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达旗三中(达旗一中分校)2025—2026学年
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月考试题 地理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计50分)
1.在农业方面,运用遥感技术能够(  )
①监测耕地变化  ②调查作物分布 ③跟踪产品流向  ④监测作物生长状况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某中学地理研究小组对本地水库分布现状开展调查研究,其工作步骤如下图。完成第2题。
2.该研究小组工作过程中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 B.遥感技术、虚拟现实
C.全球定位系统、虚拟现实 D.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
“揽星九天”是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的探测标识(如图),标识中太阳系八大行星依次排开形成独特的字母“C”,代表了中国行星探测China和国际合作精神(Cooperation)。完成下面小题。
3. 在“揽星九天”标识中,代表火星的是( )
A. ② B. ④ C. ③ D. ⑤
4. 探测标识能包含的天体系统级别有( )
A. 1级 B. 4级 C. 3级 D. 2级
迄今为止科学家已经在宇宙中发现无数个宜居星球,这些星球都与地球十分相似,很可能就是我们的第二家园。其中开普勒--186f行星是与地球相似的“兄弟”,它距离地球490光年,比地球重10%,由岩石构成,科学家推测其地表有可能存在液态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宜居星球必备条件不包括( )
A. 自转方向需自西向东 B.距中心天体远近适中
C. 所处宇宙环境安全 D. 中心天体的光热稳定
6. 推断开普勒一186f行星可能存在液态水的原因最可能是( )
A. 质量和体积适中 B. 与其所环绕的恒星距离适中
C.日地距离适中 D. 有厚厚的大气层保护
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大气稀薄的火星。同年5月22日,“祝融号”火星车开始巡视探测。图为“祝融号”拍摄的火星表面照片,完成下面小题。
7. 火星与相邻行星位置关系示意正确的是( )
A. B. C. D.
8. 此次探测活动,天问一号探测器已( )
A. 穿越小行星带 B. 进入河外星系 C. 飞离地月系 D. 飞离太阳系
下图为我国年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9. 图中年太阳年辐射总量( )
A. 哈尔滨比济南多 B. 上海大于1200kw·h/m2
C. 分布呈东多西少 D. 平原比高原地区丰富
10. 除太阳辐射能外,青藏地区的其他能源也很丰富,其中哪一项能源与太阳能无关( )
A. 柴达木盆地的天然气 B. 高原北部的风能
C. 藏南谷地的地热能 D. 雅鲁藏布江的水能
下图为阜新暴雨日数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关系图,图中将太阳黑子谷值周期各年划分为m-5、m-4、m-3、m-2、m-1、m、m+1、m+2、m+3、m+4、m+5,其中m为太阳黑子谷值年,其他为谷值周期内各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由图可知,某年太阳黑子相对数与阜新相对应年份暴雨日数( )
A. 大致呈负相关关系 B. 毫无关联
C. 大致呈正相关关系 D.完全一致
12. 对阜新暴雨日数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关系的研究可以( )
①确定阜新暴雨日数具有周期性  ②确定阜新暴雨日数无明显周期性 
③有助于暴雨、洪涝灾害的预报  ④有助于减少阜新的洪涝灾害次数
A. ②④ B. ①④ C. ②③ D.①③
欧洲研究小组推测2030一2040年太阳活动将减弱,太阳活动减弱将导致太阳黑子和太阳耀斑减少60%,进入休眠状态。下图示意太阳结构。据此完成下面3-4小题。
13.太阳活动( )
①发生在太阳大气层 ②可能引起地球上发生水旱灾害
③发生在太阳内部 ④对人类生产、生活不会产生影响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14.太阳活动高峰时会发生太阳风暴现象,其产生的高速带电离子流往往给地球造成严重影响。太阳耀斑爆发对地球的影响可能是( )
A.引发“磁暴”现象 B.北京地区出现极光
C.有线通信衰减或中断 D.全球各地地震频繁
在黑龙江省嘉荫龙骨山,曾经出土了我国第一具恐龙化石——平头鸭嘴龙化石,被学者称为“神州第一龙”。研究发现平头鸭嘴龙生活在距今约6500万年~8500万年前,喜食多汁的灌木和水草。它的前肢短小,高悬于空中,用来抓食树上的枝叶,在指尖还长有适合划水的蹼,适于在湖沼水域或岸边生活。它的后肢粗大,靠尾巴保持平衡,在陆地上行走时尾巴如“方向盘”,在水中游泳时则变成“舵”。下表为部分地质年代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平头鸭嘴龙生存的地理环境可能是( )
A. 气候干旱,树木稀疏 B.海洋环境,尚未成陆
C. 林草茂盛,河沼遍布 D. 气候寒冷,土壤贫瘠
16. 若博物馆要给“神州第一龙”化石骨架做一个介绍牌,其年代信息可以写为( )
A.元古宙—中生代—白垩纪 B. 显生宙—中生代—白垩纪
C. 白垩纪—前寒武纪—中生代 D. 显生宙—古生代—白垩纪
17. 研究化石,可以( )
①确定地球的年龄②了解地球的生命历史③还原地貌形成过程④推测古地理环境
A. ②④ B. ③④ C. ①③ D.①②
珠穆朗玛峰峰顶岩石是约450百万年前的海相石灰岩,其下为黄带砂岩,表为部分地质年代简表,完成下面小题。
