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唐县一中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Mn- 55 Na-23 Fe-56 I-127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1.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钢制船壳上镶嵌铜块减缓船体的腐蚀 B 电解氯化镁溶液可制备单质镁C. 铅酸蓄电池属于二次电池 D. 使用加酶洗衣粉时,温度越高效果越好2. 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热化学方程式 实验A 的燃烧热为-241.8BC 含1mol NaOH的稀溶液与浓完全中和,放出热量小于57.3kJD 金刚石比石墨稳定3.下列平衡移动方向和现象判断正确的是 ( )A.,加水,平衡逆向移动,溶液黄色变浅B.,加入Fe粉,平衡正向移动,溶液颜色加深C.,压缩容器体积,平衡不移动,气体颜色无变化D. ,升温,溶液由蓝色变为黄色4. 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溶液中含有的数目为B. 常温下,的溶液中数目为C. 溶液中含有的O原子数目为D. 常温下,1L PH=1的H2SO4溶液中,由水电离的H+数目为5×10-14NA5.一定条件,反应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描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历程中共有两个基元反应 B.总反应速率快慢由第二步决定C.第二步基元反应为D.该反应所有基元反应均为吸热反应6.400℃时,向容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和H2,发生如下反应:。反应过程中测得的部分数据见表:0 10 20 3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在前10 min内的平均速率为B.4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数值为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温,平衡时,则反应的△H<0D.400℃时,若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15 molCH3OH,达到平衡时CH3OH的转化率大于20%7. 我国科学家在一颗距离地球100光年的行星上发现了不可思议的“水世界”,引起了全球科学界的轰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温度升高,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增大,酸性增强B. 溶于水后导电,所以是电解质C. 室温下,的盐酸溶液中,D. 向水中加入固体后(溶液温度不变),水的电离程度减小8. 下列关于反应与能量的示意图表示错误的是 ( )A. 图①可表示 的能量变化B. 图②说明反应物的键能和小于生成物的键能和C. 实验的环境温度为20℃,将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体积分别为、的HCl、NaOH溶液混合,测得混合液的最高温度如图③所示(已知)D. 已知稳定性:B9.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或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实验目的或结论A 室温下,用试纸分别测定HClO溶液和CH3COOH溶液的 比较和的酸性强弱B 证明压强对平衡移动产生影响 向充有NO2和N2O4混合气体的恒容透明密闭容器中充入氦气增大压强,观察现象C 取溶液,向其中滴加溶液,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成血红色 该反应是可逆反应D 用石墨作电极电解溶液,某电极附近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电极为阴极10. 在水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已知该反应速率方程为(k为常数),为探究反应速率(v)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在20℃进行实验,所得的数据如下表:① ② ③ ④ ⑤0.008 0.008 0.004 0.008 0.0080.001 0.001 0.001 0.002 0.0010.10 0.20 0.20 0.10 0.40v1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反应体系的三种物质中,H+(aq)的浓度对反应速率影响最大B. 速率常数的数值为0.03C. a、b、c的值分别为1、5、6 D. 实验⑤中,11. t℃时,一定量的混合气体在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平衡后测得B气体的浓度为0.6。其他条件不变,将密闭容器的容积扩大1倍,重新达到平衡后,测得B气体的浓度为0.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重新达到平衡时,A气体的浓度减小 B. 该反应在高温条件下有自发性C. 重新达到平衡时,D气体的体积分数减小 D. 恒温下扩大容器体积,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12. 下列叙述与图像对应的是 ( )A. 对达到平衡状态的反应:,图①表示在时刻充入了一定量的C,平衡逆向移动B. 由图②可知,、,且满足反应:C. 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M为平均摩尔质量,由图③可知该反应D. 在不同的密闭容器中,1mol 和足量C发生反应:,维持温度不变,反应相同时间后,各容器测得百分含量的变化如图④所示,则只有F点为平衡点13. 工业上,常用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废水中的有机物,达标后才排放。某废水含醋酸盐,利用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废水原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装置工作时,电流由b极经用电器流向a极B. 反应时有质子向a极区迁移C. b极反应式为D. 高温下该装置处理废水的效率更高14.我国科技工作者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可充电电池,以为电解质,电解液中加入1,3-丙二胺()以捕获,使放电时还原产物为。该设计克服了导电性差和释放能力差的障碍,同时改善了的溶剂化环境,提高了电池充放电循环性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放电时,电池总反应为B. 充电时,多孔碳纳米管电极与电源正极连接C. 充电时,电子由电极流向阳极,向阴极迁移D. 放电时,每转移电子,理论上可转化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58分)15.(17分)已知E1=134kJ·mol-1、E2=368 kJ·mol-1,请参考题中图表,按要求填空:(1)图甲是1mol NO2(g)和1mol CO(g)反应生成CO2(g)和NO(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若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加快,E1的变化是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ΔH 的变化是______,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2)已知25 ℃、101 kPa下,1 mol水蒸发为水蒸气需要吸热44.01 kJ。