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实验外国语学校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重庆实验外国语学校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重庆实验外国语学校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题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29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6周年。76年的历史就如同一幅画卷:1949年,长江前线英勇善战的人民解放军所向披靡,锐不可当( ),所遇之敌纷纷溃退;1982年,新德里亚运赛场上,中国姑娘吕伟的líng( )空一跳,博得无数观众由衷的赞赏;2012年,为了那惊天一着,中国科研人员殚精竭虑,多少人黑发变白发;迈进2021年新时代,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验证了一系列航天关jiàn( )技术,中国航空事业如梦初醒。他们的历史功绩必将镌( )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
正是因为这些仁人志士的努力拼搏,如今的新中国,才如东方巨龙,腾飞于世界之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锐不可当( ) líng空( ) 关jiàn( ) 镌( )刻
2. 文段中划横线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溃退 B. 由衷 C. 殚精竭虑 D. 如梦初醒
3. 仿照画线句,给文段补写两句话,使之构成排比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著阅读(9分)
4. 选出与名著《水浒传》内容不符的选项( )
A.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该书描写了北宋徽宗时,以宋江为首的各路好汉在水泊梁山聚义,杀富济贫,替天行道的豪举。
B. 《水浒传》中鲁智深因救助金氏父女三拳打死镇关西后出家为僧,其绰号“花和尚”是因他饮酒吃肉、不守清规而得名。
C. 《水浒传》前30回通过高俅发迹、史进弃家、鲁智深行侠等情节,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不公,暗示了农民起义的必然性。
D. 林冲一身好武艺,却始终想做一个安分守己的“顺民”,但由于在山神庙被追杀,他奋起反抗,干净利落地手刃三人,展现了被逼到绝境的恐怖力量。
5. 完成下面小题。
(1)下面是小语同学演讲《红星照耀中国》中“红小鬼”的部分。她拟写了讲稿的提纲,请帮她完善表格内容
主要观点:“红小鬼”们虽然物质匮乏,但精神昂扬。
观点一:①______ 举例:坚持检查彭德怀路条。
观点二:他们虽然生活艰苦,却朝气蓬勃、爱国、有自尊心。 举例:②______
(2)苏轼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请结合《红星照耀中国》,从以下两位领袖中任选一位,结合其生活经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A朱德 B.周恩来
6. A中学将开展“人无信不立”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引经据典话诚信】
(1)下列是同学们搜集到的关于“诚信”的名言,其中不能体现“诚信”的句子是( )
A. 小信成则大信立。 B.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C. 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 D.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2)下面是小语写的一首诗《诚信吟》,请你选出这首诗空格部分排序最准确的一项( )
一诺千金自古传,言行如一度华年。若无信义根基毁,纵有才华世路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劝君常怀真善念
②商鞅立木助邦安
③季布守诚逢难化
④清风皓月满人间。
A. ②③④① B. ③②④① C. ②③①④ D. ③②①④
【环顾身边思诚信】
