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秋季六年级语文上册10月第一次月考检测试卷考查范围:第一、二单元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全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考生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清楚。3.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那些在战火中坚守信念、奋勇拼搏的英雄们,用生命诠释了勇气与担当。学校开展“传承英雄精神,争做时代少年”主题学习活动,让我们在文字中回望历史、感悟精神,用知识与行动致敬英雄。一、积累与运用。(33分)情境一:英雄精神的“语言密码”。英雄们的故事里藏着精准的表达与坚定的信念,就像规范的语言文字是传承精神的基础。让我们先筑牢语言根基,从字音、字形、词语到诗句,解码文字中的力量,为理解英雄精神做好准备。1.下列四组词语中,带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是( )。(3分)A.渲染(xuàn) 银妆(zhuāng) 摇曳(yè) 尘土纷嚣(xiāo)B.勾勒(lè) 单薄(báo) 琼浆(qióng) 天涯碧草(yá)C.境界(jìng) 参差(cán) 鸣啭(zhuàn) 芬芳馥郁(fù)D.舞蹈(dáo) 幽雅(yōu) 妩媚(wǔ) 襟飘带舞(jīn)2.读一读,写一写,注意把字写得正确、美观。(10分)伴随着lóng lóng( )的雷声,大雨夹着bīng báo( )倾泻而下,世界变得mí méng( )mó hu( )。不一会儿,雨过天晴,一道cǎi hóng( )在天空画出优美的xiàn tiáo( ),仿佛天穿了一件新yī shang( )。地面上的积水huì jí( )一处,倒映着天空,相映成趣,让人huì xīn( )一笑:地上仿佛铺了一块多彩的dì tǎn(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墙角的花,当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B.古往今来,中华民族创造了无数惊天动地的伟业。C.这个伟大的战士,像千斤巨石,伏在那儿纹丝不动,直到牺牲。D.同学们围坐在一起顾影自怜,热烈地讨论着联欢会的节目。4.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A.居高临下(面向) 昂首挺胸(抬起) 完全一致(样子)B.斩钉截铁(割断) 排山倒海(推开) 气壮山河(壮丽)C.坚强不屈(弯曲) 迎风招展(开展) 全神贯注(一贯)D.开国大典(典礼) 大举进犯(举动) 惊天动地(吃惊)5.下面是同学们参与“红色阅读”活动时的摘抄,分号使用不正确的是( )。(3分)A.国旗升起来了,升起的是华夏儿女的自豪;国旗升起来了,升起的是中华民族的梦想。B.有一种感动,叫“中国红”;有一种骄傲,叫“五星红旗”;有一种表白,叫“我爱你中国”。C.回首昨天,我们的祖国在曲折中走过了几十年的光辉历程;展望未来,我们的祖国以让世人瞩目的姿态敲响了新时代的钟声。D.革命先烈们为了新中国的缔造;为了全国人民的解放;在战火纷飞的年代,用浩然正气和崇高理想,谱写了激动人心的不朽篇章。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A.“灯光”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象征着新时代幸福的生活。B.《花之歌》中作者在文中借花的生长与凋谢,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C.邱少云严守纪律,在抗日战争中为了整体胜利而自我牺牲,称得上是“伟大的战士”。D.《开国大典》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既让我们感受到整个阅兵式的庄严、隆重,也让我们领略到各个队伍的特色。7.回顾所学课文内容填空。(5分)(1)《宿建德江》中以舟泊暮宿作为自己抒发感情的归宿,写出了作者羁旅之思的诗句是“移舟泊烟渚,__________”。(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运用强烈的色彩对比,将一场骤雨描写得淋漓尽致的诗句是“__________,白雨跳珠乱入船”。(3)《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中描写山村夏夜月明星稀、蝉鸣阵阵的词句是“_________,清风半夜鸣蝉”。(4)《过故人庄》中描绘诗人与朋友对饮畅谈,表现诗人对山村生活的喜爱的诗句是“开轩面场圃,__________”。(5)《七律 长征》中,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写出红军长征路途的艰辛,增加了诗歌感染力的诗句是“金沙水拍云崖暖,__________”。8.把下列四个句子依次填入语段的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3分)______,你尽可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激湍;______,你尽可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舞、春水潺潺;______,你尽可翕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黄菊的清爽;______,你尽可浅酌慢饮,细品舌尖的甘苦、鼻端的幽芳。