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花城版(2024)音乐一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演唱 小列兵》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花城版(2024)音乐一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演唱 小列兵》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演唱 小列兵》教案-2025-2026学年粤教花城版(2024)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
教学项数 详细内容
一、教材分析 《演唱 小列兵》是粤教花城版(2024)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中一首充满童趣与爱国情感教育意义的歌曲。歌曲旋律活泼且富有朝气,节奏鲜明有力,具有强烈的行进感。歌词以 “小列兵” 为主题,生动地描绘了小朋友们想象自己成为小列兵,整齐威武地进行操练、保卫祖国的情景,如 “我是小列兵,天天在练兵,一二一,一二一,勇敢向前进” 等词句,充分展现了孩子们对军人的崇敬与向往,以及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怀。教材通过对这首歌曲的教学,旨在引导一年级学生感受军人的英勇形象与爱国精神,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旋律等要素的感知能力,同时借助歌曲演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责任感,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爱国观,提升音乐审美素养与表现力,为学生音乐素养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在幼小的心灵中种下爱国与担当的种子。
二、核心素养目标 1. 审美感知:引导学生聆听歌曲《小列兵》,感受其活泼欢快的旋律、鲜明有力的节奏以及歌曲所营造的威武、自豪的情感氛围美,培养学生对音乐要素的敏锐感知能力与对爱国情感在音乐中生动表达的体验能力,提升音乐审美情趣与艺术鉴赏力。
2. 艺术表现:学生能够用明亮、坚定、富有活力的声音准确演唱歌曲,掌握歌曲中的音准、节奏变化,如切分节奏的准确把握,并能通过整齐有力的肢体动作、坚定的表情等方式将小列兵的英勇形象与爱国热情在演唱中充分展现出来,增强艺术表现力与自信心。
3. 创意实践:启发学生根据歌曲情境与个人想象,对歌曲表演形式进行创意改编,如创编新的操练动作、设计独特的队列变化或增加简单的伴唱等,鼓励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交流创意、共同完善表演内容,培养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综合音乐素养的提升。
4. 文化理解:帮助学生理解军人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以及军人精神在音乐文化中的体现,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与演唱实践中体会爱国文化的深刻内涵,培养学生对军人职业的尊重与敬仰,促进学生良好品德与文化素养的养成。
三、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让学生熟练掌握歌曲《小列兵》的演唱,包括准确的音准、节奏,如在 “一二一,一二一” 处唱出整齐有力的节奏感,以及富有情感的表达。引导学生理解歌曲所表达的爱国情感与小列兵形象内涵,通过演唱与表演等形式生动地展现出小列兵的威武英姿与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与表演技能,使学生能够在音乐活动中体现出对军人的崇敬与对祖国的热爱。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深入体会歌曲中所蕴含的强烈爱国情怀与军人精神,并将这种情感自然地融入到演唱与表演中,使音乐与情感、形象完美融合,避免表演的空洞与虚假。引导学生在创意实践环节中,创作出既符合歌曲主题又富有新意且能有效传达爱国情感的表演内容,展现学生独特的创意与对爱国文化的深刻理解,同时确保在小组合作表演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协调配合,展现出团队的凝聚力与活力。
四、教学策略 1. 情境教学法:创设军营操练场、国庆阅兵等情境,将歌曲学习与情境表演置于其中,如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场景图片、播放军歌背景音乐等,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军人的氛围,增强学习的代入感与情感共鸣。
2. 示范教学法:教师亲自示范演唱歌曲与标准的表演动作、表情等,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范例,让学生清晰地了解演唱技巧与表演规范,通过模仿学习逐步掌握教学内容。
