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B B D C D B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D D B A B
17.①随着社会发展,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可替换成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反作用,优秀传统文化会促进中国和沿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或者文化推动发展的功能,集中体现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发展)
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能够为解决“一带一路”建设中的许多问题提供有益借鉴。“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今时代主题相结合的产物。
③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强调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平发展的思想观念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关系,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8.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下沉干部们认识到矛盾的关键在于企业和村民之间的不信任,而制定出按企业占地面积分摊建设经费等系统的修路计划。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下沉干部们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沟通,将制定的计划付诸实践,成功解决了坝里村的矛盾。③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下沉干部们深入坝里村,沿着坑洼不平的道路走访村民和企业,调查情况、收集建议,这体现了他们从客观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只有了解实际情况,才能为解决问题提供正确的前提,这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
19.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针对湖北省老龄化趋势加剧,从养老服务到养老产业面临着诸多难题,制定条例草案。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条例草案倡导构建多元养老服务体系,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条例草案通过改革调整上层建筑,推动上层建筑与老龄化社会的经济基础相协调。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条例草案力求用立法破解养老服务中的难点痛点问题,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0.(1)①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应用场景,让“人形机器人”可以大显身手。②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求我们根据固有的联系,调整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中国多年工业积累形成的高质量供应链,为人形机器人产业实现“积木式”组合生产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③联系具有多样性,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中国发展人形机器人,既有丰富场景和市场需求,又有政策支持与人才储备,要善于利用有利条件,抓住产业成长风口。④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在政策牵引下,各地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已形成具有一定引领性和规模效益的产业集群,为人形机器人产业的整体成长贡献着力量。
(2)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人形机器人应用前景广阔,工业领域规模化应用指日可期,但进入家庭等场景仍有任务理解能力等难题亟待突破。我们对人形机器人未来前景要充满信心,也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同时,事物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我们应支持相关技术研发积累,十年如一日,脚踏实地。相信我们只要坚持正确方向,中国企业定能在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大潮中占据一席之地。
答案第2页,共3页石嘴山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
高二年级月考 政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些描绘大自然的诗句,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的惊奇和敬畏,使人们不由自主地震撼于我们头顶的星空:“世界是什么 人又是什么 ”人们在对这些问题的思索中渐渐形成了对世界的总的看法。“哲学开始于仰望天穹”,这句话生动形象地说明( )
A.哲学的产生和发展都源于大自然
B.哲学产生于人们的主观需要和古代哲学家的好奇、思考
C.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
D.哲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2.量子力学作为第二次科学革命的核心理论,提供了认知微观世界的基本理论与概念框架。对物理学家而言,以量子力学为核心的量子理论提供了理解实在世界的新态度;对哲学家而言,量子理论开辟了思想的新领域。量子力学与哲学的关系( )
①说明哲学源于具体科学又高于具体科学
②是个性与共性、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③彰显了科学与哲学在思维深处的互动
④证明了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人类认识史上一次最为壮丽的日出,是人类认识发展结出的丰美硕果。同以往旧哲学相比,马克思主义哲学( )
①第一次实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②第一次实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③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强调革命地改造世界
④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具身智能”是一种基于物理实体进行感知与行动的智能系统,通过智能体和环境交互获取信息、决策并执行,展现出智能行为和适应性。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具身智能将取得长足进步,但也需要我们反思“什么是心智”“什么是自我”等深刻命题。材料说明( )
①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引发价值思辨
②哲学为具体科学的发展提供世界观指导
③具身智能作为实践主体正改变人类生活
