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学期12 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学期12 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学期第四单元课时题优训练卷(12)
12古 诗 三 首
爱国,是每个中国人应有的情感;强国,是每个中国人应有的志向;报国,是每个中国人应有的行动。学校围绕“爱国心·强国梦·报国行”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一、有同学在以“爱我中华”为主题的班级活动中写了一副对联,请你阅读并完成练习。
上联:九秩春秋,铁马金戈,千里征尘安社稷
下联:三军将士,寒冬酷暑,
1.实验班原创文化自信为下联空白处选择对应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热血一腔铸长城 B.一腔热血长城铸
C.热血一腔长城铸 D.一腔热血铸长城
2.下列诗句中与该对联表达的主题不一致的一项是( )。
A.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B.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C.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D.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二、古诗中有许多古代汉语和表达技巧的知识,因此学校社团举办了“诗词闯关大赛”,请你踊跃参加。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万马齐喑(yīn) B. 己亥(gāi) C. 抖擞(sǒu) D. 汴州(biàn)
2.下列对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题临安邸(旅店) B. 元知(同“原”,本来)
C.九州生气(这里指朝气蓬勃的局面) D.几时休(休息)
3.下列诗句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B.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C.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D.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三、赏析诗句,完成练习。
1.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这两句诗中,杭州和汴州在今天分别指 和 。
(2)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暖风”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的淫靡之风。
B.“熏”字暗示了歌舞场面的庞大和热闹,表现了南宋时期的国力十分强盛。
C.“醉”字把“游人”醉生梦死的精神状态刻画得惟妙惟肖。
D.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以及对统治者苟且偷安的愤慨之情。
2.下列诗句的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山外/青山/楼外楼 B.死去/元知万/事空
C.暖风/熏得游人/醉 D.不拘/一格降/人材
四、阅读课内古诗,完成练习。
示 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资料链接】陆游一生极力主张北伐抗金,收复中原,统一中国。由于南宋统治集团屈辱投降,不图振作,致使他生命垂危之际,还念念不忘中原的收复和祖国的统一。公元1210年,八十五岁的陆游一病不起,此诗为陆游的绝笔。
1.解释下列词语。
(1)王师:
(2)乃翁:
2.结合资料链接完成填空。诗人的遗憾是“ ”;诗人的遗嘱是“ , ”。(用原诗句回答)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强烈的 情怀。
3.下列诗句与“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表达的情感相同的一项是( )。
A.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B.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C.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D.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4.诗人明明知道人死后“万事空”,却还念念不忘“九州同”的原因是( )。
A.诗人是封建时代的人,认为死后还能知道人间的事。
B.诗人想给儿子留下遗言,让儿子带领南宋朝廷的军队北上。
C.诗人一生都牵挂着国家统一,至死都盼望着可以收复故土。
D.诗人认为自己没能建功立业,心中非常不甘。
五 、实验班原创思维能力 根据情境,选择合适的诗句填空。(填序号)
①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②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③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1.在国家需要自己作出牺牲时,英雄们总会挺身而出,以“ ”为信念,奋勇向前。
2.爸爸在外工作,有一次出差时,路过家附近,可是任务紧急,没有时间回家看看,只能心中想着“ ”,无奈地继续前进了。
3.和爸爸关系很好的张叔叔要到外地工作了,爸爸在家请他吃饭。吃饭时,爸爸举起酒杯对他说:“‘ 。’到外地以后,记得给我打个电话,报个平安。”
4.秋天已经到了,可有些人还没有感觉到呢!他们一点儿都没有意识到时间过得这么快,这真是“ ”啊!