(3)李老师是诚实守信模范,请你结合语境,帮小语完成下列采访
小语:①______
李老师:你好!诚实守信是个人品德的基石。它不仅体现了一个人的道德水准,还是社会交往中不可或缺的准则。
小语:②______
李老师:我会给学生讲述和诚信有关历史典故或实时新闻,还会要求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践行诚实守信,比如考试不作弊、不抄袭他人作业等。
小语:感谢李老师的分享,您的见解对我们非常有启发。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古诗词积累
7. 请将下面的空缺部分补充完整。
诗人常用诗文寄托自己的情感,抒发自己的志向。曹操“(1)______,志在千里”(《龟虽寿》),以老马自比,即便年迈,仍怀揣驰骋千里的豪情壮志;刘桢“(2)______?(3)______”(《赠从弟(其二)》),在一问一答中,以松柏傲雪凌霜的高洁品格,明志向之坚定;曹植“(4)______,(5)______”(《梁甫行》),咏叹家园荒芜,野兽出没,抒发了对劳动人民悲惨生活的同情;《庭中有奇树》中“(6)______,(7)______”,主人公折花寄情,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
8.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题目。
溪居
柳宗元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注】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永州之时,过着被监视的生活。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描绘了怎样的生活?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请结合注释和诗歌内容具体分析。
(二)(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
观第五泄①记
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
疾趋,度石罅②,瀑见。石青削,不容寸肤③,三面皆郛④立。瀑行青壁间,撼山掉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如虹,忽卷掣折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游人坐欹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
暮归,各赋诗。所目既奇,思亦变幻,恍惚牛鬼蛇神,不知作何等语。
——选自明·袁宏道《袁中郎全集》
【注释】①第五泄:第五级瀑布。今浙江诸暨境内,此处有五级瀑布,当地人称瀑布为“泄”,因此那山也叫五泄山。②罅(xià):裂缝。③不容寸肤:指岩石裸露,没有泥土。④郛(fú):古代城的外城墙。此处为名词用如状语,指像城墙环绕一样。
9. 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不以疾也 疾趋 B. 绝 多生怪柏 哀转久绝
C.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D. 空谷传响 虚空皆纬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2)所目既奇,思亦变幻。
11. 下列对选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文骈散结合,以四言为主,又灵活多变,句式整齐中富有变化,音韵和谐。
B. 甲文作者写三峡四季之景,打破时序限制,而是借文脉之势,由缓到急,一气呵成。
C. 甲乙两文或叙事或写景,都抒发了对自然山水的沉醉和赞美之情。
D. 乙文结尾作者写晚上的思虑,突出白天所见之景的震撼力。
12. 甲乙两文所写皆为美景,请结合具体语句分析其景色的异同
三、现代文阅读(36分)
(一)(18分)
阅读下面文学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门把手上的干菜
①借着手机的亮光开门时,忽见门把手上吊着一只小布袋,伸手进去,布袋里是一把干菜,散发出浓烈的香气。我就知道,那是对门的靳大妈从老家回来了。
