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7张PPT)专题精研课9 兴奋传导及相关实验探究题型一 膜电位的测量与电表指针偏转问题1.膜电位的测量及膜电位曲线解读(1)膜电位的测量(电表指针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一致)(2)关于膜电位测量的相关曲线电表两极分别置于神经纤维膜的内侧和外侧,刺激神经纤维任何一侧,会形成一个波峰,如图1所示。电表两极均置于神经纤维膜的外侧(或内侧),刺激任何一端,会形成方向相反的两个波峰,如图2、图3所示,图2和图3的判断可根据题中的提示得出。图1图2图22.电表指针偏转问题实例分析(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与电表指针偏转问题注:电表指针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一致。(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与电表指针偏转问题。专项突破1.(2024·江苏盐城模拟)如图是用甲、乙两个电流表研究神经纤维及突触上兴奋产生、传导与传递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静息状态下,甲指针不偏转,乙指针不偏转B.刺激a处时,甲指针偏转一次,乙指针偏转一次C.刺激b处时,甲指针维持原状,乙指针偏转两次D.清除c处的神经递质,再刺激a处时,甲、乙指针各偏转一次D解析 甲电流表的两极分别位于膜外和膜内,乙电流表的两极均置于膜外,静息状态下,甲电流表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甲指针偏转,而乙电流表两极均为正电位,不发生偏转,A项错误;刺激a处时,对于甲电流表,兴奋传到电极处,膜外为负电位,膜内为正电位,甲指针偏转一次,对于乙电流表,兴奋先传到乙电流表的左边电极,然后传到右边电极,乙指针偏转两次,B项错误;刺激b处时,兴奋无法传到左边神经元,因此甲指针维持原状,对于乙电流表,兴奋无法传到电流表左边电极,乙指针偏转一次,C项错误;清除c处的神经递质,再刺激a处时,兴奋无法传到右边神经元,甲指针偏转一次,乙指针偏转一次,D项正确。2.(2024·甘肃卷)图甲是记录蛙坐骨神经动作电位的实验示意图。在图示位置给予一个适宜电刺激,可通过电极1和2在电位记录仪上记录到如图乙所示的电位变化。如果在电极1和2之间的M点阻断神经动作电位的传导,给予同样的电刺激时记录到的电位变化图是( )图甲图乙B解析 由题意可知,在图示位置给予一个适宜电刺激,由于兴奋先后到达电极1和电极2,则电位记录仪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可通过电极1和2在电位记录仪上记录到如图乙所示的电位变化;如果在电极1和2之间的M点阻断神经动作电位的传导,兴奋能传导至电极1,但无法传至电极2,只发生一次偏转,对应的图形应是图乙中的前半段,B项符合题意。题型二 反射弧中兴奋传导与传递特点的实验探究1.“切断实验法”判断传入神经与传出神经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的位置),肌肉不收缩,而刺激向中段(靠近中枢的位置),肌肉收缩,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反之则为传出神经。2.“药物阻断”实验探究某药物(如麻醉药)是阻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还是阻断在突触处的传递,可分别将药物置于神经纤维上或突触处,依据其能否产生“阻断”效果作出合理推断。3.“电刺激法”探究反射弧中兴奋传导与传递的特点(1)探究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①设计思路:刺激神经纤维上某一点,检测同一神经纤维上刺激点两侧的电位变化或效应器是否有反应。②实验方法:③(2)探究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①设计思路:分别刺激反射弧中突触两侧的某一部位,再分别在刺激点的另一侧检测有无电位变化。②③专项突破3.(2025·广东珠海模拟)为研究神经元电位变化,研究者设计了图甲所示实验,两个神经元之间以突触联系;电表Ⅰ的电极分别在细胞的内、外侧,电表Ⅱ的电极都在细胞的外侧。图乙表示发生在神经元间信号传递中的长时程增强现象(LTP),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图甲图乙A.图甲中刺激P点,在电表Ⅰ可检测到动作电位的产生B.图甲中刺激P点,电表Ⅱ的指针只能发生1次偏转C.图乙中N受体大量转运Ca2+使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D.图乙中发生的正反馈效应能促使神经元间信号传递长时程增强答案 C 解析 图甲中刺激P点,兴奋可传导至电表Ⅰ处,故可检测到动作电位的产生,A项正确;刺激P点,兴奋只能传导到电流表Ⅱ的左电极,故电表Ⅱ的指针只能发生1次偏转,B项正确;图乙中N受体大量转运Ca2+使NO合成增多,Na+内流才能使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C项错误;图乙中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N受体,N受体大量转运Ca2+使后膜内的NO合成增多,NO进入突触前膜内又可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此过程发生的正反馈具有放大效应,能促使神经元间信号传递长时程增强,D项正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