①文学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 ②文学是一首清脆圆润的古曲③文学是一幅意境高远的中国画 ④文学是一杯回味无穷的茗茶A.①③④② B.④③②① C.③②①④ D.②①③④二、综合性学习。(9分)情境二:“红色阅读”的实践延伸。在“我爱阅读”主题演讲活动中,许多同学选择了红色经典。让我们为演讲打磨题目、准备素材,用生动的语言传递阅读红色书籍的感悟,让英雄故事在校园里传扬。1.【任务一】请为你的演讲拟一个题目,并说说围绕演讲内容,你准备了哪些材料作为演讲稿的素材。(5分)题目:《______________》材料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任务二】下面是小秦演讲稿的部分文段,请你阅读并仿照画线句帮他补全演讲稿的内容。(4分)同学们,一缕书香,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喧闹的生活中,书香犹如清风,抚过我们浮躁的心,让我们重回静穆;枯燥的生活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理解。(28分)情境三:文字中的“英雄群像”。翻开历史篇章,狼牙山五壮士的壮举、杨根思的高地雄魂,还有像木槿花一样在困境中绽放的坚韧生命,都在文字中闪耀。让我们走进这些篇章,感受英雄的精神力量,体会生命的顽强。(一)对比阅读。(12分)【文本一】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狼牙山五壮士》【文本二】①趁着夜色,杨根思进入了小高岭阵地。黎明时分,天下起了大雪,战士们蹲在用冻土块筑成的工事里,脚上的鞋袜早已冻在了一起,手指也已经冻得拉不开枪栓,饥饿更是一阵阵地袭来。突然,美军密集的炮火落在小高岭上,顷刻间,弹片横飞、火光冲天,弹片、树枝、石块和黑色的雪团四处飞溅起后,又被浓烟所掩盖,沉重的爆炸声、尖锐的呼啸声,刹那间响成一片。②敌人在坦克的掩护下又一次冲了上来,随着手榴弹的爆炸声,杨根思继续带领战士们冲入敌群,枪声、刺刀的格杀声和喊杀声响成一片。杨根思的声音压倒了所有的声响:“为了祖国,为了朝鲜人民,冲啊!”敌人的进攻又失败了,他们一批批地被歼灭在小高岭阵地前。但随着人员和弹药的减少,杨根思和战士们知道更惨烈的战斗还在等着他们。——《高地雄魂杨根思的故事》1.根据意思写出文本中对应的词语。(4分)(1)处在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或傲视他人。_______(2)身体粉碎(多指为了某种目的而丧生)。_______2.对比阅读,填写表格。(3分)文本 场面描写 写作方法文本一 先描写_______场面,接着重点描写_______的战斗表现。 两个文本都运用了_______的方法来描写场面。文本二 先描写战士们和美军战斗的场面,接着重点描写杨根思的战斗表现。3.这两篇文本都运用了_______描写、_______描写和场面描写的方法,凸显人物形象。(2分)4.读两篇文本,你从中体会到了战士们怎样的革命精神?(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外阅读。(16分)好一朵木槿花①又是一年秋来,洁白的玉簪花挟着凉意,先透出冰雪的消息。美人蕉也在这时开放了。红的黄的花,耸立在阔大的绿叶上。接下来该是木槿,在我家这以草为主的小园中,它是外来户,以前给我的印象是平庸,我从未仔细瞧过它。那时园中荒草没膝,除了我们亲爱的玉簪花之外,只有两树忍冬。我没有指望还能看见别的什么颜色。②忽然在绿草间,闪出一点紫色,亮亮的,轻轻的,在眼前转了几转。我忙拨开草丛走过去,见一朵紫色的花缀在不高的绿枝上。原来,木槿开花了,而且是紫色的。木槿花的三种颜色,以紫色最好。那红色极不正,好像颜料没有调好;白色的花,有老伙伴玉簪已经够了。最愿见到的是紫色的,好和早春的二月兰、初夏的藤萝相呼应,让紫色的幻想充满在小园中,让风吹走悲伤,让梦留着。惊喜之余,我小心地除去它周围的杂草,做出一个浅坑,浇上水。一阵风过,草面漾出绿色的波浪,薄如蝉翼的娇嫩的紫花在一片绿波中歪着头,带点调皮,却丝毫不知道自己显得很奇特。③去年,月圆过四五次后,几经洗劫的小园又一次遭受磨难。园旁小兴土木,盖一座大有用途的小楼。泥土、砖块、钢筋、木条全堆在园里,像是零乱地长出一座座小山,把植物全压在底下。我已习惯了这类景象,知道毁去了以后,总会有新的开始,尽管等的时间会很长。没想到秋来时,一次我走在这崎岖的山路上,忽见土山一侧,透过砖块钢筋伸出几条绿枝,绿枝上,一朵紫色的花正在颤颤地开放!④我的心也震颤起来,一种悲壮的感觉攫住了我。土埋大半截了,还开花!我跨过障碍,走近去看这朵从重压下挣扎出来的花。仍是娇嫩的薄如蝉翼的花瓣,略有皱褶,似乎在花蒂处有一根带子束住,却又舒展自得,它不觉得环境的艰难,更不觉得自己的奇特。忽然觉得这是一朵童话中的花,拿着它,任何愿望都会实现,因为持有的,是面对一切困难的勇气。紫色的流光抛散开来,笼罩了凌乱的工地。那朵花冉冉升起,倚着明亮的紫霞,微笑地看着我。⑤今年果然又有一个开始,小园经过整治后,不再以草为主。那株木槿高了许多,枝繁叶茂,但是重阳已届,仍不见花。我常在它身旁徘徊,期待着震撼了我的那朵花再来。(有删改)1.下面对文中第②段画“____”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是( )。(3分)A.运用比喻的手法,把杂草涌动的样子比作绿色的波浪,生动地描绘了风吹绿草的画面。B.运用拟人的手法,把紫色的木槿花人格化,形象地写出紫花娇人的姿态。C.将木槿的花瓣比作蝉翼,突出它的奇特另类,暗含作者对木槿花的轻视态度。D.表现了作者在小园中看见紫色木槿花时的欣喜和对它由衷的喜爱之情。2.