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道法10月限时作业1.习近平总书记对“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问计于民”。“问计于民”体现了()A.科学决策 B.民主决策 C.民主监督 D.政治协商2.下列是小华同学预习时搜集到的两份素材。据此推测,他预习的内容是 ()第四轮“三支一扶”计划实施以来,国家已选派16.5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服务,既鼓励“下得去、留得住”,还支持“干得好、流得动”。 在“黄海明珠人才计划”的温暖护航下,16.46 万名高校毕业生相继奔赴盐城,实现个人价值与城市发展的双赢。A.坚持区域协调发展B.积极调整人口政策C.完善基本经济制度D.实施人才强国战略3.“要建成有健身功能的绿地”“可别搞成跳广场舞的场地,太扰民了”。对于改造小区的空地,居民各有说法。社区工作人员把居民代表请到“社区议事厅”,寻找诉求共同点,达成一致意见。这体现了()①政府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服务 ②民主监督是公民的基本权利③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真实的民主 ④基层社区实行群众自我管理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4.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试点,使更多老年人幸福地养老;推进医学影像“云胶片”应用,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打破城乡户籍壁垒,让更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A.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完善 B.人口素质有了显著提升C.就业质量得到切实保障 D.在发展中增进民生福祉5.下面是全国统一心理援助热线 12356的开通过程示意图。()A.有利于营造全民守法的良好氛围 B.赋予了社会公众一定程度的立法权C.说明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 D.是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6.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抗日战争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精神,丰富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激励着中华儿女英勇奋战,用胜利赢得和平。下列精神是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有()①抗洪精神②女排精神③延安精神④伟大抗战精神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7.小新想在学校的“石榴红”校刊上投稿,摘抄了这样一段文字,你认为他的文章主题是青海拉面承载着高原民族的坚韧与包容,它用一根面条的韧性织就传统与现代交融的产业新篇,以一碗汤的温度烹煮中华民族的团结盛宴。A.数字赋能带动拉面产业的智慧转型 B.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动实践C.青海拉面独特味道深受所有人喜爱 D.各民族积极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8.“天地之大,黎元为本。”下列选项中属于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的是()A.民生 B.人力 C.物力 D.技术9.党的领导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证。下列是某村村民自治的四个场景及学生解读,对场景解读合理的是 ()①场景1:村民拿着选民证郑重选出村委会主任等成员,党领导下的新一届村委会产生。解读————这是间接选举,全村村民都有选举权,选举要公平有序。②场景2:村民代表座谈,讨论有关古村落保护的事宜,大家畅所欲言。解读——这是民主协商的充分体现,众人的事众人商量。③场景3:每月村委会都在“信息栏”公示村委会财务收支情况,关注度很高。解读———这是民主管理,也是公民表达权的具体体现。④场景4:不到两年,村里发生显著变化,村民们都说:“跟着村党支部干准没错。”解读——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优势突显。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0.2025年5月20 日起,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施行。该法包括公平竞争、投资融资促进、科技创新、权益保护等多个专章。对于该法施行带来的积极影响,传导正确的是 ()A.完善科技创新制度→降低民营经济组织市场经营风险→拓展民营经济的发展空间B.完善投资融资制度→支持引导民营经济投资重点领域→巩固民营经济的主体地位C.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允许民营经济组织进入所有领域→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D.依法保护合法权益→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的法治环境→提振民营经济的发展信心11.“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其意蕴含着现代文明的核心应是()A.平等 B.法治 C.德治 D.人治12.根据下图可以推断出()①我国科幻产业在国际上具有明显竞争优势②科幻产业在我国文化产业中的占比逐年上升③科幻产品满足消费需求,推动了科幻产业营收增长.④科幻产业发展将会增强对人才和技术等资源的吸引力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3.某市积极探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有效路径,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的心坎上。下列关于该路径各环节的排序,正确的是 ()①政府履行职责,组织实施项目②政府倾听民声,公开征集项目③人大调研视察,监督检查项目④人大代表票决,确定实施项目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C. ②—④—①—③ D. ③—②—①—④、14.某村注重“法治”与“德治”的融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法治知识融入日常,强化村民的普法教育和道德建设。近两年来,通过德法并举的方式,该村的矛盾纠纷调处率达到100%。因在乡村治理方面的显著成效,该村获评省乡村治理“百镇千村”示范村。在乡村治理中该村()①强化了法律的规范作用②做到了依法行政服务村民③发挥了道德的教化作用④实现了科学立法严格执法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5.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靠改革开放振奋了民心、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力量,靠改革开放实现了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的前景。由此可知()①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②改革开放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③改革开放让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实现了中国梦④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16.【逐梦·强信心】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各行业、各领域的梦想正逐步实现……经济腾飞梦相关链接: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全部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是反映经济总体状况最重要的指标。(1)概括上图数据变化的趋势(1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1分)。(答出一点原因即可)美丽中国梦曾经因为人为干预而衰落,如今西溪湿地用20年时光书写了湿地与城市一体化发展的生动实践;塔克拉玛干沙漠戴上了3046公里的“绿围脖”,科尔沁沙地正重现草原风光……一个个故事展现中国当代生态治理智慧,助推美丽中国建设。(2)上述成就表明我国面对生态危机作出了怎样的智慧选择 (1分)(3)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需要我们处理好哪两者之间的关系 (1分)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全国两会是集中反映和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平台。【把稳民主航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两会,先后60多次参加团组审议讨论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国家发展锚定方向,为人民幸福谋篇布局。党的主张、国家意志、人民意愿紧密融合,汇聚起信心和力量。(4)材料表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证是什么 (1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显著优势是什么 (1分)【夯实民主根基】2025年全国两会,来自各地各行各业的代表委员齐聚北京,共商国家发展大计、共议民生热点问题,凝聚广泛共识,共同擘画中国式现代化美好未来。