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莆田第五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福建省莆田市莆田第五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解析)

资源简介

莆田五中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学科试卷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16分,每题4分)
1.学习是一个不断探究、积累和总结的过程。科学的研究也是如此,物理学习过程中,我们总结出很多科学研究方法,下列关于这些研究方法,表达正确的是(  )
这里用两个物理量之比定义了一个新的物理量,这在物理学上叫比值定义法,这个式子说明加速度a与速度变化量成正比
根据速度定义式当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
C.伽利略用实验的方法,直接得到了自由落体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理想模型法
2.沿同一条直线运动的a、b两个质点,在0~t0时间内的x-t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质点a做周期性往返运动
B.t'时刻,a、b的位置相同
C.在0~t'时间内,a的位移大于b的位移
D.在0~t0时间内,a通过的路程是b通过路程的3倍,但位移相同
3.如图甲所示,小鸟一头扎入水中捕鱼,假设小鸟的俯冲是自由落体运动,进入水中后是匀减速直线运动,其图像如图乙所示,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为,整个过程的运动时间为,最大速度为,重力加速度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研究小鸟俯冲动作时能将其视为质点
整个过程下落的高度为
C.至时间内小鸟的加速度大小为
D.至时间内小鸟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
4.两物体的运动图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为图像,时间内两物体位移相同
B.若为图像,两物体同时同位置出发,时刻两物体相遇
C.若为图像,两物体同时同位置出发,时刻两物体相遇
D.若为图像,两物体同时从静止出发,时刻两物体速度相同
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5.有两个物体都做加速度恒定的变速直线运动,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经过相同的时间,速度变化大的物体,它的加速度一定大
B.若初速度相同,则末速度大的物体加速度一定大
C.若加速度相同,初速度大的物体,其末速度一定大
D.在相同的时间内,加速度大的物体,其速度变化必然大
6.在匀速上升的电梯里,一小球从电梯地板被竖直向上弹起后又落回地板,这一过程中小球没有触碰电梯天花板,不计空气阻力,以地面为参考系,在这一过程中(  )
A.小球的位移为零
B.小球的平均速度等于电梯的速度
C.小球的速度与电梯相同的瞬间,正处于电梯中的最高点
D.小球落回地板前的瞬间,速度方向一定竖直向下
7.时刻,质点P从原点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a随时间t按图示的正弦曲线变化,周期为。在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时,P回到原点 B.时,P的运动速度最小
C.时,P到原点的距离最远 D.时,P的运动速度与时相同
一物体以某一初速度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静止下来。若物体在最初5s内通过的路程与最后5s内通过的路程之比为,且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则(  )
A.物体运动的时间可能大于10 s
B.物体在最初5s内通过的路程与最后5s内通过的路程之差为
C.物体运动的时间为8s
D.物体的初速度为10 m/s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9.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固定着三个完全相同的木块,一子弹以水平速度射入木块,若子弹在木块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穿透第三个木块时速度恰好为零,则子弹依次射入每个木块时的速度、、之比为 ,穿过每个木块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
10.设汽车进站过程中的运动是匀减速直线运动。已知汽车开始刹车后的第1s内位移是8m,第4s内位移是2m,则汽车刹车过程的加速度大小是 m/s2,它在第5s内的位移大小是 m。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11.某物理兴趣小组通过自由落体运动测量重力加速度。该小组利用“手机物理工坊”软件中的声学秒表功能记录物体的运动时间。该小组在铁架台上固定一个铁圈,充入空气的气球下方悬挂一个物体,放在铁圈上,如图甲所示。用针刺破气球时发出爆破音,手机上的传感器接收到声音信号开始计时,物体同时做自由下落。物体落地后发出声音,传感器再次接收到信号停止计时,记录了物体下落的时间t,如图乙所示。

