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检测卷(含答案)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检测卷(含答案)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测试卷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航天器的命名大多来自古代的神话传说或典籍,如天和核心舱的“天和”一词,出自《庄子·知北游》的“若正汝形,一汝视,天和将至”。“天和”就是“天人合一”,寓意天地人和,开创太平盛世,天地自然与人类和谐相处。这表明( )
①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②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 ③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 ④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AI+(人工智能+)中华文化,惊艳世界。AI数字人国风少女“元曦”,穿越3300年带领我们探源中国汉字的源头--甲骨文,走进剪纸世界,感受中国民俗文化的无限魅力;飞天少女“伽瑶”“天妤”,从敦煌壁画中“复活”,向世界讲述敦煌历史,讲述中国传统文化故事,在海内外吸粉无数。对此,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中华文化具有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的包容力 ②创新技术能实现中华文化的真实穿越,让古人物复活 ③AI助力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④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数字技术能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政治认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下列名言警句体现传统美德的有( )
①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②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③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④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在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发展史中,中华传统道德中的家风文化思想极其丰富,形成了以立身处世、睦亲齐家、治学励志为主要内容的家训箴言和门风规约。对于家风文化,我们要( )
①全部吸收传统家训家风,为我所用 ②弘扬中华家文化,促进家庭建设 ③从爱家升华到爱国,培养家国情怀 ④了解即可,因其不适合现代家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024年2月1日至2日,习近平总书记赴天津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时发表讲话:“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展现城市文化特色和精神气质,是传承发展城市文化、培育滋养城市文明的目的所在。”因此我们要( )
①学习和借鉴外来文化的一切成果 ②加强文明交流互鉴,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③坚信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近年来,“新中式”服装越来越受到人们欢迎。在款式、面料和工艺上,“新中式”服装融合了传统和现代元素,同时也吸纳了西方服饰的设计元素。这种将传统文化与当代审美、民族特色与国际潮流结合的设计风格,让中国传统服装美学焕发出新的时尚活力。这表明坚定文化自信要( )
①积极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②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③推进中外文化交流,兼收并蓄、交流互鉴④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高扬民族精神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7.森林是天然的大粮库。近年来,F省坚持森林食物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探索林业分类经营机制,增强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守护好“林海粮仓”的生命线,保证多元化食物供给,把中国饭碗端得更稳、更牢。该省的做法( )
①践行了大食物观,能够助力我国粮食安全 ②坚持节约优先,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③倡导低碳生活,让群众共享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 ④坚持绿色发展,有利于实现经济与生态协同共进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2025年3月12日是中国第47个植树节。几十年来,全国人民坚持植树造林,荒山披锦绣、沙漠变绿洲,成就举世瞩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增绿就是增优势,植树就是植未来。要一茬接着一茬种,一代接着一代干,不断增厚我们的“绿色家底”。这样强调( )
①说明绿色发展理念已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 ②表明我国的资源环境问题非常突出 ③有利于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④彰显了党和国家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推动构建生态环境治理全民行动体系,“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下列行动正确的是 ( )
①应该先要金山银山,再要绿水青山 ②必须要善待大自然,禁止开发资源 ③绿色出行,垃圾分类,节能低碳 ④严守生态保护红线、资源利用上线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0.“春赏桃花夏采莲,秋摘橘子冬品梅”是新农村的真实写照。某地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将生态平衡、观光休闲农业列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规划之中。该地措施体现了( )
①重视农业生产,不重视工业生产 ②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③重视环境保护,不重视经济发展 ④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1.2025年1月15日发布的《关于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的实施意见》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是构建美丽中国建设新格局的关键支撑,探索创新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路径模式。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需要( )
①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建设发展优先 ②秉承绿色发展理念,践行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 ③彻底解决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 ④努力建设生态文明,共筑地球生命家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学校开展“美丽城市,我是行动者”的环境保护活动,同学们积极参与。下列符合“美丽城市”环保理念的是( )
①点菜不注意分量 ②经常用一次性筷子 ③出行搭乘公交车 ④少用一次性塑料袋
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13.小我融入大梦 点亮美丽中国