地质年代 距今年代(百万年) 生物演化
侏罗纪 145—201 爬行动物、裸子植物时代
石炭纪 299—359 两栖动物、蕨类植物时代
志留纪 419—444 鱼类出现
奥陶纪 444—485 无脊椎动物、藻菌时代
18. 珠峰峰顶石灰岩中可能含有的化石是( )
A. 鳄鱼 B. 鹿角蕨 C. 恐龙 D. 三叶虫
19. 黄带砂岩形成的地质年代最可能是( )
A. 早奥陶纪 B. 早志留纪 C. 石炭纪 D.侏罗纪
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下图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据此完成下面20-22小题。
20.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坡(  )
A.坡度和缓  B.岩石裸露 C.降水集中 D.河流、沟谷众多
21.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原因主要是(  )
①降水较少 ②山地相对高度较小 ③河流较长 ④风化物粒径较小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2.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拔较高 B.光照不足 C.土层浅薄 D.水源缺乏
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呈阶梯状分布于河流两侧的地形称为河流阶地。一般情况下,阶地位置越高年代越老。图为北半球某河谷及两岸阶地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23. 下列对河谷地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砂岩层b比砂岩层a形成更早 B. 火山灰层Y形成早于砂岩层b
C. 河床岩石分选性好,磨圆度差 D. 流水搬运作用形成了河流阶地
24. 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 )
A. ② B. ① C. ③ D. ④
25. 该地区最适宜人类活动的是( )
A. ① B. ② C. ④ D. ③
二、解答题(共计50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流水地貌在自然界中十分常见。下图示意两种流水地貌。
(1)描述图a中的冲积扇分布特征。(6分)
(2)结合图b,简述牛轭湖的形成过程。(6分)
(3)分别说出形成冲积扇与牛轭湖的外力作用形式。(4分)
2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2023年5月2日23时27分,云南保山市隆阳区发生5.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下面左图示意此次地震震中位置,右图示意地球圈层结构,其中①、②虚线表示不连续界面。
(1)此次地震震源位于地球圈层中的________,在图中由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共同构成。(6分)
(2)分别说出①、②所表示的不连续界面及各自上下相邻的圈层。(6分)
(3)说出地震发生时,隆阳区人们经历的震感变化,并说明成因。(6分)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长江干流以宜昌、湖口为界划分为上、中、下游。下图示意长江干流剖面示意图。
材料二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利用暑假期间对长江上中下游地区进行研学活动,并沿途利用无人机拍摄了各地地形地貌的景观,如下图。
(提示:①长江三峡某处 ②雪山、冰川 ③农田景观 ④山前堆积体 ⑤河流入海处)
(1)指出①③⑤景观分别对应的流水地貌类型。(6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①、⑤景观所示地貌的形成过程。(10分)
达旗三中(达旗一中分校)2025—2026学年
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月考试题 地理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计50分)
1.A 2.D 3. B 4. D 5. A 6. B 7. C 8.C 9. B 10. C
11.A 12.D 13.B 14.A 15.C 16.B 17. A 18. D 19. A 20.D
21.C 22.C 23. B 24. B 25. D
二、解答题(共计50分)
26. (1)数量多,且集中分布于祁连山的东北坡,整体呈西北一东南向集中分布。
(2)地势平坦地区的河流,河曲发育;随着河流弯曲程度加强,河曲发育成曲流颈;汛期河流自然裁弯取直,原有河道被废弃,形成牛轭湖。
(3)冲积扇:河流堆积作用;牛轭湖:河流侵蚀作用。
27.(1) 岩石圈 D E
(2)①:莫霍界面;上下相邻的圈层分别是地壳、地幔(上地幔)。②:古登堡界面;上下相邻的圈层分别是地幔(下地幔)、地核(外核)。
(3)地表人们先感受到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成因:地震波中的纵波传播速度快,先到达,使得人们感受到上下颠簸,横波后到达,到达后地表感受表现为左右摇晃。
28. (1) ①V形谷 ③冲积平原 ⑤河口三角洲
图①景观所示地貌:因流水(下切)侵蚀,使谷底河床加深,从而形成V形谷。
图⑤景观所示地貌:位于河流入海口,河流携带大量泥沙注入海洋,由于地势低平,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水流缓慢,大量泥沙在河流入海口处堆积形成三角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