(1)为了减小误差,重物应选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木块 B.铁块 C.塑料块
(2)为了测得重物下落的加速度,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天平(对应测量符号m) B.秒表 (对应测量符号s) C.刻度尺(对应测量符号h)
(3)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为 (用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达);
(4)为减少实验误差,改变铁圈的固定位置,多次测量。以t2为横坐标, 为纵坐标建立坐标系,图线的斜率为重力加速度。
12.“筋膜枪”是利用内部电机带动“枪头”高频冲击肌肉,缓解肌肉酸痛的装备。某同学为了测量“枪头”的冲击频率,如图(a)所示将带限位孔的塑料底板固定在墙面上,“枪头”放在限位孔上方,靠近并正对纸带。启动筋膜枪,松开纸带,让纸带在重锤带动下穿过限位孔,“枪头”在纸带上打下系列点迹。更换纸带,重复操作,得到多条纸带,选取点迹清晰的纸带并舍去密集点迹,完成下列实验内容:
(1)该同学发现点迹有拖尾现象,他在测量各点间距时,以拖尾点迹左侧边沿为测量点,如图(b)所示。则纸带的 (选填“左”或“右”)端连接重锤;若取重力加速度为,可算得“枪头”的冲击周期为 s,A点对应的速度为 m/s。(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该次实验产生误差最主要的原因是“枪头”打点瞬间阻碍纸带的运动。该原因导致冲击周期的测量值 真实值(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五、解答题(8分+12分+16分,共36分)
13.如图所示,一足球以速度v0=10m/s沿地面水平踢出,接下来足球在地面上做减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2s撞上球门柱,足球撞上球门柱时的速度大小为v1=5m/s,方向向右。足球与球门柱作用后反向弹回的速度大小为v2=5m/s,已知足球与门柱作用的时间0.1s,弹回过程加速度恒定。求:
(1)足球在地面上做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2)足球在撞上球门柱弹回过程中加速度。
14.如图所示,一滴雨滴从离地面20m高的楼房屋檐自由下落,下落5m时,到达窗口上沿,再经的时间通过窗口,g取10m/s2,问:
(1)雨滴落地前瞬间的速度大小;
(2)窗口的高度h;
(3)该雨滴最后1s内下落的平均速度大小。
15.警察追捕一伙匪徒,警车和被劫车同向行驶,初始相距x0,被劫车从静止开始,经过90m的匀加速到最大速度30m/s,由于被劫车的限制,之后将匀速行驶;警车从静止经过100m的距离能匀加速到最大速度40m/s,警车在与匪徒追赶过程中发生故障,警车只能维持最大速度6s,之后做加速度大小为1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警车发动1s后,匪徒才启动被劫车。求:
(1)警车加速阶段时的加速度和时间?
(2)若初始相距x0足够大,则警车不能追上被劫车,求警车运动的总时间?
(3)若警车在加速阶段之后才追上被劫车,求x0的范围?
物理考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题号 1 2 3 4
答案 B C B B
二、双选题
题号 5 6 7 8
答案 AD BC BD BC
三、填空题
2 0.25
四、实验题
B C 2h
左 0.025 1.5 小于
五、解答题
13.(1)2.5m/s2,方向向左;(2)100m/s2,方向向左
【详解】(1)设向右为正,足球在地面上做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方向向左;
(2)设向左为正,足球在撞上球门柱弹回过程中加速度
方向向左。
14.(1)20m/s (2)2.2m (3)15m/s
【详解】(1)根据速度—位移公式,代入数据可得雨滴落地的速度为
(2)设雨滴在到达窗口上沿时的速度为,有
则窗口的高度为
(3)雨滴前1s的位移为
雨滴落地需要的时间为
则雨滴落地前最后1s内的位移等于
可得平均速度
15.(1),;(2)(3)
【详解】(1)设警车加速阶段加速度为,加速阶段位移为,最大速度为,加速时间为,则
解得

(2)警车匀速阶段所用时间为
警车减速阶段所有时间为
所以警车所用总时间为
(3)设被劫车加速度为,加速阶段位移为,最大速度为,加速时间为,则
联立解得

可知,当警车速度达到最大时,被劫车还在加速;假设警车速度刚好达到最大时追上被劫车,则
解得
假设速度相等时,刚好追上。设警车减速时间为,加速度为,很显然被劫车在这段时间内先加速后匀速,则
联立解得
故要使警车在加速阶段之后才追上被劫车,的范围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