六、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书 愤
[宋]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①夜雪瓜洲②渡,铁马③秋风大散关④。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注释]①楼船:指采石之战中宋军使用的车船,又名明轮船、车轮柯。②瓜洲:在今江苏,是当时的边防要地。③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④大散关:在今陕西宝鸡西南,是当时宋金的西部边界。
【创作背景】本诗是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陆游时年六十有一,已是时不我待的年龄,然而诗人被罢官已六年,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想到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报国欲死无战场”,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而“书生无地效孤忠”,诗人的郁愤之情便喷薄而出。
【名家诗评】清代李慈铭《越缦堂诗话》:全首浑成,风格高健,置之老杜集中,直无愧色。
1.下列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早岁:早年,年轻时。 B.衰鬓:年老而疏白的头发。
C.名世:名传后世。 D. 堪:难堪。
2.从诗题中可知,全诗围绕“ ”字来写,其中“ ”一句直言诗人早年不知道世事的艰难,流露出 之情。
3.诗中加点的“气如山”三个字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好处是 。
4.抓住关键字有利于理解古诗。下列对古诗中“空”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空”的意思是“徒劳地,白白地”。
B.“空”字是诗人志向落空、奋斗落空、万事落空的体现。
C.“空”字揭示出诗人屡受排挤、理想落空的处境,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D.“空”字体现了诗人无依无靠、无聊愁闷的心境。
5.结合注释、创作背景和名家诗评,说说画线的诗句是如何描写战争场景的。
七、将下列诗人的别称和诗人相连。
八、将下列爱国名句补充完整。
1.天下兴亡, 。 2.人生自古谁无死 。
3.捐躯赴国难, 。 4.壮志饥餐胡虏肉, 。
12 古诗三首
一、1. D·【解析】根据上联“九秩春秋,铁马金戈,千里征尘安社稷”可知,“千里”为数词,对“一腔(数词)”:“征尘”为名词,对“热血(名词)”;“安”为动词,对“铸(动词)”;“社稷”为名词,对“长城(名词)”。由此可知,下联为“三军将士,寒冬酷暑,一腔热血铸长城”。
2. B【解析】B项表达的是古代民间女子对美好爱情和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A、C、D三项则都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浓厚的爱国情怀。
二、1. B 【解析】己亥(hài)。
2. D【解析】“几时休”的“休”是“停止”的意思。
3. C【解析】“风雷”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尖锐猛烈的改革:“万马齐喑”比喻人们沉默不语,不敢发表意见。
三、1.(1)杭州 开封【解析】根据阅读积累来完成。
(2)B【解析】“熏”字暗示了那些纵情声色的达官显贵的精神状态。南宋时期大片国土沦丧,国力衰弱。
2. A【解析】诗句的朗读停顿不能破词。B.“万事”中间不能停顿;C.“游人醉”中间不能停顿;D.“降人材”中间不能停顿。
四、1.(1)南宋朝廷的军队。 (2)你们的父亲。
【解析】根据课本中的注释来完成练习。
2.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爱国 【解析】抓住题干中的重点词来选择正确的诗句填空,如“遗憾”“遗嘱”“情怀”等。
3. B【解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出自宋代诗人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句意: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遭受雨打的浮萍。诗人把国家的破败与个人的不幸联结在一起,形象地展现了风雨飘摇的政治形势,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强烈的爱国之情。
4. C【解析】诗人临终前还念念不忘“九州同”,说明他至死都盼望着收复故土,希望能早日实现国家的统一。
五、1.④【解析】英雄们为国家作出牺牲,不计较祸福得失,与④表达的意思一致。
2③ 【解析】③表达的是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与句中爸爸想家的语境相符合。
3.①【解析】语境是爸爸为张叔叔送别,与①中表达的送别之情相符。
4.②【解析】从“秋天已经到了”“人还没有感觉到”可知,与②中“未觉”“已秋声”表达的意思相符。
六、1. D【解析】“堪”的意思是能够,可以。
2.愤早岁那知世事艰 愤懑不平
【解析】结合标题及古诗内容可知,全诗传达出诗人对不能收复故土的愤恨之情;“直言诗人早年不知道世事的艰难”对应诗句“早岁那知世事艰”,传达出诗人的愤懑难平之情。
3.比喻 把豪情壮志比作大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对于收复故土的坚定之心
【解析】“中原北望气如山”的意思是诗人北望中原,期望收复故土的豪迈气概坚定如山。“气如山”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豪情壮志比作大山一般坚定,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对收复故土的坚定之心。
4. D【解析】“空”字体现的并非诗人无依无靠、无聊愁闷的心境,而是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5.诗句选取了几个富有特征的景物,比如“楼船”“夜雪”“铁马”“秋风”,这几个景物组合在一起,描绘出采石之战与大散关陆战意境开阔、场面壮盛的战场画卷。【解析】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诗人记得在瓜洲渡痛击金兵,雪夜里飞奔向楼船战舰,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楼船”“夜雪”“铁马”“秋风”这几个景物气势磅礴,营造了一种盛大的战争氛围,意境开阔。
七、诗仙——李白 诗圣——杜甫 诗杰——王勃
诗佛——王维 诗鬼——李贺 诗豪——刘禹锡
八、1.匹夫有责 【解析】这句话出自清代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
2.留取丹心照汗青 【解析】这两句诗出自宋代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全诗如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3.视死忽如归 【解析】这两句诗出自三国时期曹植的《白马篇》。
4.笑谈渴饮匈奴血 【解析】这两句词出自宋代岳飞的《满江红·写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