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整本书阅读 《小英雄雨来》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整本书阅读 《小英雄雨来》课件

资源简介

(共43张PPT)
《小英雄雨来》
导读活动
活动内容
1.看图片,讨论话题,引出读本
2.认识作者、作品,走进《小英雄雨来》
3.回顾方法,读故事,初识人物形象
4.制订阅读计划
步骤一:看图片,讨论话题,引出读本
1.仔细观察抗日战争老照片,感受战火纷飞的历史年代。
问题1:你心中的童年是什么样子的?它为什么让你难忘?
(1)话题讨论。
(2)分享
在战争年代,儿童能不能成为英雄?
2.话题讨论,了解“小英雄”的主题。
(1)话题讨论。
(2)了解抗日小英雄的英雄事迹。
3.小结。
无论何时,总有英雄人物会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展现非凡的勇气和智慧。今天,我们要认识的小英雄——雨来,就是这样一个令人敬佩的人物。让我们一起走进《小英雄雨来》,看看雨来是如何在抗日战争中展现英雄本色的。
步骤二:认识作者、作品,走进读本
1.了解作者、作品背景和作品主题。
《小英雄雨来》的作者是我国著名作家管桦。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了这本书?雨来的原型是谁?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什么故事?
(1)关注作者。
管桦(1922—2002),原名鲍化普,作家、诗人。1940年,管桦参加革命工作,1942年开始发表作品,代表作包括小说《将军河》《小英雄雨来》等。
2.了解作者、写作背景、人物原型和作品内容。
除了写作,管桦还爱好绘画,出版有墨竹画册《苍青集》。他还创作了许多歌词,其中《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快乐的节日》和《我们的田野》等,传唱至今。
(2)关注写作背景。
1940 年,管桦离家奔赴抗日战场,常年转战南北,但浓浓的乡情给他留下了无限的眷恋。他从小目睹本村儿童团团长,带领一群儿童站岗放哨,给八路军送鸡毛信,上树瞭望,捕捉敌情。从军后,童年的情景总是在他脑海中浮现,于是他以雨来为主人公创作故事,开启了创作生涯。
《小英雄雨来》主要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儿童雨来同敌人做斗争的故事。小说中芦花戏水、智护交通员、把鬼子带进地雷阵、救助受伤的八路军战士、送鸡毛信等情节,无不是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的真实写照。
(4)关注作品内容。
(3)关注人物原型。
1940 年,在一场对敌作战中,管桦遇到了一个给八路军带路的少年。少年十三四岁,活泼、机智、勇敢。不幸的是,少年在战斗中被子弹击中而牺牲。管桦目睹了这个场景,后来便以这个少年为原型,创作出了《小英雄雨来》。
1948 年,《小英雄雨来》一经发表,就受到了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后来还被选入语文课本。从此,雨来就成为全国少年儿童心目中的英雄。那么,雨来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我们一起去故事中瞧一瞧吧!
3.过渡。
步骤三:回顾方法,读故事,初识人物形象
1.回顾认识人物形象的阅读方法。
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感受人物形象。
回忆一下,你学过哪些认识人物形象的好方法?请说一说。
关注情节,感受人物形象。
(1)从动作描写中,感受雨来的形象。
忽然,在老远的地方,水面上露出个小脑袋来。雨来像个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着气,望着妈妈。
2.运用方法读故事,初识雨来。
顽皮可爱。
①生默读《雨来这孩子》这一章。
②读片段,并回答问题,感受雨来的形象。
从这段描写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雨来?
(2)从语言、心理描写中,感受雨来的形象。
①跳读《扁鼻子军官》这一章。
沉着冷静、临危不惧、坚定勇敢。
鬼子气急败坏要枪毙雨来,雨来会如何逃脱呢?
②边读边完成以下任务:
在文中圈画出描写雨来语言、心理的语句,然后说一说从中你看出了雨来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③自由发言,猜一猜:
村民以为雨来被鬼子枪杀,其实雨来已经凭借游泳本领成功脱险。
(3)关注情节,感受雨来的形象。
①浏览《河沿上响了几枪》这一章。
②说一说:这一章讲了什么内容?
③自由回答问题:
雨来趁着鬼子不防备,扎进河里逃走,这一情节展现了雨来什么特点?
