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松鼠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7 松鼠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五单元课时题优训练卷(17)
17松鼠
一、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松鼠是一种十分惹人喜爱的小动物。它们小巧líng lóng( ),身形灵动,有着qīng xiù( )的面容,两颗黑豆般的眼睛滴溜溜转,透着机灵劲儿。松鼠常栖息在树枝间,那些 xiázhǎi( )的枝干对它们来说却是天然的“高速路”。当它们奔波 zhuī zhú( )累了,就会在粗壮的树枝上歇脚,有时还会藏在树洞之中,捧着松果,津津有味地咀嚼,模样别提多可爱了!
1.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2.画“ ”的句子介绍了松鼠的( )。
A.活动习惯 B.居住习惯 C.觅食习惯
二、选择题。
1.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驯良(熟悉) B.矫健(强壮,勇武)
C.歇凉(休息) D.勉强(力量不够而尽力做)
2.“直接描述”可以直观地反映事物的特点,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这一方法的是( )。
A.它们的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
B.它们的爪子是那样锐利,动作是那样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
C.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
D.窝口有一个圆锥形的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下雨时雨水向四周流去,不会落在窝里。
三、赏析句子,完成练习。
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像飞鸟一样住在树顶上,满树林里跑,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
1.这句话将 和 进行比较,写出了松鼠 的特点。
2.如果去掉“像飞鸟一样”,句子的表达效果会有什么变化
四、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①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松鼠轻快极了,总是小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跑。它们的爪子是那样锐利,动作是那样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松鼠在秋天拾榛子,塞到老树空心的缝隙里,塞得满满的,留到冬天吃。在冬天,它们也常用爪子把雪扒开,在雪下面找榛子。
②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建筑物足够宽敞、足够坚实。这样,它们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狭窄,勉强可以进出。窝口有一个圆锥形的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下雨时雨水向四周流去,不会落在窝里。
③松鼠通常一胎生三四个。小松鼠的毛是灰褐色的,过了冬就换毛,新换的毛比脱落的毛颜色深些。它们用爪子和牙齿梳理全身的毛,身上总是光光溜溜、干干净净的。
1.第②自然段中运用“ ”“ ”“ ”等字词,有条理地介绍了松鼠搭窝的顺序。
2.第②自然段围绕松鼠的窝叙述了哪
三个方面的内容 松鼠搭窝的过程又是怎
样的 请完成思维导图。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段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松鼠到了冬天也会活动。
B.松鼠很难爬上很光滑的高树。
C.小松鼠的毛是灰褐色的,小松鼠到了冬天就换毛。
D.选段的语言平实,准确地写出了松鼠顽皮、忠诚的特点。
五、新考法 介绍树懒请根据下面的资料卡片的内容写一段介绍树懒的说明性文字。
资料卡片一:“见到我的人都觉得我长得有点怪,因为我有一个圆圆的脑袋,一对小小的耳朵,一张扁平的脸和一根快要消失的短短的尾巴。但是我的脚爪像钩子一样锋利,可以勾住枝干倒悬在树枝上呢!”————树懒的自述
资料卡片二:树懒行动缓慢,每秒钟只能移动大约0.3米。
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昆虫的触角
吕灿良
①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秦朝灭亡后,楚汉相争,刘邦节节胜利,项羽步步败退。项羽一直被逼到乌江边,在江边看到由无数蚂蚁聚集而成的六个大字——“霸王自刎乌江”,以为蚂蚁代表了天意,于是拔剑自刎。
②其实哪有什么天意啊,这只不过是刘邦手下足智多谋的军师张良所施的计谋。张良算到项羽必定要退到乌江,便事先派人用蜜糖水在江边写了这六个大字,引来了无数的蚂蚁在字迹上吃糖,鲁莽的项羽果然上了当。
③蚂蚁怎么会知道江边有蜜糖吃呢 这全凭着它们头上长的两个小“犄角”————触角!我们知道,昆虫头部都长着触角,只是不同种类的昆虫有着不同形态的触角而已。就拿我们常见的昆虫触角的形态来说□既有像蝈蝈□蝴蝶那样的长触角□也有像瓢虫□苍蝇那样的短触角。蚂蚁的触角像两根细长的天线,蟋蟀的触角像一簇小胡子,蝴蝶的触角像两个小鼓槌,白蚁的触角像一串念珠,苍蝇的触角像多芒的小麦穗,而蛾子的触角则像一片小小的羽毛。
④形形色色的昆虫触角虽然很不起眼,却在昆虫的生活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例如蝴蝶的聚会、蜜蜂的采蜜、蚂蚁的信息传递、苍蝇的逐臭等现象,无一不是依靠触角而完成的。触角就是昆虫灵敏的鼻子。
⑤触角为什么能闻到气味呢 原来昆虫的触角上分布着许许多多能辨别气味的嗅觉器。据动物学家研究,蜂王的每个触角上有2000多个嗅觉器,工蜂有6000多个,雄蜂有3000多个;雄金龟子的每个触角上有40000多个嗅觉器……昆虫的嗅觉器如此之多,难怪昆虫的触角要比人的鼻子灵敏亿万倍呀!