②靳大妈是6年前从沂蒙山区到南京,来替女儿女婿带外孙的。我们的相识,源自她老人家有一天在我门上系的布条儿。说实在话,那天回来见到布条儿我出了一身冷汗,以为是小偷来踩点留下的记号,立刻解开布条儿扔掉。可第二天一早,靳大妈女儿叩开了我的门。与我商议能不能留着那布条儿,“为啥?”“那是我妈好几次找不到自家家门后,特意做的标记。”“那怎么会在我家门上系布条呢?”
③靳大妈女儿有点不好意思,“有时,妈妈下了楼,才反应过来,口袋里的布条儿忘了系在自家门上,可她上楼后又有点迷糊,这精装修的楼房里,连防盗门都一模一样,自家房门靠左还是靠右?这才闹出了乌龙。”
④我笑了,想想,又有一点辛酸。这个小细节说出了60岁的大妈,为了儿孙,不得不在花甲之年,来到城里挤住单元房的心态——她就像一尾咸水中的鱼溯流而上,游进了淡水里。她是那么紧张惶恐,茫然无措,却不想因此增加儿女的负疚感。于是,她独自吞咽着各种不适,装出了一副从容不迫的样儿。
⑤来了以后,靳大妈不只负责带娃,她还偷空把沂蒙山区的某些生活习性带到了南京,而且,可能是“布条事件”让老人觉察到我是个可以唠嗑的人,于是,她经常邀请我去她家,看她拾掇的各种吃食,临了,还要给我带一点尝尝。
⑥夏天,她自己做酱。不知从哪里找来了出土文物一般的小酱缸儿,风吹日晒50天,酱香四溢,酱缸上面是一层清亮的酱油。
⑦秋天,她要自己做柿饼,把黄亮的柿子皮刨去,柿子蒂上系棉线,拴在阳台的竹竿上,如一盏盏小灯笼。
⑧初冬,她更忙了,要腌菜,要腌肉,要做风鸡,要把几十斤的红萝卜一个一个切成八瓣儿,用粗棉线串起来,如巨大的红白相间的花环,晾晒在阳台上。
⑨于是,从隔壁阳台上吹过来的风,有时带着酱味儿,有时带着咸咸的肉油味儿,有时带着扑鼻的辣萝卜味儿。
⑩靳大妈的女婿是我单位同事,一直对岳母如此操劳又扰邻,很有微词。他对我苦笑:“城里谁吃那么多风鸡腊肉啊,每次她做出来,我都要在朋友圈里遍寻吃货,央告人家收下,光是快递费就贴掉不少。”
女婿是城里长大的,他并不明白那红里揩着的,不是咸酱,而是寂寞;那阳台的竹竿上吹晾的,不是柿饼儿,而是吹不到家乡的风,踏不到家乡的泥土的孤独。
幸而,靳大妈女儿理解老妈,每到10月底,当女儿的再忙,也要请了年假,买了火车票,送老妈回老家一趟。
靳大妈的老伴儿还在沂蒙山区,儿子儿媳、姑姑、婶子,还有靳大妈快90岁的妈妈,都在那块山峦浑厚的土地上等着她呢。靳大妈与女儿,搭乘果农的小皮卡回到村里,一进家门,就看到满院子的大丽花因为无人打理,长得像半人多高的杂草,开的花朵如此纤薄苍凉,靳大妈的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
团聚只有一个星期,因为当女儿的假期就这么长,靳大妈从早到晚不停地劳作,晒妥了干菜,收拾了瓜果攀援的藤架,替老头子的棉袄重絮了厚实的新棉花,又给她心爱的花儿搭了一个小暖棚。她仿佛要把家里的一景一物都装进心里。
靳大妈平静地回到了城里,她不能让女儿为难。她只是在熟识的邻居门把手上,拴上一小把干菜,宣告她的归来。不,也许不是归来,是这个年岁还要咬紧牙关去承受的漂泊。
(来源:扬子晚报文/明前茶)
13. 【内容梳理·分点概括】请逐条梳理靳大妈的相关故事,并分析其形象
故事 形象
靳大妈怕迷路在门上系布条做标记。 ①_______
②_______ 保持着老家的生活习性
靳大妈回老家后忙碌劳作,晒干菜、收拾院子、照顾家人。 ③_______
④_______ 热情淳朴、友善真诚
14. 【语言品鉴·词句赏析】
(1)“她独自吞咽着各种不适”中“吞咽”一词虽普通,却让读者产生了别样的感觉,请结合上下文分析其原因
(2)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秋天,她要自己做柿饼,把黄亮的柿子皮刨去,柿子蒂上系棉线,拴在阳台的竹竿上,如一盏盏小灯笼。
15. 【心理共情·内心独白】当靳大妈看到满院子的大丽花因为无人打理,长得像半人多高的杂草,开的花朵也纤薄时,“靳大妈的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请你结合文章内容,以第一人称描写她此时的心理活动,不超过50字
16. 【主题升华·时代之思】文章结尾写道:“也许不是归来,是这个年岁还要咬紧去承受的漂泊。”请结合中国当下城市化进程和“银发迁徙族”社会现象,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知识链接】
银发迁徙现象:无数长者如候鸟般离开生活一辈子的故土,“迁徙”至陌生城市,只为帮扶儿女抚育孙辈。
(二)(18分)
阅读下面实用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九三阅兵:______
天安门广场旌旗猎猎,长安街铁甲列阵。9月3日的北京,以一场盛大阅兵向14年浴血抗战致敬,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山呼海啸一般的声浪震破云霄。这场阅兵不仅是国防力量的集中展示,更是一份用钢铁与誓言写就的和平宣言。
