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8张PPT)第5单元 第13章 传染病及其预防第1节 预防传染病01认识传染病,了解常见传染病的病原体。02掌握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和预防措施。03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及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难点重点、难点课堂导入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又是如何传播的?我们要如何预防传染病呢?PART 01传染病的特点及其预防方法传染病传染病: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凡是能引起人和动物患病的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都是病原体。传染病的特点观察下列图片,推测传染病具有什么特点?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家人和朋友传染感染。流感病毒的情况及出现的症状,讨论流行性感冒的传染性和流行性。交流流行性感冒的传染性和流行性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指能够传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染源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易感人群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传播途径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如新冠肺炎、流感、肺结核等传播途径:空气传播:饮食传播:接触传播:生物媒介传播:如甲型肝炎、蛔虫病等如手足口病、狂犬病等如登革热、疟疾等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传染病是要满足一个环节就可以流行,还是三个环节缺一不可呢?控制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切断传播途径×传染病要想流行,则三个环节缺一不可。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对患者进行隔离处理染病的家禽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急性传染病患者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和早治疗,防止病原体扩散。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保护易感人群: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积极主动地接种疫苗控制传染源是对患者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而保护易感人群是对健康人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切断传播途径:注意饮食卫生多开窗通风切断传播途径是控制传染病流行的主要方法。牛刀小试腮腺炎高发期,该病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以腮腺肿痛为主要特征。其传染性极强,主要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唾液的吸入进行传播。在腮腺炎流行期间,学校采取的措施有:孩子得病,居家隔离;教室注意通风、换气;加强学生体育锻炼等。阅读下列材料,找出流行性腮腺炎的病原体并对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的措施进行分类。PART 02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常见的消化道寄生虫病。蛔虫病:病原体:蛔虫卵表现症状:厌食、营养不良、贫血,严重时会有腹痛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不随地大便;饭前便后洗手;不生食未洗净的蔬菜、瓜果,不喝生水;做好粪便无害化处理;消灭苍蝇;蛔虫的生活史:蛔虫病的预防方法: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肺结核:病原体:结核分枝杆菌表现症状:全身不适、倦怠;咳嗽、有时候痰中带血或咯血;午后常低热、面颊潮红。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主要通过飞沫和尘埃传播接种卡介苗;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及时隔离和治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合理的作息,加强锻炼。肺结核的传播途径:肺结核的预防方法: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性感冒:病原体:流感病毒表现症状:发热、全身酸痛、疲倦乏力、食欲不振、咳嗽、鼻塞等,严重时会引起肺炎。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主要通过空气和接触传播注意室内通风;必要时对公共场所和室内进行消毒;出入公共场所戴口罩;勤洗手;加强锻炼,增强抵抗力。流感的传播途径:流感的预防方法: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原体:新型冠状病毒表现症状:发烧、干咳和乏力;少数伴有鼻塞、流鼻涕、腹泻等上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肝炎:病原体:肝炎病毒(如乙肝病毒)表现症状:食欲退减、恶心、上腹部不适或肝区疼痛,有的可能会有黄疸或发热等症状。存在于患者的粪便和血液中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一般通过食物和血液传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饮食、饮水卫生;加强对血制品的管理;严格控制对带血污染物的消毒处理;及时接种肝炎病毒疫苗。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病毒性肝炎的预防方法: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一种病毒性眼部传染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病原体:病毒表现症状:有眼睑红肿、结膜充血、眼部刺痛、有异物感、眼屎多、怕光、流泪等症状。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主要通过接触传播注意个人卫生,不用手揉眼;不与他人共用手帕、毛巾等;疾病流行期间,不到公共泳池游泳。结膜炎的传播途径:结膜炎的预防方法:关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高防护能力21世纪初,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疫情爆发并在全球扩散,成为本世纪第一次全球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当今世界人员流动速度快、数量大,公共卫生安全已经不再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事情,而是需要全球协作解决的问题。关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高防护能力为了使各国能有效预防和应对相应事件,世界卫生大会(WHA)在2007年宣布执行《国际卫生条例(2005)》。此条例对“国际安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出了明确的定义,即“通过疾病的国际传播构成对其他国家的公共卫生风险,以及可能需要采取协调一致的国际应对措施的不同寻常事件”。关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高防护能力为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2003年5月,国务院公布实施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并于2011年进行了修订。该条例的实施有助于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PART 03课堂小结课堂小结特点:流行的基本环节预防措施传染病流行性和传染性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主要)保护易感人群PART 04课堂练习课堂练习1、传染病的特征是( )。A.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死亡率较高B.有传染性,但无关紧要C.有的由病原体引起,有的由体虚引起D.都由病原体引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D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课堂练习2、要终止传染病的流行,可以切断传染病流行的( )。A.全部三个环节B.任何两个环节C.至少两个环节D.任何一个环节D传染病要想流行,则三个环节缺一不可。课堂练习3、清代《种痘心法》记录了“选时痘之极顺者,取其痂以为苗”的人痘接种法来预防天花。这一预防措施属于( )。A.保护易感人群B.切断传播途径C.控制传染源D.治疗天花患者A接种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课堂练习4、湖南科学家汤飞凡为了收集临床数据主动感染,并通过研究发现沙眼病是由沙眼衣原体引起。汤飞凡感染的沙眼衣原体是沙眼病的( )。A.传染源 B.传播途径C.病原体 D.易感人群C引发沙眼病的微生物课堂练习5、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从传染病流行的环节分析,流感患者属于( )。A.传染源 B.传播途径C.易感人群 D.病原体A患者携带流感病毒属于传染源谢 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