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第三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合格考)(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济南第三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合格考)(含答案)

资源简介

济南三中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高二第一次质量检测
政治(合格考)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写在规定的位置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第II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和其他笔。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古人说:恩重如山,情深似海。可古人并不知道大海究竟有多深,只能想象和推测。19世纪,人类开始了真正的海深测量,经历了麻绳、钢琴丝、声波、遥感等工具或技术手段,测量效率和精度大大提高。这表明( )
①实践是认识的源泉 ②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④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一直以来,人体干细胞都被认为是单向地从不成熟细胞发展为专门的成熟细胞,生长过程不可逆转。可是最新研究发现,成熟的、专门的细胞可以重新编程,成为未成熟的细胞,并进而发育成人体的所有组织。这彻底改变了人们对细胞和器官生长的理解。上述事实说明
①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人们着眼器官移植需要深化、改变着原有认识
②生命现象是复杂的,人们对其本质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
③认识是不断发展的,人们对细胞的原有的真理性认识被推翻
④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18年7月7日,世界最长的海底隧道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贯通,标志着先后经历13年论证、设计、施工的“世纪工程”的主体工程全线贯通。这佐证了( )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②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③实践具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④真理要经历认识认识-实践-认识的过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祝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尊为最早的火神,象征着我们的祖先用火照耀大地,带来光明。2021年4月24日,我国首辆火星车命名为“祝融”,寓意点燃我国星际探测的火种,指引人类对浩瀚星空、宇宙未知的接续探索和自我超越。这表明( )
①认识具有无限性 ②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 ④世界尚有不可知的部分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5.真理是普遍的,像阳光可以惠及到每个人,它不是一个人的专利,它是大家的共享。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
A.反复性 B.无限性 C.上升性 D.客观性
6.1871年,选尔文出版《人类的起源与性的选择》一书,列举许多证据说明人类是由已经灭绝的古猿演化而来的,但他未能正确解释古猿如何演变成人;1876年,恩格斯写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指出人类从动物状态中脱离出来的根本原因是劳动,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也是劳动。对人类起源的认识表明
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并不具有确定性
②新认识推翻原有认识是认识的一般过程
③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④认识会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扩展和推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古希腊哲学中有一句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就体现了把追求真理看作是高于一切的崇高精神。据此回答7—8题。
7.真理是相对性的是指( )
A.任何真理都是有条件的,具体的 B.任何真理都没有确定的内容
C.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错误 D.任何真理都需要反复的检验
8.“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是( )
①曲折的、艰辛的过程 ②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运动
③永远不会停止的过程 ④简单的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抗日战争开端问题关系到对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关系到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和南京国民政府作用的评价等一系列根本问题的认识分歧。随着对这些问题全面深入的探讨,史学界普遍认可了十四年抗战的概念。这表明( )
①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人们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推翻旧真理,发现新真理
③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是曲折的 ④人们普遍认可的观点就是真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财富自由”反映了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加倍努力”体现了自我激励和积极应对挑战的心理状态,“不City”体现了一种幽默感和轻松的氛围,通过这些网络流行语,我们能看到人们对现实问题的思考。这体现了( )
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②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是不完全同步的
③社会生活与实践息息相关,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④社会意识正确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我国现行的征税体制确立于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分税制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经过20多年的时间,其职责不够清晰、执法不够统一等问题也逐渐凸显,因此新出台了《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这是因为(  )
①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②调整生产关系能使社会生产力摆脱桎梏
