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听赏 共产儿童团歌》教案-2025-2026学年粤教花城版(2024)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教学项目 详细内容一、教材分析 《听赏 共产儿童团歌》是粤教花城版(2024)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中极具历史教育意义与音乐感染力的教学内容。歌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旋律简洁明快、节奏有力,歌词如 “准备好了么?时刻准备着,我们都是共产儿童团” 等,生动地展现了共产儿童团勇敢、坚定的形象以及他们时刻准备为革命事业奋斗的决心与信念。教材通过对这首歌曲的听赏教学,旨在让一年级学生初步接触红色经典音乐,感受特定历史时期儿童的精神风貌与爱国情怀,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与欣赏水平,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对先辈的崇敬之情,在音乐的熏陶下,引导学生传承红色基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历史观,为学生音乐素养与品德修养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使学生在聆听音乐中铭记历史,珍 惜当下幸福生活。二、核心素养目标 1. 审美感知:引导学生聆听《共产儿童团歌》,感受其明快的旋律、有力的节奏以及歌曲所营造的激昂、振奋的情感氛围美,培养学生对音乐要素的敏锐感知能力与对革命历史情感在音乐中生动表达的体验能力,提升音乐审美情趣与艺术鉴赏力。2. 艺术表现:学生能够通过哼唱、模仿等方式,简单表现歌曲中的部分旋律与节奏,如用坚定的声音哼唱歌曲的片段,并用简单的肢体动作展现共产儿童团的英勇姿态,增强艺术表现力与自信心。3. 创意实践:启发学生根据歌曲情境与个人理解,进行创意表达,如设计与歌曲相关的绘画作品、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或讲述儿童团的小故事等,鼓励学生在活动中交流创意、展示成果,培养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4. 文化理解:帮助学生理解共产儿童团在革命历史中的重要作用、时代背景以及歌曲所承载的红色文化内涵,使学生在音乐听赏与实践活动中体会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体现,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与传承意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与文化素养的养成。三、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让学生熟悉《共产儿童团歌》的旋律与节奏特点,如准确把握歌曲中重复出现的节奏型,通过听赏活动感受歌曲所表达的共产儿童团的勇敢精神与爱国情感,培养学生对红色经典音乐的初步感知与欣赏能力。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曲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并将这种理解转化为情感共鸣与实际行动,如在创意实践中能够准确地用艺术形式表达对儿童团精神的感悟,避免形式化与表面化的理解,同时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音乐听赏与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与情感体验。四、教学策略 1. 情境教学法:创设共产儿童团活动场景、革命战争时期的历史情境等,如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视频资料,播放战斗音效等,将听赏教学置于情境之中,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歌曲的时代背景与情感氛围,增强学习的代入感与情感共鸣。2. 故事教学法:讲述共产儿童团的英勇事迹、歌曲创作背后的故事等,将歌曲与历史故事紧密结合,帮助学生理解歌曲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情感认同,使学生在故事的感染下更好地欣赏歌曲。3. 互动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活动,如提问、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歌曲的感受与理解,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与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与学习效果。4. 实践教学法:开展与歌曲相关的实践活动,如绘画创作、简单舞蹈创编、故事讲述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歌曲的理解与感受,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艺术表现力,将音乐学习从听觉体验拓展到多元表达。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共产儿童团歌》的歌曲音频、视频资料(包含革命历史影像、儿童演唱歌曲视频等),共产儿童团服装道具、小红旗道具,绘画工具、纸张,自制音符卡片、节奏卡片,小奖品(如红色主题文具、小英雄玩偶等),足够的活动空间以便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展示。六、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儿童团参与战斗、站岗放哨等活动的视频片段,画面中有儿童团员们身着统一服装,手持红缨枪,精神抖擞地执行任务的场景,同时伴随着《共产儿童团歌》的背景音乐。视频播放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儿童团员的形象、动作以及所处的环境,提问学生:“小朋友们,在视频里看到的这些小朋友们在做什么呀?他们看起来是不是很勇敢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今天,我们要一起听赏一首歌曲,就是他们唱的《共产儿童团歌》,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个充满激情与奋斗的年代。”-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共产儿童团活动视频,以生动形象的画面和具有感染力的音乐迅速营造出革命历史氛围,激发学生对共产儿童团的好奇与崇敬之情,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听赏 共产儿童团歌》,为后续的歌曲听赏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热情。2.歌曲初听(整体感知,初步体验):- 教师播放《共产儿童团歌》的歌曲音频,播放前对学生说:“小朋友们,现在请安静地聆听这首歌曲,听听歌曲里的声音是怎样的,歌曲的旋律是欢快的还是激昂的呢?” 播放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闭上眼睛,用心感受歌曲的旋律走向、节奏快慢以及整体的情感基调。播放结束后,教师提问学生:“谁能说一说自己听完歌曲的第一感觉呢?” 鼓励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对歌曲的初步印象,如 “我觉得歌曲很有力量,像在喊口号”“我好像看到很多小朋友在排队走” 等。