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第二十三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武汉市第二十三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武汉市第二十三中学高二11月月考
化 学 试 题
(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第I卷(选择题,共45分)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45分)
1.下列生产活动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其中目的是减慢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地窖存粮 B.加酒曲酿酒 C.高温烧陶 D.风箱鼓风煮饭
2.向平衡体系中,通入一定量由18O组成的氧气,经过一段时间后18O存在于
A.只存在于多余O2中 B.只存在于生成的SO3中
C.存在于O2、SO2及SO3中 D.只存在于O2和SO3中
3.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水煤气制备甲醇的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 ΔH= -90 kJ·mol-1 。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自发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A.高温自发 B.低温自发
C.任意温度都自发 D.任意温度都不自发
4.甲烷催化重整反应为CH4(g)+H2O(g) CO(g)+3H2(g) Δ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ΔS>0 B.使用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焓变
C.平衡时升高温度,正增大,逆减小 D.反应平衡常数
5.历史上曾用“地康法”制氯气,其反应原理为 。若使HCl的平衡转化率和化学反应速率正均增大,可采取的措施是
A.移走 B.增大压强 C.加入HCl D.使用高效催化剂
6.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
A.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反应的热效应ΔH1>ΔH2
B.由C(石墨)→C(金刚石)ΔH= +1.9kJ/mol,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已知在101kPa时,2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则有关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ΔH= -571.6 kJ/mol
D.在稀溶液中,H+(aq) + OH-(aq) = H2O(l) ΔH= -57.3kJ/mol,若将含0.5mol硫酸的浓硫酸与含1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
7.以废旧铅酸蓄电池中的含铅废料和H2SO4为原料,通过不同过程a、b实现铅的再生利用。过程b涉及如下两个反应:


各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右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过程a的反应为:
B.与过程a相比,过程b增大了活化分子百分数
C.过程b中,①为控速步骤
D.过程b中Fe3+起催化作用,加快反应速率
8.K2Cr2O7在水溶液中存在平衡:Cr2O(橙)+H2O2CrO(黄)+2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B.加入适量NaHSO4固体,平衡逆向移动
C.加入浓NaOH溶液,溶液呈橙色 D.向体系中加入适量水,平衡不移动
9.一定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0.5,在体积为2L的容器中充入、发生上述反应直至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
B.CO的平衡转化率为80%
C.达到平衡时再充入和各,平衡正向移动
D.保持温度不变,将体系体积压缩,正、逆反应速率均加快而反应限度不变
10.一定温度下,在体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实验数据如下:(忽略能量变化对温度的影响)
实验 起始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mol 达到平衡时体系能量的变化
A B C D
① 1 4 0 0 放出热量:32.8kJ
② 2 8 0 0 放出热量:QkJ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中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0.8molC
B.①条件下的平衡常数
C.其他条件不变,若对②升高温度,则
D.其他条件不变,若②的容积变为原来的一半,能量变化仍为放热
11.在2L恒容密闭容器分别投入2mol CO和1mol 进行反应:,在相同的时间段(5min)下,测得CO的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0℃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160
B.a点,
C. d点等于a点
D.d点时体积分数最大
已知 CH4(g) +2NO2(g)CO2(g) +N2(g) +2H2O(l) ΔH < 0,NO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压强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和Y分别代表压强和温度
B.Y1>Y2
C.平衡常数:Ka < Kb < Kc
D.适当降低温度,NO2的平衡转化率增大
13.向一容积为2 L的刚性密闭容器中充入1 和一定量,发生反应。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随起始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活化能:(正)(逆)
B. 平衡常数:
C. 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D. M点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14.CO用于处理大气污染物N2O,在催化剂作用下该反应的具体过程如图1所示,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总反应为CO(g) + N2O(g)CO2(g) + N2(g) B.总反应的决速步为反应②
