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课件(共31张PPT+1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1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课件(共31张PPT+1视频)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7课)——不忘本来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第8课)——吸收外来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9课)——面向未来
第三单元
知识框架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8.1 文化的民族性和多样性
1
2
文化具有民族性
文化具有多样性
01
03
1.文化的民族性/民族文化的意义?(P94)
3.文化多样性产生的原因(P96)
02
2.民族文化的核心和体现(P94)
04
4.文化多样性的意义(p97)
阅读教材P103-105的内容,找出以下问题的答案并圈画好。
05
5.如何正确面对文化的多样性?(P97-98)
自主学习
感受世界各国不同的建筑
西班牙斗兽场
中国长城
中国故宫
印度泰姬陵
中国天坛
法国巴黎圣母院
感受世界各国不同的舞蹈
阿根廷探戈舞
中国傣族孔雀舞
俄罗斯芭蕾舞
感受世界各国不同的服饰
中国汉服
印度沙丽
日本和服
思考:不同国家的建筑、美食、服饰、运动项目等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说明了什么?
一、文化具有民族性(文化的基本特征)
民族文化
中华民族文化与世界其他国家、其他民族文化的各不相同;
中国56个民族,
每个民族文化各有特色;


对内
民族文化的两种理解
1.民族文化的地位P104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区分: 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P98
中华文化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同时,也都或多或少融合借鉴了其他民族的文化。
历史发展
人民智慧
借鉴融合其他民族文化
“唐装”是我国独具特色的服饰,是根据清代对襟马褂为雏形,加入立领和西式立体裁剪所设计的现代服饰。
一、文化具有民族性(文化的基本特征)
2.民族文化的产生
思考:民族文化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思考探究
材料1:老北京的四合院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典范。这种庭院式的建筑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安排家人居住上也反映了“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的思想意识,房屋的布局是与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礼制紧密相连的。
材料2:清明节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大量台湾同胞返乡寻根,踏青扫墓,和大陆亲友共同焚香祭祖,这血缘、情缘注定了大家都是炎黄子孙,都是血脉相承的中国人,都有一颗永远不变的中国心。
材料3:筷子独特的文化品位:耿直而不弯曲,平等而不要独大,合作而不争功,双赢二不可缺一。筷子文化以其不朽的品格,传递着我们的价值观。
精神支柱--
精神火炬--
爱国主义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p100
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中华民族之魂)p100
精神纽带--
精神动力--
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p100
比 较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一、文化具有民族性(文化的基本特征)
欲要亡其国,必先灭其史;欲灭其族,必先灭其文化 —清 龚自珍
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激发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作用。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3.民族文化的作用
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良渚古城填补了《世界遗产名录》东亚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遗址的空缺,代表了中国在五千多年前伟大史前稻作文明的成就,是杰出的早期城市文明代表。
复活节岛国家公园,位于智利瓦尔帕莱索区以西的太平洋的复活节岛上。岛上数百尊巨石人像、至今无法破解的象形文字,为这个孤岛披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阿布辛拜勒至菲莱的努比亚遗址,位于埃及东南部。每年有两天,阳光可以穿过阿布辛拜勒神庙六十多米长的幽深通道照在神像上,令参观者叹为观止。
思考:1.你还能说出哪些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
2.这些世界文化遗产分别体现了什么样的文化特色?
文化遗产
地位: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意义: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具有“不可再生性”
保护:以名录的方式确立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并给予保护。
思考:看到白色你联想到……?
韩国红包通常使用白色,这一习俗源于其文化中对白色的特殊偏好。
白色在韩国象征纯洁、高贵和光明,与太阳的意象相关,且历史传统中白色被广泛用于喜庆场合(如婚礼、春节)。
思考:对同一种颜色的运用与看法,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别?
根本原因是什么?
俄罗斯:崇尚爱国主义、强国主义的价值观。
中国:崇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意大利:热爱生活、自由浪漫的价值观。
美国:崇尚自由的个人主义价值观。
注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P91)
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P104)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次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P74)
4.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傣族人住竹楼、吃竹筒饭,跳孔雀舞;藏族穿着宽松的长袍、喝青稞酒、酥油茶;回族不吃猪肉
5.民族文化的体现
P104
民族文化体现在民族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以及民族节日、民族服饰等方面。
汉族农耕、
蒙古族游牧、
京族渔业
东方人说话、做事比较含蓄、喜欢迂回;
西方人则喜欢开门见山、比较直接等
中国:春节、清明节、
端午节、中秋节;
西方:圣诞节、感恩节
【补充】文化多样性的典型表现——民族节日、文化遗产。
其中,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总结
1.地位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2.产生 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借鉴融合了其他民族的文化
3.作用 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激发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4.核心和灵魂 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5.表现形式 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以及民族节日、民族服饰
文化具有民族性
方法点拨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关系 文化的民族性 文化的世界性
侧重点 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特色, 强调个性。 各民族文化之间遵循的普遍规律,
强调共性。
原因 各民族间经济的、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 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和普遍的规律
辩证 关系 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文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文化是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 关键词 独特、区别于、特有、民族的 都是、不可或缺、世界的、交流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文化具有民族性
不同民族和国家有不同的文化
世界文化丰富多彩
文化具有多样性
二、文化具有多样性
第二目
据了解,全球约五分之一的人以不同形式庆祝春节···
议一议:
1.为什么世界各国庆祝春节方式会不同?