(5)除了材料中体现的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还有哪些 (3分)民之所望,政之所向。今年,国务院办公厅派出80余名工作人员到35个人大代表团、34个政协界别开展旁听,全面记录、汇总转办、高效回应。一条条真知灼见,将被吸收转化为政府工作的硬招实招,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人民福祉。(6)请运用政府的相关知识回答,政府工作报告为什么“一如既往直面民意关切、回应民生诉求” (2分)【筑牢民主屏障】2025年3月1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的决定。(7)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什么 (1分)(8)在辽宁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东北全面振兴,归根到底靠改革开放。”,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2分)17.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是社会和谐之本。我国在民生领域成就斐然。聚焦民生,让我们一起来解读密码。【顶层设计】在2025年新年贺词中,国家主席习近平着重强调:“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这一话语深刻体现出国家对民生的高度关切。(1)保障民生的制度是什么 (2分)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国家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引导公民树立正确消费观与环保意识。【理念先行】(2)国家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彰显了怎样的新发展理念 (1分)高质量发展的地位是什么 (1分)【法治护航】国家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致力于解决老百姓身边班级的大事小情,全力提升社会建设与治理水平,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氛围。(4)请你通过完成下表,”来感受我国良好的法治环境。(2分)微法 厉行法治的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中学生遵守交通规则,依法维护自身权益(5)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哪三者的有机统一 (1分)(6)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是什么 (1分)(7)法治与民主的关系是什么 (答出2 点即可)(2分)18.某中学组织了一次关于文化自信的主题探究活动,邀请你参加并分析回答问题。活动一:【知晓———“中国节日”走向世界】2024年12月4日, “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春节已成为世界普遍认同的中华文化符号。春节历史悠久,包括了众多民俗活动和非遗实践,年画制作、剪纸、彩灯制作等传统手工艺;舞龙、秧歌、高跷、戏剧、曲艺等众多表演艺术;灯会、花会、写对联等民俗活动都在春节中得以呈现,老百姓在浓浓年趣中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1)从“延续文化血脉”的角度,结合材料分析春节申遗成功的意义 (答出一点即可)(2分)活动二:【品味…“中华文明”影响世界】哪吒“魔童降世”,“孙悟空”横空出世, “唐宫夜宴”舞动网端……如今,越来越多“古老的”正在成为“新生的”。文化软实力与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路径不断拓宽,生动印证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取之不尽的文化宝藏。越来越多“新生的”也日渐变为“经典的”,持续充盈着文化宝库,深刻昭示“两创”的巨大空间。我们的中华文化能在循环往复中绵延不绝、在螺旋而上中生生不息……一份踏实感油然而生,文化自信莫过于此。(2)活动二中“越来越多‘古老的’正在成为‘新生的’……深刻昭示‘两创’的巨大空间。”启示我们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分)(3)有同学认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只需要守牢老祖先传承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运用延续文化血脉的相关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4分)19、道德与法治教材有很多知识点很相近,你在平时的学习中关注了吗?请回答(每题1分)(1)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2)凝结着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3)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4)民族进步的灵魂(5)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6)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7)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8)国家发展的第一资源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5 BDDDD 6-10 DBACD 11-15 BDCB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0分15. (1) 趋势:2020-202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增长。(1分)原因: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或坚持改革开放,激发经济发展活力。(1分,答出一点即可)(2) 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1分)(3) 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1分)(4) 根本保证:党的领导。(1分)显著优势:全过程人民民主(或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1分)(5)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③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每点1分,共3分)(6) ①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宗旨是为人民服务;②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人民谋利益。(每点1分,共2分)(7) 依法治国。(1分)(8) ①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推动东北全面振兴的关键动力;②东北通过改革开放能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发展活力,吸引人才、技术等资源,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每点1分,共2分)16. (1) 社会保障制度(或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相关制度)。(2分)(2) 新发展理念:绿色发展理念(或创新发展理念,合理即可)。(1分)地位: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1分)(4) ①科学立法;②全民守法。(每空1分,共2分)(5)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1分)(6) 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是保障最广大人民的利益。(1分)(7) ①民主是法治的基础,法治为民主提供保障;②法治体现民主的本质和要求,民主通过法治得以实现和巩固。(每点1分,共2分)18. (1) 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或有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2分,答出一点即可)(2)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或“两创”),结合时代特征和现实需求,让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2分)(3) 该观点是片面的。(1分)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需要守牢老祖先传承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文化的根脉,能为文化发展提供深厚底蕴;(1分)②但仅靠优秀传统文化不够,还需要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1分)③同时要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分)(共4分)19. (1) 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 文化(4) 创新(5) 爱国主义(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7) 创新(8) 人才(每空1分,共8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