④人们能够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建立新联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有人以Deep Seek的口吻,答曰:想象你站在敦煌莫高窟的洞穴中,对着墙壁深深呐喊。墙壁会将你的喊声折射成绵延回音,甚至因洞窟结构而产生奇妙的混音效果。但墙壁本身并不理解:你喊的是诗句还是俚语,声波承载的是喜悦还是悲伤。我的“强大”不过是人类文明千年积沙成塔的“回声”,而你才是那个赋予“回声”意义的朝圣者。
关于“回声”,说法正确的是( )
①“回声”表明人工智能不仅能智慧处理人类信息,还能真实反映客观现实
②“回声”之奇妙,既说明人工智能自主意识的强大,亦说明人类智慧的伟大
③“赋予‘回声’意义”体现人类活动的社会性,凸显人类意识的主观能动性
④“千年积沙成塔的‘回声’”,表明人工智能是人类文明长期累积的智慧结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澳大利亚的一个国际研究团队通过借助美国航天局开发的一种算法,和长达22年时间对世界各地游客拍摄的鲸鲨照片的跟踪比对,发现了鲸鲨聚集规律等若干信息。这说明
①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发现规律
②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③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④客观规律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相互制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抗战时期,日本侵略军侵占了华北、华中等地,北平、天津、上海、南京相继沦陷,淞沪会战失败,徐州失守,武汉危急,国内战局一度走向混沌迷离,“亡国论”甚嚣尘上。为此,毛泽东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思考,并对抗战进行了系统总结,撰写了《论持久战》,有力批驳了关于抗日战争的错误论调,系统阐明了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这表明( )
①人的感性认识没有理性认识可靠
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为理性认识
③人们的理性认识根源于感性认识
④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全面深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
③运动是心灵所采取的一种观点
④自然界是按照其自身规律形成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共产党员一旦信仰宗教,就会动摇他的共产主义信念,不利于贯彻党的政策,工作中就会出问题,因此对于笃信宗教、坚持不改的要劝其退党。这表明( )
①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总的观点和根本看法
②人人都有世界观,但往往是零散的、朴素的
③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④世界观和方法论密不可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人生犹如一支蜡烛,照亮别人也照亮自己。”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人的价值包含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两方面
B.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C.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也是价值的享受者
D.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1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下列对爱国主义认识正确的是( )
①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②爱国主义集中表现为英勇战斗、为国捐躯
③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从本质上是对立的
④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2.在过去的五十多年里,手机行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最初笨重的“大哥大”手机,到如今轻薄的全面屏手机,甚至出现了可折叠的未来形态手机,这些变化无疑彰显了手机行业的蓬勃活力与无限潜力。手机的演变体现了( )
①事物的发展就是通过一个个量变实现的
②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但道路是曲折的
③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④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油不仅是人体需要的营养素,也是缔造美食的灵魂所在,但油脂摄入过量却可能成为健康的“隐形刺客”——一勺油可能藏着200大卡热量。健康成年人每人每天烹调用油量不超过25-30克,应将其合理分配在一日三餐中。材料旨在强调( )
①从量变到质变没有严格界限,要防微杜渐
②既要重视量的积累又要防止过犹不及
③坚持没有质变的量变,保持事物平衡状态
④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2025年7月11日,由香港文联主办,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等合办的“了不起的甲骨文”展览在香港中央图书馆开幕。此次展览以“甲骨千年见字如面”为主题,通过文化、艺术与科技的创新融合,展示甲骨文的深厚魅力与现代活力。此次展览( )
①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脉相承
②是我国文化产业强大的标志,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
③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增强了中华文明的国际传播力
④能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针对《黑神话:悟空》的爆火现象,有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中国游戏产业的转折点,更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榜样。也有人担心,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衍生出繁多新形式的同时,这一“国风”“国学”的繁荣会演变成一种浮躁的滥用。以上观点启示我们( )
①用发展的观点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转化和创新,坚定文化自信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正确对待文化新形式
③把经济效益作为主要矛盾,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④坚持矛盾的特殊性,提高传统文化在新型文化中的覆盖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推出抗战家书主题展览,“夫今死矣!是为时代而牺牲”,这是抗日英雄吉鸿昌就义前留给妻子胡红霞的遗书;赵一曼视死如归,在狱中写下“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是抗日名将张自忠牺牲前写给部下的信……一封封抗战家书( )
①饱含着捍卫民族尊严、视死如归的爱国情怀