3. 故事教学法:讲述军人的英勇事迹、小列兵成长的故事等,将歌曲与军人文化紧密结合,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情感认同,使学生在故事的感染下更好地学习歌曲。
4.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表演创作与排练,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与集体创造力,让学生在相互启发与共同努力中提升音乐学习效果与表演能力。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小列兵》的歌曲音频、视频资料(包含儿童军歌表演视频、国庆阅兵视频片段等),小军装道具、小红旗道具,自制音符卡片、节奏卡片,小奖品(如军事主题文具、小士兵玩偶等),足够的活动空间以便学生进行表演排练与展示。
六、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 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国庆阅兵的视频片段,画面中有整齐威武的解放军方阵迈着矫健的步伐,喊着响亮的口号,昂首挺胸地走过天安门广场,同时伴随着激昂的军乐声。视频播放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解放军的英姿、动作以及现场的壮观氛围,提问学生:“小朋友们,在视频里看到的解放军叔叔是不是特别帅气、威武呀?你们想不想像他们一样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学习一首歌曲,叫做《小列兵》,让我们一起感受小列兵的风采。”
-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国庆阅兵视频,以宏大壮观的场景和激昂的音乐迅速营造出充满自豪与爱国氛围的情境,激发学生对军人的崇敬与向往之情,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演唱 小列兵》,为后续的歌曲学习与表演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热情。
2. 歌曲聆听(整体感知,初步体验):
- 教师播放《小列兵》的歌曲音频,播放前对学生说:“小朋友们,现在请安静地聆听这首歌曲,听听歌曲里的小列兵在做什么,歌曲的声音是欢快的还是庄严的呢?” 播放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闭上眼睛,用心感受歌曲的旋律走向、节奏快慢以及整体的情感基调。播放结束后,教师提问学生:“谁能说一说自己听完歌曲的第一感觉呢?” 鼓励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对歌曲的初步印象,如 “我觉得歌曲很有力量”“我好像看到小列兵在操练” 等。
-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行初次完整聆听,培养学生对歌曲的整体感知能力,引导学生从自身感受出发,用直观的语言表达对音乐的初步理解,激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力,为进一步深入学习歌曲做好铺垫。
3. 节奏与旋律学习(夯实基础,把握音乐):
- 教师将歌曲中的主要节奏型,如 “X X ︱XX XX ︱”(一二 一二 ︱一二 一二)和切分节奏 “X X X”(如 “我是 小列 兵” 中的 “小列” 处)写在自制的节奏卡片上,向学生展示并讲解。教师先示范用拍手、跺脚等方式打出这些节奏,然后邀请学生模仿练习。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节奏接力游戏,每组学生依次打出一个节奏型,看哪个小组节奏打得又准又快。在学生练习节奏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旋律,通过哼唱、跟唱等方式,让学生熟悉歌曲的旋律走向,如教师唱一句,学生跟唱一句,在学生跟唱过程中,教师注意纠正学生的音准问题,对于一些容易唱错的音符,重点指导。
- 设计意图:节奏与旋律是音乐学习的重要基础,通过对歌曲节奏型的专门学习和游戏练习,帮助学生准确掌握歌曲的节奏,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和反应能力,为顺利演唱歌曲扫除障碍,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精神。通过哼唱跟唱学习旋律,让学生逐步熟悉歌曲的旋律特点,为准确演唱做好准备,提高学生的音准把握能力。
4. 歌词学习(理解内涵,深化情感):
- 教师将《小列兵》歌词展示在大屏幕上,逐句教学生朗读歌词。每读一句歌词,教师都结合之前播放的国庆阅兵视频或讲述小列兵故事进行讲解,如 “天天在练兵,本领练得精” 这句,教师可以说:“小列兵们为了保卫祖国,每天都刻苦地训练,这样才能有厉害的本领哦。” 在教读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互动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歌词学习中来,加深他们对歌词的理解和记忆。例如,教师问:“小朋友们,你们觉得小列兵还会练哪些本领呢?”
