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碳单质的多样性第2课时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导学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课题1 碳单质的多样性第2课时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导学案(无答案)

资源简介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碳单质的多样性
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一、学习目标
1.能通过实验说明碳单质的主要性质,并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能举例说明碳单质的广泛应用,以及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3.能基于碳单质的性质及用途,从辩证的角度,初步分析和评价物质的实际应用。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1.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2. 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难点:碳单质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三、学习任务
导入新课:
问题1:走出苏祠中学校门左转,往上大南街走的方向路边有木质的电线杆,它被烧成了黑色,你是否知道其中的原因?
问题2:古代名画历经几百年甚至几千年而依然色泽鲜艳而不褪色,你是否知道其中的原因?
(一)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 。
碳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既不容易得到电子,
也不容易失去电子,因此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不活泼。
思考1:在点燃或高温条件下,碳的化学性质又如何呢?
碳与氧气的反应:
反应物名称 反应物颜 色、状态 在空气中 燃烧的现象 在氧气中 燃烧的现象 化学方程式
木炭 黑色固体 发出红光,放出热量,生成无色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体 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无色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体
1.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放出热量。
2.氧气不充足,会生成一氧化碳,也要放出热量。
反应原理:
冬季为了抵御严寒时,用煤炉取暖,绝不能将门窗紧闭。一定要注意室内通风!防止煤气(CO)中毒!
思考2:氧气的量具体是多少时,才算充分呢?
结论:
思考:
(三)、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实验6-2把木炭粉末和氧化铜粉末混合均匀,小心地放进试管,并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试管口装有通入澄清石灰水的导管。用酒精灯(可加网罩以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最好使用酒精喷灯)加热混合物几分钟。然后先撤出是导管,待纸上试管冷却后再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在纸上。观察现象并分析。
现象: 结论
原理:
1.这种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 的反应叫做 。
碳夺取CuO中的氧将其还原为单质铜,表现出 。
2.在该反应中,碳 (得到/失去)氧,被 ;氧化铜 (得到/失去)氧,
被 。
注: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都不属于 。
实验细节:
1.网罩的作用是什么?
2.为什么要先撤出导管?
3.为什么要待试管冷却后再把粉末倒出纸上?
4.为什么开始加热时,导管口处有无色气泡逸出,但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碳还原性的应用:
1.冶炼金属(炼铁):
2.碳还原二氧化碳:
随堂训练
1.国际上,为了使作为历史资料的重要文件和档案在长期保存中签署的姓名清晰,则签署文件时一般用( )
A.蓝墨水    B.碳素墨水   
C.蓝黑墨水   D.墨汁
2.“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白居易《卖炭翁》诗中的“伐”属于 变化,“炭”指的 (具体物质名称),碳在真空环境中高温条件下可以将氧化镁中的镁还原出来,并产生二氧化碳,请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变化由 价变为 价。
3.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4.如图是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给酒精灯加网罩,目的是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B.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碳在反应中表现出还原性
D.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再将导气管从
澄清石灰水中撤出
5.单质硅是制作电子集成电路的基础材料,工业上通过以下反应将自然界中的SiO2转化为Si: SiO2+2C Si+2CO↑。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硅发生了氧化反应
B.碳发生了还原反应
C.碳表现出还原性
D.二氧化硅表现出还原性
6.我国劳动人民早在五千年前就会使用木炭炼铜,在化学实验室里模拟炼铜,既可用传统的实验装置(如图甲),又可用改进的微型实验装置(如图乙)。化学兴趣小组采用图乙微型实验装置(其中长柄V形玻璃管用小玻璃管制成),开展以下探究活动。
(1)图甲试管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实验表现出碳的 性。
(2)判断木炭与氧化铜已经发生反应的是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