雨来能在遇到危险时迅速作出判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说明雨来是一个聪明机智的人。
3.小结。
雨来顽皮可爱、沉着冷静、临危不惧、聪明机智,展现了多面且鲜明的人物形象
步骤四:制订阅读计划
1.明确活动任务。
同学们在继续阅读《小英雄雨来》之前,可以先制订一个阅读计划,让阅读有计划、有条理。
2.了解方法。
第一步:翻看目录,了解章节数量,预估阅读时间。
第二步:根据阅读习惯和作息安排,制订阅读计划。
3.结合下面的“阅读计划表”,根据自身情况制订阅读计划。
阅读周期 阅读页码 完成情况 自我评价 家长评价
☆☆☆☆☆ ☆☆☆☆☆
☆☆☆☆☆ ☆☆☆☆☆
☆☆☆☆☆ ☆☆☆☆☆
☆☆☆☆☆ ☆☆☆☆☆
阅读提示:本书四周读完,请按规定时间做好每周的阅读计划。
《小英雄雨来》
分享活动
活动内容
1.有趣的发现
2.话题分享
3.我心目中的英雄
活动一:有趣的发现
1.对人物形象进行分类。
在一步步成长为小英雄的过程中,雨来接触到了很多人,他们都是谁?如果将他们按照正面形象和反面形象进行分类,你会怎么分?
正面形象——铁头、雨来妈妈、游击队长杜绍英、“酒窝”战士等。
反面形象——扁鼻子军官、佐佐木、汉奸孙大瘤子等。
(1)回顾故事,思考下面的问题。
(2)回答。
2.读片段,发现描写不同身份人物的外貌时,用词用句的不同。
这人的脸,被太阳晒成酱红色。眉棱、颧骨、下巴,整个脸的轮廓分明,而且显得坚毅。他的两眼黑得发亮,锋利的目光,仿佛要把什么刺穿似的,眺望着旷野和面前的芦花村。
(1)朗读片段。思考问题,并讨论。
这段文字描写的是游击队长杜绍英,通过这段描写你能看出杜绍英是一个怎样的人?
“轮廓分明”的脸,“黑得发亮”的眼睛,“锋利”的目光,让我们看到了阳光、伟岸、英武、干练的英雄形象。
这个特务穿一身呢制黑礼服,胸脯的口袋外边,吊着的一条表链儿,活像条蛇。头发抹着浓浓的油,狗舐过一般光滑。黄白的面皮,满是酒刺。鼻孔里伸出两撮黑毛,左眼眉底下,一个核桃大的肉瘤。
(2)小组合作,找出描写汉奸孙大瘤子外貌的句子,然后进行班级分享和讨论。
从穿着到发型到面部特征,可以看出孙大瘤子是面相丑陋、狡猾粗鄙、仗势欺人的反面形象。
从这段文字,能看出人物什么样的形象特点?
作者在刻画正面人物时,用词多为褒义,主要突出英武、干练、机智等特点;而刻画反面人物时,用词则多为贬义,突出丑陋、粗鄙、狡诈的特点。
(3)小结。
3.小组合作,找出书中描写其他人物外貌的语句,然后说一说从中可以看出人物什么样的形象特点。
活动二:话题分享
1.了解话题内容。
雨来刚出场时是调皮捣蛋的形象。经历与敌人一次次的交锋之后,他快速成长为小英雄。那么,雨来的成长变化体现在哪些地方呢?
2.分享能表现雨来孩童形象的细节。
雨来天真活泼,调皮好动,是大人眼中的“惹事精”。在故事中,哪些细节能够展现这些特点呢?
天真——戴上绿军帽,手拿木棍儿,腰间扎上牵牛花的藤蔓,雨来就觉得自己是真正的八路军战士。
捣蛋——在“演习”时,雨来将二黑爷爷的草垛打乱了,将老奶奶的豆角糟蹋了。
有梦想——看到杨大娃当上八路军,雨来羡慕不已,梦想自己也能成为八路军。
3.分享能表现雨来英雄形象的细节。
面对特务、鬼子时,雨来就像真正的八路军战士,具体有哪些表现呢?
勇敢坚定——被敌人抓住,面对威逼利诱,雨来临危不惧,坚定地保护李大叔。
机智——趁着鬼子不防备,雨来冷不防地扎到河里,从鬼子手中成功逃脱。
沉着冷静——在护送受伤的战士出村被鬼子截住时,雨来不慌不乱,三言两语骗过了鬼子、
时势造英雄
雨来生活在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奋起抗日的年代。同时晋察冀边区遍地芦苇、河道交错,便于掩护躲藏、开展游击战。
信念铸英雄
爱家爱国的情感,激发出雨来保家卫国的信念;身边抗日志士潜移默化的影响,让雨来有了崇尚、学习英雄的情怀。
4.班级话题讨论:雨来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转变?