⑥触角除了有嗅觉功能外,有的还具有触觉、听觉等功能。如果你在蟑螂探头探脑觅食时,轻轻地碰一下它那细长的触角,它便会立即逃掉;雄蚊子凭着触角,能听到雌蚊子发出的嗡嗡声,找到雌蚊子在哪里呼唤;水中生活的仰泳蝽用触角来平衡身体;水龟虫则用触角来辅助呼吸……
⑦仿生学家们也因此受到启迪。他们模拟触角的特点,制造出现代化的精密仪器。比如,模仿某种昆虫触角的特点,在宇宙飞船座舱里装设一种仪器,这种仪器能及时发出警报,以避免事故的发生。看来,昆虫小小的触角里大有学问啊! (有删改)
1.在第③自然段中的“□”里填入合适的标点符号。
2.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蚂蚁能用触角探触到江边有蜜糖。
B.删去“无一不是依靠触角而完成的”中的“无一不”后,表达效果不受任何影响。
C.第⑤自然段中画“ ”的部分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
D.第⑥自然段中的首句和该段中的其他句子是“总——分”的关系。
3.短文开头讲述项羽乌江自刎的故事的作用有( )。(多选)
A.增强趣味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昆虫的触角
C.以故事引入,开门见山地说明蚂蚁无所不能
4.第④自然段主要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说明了 ;第⑤自然段主要运用了 、 的说明方法,说明了 。
5.第⑥自然段画“ ”的句子中的“有的”一词能不能删去 请说明理由。
七、将下面的称号与对应的动物连接起来。
沙漠之舟 啄木鸟 报春使者 蜻蜓
万兽之王 骆驼 海中之虎 燕子
森林医生 老虎 水上舞者 虎鲸
八、将下列与动物有关的成语补充完整。
叶公好( ) 杯弓( )影 狡( )三窟 一( )平川
惊弓之( ) ( )目寸光 沐( )而冠 亡( )补牢
17 松 鼠
一、1.玲珑 清秀 狭窄 追逐【解析】注意“清秀”的“清”是三点水旁的“清”。
2. A【解析】通过“高速路”等关键信息可知,画线句介绍的是松鼠的活动习惯。
二、1. A【解析】驯良(顺服的,善良)。
2. C【解析】C句中将松鼠与山鼠作比较,不是直接描述。
三、1.松鼠 飞鸟 动作敏捷 【解析】根据“像飞鸟一样”可知这句话将松鼠和飞鸟作比较,表现出了松鼠“动作敏捷”的特点。
2.去掉后,句子仅陈述事实,缺乏画面感和情感色彩,无法让读者感受到松鼠的敏捷与自由。
【解析】“像飞鸟一样”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可以增加画面感,让读者产生联想。
四、1.先再 然后 【解析】作者用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来介绍松鼠搭窝的过程。
2.①选址 ②窝口特点 ③用干苔藓编扎起来
④把苔藓挤紧,踏平 【解析】仔细阅读第②自然段可知,这段话围绕“松鼠的窝”依次介绍了选址、建造步骤和窝口特点三个方面的内容。松鼠窝的建造步骤是先“搬小木片,放在一起”,再“用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
3. A【解析】B.松鼠的爪子很锐利,可以爬上光滑的高树;C.小松鼠过了冬就换毛;D.选段并没有体现小松鼠“忠诚”的特点。
五、示例:树懒长着一个圆圆的脑袋、一对小小的耳朵、一张扁平的脸和一根快要消失的短尾巴。树懒的脚爪像钩子一样锋利,树懒常凭借它们倒悬在树枝上。树懒行动缓慢,每秒钟只能移动大约0.3米。【解析】“资料卡片一”是以第一人称的方式来介绍树懒的,需要换成第三人称来介绍。
六、1.: 、 、 、
2. B【解析】“无一不是依靠触角而完成的”中的“无一不”起强调作用,制去后对表达效果有影响。
3. AB 【解析】分析项羽乌江自刎的内容与介绍昆虫触角之间的联系,我们可以发现,作者是用项羽乌江自刎的故事引入对昆虫触角的介绍;项羽乌江自刎的故事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4.举例子 昆虫的触角作用很大 列数字
作比较 昆虫的触角上嗅觉器很多,辨别气味的能力强
【解析】根据“例如”可知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根据“2000”等数字可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根据“比人的鼻子”可知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联系上下文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
5.不能。“有的”说明只有部分昆虫的触角具有触觉、听觉等功能。如果删去,则与事实不符,无法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
【解析】将“有的”去掉,比较句子前后表达意思的不同,然后作答。
七、沙漠之舟——骆驼 万兽之王——老虎
森林医生——啄木鸟 报春使者——燕子
海中之虎——虎鲸 水上舞者——蜻蜓
【解析】结合课外积累进行连线。
八、龙蛇 兔 马 鸟 鼠 猴 羊
【解析】本题需要补充与动物有关的成语,注意“鼠”“猴”等字的书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