然后,教师再次播放歌曲,同时展示自制的音符卡片和节奏卡片,将歌曲中的主要旋律片段和节奏型展示出来,如 “X X ︱XX XX ︱”(准备 好了 ︱时刻 准备),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感受音乐要素,并尝试跟着哼唱歌曲的片段,熟悉歌曲的旋律与节奏。-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行初次完整聆听,培养学生对歌曲的整体感知能力,引导学生从自身感受出发,用直观的语言表达对音乐的初步理解,激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再次聆听时结合音符和节奏卡片展示以及哼唱练习,帮助学生更细致地理解音乐的构成要素,为进一步深入听赏歌曲做好铺垫。3. 故事讲解(理解内涵,深化情感):- 教师讲述共产儿童团的故事,如在革命战争时期,儿童团员们虽然年纪小,但他们积极为红军站岗放哨、传递情报、宣传革命思想等,为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教师在讲述过程中,结合歌曲中的歌词,如 “准备好了么?时刻准备着,我们都是共产儿童团”,解释儿童团员们时刻保持警惕、准备为祖国奉献一切的决心。然后,教师提问学生:“小朋友们,你们觉得共产儿童团的小朋友们厉害吗?如果是你们,会像他们一样勇敢吗?” 通过互动,加深学生对歌曲内涵的理解和对儿童团精神的感悟。- 设计意图:通过讲述故事,将歌曲与历史背景相结合,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感受共产儿童团的勇敢与爱国精神,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情感共鸣,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知。4. 深度听赏(感受细节,体会情感):- 教师引导学生再次聆听歌曲,这次要求学生更加仔细地聆听歌曲中的细节,如旋律的起伏变化、节奏的强弱对比等。教师提问学生:“小朋友们,在歌曲的高潮部分,旋律是升高了还是降低了呢?这样的变化让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在深度听赏中的发现和感受。例如,有的学生可能会发现歌曲中某些节奏的重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种重复的节奏对表达儿童团的坚定信念有什么作用。- 设计意图:深度听赏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歌曲的音乐结构和情感表达,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让学生在交流中进一步体会歌曲中蕴含的共产儿童团的精神力量。5.创意实践(发挥想象,展现理解):-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创意实践活动。一方面,教师提供绘画工具,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共产儿童团歌》的理解,创作一幅绘画作品,可以是儿童团员的形象、战斗场景或者是自己心目中的红色故事。另一方面,教师鼓励学生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或角色扮演活动,如模仿儿童团员站岗、巡逻等动作,并用歌曲作为背景音乐进行展示。在学生创作和表演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给予鼓励和启发。创作或表演完成后,每个小组或个人依次进行展示,其他学生观看并鼓掌。展示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评价,引导学生从创意性、与歌曲契合度、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评价,如 “你觉得这个绘画作品哪里最能体现共产儿童团的勇敢呢?” 最后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评价,肯定学生的努力和创意,并给予表扬和奖励。- 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对歌曲听赏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力,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评价环节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自己的创意实践成果,发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从而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改进与提高。七、板书设计 《律动 只怕不抵抗》板书 主板书:- 《听赏 共产儿童团歌》- 歌曲:《共产儿童团歌》- 节奏型示例:X X ︱XX XX ︱(准备 好了 ︱时刻 准备)- 故事要点:共产儿童团的英勇事迹(站岗放哨、传递情报等)- 情感表达:勇敢、坚定、爱国的儿童团精神2. 副板书:- 学生创意展示区(张贴学生绘画作品,记录创意表演亮点)- 学习提示:用心聆听歌曲、感受音乐要素、创意表达理解八、教学反思 在本次《听赏 共产儿童团歌》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与丰富的教学活动,学生们对共产儿童团以及相关的红色文化有了较为深入的感知与体验,在音乐听赏与实践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情境导入环节有效地营造了历史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对儿童团的崇敬;歌曲初听环节让学生初步掌握了歌曲的基本要素;故事讲解环节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歌曲内涵;深度听赏环节提升了学生对歌曲细节的感知与情感体会;创意实践环节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歌曲初听环节,部分学生对节奏型的理解和哼唱不够准确,在今后的教学中可增加更多节奏练习和示范演唱环节。在创意实践环节,一年级学生的创意表现受限于生活经验和艺术表现力,部分学生的作品和表演较为简单和常规,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提供更多创意启发素材和示范,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此外,在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把握上,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革命历史文化知识的讲解可以更加生动形象且深入,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总体而言,通过本次教学实践,我对一年级学生的音乐学习特点和需求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让关于《共产儿童团歌》的音乐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富有成效,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更好地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促进学生 在音乐与文化的滋养下茁壮成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