提示:可以结合时代背景、生活环境、情感信念等进行思考和讨论。
活动三:我心目中的英雄
1.讲述故事中的英雄人物。
雨来是小说中的人物,他机智、勇敢、爱国,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除了雨来,你还通过书本了解过哪些英雄人物?
(1)回顾故事,思考问题。
(2)自由发言,讲述了解的英雄故事。
2.讲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
在历史上,为国为民、勇于担当、百折不挠的人,都称得上是英雄。
(1)思考问题,自由分享。
(2)班级讨论。
什么样的历史人物称得上英雄?(苏武、岳飞、郑成功、杨虎城)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很多赫赫有名的英雄人物。你知道哪些英雄人物?
3.讲述生活中的英雄人物。
(1)举例,讲述生活中普通人的英雄事迹。
(2)讨论:在生活中,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英雄?
在生活中,善良、正义、拥有高尚品德的人,可以称为英雄。
4.讲述自己心中的英雄。
(1)思考问题。
(2)尝试为心目中的英雄写一首诗,画一张像,或者用别的形式表达对心目中的英雄的敬仰之情。
在你的心目中,谁是真正的英雄?英雄做了什么事 , 让你认为他是英雄?
(3)生展示、互评作品。
《小英雄雨来》
推进活动
活动内容
1.检查阅读进度,分享阅读成果
2.厘清情节,交流感受
3.梳理关键事件,交流启示
步骤一:检查阅读进度,分享阅读成果
1.交流阅读进度。
(1)出示阅读计划表,同桌之间交流阅读进度。
2.分享对雨来及书中其他人物的认识。
(2)交流阅读时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1)说一说。
雨来身上都发生了哪些事情?你目前认识的雨来是什么样的?
(2)交流讨论。
除了雨来,还有哪些人物让你印象深刻?他们有哪些突出特点呢?
《小英雄雨来》的人物鲜活丰满,特别是在性格、外貌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特点。
3.小结。
步骤二:厘清情节,交流感受
1.回顾故事,梳理情节。
(1)回顾《军事演习》至《愤怒的土地!》的故事内容。
(2)按照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的故事结构,绘制情节发展图。
演习
埋雷
侦查
御敌
诱敌
炸敌
开端
发展
高潮和结局
(3)自由分享。
轻松舒缓——紧张焦急——刺激兴奋。
随着情节的发展,你阅读时的心情是如何变化的?举例说一说。
《小英雄雨来》的故事情节舒缓与紧张相结合,收放自如,舒缓为紧张做铺垫,为故事情节发展和结果打下了基础,推动了情节发展。
(1)朗读《“这儿是中国的土地!”》,说一说雨来当时的想法和感受。
面对日本鬼子的威逼,雨来内心坚定,充满愤怒。他深知自己脚下的土地是中国的,是中国人民的,绝不容许外敌侵犯。
2. 读《“这儿是中国的土地!”》,交流阅读感受。
(2)情境模拟与讨论。
想象一下,如果你是雨来,周围是凶狠的鬼子,他们用枪指着你,要求你带路。此刻,你的心情如何?你会采取什么策略来应对这种困境?
如果我是雨来,我会感到非常紧张和害怕,毕竟面对的是凶狠的敌人。但我会努力保持冷静,然后拖延时间,向鬼子传递一些错误信息,误导他们。
从“演习”到“炸敌”,雨来的勇气、智慧和爱国情感,深深地打动了我们每一个人。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敌人多么强大,只要我们心中有信念,就能守护好脚下这片土地。
步骤三:梳理关键事件,交流启示
1.梳理雨来成长中的关键事件,交流感受。
掩护交通员李大叔、引敌人入地雷阵、寻找八路军队伍、传递杜绍英被捕的消息、救助“酒窝”战士、送鸡毛信、被困敌人据点、与敌人正面战斗。
(1)小组合作,梳理雨来成长为小英雄的过程中的关键事件。
(2)小组汇报。
(3)班级交流。
这些事件对雨来的成长有什么影响?
雨来能够从纯真无邪的孩子逐渐成长为英勇无畏的小英雄,关键在于他内心深处所蕴含的勇气、智慧和责任等优秀品质。这些品质在他面对一次次挑战与考验时不断被激发与升华,最终铸就了他光辉的英雄形象。
(4)小结。
2.分享启示,情感共鸣。
(1)思考:
(2)自由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增强情感共鸣。
(3)小结。
雨来的经历对你有什么启示?你在生活中是否也遇到过挑战?
雨来的经历告诉我们,只有勇敢地面对困难、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才能逐渐成长,变得坚强和成熟。
谢 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