:乙队还需要10天才能完成。
25.
把超市的面粉看作单位“1”,卖了,还剩下(1-),用对应量除以对应分率可以求出单位“1”的量。
画图:
列式解答:


=(吨)
答:原来超市共有面粉吨。
26.35人
若B是已知数量,A是B的几分之几,则A=B×几分之几。若A是已知数量,A比B少几分之几,则B=A÷(1-几分之几),根据题意代入数据即可。
围棋小组人数:150×=25(人)
乒乓球小组人数:25÷(1-)
=25÷
=25×
=35(人)
答:有35人参加了乒乓球小组。
27.(1)①②;32件。
(2)六年级提交多少作品;(件)。
(3)四、五、六年级一共提交了多少件作品。
(1)要求五年级提交多少件作品?根据四五年级提交作品的件数比及四年级提交的作品数即可求出五年级提交的作品,故①②两个条件即可求出;根据题意:四年级提交的件数∶五年级提交的件数=5∶8,即20∶五年级提交的件数=5∶8,据此求出五年级提交的件数数量;
(2)根据①和⑤的信息,可以求出六年级提交多少件作品,根据四年级提交的作品件数和四六年级提交作品的数量关系即可求出六年级提交的作品数量;
(3)根据线段图可知,“?”处指的是:四、五、六年级一共提交了多少件作品?
(1)
(件)
答:五年级提交32件作品。
(2)
(件)
答:六年级提交28件作品。
(3)答:表示的问题是四、五、六年级一共提交了多少件作品。
本题是根据已知题意,补全题意或补全问题的综合性问题。
28.(1)这篇文稿的总字数;录入的字数;(2)2500字
(1)把总字数看作单位“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可知等量关系:这篇文稿的总字数×=录入的字数。
(2)设这篇文稿共有x字,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即可。
(1)这篇文稿的总字数×=录入的字数。
(2)解:设这篇文稿共有x字。
x=1500
x=1500÷
x=1500×
x=2500
答:这篇文稿共有2500字。
29.350个
把生产这批玩具的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已知第一车间单独生产,需要35天完成,则第一车间的工作效率是;第一车间和第二车间合作,14天可以完成,则第一车间和第二车间的合作工效是;那么第二车间的工作效率=第一车间和第二车间的合作工效-第一车间的工作效率,也就是第二车间单独生产,每天可以完成15个占这批玩具的(-),单位“1”未知,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求出这批玩具的总数。
1÷35=
1÷14=
15÷(-)
=15÷(-)
=15÷
=15×
=350(个)
答:这批玩具一共有350个。
30.77个
由题可知,红色的气球有87个,红色气球数量是黄色气球的,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即可求出黄色气球的数量是多少;蓝色气球的数量是黄色气球的,再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即可求出蓝色气球的数量是多少,据此解答。
87÷×
=87××
=77(个)
答:六年级的同学准备了77个蓝色气球。
31.120千克
把一筐苹果原来的重量看作单位“1”,卖出一半的苹果,即卖出原来苹果重量的,那么还剩下原来重量的1-=;又卖出了剩下苹果的一半,则又卖出了原来重量的×=。那么,一共卖出原来苹果重量的(+)。原来一筐苹果连筐重125千克,最后剩下的苹果连筐共重35千克,则一共卖出去125-35=90(千克)的苹果。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用90除以(+)即可求出原来苹果的重量。
1-=
×=
125-35=90(吨)
90÷(+)
=90÷
=90×
=120(千克)
答:原来苹果重120千克。
32.300页
把全书的总页数看作单位“1”,第一天看了全书的,还剩下全书的没有看,则第二天看了全书的(1--),已知第二天看了80页,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用80除以(1--)即可求出全书的总页数。
80÷(1--)
=80÷
=80×
=300(页)
答:这本故事书一共有300页。
33.10米
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即用乘即可求出第二次用去的长度占全长的分率,同理,用30乘第二次用去的长度占全长的分率即可求解。
30×(×)
=30×
=10(米)
答:第二次用去了10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