③完善上层建筑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
④社会存在的变化对社会意识有决定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邓小平同志的精辟论断启迪我们( )
A.生产关系总是能够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B.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C.只要解放思想,就能解决社会的基本矛盾
D.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就一定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13.“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亲民、敬民的理念与情怀。他到各地考察调研,总会深入基层、慰问群众、了解民生,为民服务解难题。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做是基于( )
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②人民群众就只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③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14.在改革发展进程中,人民群众迸发出无穷智慧。“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山定树、树定根、人定心”……这些富有创见的主意都是人民群众首先提出来的,并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所以,坐在屋里想不明白的事情,到群众中就能找到答案。这里蕴含的唯物史观道理有( )
①坚持群众路线,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②只要尊重群众意愿,就能取得实践的成功
③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④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2023年“温州交警”微信公众号违法举报平台迎来全新升级,市民可通过拍摄视频或照片的形式,依法举报机动车和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行为。后期市民参与热情高涨,因群众举报而被交警处理的违法案例不胜枚举。这说明( )
①人人都是历史的推动者
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③人民群众的动机、目的决定了历史发展
④坚持群众路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道德模范身上无不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无不浸透着我们中华民族朴实勤劳高尚的美德。他们不仅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更是当代青年人学习的榜样!我们要学习道德模范( )
①个人价值受到社会广泛的承认 ②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③时刻用正确的价值观支撑自己 ④价值实现取决于追求主观体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7.福建省廖俊波同志任职期间,牢记党的嘱托,尽心尽责,带领当地干部群众扑下身子,苦干实干,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对党忠诚、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无愧于“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的称号。这启示我们
①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和基础
②人生价值能否实现取决于能否用正确价值观来引导
③实现人生价值要砥砺自我,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④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8.“即使我们只是根火柴,也要在关键时刻有一次闪耀。”这道出了人生正确的价值取向。由此可见( )
A.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 B.人的价值在于满足自己的需要
C.价值观决定人的价值大小 D.人是价值的享受者
19.网红作为公众人物,其言行和行为方式会对粉丝和社会公众产生一定的影响。当部分网红传播不良信息和行为时,可能会导致人们的价值观发生扭曲。针对这一现象,需要网红( )
①立足自我价值实现,树立诚信意识
②站在人民立场上作出价值判断和选择
③自觉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④由果溯因,发挥价值观对人的正确导向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近两年来,广大文艺工作者努力把艺术的触角伸向广阔的时代,让人民群众成为文艺作品的主角,弘扬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价值,推出越来越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精品力作,受到人民群众喜爱和欢迎。这反映出。
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有主体差异性
②价值选择要自觉站在人民的立场上
③人民群众是精神文化财富的创造者
④价值取向是文艺创作的源泉和动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1.“劳动开创未来”“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国家尊重劳动、尊重人才的理念,让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深入人心,是亿万劳动者焕发出惊天动地的磅礴力量。材料告诉我们
①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要在劳动和奉献社会中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
④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2024年12月4日,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春节期间,贴春联、挂年画、守岁、拜年、舞龙舞狮等一系列传统习俗递次展开,共同编织成春节独一无二的文化盛景。对这些传统习俗,我们应( )
①立足实践,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③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发挥其对中华文化发展的引领作用
④立足国情,吸收外来文化丰富和发展其具体内涵与形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3.在巴黎奥运会上,体育健儿们团结一心、顽强拼搏,奋勇争先、不负使命,取得我国参加夏季奥运会境外参赛历史最好成绩,实现了比赛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荣誉。这种拼搏精神( )
A.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与主题 B.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C.生动诠释了新时代的中国精神 D.集中体现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