2H2O(l)===2H2(g)+O2(g) ΔH=+571.66 kJ·mol-1C(s)+H2O(g)===CO(g)+H2(g) ΔH=+131.29 kJ·mol-1则反应C(s)+1/2O2(g)===CO(g)的反应热ΔH=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表所示是部分化学键的键能参数:化学键 P-P P-O O=O P=O键能 a b c x已知白磷燃烧反应的ΔH=—d kJ·mol-1,白磷及其完全燃烧生成的产物的结构如图乙所示。表中x=________ kJ·mol-1(用含a、b、c、d的代数式表示)。(4)某学生想通过测定中和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来计算中和反应的焓变。他将50 mL 0.5 mol/L的盐酸与50 mL 0.55 mol/L 的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有多处错误,其中一处错误是缺少了一种玻璃仪器__________________;②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则求得的中和反应的ΔH _________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③实验中改用20 mL 0.50 mol/L的盐酸跟20 mL 0.55 mol/L的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反应的ΔH ________ (填“相等”或“不相等”)。16.(15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很多,某课外兴趣小组用实验的方法对其进行探究.(1)实验一:取的溶液各分别进行下列实验,实验报告如下表所示.序号 V(过氧化氢溶液) V(氯化铁溶液) 二氧化锰质量 反应温度 V(水) 结论1 10 2 0 50 82 10 2 0 30 83 10 0 1 30 a①实验1、2研究的是___________对分解速率的影响.②表中数据a的值应该为_________;实验2、3研究的是__________对分解速率的影响.(2)实验二:查文献可知,对分解也有催化作用,为比较对分解的催化效果,该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回答相关问题:①定性分析:如图甲可通过观察___________,定性比较得出结论.有同学提出将溶液改为溶液更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②定量分析:如图乙所示,实验时以收集到气体为准,忽略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_______ ____.(3)①溶液在催化下分解的反应历程如下:第一步反应历程为:第二步反应历程为:______ _____;②该小组预测同为第四周期VⅢ族的可能有相似的催化作用.查阅资料:(其中均为价)也可用作分解的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如图表示两种不同方法制得的催化剂在时催化分解的溶液的相对初始速率随x变化曲线.a.由图中信息可知___________法制取得到的催化剂活性更高.b.推测两种离子中催化效果更好的是___________.17.(14分)Ⅰ、化学反应中释放或吸收的热量在生活、生产、科技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神舟”系列火箭用偏二甲肼()作燃料,作氧化剂,反应后产物无污染。已知:反应1:反应2: 。写出和反应生成、、的热化学方程式: _ _。Ⅱ、电动势是由电池中存在离子浓度差而产生的,该电池称为离子浓差电池(两侧离子浓度趋于相等)。某小组设计离子浓差电池,如图甲所示。以离子浓差电池为电源利用废料制备二氧化锰、难溶性,如图乙所示。滤布的作用是阻挡固体颗粒,但离子可自由通过。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离子交换膜R是 (填“阳离子”“阴离子”或“质子”)交换膜。(2)图甲中b极与图乙中_ (填“A”或“B”)极连接。(3)图乙中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4)电解一段时间后溶液中浓度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判断依据是 。(5)已知图甲中交换膜两侧溶液都是,忽略体积变化。利用图甲作电源,理论上制备质量为_ _g。18.(12分) 目前合成氨技术原理为: 。(1)一定温度下,在固定体积的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和发生上述反应,下列描述中不一定说明该反应已达平衡的是 。A. 容器内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 B.C. 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 D. 的物质的量分数保持不变(2)673K、30MPa下,向容积为2.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0.80mol 和1.60mol ,反应3分钟达到平衡时,的体积分数为20%。该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 (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若达平衡后再向该容器中充入0.40mol 和0.40mol ,该平衡将 (填“正向移动”、“逆向移动”或“不移动”)。(3)某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起始时氢气的物质的量对合成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图中T表示温度,n表示起始时物质的量)。由图可知, (填“>”、“<”),a、b、c三点中, 点时的转化率最大,a、b、c三点的平衡常数分别为、、,三者大小关系为 _。高二10月月考化学答案1-5 CBDBC 6-10 DDCDA 11-14 BBCC15. (本题18分,每空2分)(1) 减小;不变; NO2(g)+CO(g)=CO2(g)+NO(g) ΔH =-234kJ·mol-1(2) -110.53 kJ·mol-1(3) (d+6a+5c-12b)/4(4) ①环形玻璃搅拌棒;②偏大;③不相等;相等。16.(1)①温度 ②10 催化剂(2)①产生气泡的快慢 控制阴离子相同,排除阴离子的干扰② 收集40mLO2所需的时间(3)①2Fe2++H2O2+2H+=2Fe3++2H2O ② 微波水热法 Co2+17.(1)阴离子 (2)A(3) LiMn2O4+3e-+8H+=Li++2Mn2++4H2O(4) ①. 增大 ②. 反应生成了锰离子,溶液中锰离子浓度增大(5)18. (1)BD (2) 1.1 逆向移动(3) > a高二10月月考化学答案1-5 CBDBC 6-10 DDCDA 11-14 BBCC15. (本题18分,每空2分)(1) 减小;不变; NO2(g)+CO(g)=CO2(g)+NO(g) ΔH =-234kJ·mol-1(2) -110.53 kJ·mol-1(3) (d+6a+5c-12b)/4(4) ①环形玻璃搅拌棒;②偏大;③不相等;相等。16.(1)①温度 ②10 催化剂(2)①产生气泡的快慢 控制阴离子相同,排除阴离子的干扰② 收集40mLO2所需的时间(3)①2Fe2++H2O2+2H+=2Fe3++2H2O ② 微波水热法 Co2+17.(1)阴离子 (2)A(3) LiMn2O4+3e-+8H+=Li++2Mn2++4H2O(4) ①. 增大 ②. 反应生成了锰离子,溶液中锰离子浓度增大(5)18. (1)BD (2) 1.1 逆向移动(3) >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唐县一中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docx 唐县一中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