②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它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
③为中国人民奋勇向前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④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包容性和创新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17.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博爱包容、和平共荣的大同思想为解决当代人类面临难题提供重要启示。“一带一路”建设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得以传播和认同的重要载体。
“一带一路”建设提出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多年来,中国与相关国家将倡议从宏伟蓝图转化为具体行动,各项建设成绩突出,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国际支持率明显领先。然而,由于东西方历史文化不同造成双方在思维方式、看待生存和发展的逻辑和标准等方面的差异,部分国家难以理解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因而,来自部分国家的反对、质疑和攻击声音也不断增加,给倡议的进一步推进造成了相当的阻力。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通过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是全球193个国家的谈判共识,能够充分表达世界各国的所想所思,最大限度地凝聚了全球共识,是指导未来国际发展合作的重要纲领性文件。《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与“一带一路”建设在愿景目标、行动纲领等诸多领域存在契合之处,将两者进行有效对接有助于增强“一带一路”建设的权威性,有助于国际社会理解和认同“一带一路”建设的巨大价值,进而调动国际社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也是对他国质疑和误解的有效回应,是对恶意攻击的有力回击。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价值将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运用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说明。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5年苏州市推出“换位跑一次”活动:让机关党员干部走出办公室、深入群众。作为平时村企矛盾较多的村,盛泽镇派了3个部门的10余名干部来到坝里村调研。
【矛盾】村里的一条内部路坑洼不平。这条路周边聚集着十几家大小企业,常年有大货车进进出出。虽然村里每年有500多万元的收入,修路的钱也拿得出,但路是大货车压坏的,钱全由村里出,村民们不同意。
【解决】下沉干部们沿着这条路走了好几遍,到每户村民家调查情况,走访各家企业,记录下每一条建议,把收集到的问题带回去研究。经过研究,“问题在于大家互相不信任,而不是没钱。初步计划按企业占地面积大小来分摊建设经费。”下沉干部们系统梳理了修路计划:钱怎么管、路怎么修、后续管护谁负责。没过多久,下沉干部们又回到了村里,把企业经营者组织起来协商了好几次,围绕修路的细节,一条条、一件件地跟企业经营者沟通。最终筹集了100多万元,道路整改项目很快开工。
结合材料,运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分析下沉干部们解决坝里村矛盾的经验。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养老问题是党中央高度重视的重大民生问题。
截至2024年底,湖北省60岁及以上人口1444万人,占总人口的24.8%,老龄化程度居全国前列、中部第一。随着老龄化趋势加剧,从养老服务到养老产业,面临着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基础薄弱、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供给不足、市场化养老服务发展不充分等诸多难题。2025年7月,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对《湖北省养老服务条例(草案)》进行了审议,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条例草案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倡导构建多元养老服务体系,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优化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专业支撑、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供给格局。
结合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分析制订《湖北省养老服务条例(草案)》的科学性。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春晚的“手绢舞”到机器人马拉松,再到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人形机器人迎来了“破圈”之年。
材料一 【发展人形机器人,中国有哪些优势?】
“最大的底气,来自我们多年工业积累形成的高质量供应链。”中国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工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这种“全覆盖”优势使中国能够快速形成产业链集群,实现“积木式”组合生产
“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应用场景。”人形机器人第一个主赛道是智能制造,比如在工厂中的搬运、分拣等,中国各类制造场景丰富,让“人形机器人”可以大显身手
“丰富的场景,带来市场的需求。”一些高污染、高危险、高劳动强度的工种,对人形机器人的需求很大。一旦有了市场,企业就有动力投入资金和人力去做相关研发,这是推动我们不断前进的重要力量
“政策支持与人才储备,也是中国的优势所在。”在政策牵引下,北京、浙江、广东等地积极因地制宜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已形成具有一定引领性和规模效益的产业集群
(1)结合材料一,运用联系观的知识,解读中国发展人形机器人的优势中蕴含了哪些哲学原理。
对于机器人在工业领域的规模化应用,业界一般认为是2年~3年,而进入家庭场景,则需要更长时间。做家务这类场景,看似简单,其实更难,因为需要更强的任务理解能力。如果机器人在倒咖啡时能自发“抖一下手”,是因为它根据自己的经验理解知道这样能让残液流出,而不是人后台教给它这个动作——这才叫具备真正的任务理解能力。目前,无论国内还是国外,这个能力都还没有突破。
有业内人士呼吁:希望产业中每一个人十年如一日、脚踏实地去做技术研发和工程落地化的事情。如果能够坚持正确的方向,中国企业肯定能在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大潮中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2)某班级召开“走进科技前沿”的主题班会,结合材料二,请你运用发展观的知识,围绕这一主题写一份简短的发言稿。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00字左右。
试卷第4页,共7页
答案第2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