24.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在五千多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近代以后,各族人民并肩战斗、浴血奋战,捍卫了民族独立和自由。今天,只有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才能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下列俗语体现了伟大团结精神的有( )
①人心齐,泰山移 ②众人拾柴火焰高
③青出于蓝,胜于蓝 ④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5.近年来,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中亮点突出。数据显示,截止2021年底,网络文学共向海外输出作品10000余部,网站订阅和阅读App用户1亿多。根据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剧《琅琊榜》《欢乐颂》《都挺好》等,在日韩及东南亚地区广受欢迎。广大网络作家纷纷表示,生在这个伟大的时代,在创作上必须增强国际视野,坚定理想信念、彰显文化自信,传承中华美学精神、赓续中华深厚文脉,让网络文学成为中国故事的扬声器。网络文学走出去有利于( )
①向国外输出中国文化,实现世界文化的融合
②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
③推动世界文化的交流与交融,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④加强其他国家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增强中国文化的影响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25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八一勋章”获得者钱七虎
“一个人活着是为了什么 ”这是60多年前钱七虎就读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时,在一堂革命人生观教育课上开始思考的问题。钱七虎用超过一甲子的奋斗和实践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科技强军、为国铸盾,是我的毕生追求,也是我的幸福所在。”
“哪些事情对国家和人民有利,科技工作者的兴趣和爱好就要向哪里聚焦。”秉持这样的信念,钱七虎把自己不知疲倦的忙碌身影和奔波足迹留在了一个个大国工程的建设现场,在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领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工程学奇迹。钱七虎和他的团队完成“天下第一爆”的炮台山爆破,以及施工风险最大的“万里长江第一隧”,后被授予“南京长江隧道工程建设一等功臣”;退休后,仍积极为川藏铁路建设、渤海湾海底隧道论证建言献策……钱七虎用驰而不息的奋斗生动诠释着这样的信念:只有把个人理想与党和国家的需要、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有所成就、彰显价值。
结合材料,运用“实现人生的价值”的知识,分析说明钱七虎的先进事迹对新时代青年的启示。(12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博物馆,是文化的“存储卡”,更是精神的“助推器”。目前全国备案博物馆达7046家,2024年我国的博物馆接待观众14.9亿人次,创历史新高。今年“五一”假期,“博物馆热”持续升温。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种解码器】
文物里看中国,方寸之间,一览千年。一片甲骨,一些符号,让我们触摸到了3000多年前的中国。在博物馆的展厅内,观众们正利用AR眼镜体验“文物活起来”的虚拟世界;在互联网上,多场博物馆的导览、研学、讲座正在直播……历史文明与现代科技在博物馆的场域中碰撞、博物馆与美好生活有机融合;在中国港口博物馆的广场上,40余家摊位组成的好物市集让市民目不暇接,现场荟萃了陕西历史博物馆等国内二十余家博物馆的优秀文创产品,吸引了众多年轻游客“打卡”。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
近年来,“到博物馆去”“博物馆之夜”逐渐成为一种社会新风尚。长沙简牍博物馆面向中小学生开展“探秘简牍的清洗与保护”的活动,让学生们走近这跨越千年的“百科全书”;在苏州博物馆西馆,当一回“小小考古学家”,动手考古挖宝,“穿越”到古代,体验在姑苏城的一日生活……孩子们开启时光之门,感受博物馆的奇妙。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座交流桥】
“十三五”时期,全国共举办近300个文物进出境展览。博物馆,成为我国文明交流互鉴的窗口。在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紫禁城与凡尔赛宫——17、18世纪的中法交往”展,通过约200件文物精品,向观众诉说着百年间双方彼此尊重、相互欣赏的政治交往史,彼此借鉴、相互学习的文化交流史。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阐明“博物馆热”持续升温的文化价值。(13分)
试卷第1页,共3页济南三中2025年高二10月月考政治合格考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1.B 2.D 3.A 4.A 5.D 6.D 7.A 8.A 9.B 10.A 11.B 12.B
13.C 14.B 15.D 16.C 17.B 18.A 19.C 20.C 21.B 22.A 23.C 24.B
25.B
二、主观题(25分)
26(12分)
①人的价值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钱七虎带领团队攻坚克难,推动我国国防工程发展,启示我们要在不断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3分)
②正确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钱七虎将科技强军,为国铸盾作为毕生追求,启示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3分)
③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钱七虎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做对国家和人民最有利的事情, 启示我们要弘扬劳动精神,热爱祖国,服务人民。(3分)
④要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 钱七虎一甲子的奋斗和实践启示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顽强拼搏、自强不息。(3分)
(13分)
①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博物馆热”持续升温,有利于继承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3分)
②用数字化的技术手段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有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3分)
③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博物馆热”持续升温,有利于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弘扬民族精神,坚定文化自信。(4分)
④文化因交流而多彩,因交融而丰富。“博物馆热”持续升温能够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实现世界文化繁荣。(3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