C.该反应催化剂为Zn+,ZnO+为中间产物 D.该总反应的ΔH =-361.22 kJ mol 1
15. 一定温度下,向三个容积不等的恒容密闭容器(体积:)中分别投入,发生反应:。后,三个容器中的转化率如图中三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点延长反应时间,可以提高NOCl转化率
B. 容积为的容器达到平衡后再投入1molNOCl、1molNO,平衡不移动
C. A、B两点的压强之比为
D. 容积为cL的容器的平衡转化率小于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含4小题,共55分)
16.(14分)工业上,利用乙醇催化氧化制备乙醛,其化学原理如下:
反应Ⅰ:(主反应) 。
反应Ⅱ:(次反应) 。
(1)反应Ⅰ的 (填“>”、“<”或“=”)0;下列对反应Ⅰ判断正确的是 (填字母)。
A.较高温度下自发反应 B.较低温度下自发反应
C.任何温度下都自发反应 D.任何温度下都不自发反应
(2)采用此法制备乙醛时,理论上,乙醇蒸气与空气的最佳体积比为1∶ 。(已知空气中体积分数为)
(3)反应Ⅰ达到平衡后,为了提高乙醇的转化率和乙醛产率,可以采用的措施是 (填字母)。
A.升高温度 B.增大压强
C.增大浓度 D.分离产物
E.选择高效催化剂
(4)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Ⅰ,乙醇转化率与温度关系如图所示。

①点对应的体系中乙醛的体积分数为 (用代数式表示)。
②之前,随着温度升高,乙醇的转化率增大,其主要原因是 。
③之后,随着温度升高,乙醇的转化率降低,可能的原因是 (填代号)。
反应活化能增大 B.平衡常数减小
C.减小 D.催化剂的选择性降低
17.(14分)研究大气中含硫化合物(主要是和)的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1)工业上采用高温热分解的方法制取,在膜反应器中分离,发生的反应为 ,已知:① ;
② ,则 (用含、的式子表示)。
(2)土壤中的微生物可将大气中的经两步反应氧化成,两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则 。全部被氧化为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3)将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入、、的混合溶液中反应回收S,其物质转化如图所示。
①该循环过程中的作用是 ,
图示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已知上述总反应生成时放出热量,则该总反应中转移个电子时,放出 热量。(用含a的式子表示)
18.(14分)工业上常用甲烷、水蒸气重整制备氢气,体系中发生如下两个反应。
I.
II.
(1)①已知断开1mol相关物质所含化学键需能量如下表: a= 。
1mol物质 CO
断开所有化学键所需能量 436 930 a 1076
②一定条件下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填“”“”“=”)。
温度 400 500 830 1000
平衡常数 10 9 1 0.6
③下列操作中,能提高平衡转化率的是 (填字母)。
加用量 B.恒温恒压下通入惰性气体 C.移除 D.加入催化剂
(2)反应II的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如上表所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此反应是 (填“吸”“放”)热反应。
(3)反应II:,①在时,某时刻反应混合物中、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此时反应朝 (“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进行。
(4)在一个绝热的固定的容器中只发生反应II,判断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填序号)。
①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②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③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④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 ⑤体系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⑥正逆)
19.(13分)氮的固定是几百年来科学家一直研究的课题。
(1)下表列举了不同温度下大气固氮和工业固氮的部分化学平衡常数K的值。
反应 大气固氮 工业固氮
温度/℃ 27 2000 25 400 450
平衡常数K 0.1 0.507 0.152
①分析数据可知:大气固氮反应属于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②分析数据可知:人类不适合大规模模拟大气固氮的原因: 。
③下图是工业固氮反应达到平衡,混合气中的体积分数随温度或压强变化的曲线,图中L(、)、X分别代表温度或压强。其中X代表的是 (填“温度”或“压强”); (填“>”“<”或“=”)原因是 。
(2)实验室模拟工业固氮,在压强为PMPa的恒压容器中充入和,反应混合物中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Ⅱ是经过一定时间反应后的曲线,I是平衡时的曲线。
①图中b点N2的转化率为 ; (“>”“=”或“<”)。
②475℃时,该反应的压强平衡常数的代数式Kp= MPa-2(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平衡
武汉市第二十三中学高二化学答案
--5: A C B A B
-10:D D B D C
11-15:A D D B B
(14分,每空2分)
(1) > C
(2)2.5
(3)D
(4)
平衡之前,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反应一直向正方向进行
B
(13分,,除标记外每空2分)
+
(2) (3分)
(3) 催化剂
(14分,每空2分)
(1) 1660 BC
(2) 放
(3) 正反应
(4) ①④⑤⑥
(13分,除标记外每空2分)
(1) ①吸热(1分) ②K值小,正向进行的程度小(或转化率低),
③温度(1分) <(1分) 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温度相同时,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NH3的体积分数增大
(2) 40%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