历史回响,庄严致敬
礼炮齐鸣,声震九垓。80响礼炮与80载春秋相应,56步正步与56族同心共鸣。国旗护卫队官兵护卫着五星红旗,步伐坚定有力。
阅兵场上,历史与现实交汇。曾参加抗日战争的老兵代表出现在天安门城楼上,他们颤抖却坚定的军礼,无声诉说着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
“海空卫士”王伟的妻子阮国琴在观礼台上把王伟的照片举向蓝天,她大声说道:“王伟,你和战友们又见面了!”这个动人瞬间被记者捕捉,成为阅兵式中温情感人的一幕。
钢铁洪流,现代军威
此次阅兵所有受阅武器装备均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且新型装备占比很高。从“钢铁洪流”到“智能先锋”,展示了中国军队制胜现代战争的硬核实力。
陆上铁流滚滚,海上列阵堂堂。防空反导、信息与无人作战、后装保障、战略打击等群,依次受阅,体系完备,气势如虹。
无人作战群3个方队格外引人注目——陆上无人作战方队跨越险阻,无往不至;海上无人作战方队自主巡弋,出击深蓝;空中无人作战方队智能人工,空天争锋。
新质力量,体系亮相
此次阅兵展示了人民军队全面深化改革后形成的新型军兵种结构布局。军事航天部队、网络空间部队、信息支援部队、联勤保障部队4支战略兵种首次集体亮相。
信息作战群由网络空间作战、电子对抗、信息支援3个方队组成。这些战场上的“网络尖兵”,虽然没有枪炮的硝烟,却能在无形之中决胜千里。
“没有信息主导,难有联合制胜”。当我们在信息技术领域远远落后时,先烈们不得不用身体作“导线”,为了让战情联通,付出了血肉与生命代价。
大国重器,和平基石
巡航导弹、高超声速导弹、核导弹……列阵战略打击群,成为阅兵式的重头戏。观众席瞬间热烈起来,大家抻直了脖子,总也看不够。
“东风-61”洲际导弹是2019年国庆阅兵式上“东风-41”洲际导弹亮相以来,解放军火箭军公开的首款全新洲际导弹。英国《卫报》报道称,中国在阅兵式最核心的环节展示了空基、海基和陆基核武器。
61年前,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升起蘑菇云。今天,核导弹方队驶过天安门广场,成为捍卫民族尊严、守护世界和平的战略力量,告慰着先烈英灵,激励着今人前行。
国际关注,和平宣言
国际媒体持续高度关注九三阅兵。英国广播公司、美国《华尔街日报》、英国《卫报》等多家媒体纷纷发布图集,定格中国九三阅兵“超燃”时刻。
俄罗斯《国家防务》杂志总编辑伊戈尔·科罗琴科表示,“这次阅兵表明,中国是一流的军事强国,拥有高度发达的国防工业体系。”
加拿大《环球邮报》报道称,中国在北京举行盛大阅兵式,不仅向世界展示了国防力量,也凸显了其日益增强的外交影响力。
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从1949年开国大典阅兵式上“万国造”装备的窘迫,到如今全部国产化的“大国重器”;从当年战机需要飞两遍的辛酸,到今天超密集的庞大机群划过天际,中国军队用自立自强令世界惊叹。
观礼台上,有人望着蓝天战机热泪盈眶:曾记得开国大典时,周总理那句“飞机不够,就飞两遍”的遗憾,如今战机列阵、剑指苍穹,我们有了“要多少就有多少”的底气。
这盛世,如先烈所愿:这山河,因守护无恙。中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以巨大牺牲铸就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
空中梯队划破天幕,最后7架教练机在空中划过14道绚丽的彩烟,这是对14年艰苦抗战的缅怀,也是对14亿中华儿女的祝愿。
此次阅兵系新中国成立以来第18次阅兵。
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长安街上的铿锵步伐,是中国向世界宣告: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8万羽和平鸽交织飞过天安门广场,白色的羽翼在蓝天下划出和平的轨迹,礼炮声渐渐远去,但铿锵步伐的回响依然激荡在民族记忆的最深处。
17. 新闻好标题的标准:准确凝练:紧扣核心事实,突出最关键要素(谁、何事、何果等)。吸引眼球:用词鲜明有力,可设悬念或突出冲突,避免空洞,结构得当:根据内容重要性灵活使用单标题、引主副复合标题,符合体例:消息标题重事实,通讯特写可生动,评论标题显观点、请将这则通讯的标题补充完整,
18. 请将这份通讯压缩成20字以内的一句话新闻。
19. 请将这份通讯改成标题、导语、主体、结语、背景齐全、100字左右的消息。
20. 就下面这张新闻图片发表评论,要求客观公正、有情感。(50字以内)
【答案】17. 大国重器铸和平,铁血丹心卫盛世
