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宜阳学校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西省宜春市宜阳学校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七年级语文阶段性训练
说明:本练习共五大题,22小题,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6分)
春天的明月山漫山杜鹃绽成震,粉的、紫的、红的花朵缀满枝头,微风拂过,花瓣簌簌飘落,似给青山披上了
一层斑斓的纱衣;夏天的明月山飞瀑流泉送清凉,三叠泉、云谷飞瀑等景观气势磅盛,水流撞击岩石的声响,在山
谷间久久回荡,为燥热的时节添了份清爽()秋有层林尽染绘画卷,枫叶红、银杏黄、松柏绿与澄澈的湖水交相
辉映,随手一拍都是绝美的风景:冬有琼枝玉树裹银装,雪花咄咄逼人,覆盖了山峦与栈道,整个景区静()
无声,宛如童话世界。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1)澄■
(2)mi
2.在括号内填人的标点符号是:
(2分)
3.文段中加横线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气势磅礴
B.交相辉映
C.咄咄逼人
D.美不胜收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小题。(4分)
那是打开朱自清所有诗文的一把钥匙,透过诗情画意的文字,我们可以感受他的脉脉情思和独特心境。对于
教育,他有坚贞的信仰,虽一生贫病交加,但他坚持砥砺气节,不为五斗米折腰,不吃“嗟来之食”。他之所以
被历史铭记的原因,是因为绽放出了独特的生命光彩。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修改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他之所以被历史铭记的原因,是绽放出了独特的生命光彩。
B.他之所以被历史铭记,是因为绽放出了独特的生命光彩。
C.他被历史铭记的原因,是因为绽放出了独特的生命光彩。
D.他之所以被历史铭记,是绽放出了独特的生命光彩。
5.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
A.他坚持砥砺气节,不为五斗米折腰”中,“坚持”是动词,“气节”是名词,二者搭配准确,体现朱自清的品
格。
B.“那是打开朱自清所有诗文的一把钥匙”本句话中运用了比喻修辞中的明喻,这里的“钥匙”用的是比喻义。
C.材料中“脉脉情思”的“脉脉”常用来形容情意深厚,用来描述朱自清诗文中的情感,贴合其文字细腻的特点。
D.“虽一生贫病交加,但他坚持砥砺气节”朗读时,重读“但”“坚持”,突出朱自清困境中的品格坚守。
二、古代诗文阅读(22分)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6-7小题。(4分)
夜雪
白居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注】①这首五绝作于元和十一年(816),白居易时年四十五,因上书论幸相遇刺事被贬江州,任江州司马。
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折竹声于夜深而时闻,显示了冬夜的寂静,写出了诗人的彻夜无眠。
B.全诗未直接写“雪”的形态,却从多感官角度描绘让读者感知到雪的存在,语言凝练而意蕴丰富。
C.诗中的“冷”字不仅说明雪在下,而且暗示雪大:“明”字说明天快亮了;“重”字说明雪下得很大。
D.全诗朴实自然,却韵味十足;诗境平易,而熨帖自然,无雕琢之痕。
7.全诗运用侧面烘托,依次从一一、视觉、一,二个感官角度着笔,突显夜雪之大,抒发了作者之情(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小题。(12分)
第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