- 设计意图:理解歌词是唱好歌曲的关键,通过结合视频和故事讲解歌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感受小列兵的刻苦精神与爱国情怀,同时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参与度,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军人职业的向往之情。
5. 歌曲演唱(掌握技巧,表达情感):
- 教师采用逐句教唱的方式,先慢速、清晰地示范演唱一句,让学生跟唱。在教唱过程中,特别注意歌曲中的音准和节奏问题,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每教唱几句,教师就带领学生将之前学唱的部分连起来唱一遍,以巩固记忆。当学生对歌曲有了一定的熟悉度后,教师逐渐加快速度,让学生完整地演唱。同时,教师引导学生用明亮、坚定、充满力量的声音演唱,以体现小列兵的英勇与自信。通过示范不同唱法,如平淡的演唱和富有激情的演唱,让学生对比感受,选择更好的演唱方式,如在唱 “勇敢向前进” 时,声音要更加响亮有力,表达出小列兵勇往直前的决心。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演唱时加入一些简单的动作,如握拳举臂表示力量等,增强演唱的表现力。
- 设计意图:逐句教唱可以确保学生准确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针对音准和节奏重点指导,能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通过引导学生用正确的声音演唱并加入动作,培养学生良好的演唱习惯与表现力,提高演唱水平,让学生在演唱中更好地展现歌曲的情感内涵,抒发对军人的崇敬与爱国之情。
6. 表演创作(发挥想象,展现创意):
- 教师先示范一些标准的表演动作,如正步走(双脚交替抬高,有力踏地)、敬礼(右手五指并拢,高举过头)、持枪姿势(双手模拟持枪动作)等,同时展示相应的表情,如严肃、坚定等。然后,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为每组学生提供小军装道具和小红旗道具,让小组学生根据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内容,对表演进行创意改编。在学生分组创编过程中,教师巡视各小组,给予指导和启发,如 “你们小组可以在正步走的时候,变换一下队形,像阅兵式里那样”。创编完成后,每个小组依次在教室中间进行表演,其他小组的学生观看并鼓掌。表演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评价,引导学生从动作与歌曲的契合度、创意性、情感表达、团队协作等方面进行评价,最后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进行总结评价,并给予表扬和奖励。
- 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歌曲学习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力,将音乐与表演相结合,展现自己对歌曲和小列兵形象的理解与感受,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同时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7. 综合表演展示(融合呈现,提升素养):
- 教师组织全班学生进行综合表演展示,将歌曲演唱与创意表演全面融合。学生们一边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小列兵》,一边按照自己小组创编的或教师示范的表演方式进行表演,如穿着小军装整齐地正步走、在特定歌词处敬礼等。在表演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注意演唱与表演的协调性,以及情感的一致性,要将小列兵的爱国热情与英勇形象充分地展现出来。表演结束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向家人、朋友展示表演,分享小列兵的音乐故事。
- 设计意图:通过综合表演展示,让学生将歌曲演唱与表演创作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艺术表现力与综合音乐素养,使学生在表演过程中更加深入地体会小列兵的精神内涵,将这种情感通过音乐与表演的形式传递和强化。鼓励课后展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分享意识与社交能力。
七、板书设计 《演唱 小列兵》板书 1.主板书:
- 《演唱 小列兵》
- 歌曲:《小列兵》
- 节奏型:X X ︱XX XX ︱(一二 一二 ︱一二 一二)、X X X(切分节奏)
- 歌词:我是小列兵,天天在练兵……
- 表演动作示例:正步走、敬礼、持枪姿势等
- 情感表达:小列兵的英勇、爱国情感要点
2. 副板书:
- 学生创意表演展示区(记录学生创编的表演情节与亮点)
- 演唱与表演提示:明亮坚定演唱、动作与情感契合
八、教学反思 在本次《演唱 小列兵》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与丰富的教学活动,学生们对军人形象以及相关的爱国情感有了较为深入的感知与理解。情境导入环节有效地营造了爱国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对军人的崇敬;歌曲聆听和节奏旋律学习环节让学生初步掌握了歌曲的基本要素;歌词学习和歌曲演唱环节使学生能够较为准确地演唱歌曲并表达情感;表演创作环节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综合表演展示环节则让学生在融合呈现中提升了艺术表现力与爱国情感体验。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节奏与旋律学习环节,尽管采用了游戏教学法,但仍有部分学生对切分节奏等复杂节奏型的掌握不够熟练,在今后的教学中可增加更多针对性的节奏练习活动。在表演创作环节,一年级学生的创意表现受限于生活经验和表演能力,部分小组的创意较为简单和常规,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提供更多创意启发素材和示范,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此外,在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把握上,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军人文化知识的讲解可以更加生动形象且深入,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总体而言,通过本次教学实践,我对一年级学生的音乐学习特点和需求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让关于《小列兵》的音乐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富有成效,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更好地感受爱国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在音乐与文化的滋养下茁壮成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