18. 九三阅兵新装备亮相,纪念抗战展军力。
19. 引题: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主标题:大国重器亮相阅兵式
导语:9月3日,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式在京举行,国产现役主战装备和新型军兵种集中亮相。
主体及结语:新型装备占比高,信息战等新质力量揭幕。8万羽和平鸽放飞,彰显和平理念。
背景: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20. 记者动情落泪,是赞叹中国和平繁荣,亦是企盼中东未来。和平与发展是人类的共同心愿,需共同努力。
四、作文(55分)
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21. 作文。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当彼岸花再次点亮校园,我们已不再是那群需要被照顾的新生。过去的一年里,或许有过胆怯,有过迷茫。但在这个花开的季节,面对新的面孔和新的自己,你一定完成了某件“终于”做到的事,请用一个故事,告诉我们你的这份“终于”是什么。
补全题目《又是一年花开季,我终于______》,再写一篇有真情实感记叙文。
要求:①不少于500字;②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③不得抄袭。
22. 作文
2025年4月,孙颖莎成功卫冕世界杯女单冠军。5月在多哈世乒赛中,成功卫冕世乒赛女单冠军,并成为中国乒乓球队历史上首位双圈世锦赛金满贯的女运动员。7月19日,孙颖莎已经连续三年稳坐世界第一,并以11250分创造历史。
请你就孙颖莎这张照片,写一篇新闻特写,要求用上新闻特写最常用的场景描写、侧面描写。
备注:比赛间隙,孙颖莎面对观众,静坐喝水。
要求:①不少于500字;②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③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答案】1. ①. dāng ②. 凌 ③. 键 ④. juān 2. D
3. ①. 示例:如初升太阳 ②. 照亮了复兴之路 ③. 如参天巨树 ④. 根植于千秋沃土
4.【答案】B
5.【答案】(1) ①. 他们办事认真、坚持原则、一视同仁 ②. 向季伯纠正对自己的称呼,不叫小鬼而叫同志;宁愿吃自己带的简单干粮,也不接受斯诺给予的带有“施舍”意味的洋面包;他们穿着不合身的肥大军装,脚踩草鞋,跋山涉水,但精神面貌却极其昂扬;观看“红军剧社”的演出时,红小鬼们是最热情的观众,为剧情欢呼、呐喊;他们唱歌、学习、参加体育比赛,脸上看不到苦难留下的阴霾,而是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和革命的热情。
(2)(B示例)超世之才:具有惊人的记忆力、清晰的组织头脑和出色的外交手腕;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在西安事变等重大历史关头,以冷静的头脑和灵活的策略,为红军赢得了转机;他能将复杂的思想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团结各方力量,从而打消了斯诺的许多疑虑,赢得了这位西方记者的信任。
坚忍不拔之志:顾顺章叛变后,面临重大危机他凭借惊人的效率和冷静,指挥了中共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秘密转移;在长征途中,他患上了严重的肝脓肿,一度生命垂危。在没有有效医疗的条件下,靠顽强的生命力挺过来;在党内斗争与复杂局面时,面对内部压力,为了大局而表现出了巨大克制和忍耐。
(A示例)超世之才:丰富的实战经验让他具有超高的军事才能;具有战略远见,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开创了游击战战术。
坚忍不拔之志:朱德面对残存的队伍,发出了“愿意继续革命的跟我走”的铿锵誓言,从而保存了革命的火种,实现了“朱毛会师”。作为红军总司令,他背负着整个军队存亡的责任,爬雪山过草地,吃野菜充饥,带领红军完成长征;为了寻找共产党,从云南跑到上海,又跑到北京,被陈独秀拒之门外后,最终远赴欧洲,在柏林找到了周恩来
6.【答案】(1)B (2)D
(3) ①. 李老师,您好!您认为诚实守信重要性是什么? ②. 确实如此。您是如何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品质的呢?