阅读全文,作者对木槿花态度变化的过程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轻视→欣赏→惊喜→期待 B.惊喜→轻视→期待→欣赏C.轻视→惊喜→欣赏→期待 D.惊喜→轻视→欣赏→怀念3.文章先说印象中的木槿是平庸的,后说木槿花是“震撼了我的那朵花”,下列对作者这样安排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作者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B.前后都表现了木槿活泼、坚实的生命状态C.前后对比突出木槿面对艰难乐观自得的品质D.令文章情感有变化,激发读者阅读兴趣4.作者为什么说“我的心也震颤起来,一种悲壮的感觉攫住了我”?(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木槿花的生长过程引发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在这里,木槿花是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的化身。由此你想到了什么具有象征意义的植物?它给了你什么启发?(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写作园地。(30分)情境四:书写身边的“英雄印记”。英雄精神不只在历史中,也在我们的生活里——一次难忘的集体活动中展现的团结,或是大自然中生命带来的启示。拿起笔,记录下这些触动心灵的瞬间,让英雄精神在平凡中延续。请你从下面的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进行写作。(30分)习作一:同学们,六年来学校会举行很多活动,比如运动会、朗诵会、植树节、端午节看龙舟……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个活动?仔细想一想,选择你参与的一个活动写下来。注意写清楚活动的过程。要求:①题目自拟。②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③书写工整,干净。④400字左右。习作二:妙笔生花。世间上从来不缺少美,而是缺少了发现美的眼睛。俯下身来细心观察,总能看到细微角落的丰富多彩,或许是蚂蚁王国,或许是鸟儿天堂……它们的世界同样神秘。如果你也能变成大自然中的一员,你最想变成什么?一只蚂蚁、一条小鱼、一只蜜蜂,还是一棵大树……试着写写吧!要求:①发挥想象,内容具体,语言生动。②题目自拟。③字数在400字左右。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33分)1.(3分)A2.(10分)隆隆 冰雹 迷蒙 模糊 彩虹 线条 衣裳 汇集 会心 地毯3.(3分)D4.(3分)B5.(3分)D6.(3分)C7.(5分)(1)日暮客愁新 (2)黑云翻墨未遮山 (3)明月别枝惊鹊 (4)把酒话桑麻 (5)大渡桥横铁索寒8.(3分)C二、综合性学习。(9分)1.(5分)书香伴我成长 《影响人类历史的100本书》——从这本书中选择了一些在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文学作品和作者,介绍它们是如何塑造历史进程和人类思想的。 《阅读的力量》——引用其中的研究数据和案例,阐述阅读对个人成长和智力发展的积极影响,如提高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等。2.(4分)书香如同灯塔 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让我们不再迷茫三、阅读理解。(28分)(一)对比阅读。(12分)1.(4分)居高临下 粉身碎骨2.(3分)战斗 战士们个人 点面结合3.(2分)动作 语言4.(3分)从战士们杀敌的战斗场面和战斗表现中可体会到战士们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二)课外阅读。(16分)1.(3分)C2.(3分)C3.(3分)B4.(3分)在布满砖块、钢筋等的恶劣的环境中,木槿竟然还能顽强地生长,作者被这种在重压之下顽强生长、不轻易屈服的精神震撼到了,对木槿很钦佩。5.(4分)我联想到松树。松树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常青树。不管是酷暑还是严寒,它依然苍劲挺立,四季常青。启发:我们不管在多么艰难的环境中都要意志坚强,坚贞不屈,不被困难打倒。四、写作园地。(30分)(30分)例文一:一次有意义的比赛岁月如同湍急的河流,不断冲刷着我的记忆,许多校园生活的片段已逐渐模糊。然而,在我心灵的深处,有一件事情却始终清晰如初,那就是去年秋天老师组织的那场拔河比赛。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秋日,老师为了增强我们的体质并培养团队精神,决定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拔河比赛。全班被分为两个队伍——“猛虎队”和“雄鹰队”,而我荣幸地成为了“雄鹰队”的一员。两队实力均衡,都渴望在比赛中展现自己的风采,因此大家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随着老师的一声哨响,比赛正式拉开帷幕。双方队员紧紧握住绳子,双脚稳稳地蹬在地上,身体向后倾斜,仿佛要用尽全身的力气将绳子拽向自己这一边。绳子中间的红绸带成为了争夺的焦点,它时而偏向“猛虎队”,时而又倾向“雄鹰队”,场面异常激烈。我的手掌被绳子勒得生疼,但绳子却纹丝不动,双方陷入了胶着状态。