某校组织了“我的美丽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现在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下列任务。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我国湿地保护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目前,我国湿地面积 56.35 万平方千米,占全球4%的湿地,承载着世界五分之一人口对湿地的主要需求。但我们同时要看到,湿地的保护与修复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而湿地本身难以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只能依靠政府投入,因而资金来源单一;我国湿地的生态环境具有多样性,生态退化的机理不清晰,生态修复的技术支撑不足,缺乏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技术支撑;湿地保护面积广,且进入难度大,需要智慧监管系统来辅助管理,目前智慧监测系统覆盖度有限。
请你围绕主题,按照“发现问题一分析问题一解决问题”的思路,完成下列问题。你发现的问题(用一句话概括):-------------------------
你对该问题的分析:-------------------------------------
你提出的解决建议:-----------------------------------
(2)为“共筑美丽中国梦”,你还会建议同学们从身边的哪些小事做起
14.感悟榜样力量 践行核心价值观
2024年度“中国好人榜”上榜好人中,有为扑救山火英勇牺牲的退役军人邓璞;有义务寻亲16年,帮助200多户家庭重获团圆的基层民警商朝阳;有植树造林30余年,让900余亩荒山披上“绿装”的八旬老人王先志;有守护100多名“星星的孩子”,铺就希望路、幸福家的袁秋;有数九寒天跳入冰窟救人献出生命的普通村民高元岭;有牺牲在防汛一线的“90后”基层干部李东;有勇斗持刀歹徒,用“正义之剑”守护他人生命安全的“雨伞女侠”刘杨;有3元餐食6年不涨价,带动超3万人诚信经营的小面“掌门人”龚洪明……他们坚定文化自信,践行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1)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中国好人”评选有哪些重要意义
(2)你打算怎样向“中国好人”学习,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5.坚定文化自信 建设文化强国
博物馆是一座城市文化灵魂的展厅。这里,收藏的是历史,传承的是文脉。当前,优秀传统文化受到热捧,越来越多的人将博物馆作为必去的“打卡点”,“为一座博物馆,赴一座城”成为潮流。习近平总书记说:“要把博物馆事业搞好。博物馆建设要更完善、更成体系,同时发挥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博物馆里一场场精心策划的展览,让人们增长知识、回望历史、走向未来。
小华同学所在的九年级(1)班决定走进博物馆,开展以“感受文化魅力,培育家国情怀”为主题的研学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1)请你推荐家乡的博物馆,并做简单介绍。
(2)请写出你的研学活动的具体步骤。
请分析本次走进博物馆、爱上博物馆的重要意义。
16.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成长的烦恼】自改革开放至21世纪初,浙江经济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从一个陆城资源并不充裕的省份一跃成为经济大省。但浙江率先遇到了“成长的烦恼”,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等方面矛盾凸显。电镀、造纸、印染、制革、化工、铅蓄电池等重污染高耗能的乡镇龙头产业多年突进,集体和群众收入增加了,但代价巨大。乡村的水脏了,山秃了,垃圾成堆,农村环境问题严峻,群众健康受到威胁。
(1)浙江“成长的烦恼”为我们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带来怎样的警示
【美丽的蜕变]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到余村调研,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按照“两山”理念的指引,余村打开了“两山”转化通道: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养生养老、文化创意等美丽业态,变“种种砍砍”为“走走看看”,变“卖山林”为“卖生态”,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2020年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时隔15年再度考察余村。他说:“余村现在取得的成绩证明,绿色发展的路子是正确的,路子选对了就要坚持走下去。”2025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持续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积极推进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新期待。”绿水青山,折射思想光芒、回应时代之问。
(2)浙江“美丽的蜕变”为推动中国绿色发展提供了哪些成功经验
答案
1.D 2.B 3.B 4.C 5.D 6.C 7.B 8.D 9.D 10.C 11.C 12.D
13.(1)问题:我国湿地保护工作有喜有忧。
分析:我国湿地保护迈出重大步伐;
我国湿地保护还存在一系列短板。
建议:鼓励、引导和规范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湿地保护修复;加强湿地保护修复的科学研究,重点研究退化湿地生态系统修复、湿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等技术;逐渐推动湿地监测系统全覆盖;等等。
(2)①增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②学习和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③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从小事做起。④发现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主动向环保执法部门举报等。
14.(1)①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公民道德素质。②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③有利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发挥榜样人物的示范引领作用。
(2)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②自觉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思考,注重修养、勇于实践,明辨是非、善于选择,认真做事、踏实做人。③树立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④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道德实践活动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15.(1)结合家乡实际,简要说明。(2)①活动准备:召开成员会议,确定研学旅行目的地、活动具体项目、安全工作、备好行囊等。②活动过程:通过实地考察、研学采访、旅行采风等活动,开展研究性学习。③活动结束后,以组为单位进行交流,畅谈活动体验收获,展示研学成果,完成研学旅行报告。
①有利于了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②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文化血脉。③有利于感受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人们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④有利于继承革命文化,坚定理想信念。⑤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⑥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⑦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⑧有利于激励人们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16.(1)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①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②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③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④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⑤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