7.【答案】 ①. 老骥伏枥 ②. 岂不罹凝寒 ③. 松柏有本性 ④. 柴门何萧条 ⑤. 狐兔翔我宇 ⑥. 攀条折其荣 ⑦. 将以遗所思
8.【答案】描绘了闲适、质朴的田园生活。诗句中对田园生活的细致描摹,流露出对宁静惬意的田园生活的向往,但结合文章所写背景,实则表露出被贬后的失意与落寞。
【答案】9. A 10. (1)在春、冬两个季节,急流激起白色浪花,绿色的潭水中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在春、冬两个季节,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中有回旋的清波,绿色的潭水中倒映着的各种景物的影子。)
(2)因为(白天)所看到的景色非常奇异,所以(晚上)头脑中所想的也是变幻莫测。 11. B
12. 相同点:两文景都有雄浑豪放之美。如甲文中写山的高耸挺拔,遮天蔽日,夏水浩大湍急,乙文中瀑布撼山动谷,像直着喷出的雪花一样。
不同点:甲文还写出了三峡其他季节特色,春冬景的清幽秀丽,秋景的凄凉哀婉。乙文还突出了瀑布形态的多变,“喷雪”“虹”“丝”的形态多姿,让人不忍离去
【答案】13. ①. 努力适应城市生活 ②. 靳大妈在城里坚持做酱、柿饼、腌菜等传统食物 ③. 顾家恋亲、勤劳务实 ④. 靳大妈经常邀请“我”去看她做吃食并主动分享,返城在邻居门把手上放干菜。
14. (1)“吞咽”是“独自”吞咽,意味着无人知晓、无人分担。靳大妈在面对城市生活的巨大挑战时,负面情绪都选择自己默默消化。“吞咽”的是“各种不适”,包括城里找不到家门,离开其他家人,女婿的不解等等,作者将抽象、复杂的“各种不适”具象化,强调了靳大妈承受过程的艰难,刻画了她为儿女着想、善解人意的性格特点。
(2)动作描写,通过刨、系、拴三个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靳大妈动作的熟练、细致,可见她的心灵手巧。当然做柿饼,也是她对抗孤独感和乡愁的一种方式,为自己在陌生城市里的生活找到意义和慰藉。
15. 示例:“这花儿咋这样了?跟杂草似的……还有我那老伴儿和老妈!希望在家里多待几天,把家里收拾得妥妥帖帖……”
16. 随着城市化发展,年轻人进城,老人为了帮助子女照顾家庭也被迫进城,形成“银发迁徙”现象。“不是归来”表明城市不是他们熟悉的家,老人们始终缺乏归属感;“这个年岁”和“咬紧牙关”凸显了老年人本该安享晚年,却要为支持子女事业而默默承受陌生环境的不适与孤独。“漂泊”不仅是地理上的迁徙,更是心理上的无根状态。作者借此升华主题,从一位靳大妈的故事洞见到一个群体的时代命运——城市化在带来发展便利的同时,也让传统家庭结构中的老年人付出了沉重的情感代价,他们的付出与牺牲应当被看见、被理解、被关怀。
【答案】17. 大国重器铸和平,铁血丹心卫盛世
18. 九三阅兵新装备亮相,纪念抗战展军力。
19. 引题: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主标题:大国重器亮相阅兵式
导语:9月3日,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式在京举行,国产现役主战装备和新型军兵种集中亮相。
主体及结语:新型装备占比高,信息战等新质力量揭幕。8万羽和平鸽放飞,彰显和平理念。
背景: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20. 记者动情落泪,是赞叹中国和平繁荣,亦是企盼中东未来。和平与发展是人类的共同心愿,需共同努力。
21、22.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