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二思想政治试卷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n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弥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3,必修4第1单元。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党中央决定,自2025年全国两会后至7月底,在全党开展深人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数育。该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广大党员干部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深化学习中固本培元,在深入查摆中动真碰硬,在整改落实中祛疴除弊。这表明①全面从严治党能够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封②保持党的先进性关键在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③党依靠法律管党治党,建设高素质党员队伍④全面从严治党为党的事业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二五年新年贺词中强调:“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家家户户都盼着孩子能有好的教育,老人能有好的养老服务,年轻人能有更多发展机会。这些朴实的愿望,就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论述彰显了①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线③公民平等地享有民主权利④加强社会建设是党的职责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某社区居委会在老旧小区改造中,针对加装电梯产生的矛盾纠纷,多次组织居民会议、座谈会那等,让居民表达观点和担忧,最终达成共识,顺利解决了加装电梯的相关问题。由此可见①关系居民公共利益的事务由全体居民决定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能有效协调各方利益③创新基层治理方式能够有效化解社会矛盾 ④民主协商是提高基层治理效能的有效途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仅偶发货使用【高二思想政治第1页(共6页)】4.某班同学以“常回家看看为什么要立法”为议题开展讨论。学生乙:利用现代通信手段学生丙:孝敬父母是中可以随时随地与父母沟通华传统美德,法律要弘立法没有必要扬中华传统美德。学生甲:父母年龄大了,学生丁:常回家看看未必渴望“团圆”,法律应该规是“孝”,法律并不能确保定子女探望父母的颜次。“孝”的效果。下列对同学们的观点评析正确的是①甲的观点是合理的,老年人的精神赡养需要法律的刚性约束②乙的观点是错误的,技术手段无法替代法律的规范强制作用③丙的观点有合理性,孝敬父母需要道德与法律共同发挥作用④丁的观点有合理性,认识到了道德在滋养法治精神中的作用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快速变化的世界和中国,如果墨守成规、思想僵化,没有理论创新的勇气,不能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不仅党和国家事业无法继续前进,马克思主义也会失去生命力、说服力。”由此可见①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与时俱进这一独特的理论品质②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科学的理论③马克思主义只有与国情、时代发展结合才能焕发生命力④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6.2025年1月,我国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首次实现1亿摄氏度1066秒的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标志着我国聚变能源研究实现从基础科学向工程实践的重大跨越。有观点认为,这一成果表明人类可通过技术创造“人造太阳”,突破自然界的物质限制。从哲学角度看,该观点的错误在于①混淆了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的本质区别②混淆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的区别,将二者混为一谈③认为人类可以不受物质运动规律的制约创造新事物④否认自然界的客观性,认为人类活动可以脱离自然界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训诂学是研究古代文献词义、解释语言文字的学问。文字与意义的关联并非一成不变,因时代变迁、地域差异、文化演进,常有“字同义异”“义同字异”的现象。训诂学通过考订字形、追溯语源、比对文献等方法破解词义谜团,准确理解古籍内涵。由此可知①训诂学的研究过程体现了主观与客观的有机统一②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训诂学研究的基本问题③训诂学借助多种方法主动揭示文字与意义的联系④物质世界的运动变化决定了意识反映形式的多样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高二思想政治第2页(共6页)】高二思想政治试卷参考答案1.B【解析】本题考查全面从严治党的知识,考查考生辨识与判断、分析与综合的能力。广大党员干部在深化学习中固本培元,在整改落实中祛疴除弊,改进工作作风,表明全面从严治党能够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推动党的各项事业顺利进行,为党的事业提供坚强政治保证,①④正确。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的方向和效果,在保持党的先进性中起着关键作用,②错误。材料未涉及法律在全面从严治党中的作用,③不选。2.A【解析】本题考查人民民主专政、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知识,考查考生辨识与判断、分析与综合、反思与评价的能力。习近平主席强调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将人民在教育、养老服务、发展机会等方面的需求置于重要位置,表明国家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人民的利益展开的,彰显了人民当家作主,①正确。国家重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致力于保障人民在各方面的基本权益,彰显了国家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②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国家对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视,未涉及公民平等地享有民主权利,③排除。加强社会建设是政府的职责,④错误。3.C【解析】本题考查基层社会治理的知识,考查考生辨识与判断、分析与综合的能力。社区居委会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通过民主协商平衡各方利益,最终推动问题解决,体现了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在协调利益关系中的积极作用,②正确。社区居委会通过组织居民会议、座谈会等形式开展民主协商,让居民充分表达观点和担忧,最终达成共识并解决问题,表明民主协商能充分汇聚民意、集中民智,是提高基层治理效能的有效途径,④正确。社区公共事务由居民会议决定,而非由全体居民决定,①错误。材料中的做法未创新基层治理方式,③不选4.C【解析】本题考查法治和德治的知识,考查考生辨识与判断、分析与综合、反思与评价的能力。精神赡养强调情感上的关怀和陪伴,主要依赖于道德层面,法律的刚性约束难以解决精神赡养问题,且法律难以规定子女探望父母的频次,①错误。技术手段无法像法律一样具有强制性的约束力,不能替代法律的规范强制作用,②正确。法律可以规定子女的责任和义务,对不孝行为进行制裁,孝敬父母需要道德与法律共同发挥作用,③正确。将“常回家看看”等道德要求上升为法律规定,可以引导人们重视孝道,促进道德建设,丁强调的是法律对道德的促进作用,未认识到道德在滋养法治精神中的作用,④不选。5.A【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知识,考查考生辨识与判断、分析与综合、反思与评价的能力。面对快速变化的世界和中国,马克思主义若不进行理论创新就会失去生命力、说服力,体现了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的独特的理论品质,①正确。要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必须立足国情、顺应时代发展,③正确。材料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要与时俱进,进行理论创新,没有反映其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②排除。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④错误。6.D【解析】本题考查世界的物质性的知识,考查考生辨识与判断、分析与综合、反思与评价的能力。该观点认为人类可通过技术创造“人造太阳”,突破自然界的物质限制,否认了世界的物质性,认为人类活动可以脱离自然界,人类可以不受物质运动规律的制约创造新事物,③④符合题意。该观点的错误在于对世界的物质性和规律的客观性存在错误认识,与混淆自在事【高二思想政治·参考答案第1页(共5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河南金太阳大联考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政治.pdf 河南金太阳大联考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政治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