只见我方的队员小军眼神中充满了坚定与决心,他咬紧牙关,双手紧握绳子,拼尽全力向后拉。在啦啦队的加油声中,我们终于打破了僵局,红绸带猛地偏向了我们这一边,我们“雄鹰队”取得了第一局的胜利!胜利的喜悦让我们士气大增,我们一鼓作气,再接再厉,最终以二比零的比分战胜了“猛虎队”,夺得了比赛的冠军。那一刻,我们欢呼雀跃,彼此拥抱庆祝,享受着胜利的喜悦和团队的力量。这次拔河比赛不仅让我体验到了竞技的激烈与刺激,更让我深刻理解了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它教会了我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如何与队友紧密合作,共同为胜利而奋斗。这场比赛将成为我记忆中最宝贵的一段经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例文二:我变成了一只小蚂蚁如果我能变成大自然中的一员,我最想变成一只小蚂蚁。清晨,我在一片草叶下醒来,周围是我的蚂蚁伙伴们。我们居住的蚁穴就像一座庞大的地下城堡,有着错综复杂的通道。今天,我和伙伴们的任务是寻找食物。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出发了,那场面就像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我们在草丛中穿梭,突然,我发现了一块巨大的饼干屑。我兴奋地用触角向伙伴们传递信息,大家立刻围了过来。可是,饼干屑对于我们来说实在是太大了,就像一座小山。但是我们没有放弃,大家齐心协力,有的在前面拉,有的在后面推。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一只小蚂蚁不小心摔倒了,旁边的伙伴马上过来帮忙扶起它,继续前进。我们沿着来时的路,一步一步艰难地把饼干屑往蚁穴挪。途中,我们遇到了一个小水坑,这可怎么办呢?这时,几只蚂蚁迅速爬进坑里,用自己的身体搭成了一座桥,让其他蚂蚁顺利通过。终于,我们把饼干屑运回了蚁穴。变成一只小蚂蚁,虽然我很渺小,但我能感受到团队的力量。我们一起寻找食物,一起克服困难,在这个小小的世界里,有着大大的温暖和力量。2025秋季六年级语文上册10月第一次月考检测试卷答题卡(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贴条形码区考生禁填:缺考标记违纪标记以上标志由监考人员用2B铅笔填涂选择题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错误填涂[×] [√]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学号,在规定位置贴好条形码。2.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mm黑色签字笔答题,不得用铅笔或圆珠笔答题;字体工整、笔迹清晰。3.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注意事项)(准考证号:)(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一、积累与运用。(33分)(第1、3~6、8题请用2B铅笔填涂) 1.(3分)[ A ] [ B ] [ C ] [ D ] 2.(10分)( ) ( ) ( ) ( ) ( ) ( ) ( ) ( ) ( ) ( ) 3.(3分)[ A ] [ B ] [ C ] [ D ] 4.(3分)[ A ] [ B ] [ C ] [ D ] 5.(3分)[ A ] [ B ] [ C ] [ D ] 6.(3分)[ A ] [ B ] [ C ] [ D ] 7.(6分)(1)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 8.(3分)[ A ] [ B ] [ C ] [ D ]二、综合性学习。(9分) 1.(5分)题目:《______________》 材料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分)同学们,一缕书香,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喧闹的生活中,书香犹如清风,抚过我们浮躁的心,让我们重回静穆;枯燥的生活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理解。(28分) (一)课内阅读。(12分) 1.(4分)(1)___________ (2)___________ 2.(3分) 文本场面描写写作方法文本一先描写_________场面,接着重点描写_________的战斗表现。两个文本都运用了___________的方法来描写场面。文本二先描写战士们和美军战斗的场面,接着重点描写杨根思的战斗表现。3.(2分)_________ _________ 4.(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16分) 1.(3分)[ A ] [ B ] [ C ] [ D ] 2.(3分)[ A ] [ B ] [ C ] [ D ] 3.(3分)[ A ] [ B ] [ C ] [ D ] 4.(3分)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写作。(30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秋季六年级语文上册10月第一次月考检测试卷.docx 2025秋季六年级语文上册10月第一次月考检测试卷答题卡.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