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汉中市多校联考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阶段性检测(一)政治试题(PDF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陕西省汉中市多校联考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阶段性检测(一)政治试题(PDF版,含解析)

资源简介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专版
①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适应中国国情变化
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精神的精华
2025一2026学年高二年级阶段性测试(一)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理论,指导中国发展的终极真理
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前进的步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思想政治
4.瑞典和荷兰的科学家携手,成功开发出一种新检测技术,能在单次检测中精准筛查出胚胎
内所有已知的基因变异。与现有检测方法相比,该技术更准确快捷,为那些有遗传疾病的

考生注意:
父母诞下健康宝宝带来可能。可见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
①辩证唯物主义为现代科学研究指明了正确方向
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②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往往是主动的有选择的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③意识反映物质世界,也是物质世界发展的产物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
④科技发展成就不断证明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A.①3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2024年5月,安徽省自然资源厅结合本省实际制定《安徽省2024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案》,提出按照“宜搬则搬、宜治则治”的原则,稳步推进综合治理和搬迁避让,努力构建
符合题目要求的。
“点一线一面”相结合的地质灾害风险防控新机制,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安
1.人工智能的发展促使哲学研究方法从传统逻辑推理、思辨讨论和文本分析转向融入更多实
徽实施地质灾害防治

证科学与数据分析的元素。哲学家们开始利用AI工具进行大规模文献分析、思想实验模
①是遵循自然规律和实际作出的正确决策
拟,甚至构建哲学论证的模型,以提高研究的效率和深度。可见
②说明人们能够根据自身需要建立新的联系
①科技进步是推动哲学发展的重要动力
③表明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实现灾害防治
②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为哲学提供新的方法论
④必须树立全局观念,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
③新兴科技为哲学带来全新的研究方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④哲学为科技进步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古有嫦娥奔月的浪漫传说,今有中国航天员叩问苍穹的壮阔之举。据此回答6~7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的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在轨飞行268天后,于2024
2.“阴阳者,天地之道也。”阴阳学说是我国古代先哲对世界的认识。为了保障农业生产的正
年9月6日成功返回预定着陆场。此次试验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可重复使用航天器技
常进行,人们观察自然界四季变化的规律,深刻领悟到了阴阳思想的智慧。在古代哲人那
术渐趋成熟,后续可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更加便捷、廉价的往返方式。这表明
里,世间所有的事物都可以分为阴阳对立和合的两方面。可见,阴阳学说
①实践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去改造客观世界
①科学回答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②科学实验活动根本目的是服务人类和造福人类
②源自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探索
③科学实验活动的根本目的是检验技术是否成熟
③能够为古代农业生产提供具体指导
④人们可在认识规律的基础上利用规律造福自身
④包含着中国古代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A.①②
B.①3
C.②④
D.③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出舱活动,从单船飞行到空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
间站巡天…一代代航天人前赴后继,推动中国航天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这说明
义进入新的历史时代的背景下,结合新的形势创造性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创了马克思主
①中国航天事业作为新事物一帆风顺,按部就班地向前发展
义在我国发展的新局面。这表明
②中国航天事业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
思想政治(专版)试题第1页(共8页)
思想政治(专版)试题第2页(共8页)2025一2026学年高二年级阶段性测试(一)
思想政治(专版)答案
1~16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答案B
命题透析本题以人工智能的发展对哲学研究方法的影响为情境,考查具体科学与哲学的关系的有关知识,主
要考查科学精神学科素养。
思路点拨材料说明,人工智能的发展促使哲学研究方法发生变革,①③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现代科技广泛
应用为哲学提供新的路径,而非提供新的方法论,②表述不妥。材料没有体现哲学对科技进步的作用,④不符
合题意。
2.答案C
命题透析本题以中国古代阴阳学说为情境,考查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主要考查科学精神学科
素养。
思路点拨为了保障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人们观察自然界四季变化的规律,深刻领悟到了阴阳思想的智慧,
说明阴阳学说源自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探索,②正确。在古代哲人那里,世间所有的事物都可以分为阴阳
对立和合的两方面,说明阴阳学说包含着中国古代朴素的辩证法思想,④正确。阴阳学说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思想,没有科学回答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①错误。阴阳学说能够为古代农业生产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
导,而不是具体指导,③错误。
3.答案A
命题透析本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情境,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有关知识,主要考查科
学精神学科素养。
思路点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
新的历史时代的背景下,结合新的形势创造性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说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
握了新时代的脉搏,是新时代精神的精华,①②符合题意。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终极真理,③表述错误。材料
没有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作用,④不符合题意。
4.答案D
命题透析本题以科研新发现为情境,考查思雏与存在、意识等有关知识,主要考查科学精神学科素养。
思路点拨材料反映的是,科学家成功开发出新检测技术,能在单次检测中精准筛查出胚胎内所有已知的基因
变异,②④符合题意。辩证唯物主义能为现代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但不能为其指明正确方
向,①不选。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的产物,这是强调人类最初的意识是怎么产生的,③不符合题意。
5.答案B
命题透析本题以《安徽省2024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为情境,考查规律、联系观等有关知识,主要考查科学
精神学科素养。
思路点拨结合本省实际,按照“宜搬则搬、宜治则治”的原则,稳步推进综合治理和搬迁避让,努力构建“点
线一面”相结合的地质灾害风险防控新机制,体现了①④的观点。人们能够根据固有联系建立的新联系,②错
误。③说法太绝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