2.对待不同文化我们应该什么态度?
受经济/政治/环境等因素影响,各国文化不同,
文化具有多样性
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补充课本)
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各国和各民族的政治、经济等社会条件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文化多样性表征文化存在的丰富程度。
二、文化具有多样性
1. 文化多样性的原因:
2. 文化多样性的地位:
文化多样性 文化多元化
多样性强调内容的丰富、形式多样;多元化强调性质的不同(有先进性的、落后的;社会主义的、资本主义的等)
民族文化的发展要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核心价值观一元化,同时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注意
探究分享
结合材料,思考中医药与西医的 “互补共生”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中医药基于 “阴阳五行”“天人合一” 的东方哲学,讲究整体调理(如针灸、中药配伍),在慢性病治疗、养生保健等领域独具优势;西医学以解剖学、病理学为基础,擅长精准治疗(如手术、抗生素),在急性病救治中作用显著。
两种医学体系源于不同的文化传统,若因 “差异” 而相互排斥(如历史上部分国家曾禁止中医药),会限制人类对抗疾病的手段;而尊重差异、相互借鉴(如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冠的实践),则能为医学进步提供更多可能。
①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对内),
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对外)。
②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人类实践创造的成果,都有其独特魅力和价值。(社会实践的丰富性决定文化的多样性)
③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④补充: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⑤补充: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根本动力(社会实践)
3. 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因/意义:
二、文化具有多样性
(1)尊重文化多样性,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
(美人之美)
(2)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美美与共)
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和而不同/天下大同)
3.对待文化多样性正确态度
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3)对待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4)反对“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补充)
注意:①各国文化无优劣之分。要尊重文化差异,不能消除文化差异。
②不能说各种文化要被同等对待一律平等,而是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
③认同的只能是本民族文化,对其他民族文化是尊重和理解。
二、文化具有多样性
P105
课堂小结
文化多样性的地位与形成
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要求
民族文化的地位与形成
民族文化的作用
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民族文化的体现
文化具有
民族性
文化具有
多样性
侧重民族文化
独具特色
侧重世界文化
丰富多彩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1. 民族文化对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激发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起着决定性作用。
2. 面对文化多样性,我们既要尊重本民族文化,又要认同其他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激发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作用。
面对文化多样性,我们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易错易混
3、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4、消除文化差异
差异不能消除,要尊重文化多样性
5. 文化的差异与不同,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6. 世界各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日趋同一、渐趋融合。
7. 对待其他民族的文化成果,应以吸收为主,为我所用。
文化的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世界各民族文化在交流中相互借鉴、融合,但不是“日趋同一”。
对待其他民族优秀的文化成果,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8.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和根本动力。
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易错易混
9、世界观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农耕文明史的国家,我国广袤的国土上遍布着众多形态各异、风情各具、历史悠久的传统村落。但由于乡村间发展水平各异,资源禀赋存在差异,农民期盼也有所不同,这些村落既有共性问题,也有个性需求。为此,传统村落保护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一方面,既要做好统一规划、统一推进的总体部署,也要因地制宜,突出地域特色,保护原有风貌,坚持“千村千貌”的原则,各美其美,不盲目跟风,坚决纠治大拆大建、拆真建假、失管失修、利用不当等突出问题,避免陷入“千篇一律”的同质化误区。另一方面,要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将其承载的耕读传家、邻里守望、诚信重礼等乡风民俗发扬光大,并把这些文化资源与推动乡村振兴结合起来,与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结合起来,让其成为滋养社会、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文化力量。留古韵、焕新生,保护中国传统村落,就是守护一脉悠悠乡愁,让传统村落的“生命力”更强、“烟火气”更旺、“文化味”更浓。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保护传统村落的意义。
课堂练习
参考答案:
①传统村落是中华农耕文明的重要载体,是民族情感、精神信仰的寄托。保护传统村落,有利于传承和弘扬农耕文明,增强人们对农耕文明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而增强乡村凝聚力;
②有利于展现中国农耕文明的多样性,丰富世界文化多样性,保护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③有利于促进传统农耕文明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中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④有利于推动文化与经济融合,促进乡村振兴,改善人民生活。
(2024·浙江高考)《永乐大典》辑入了先秦至明初的大量珍贵文献资料,但其正本不知所踪,副本存世寥寥。几代学人均认为,搜集、整理和研究这存世不足百分之四的文化瑰宝,仍需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这是因为( )
①《永乐大典》是我国古代人民的实践成果
②《永乐大典》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当代价值
④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链接高考
C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这一表述本身是正确的,但与题干中几代学人们对《永乐大典》存世部分进行搜集、整理和研究的原因并无直接关联,题干主要围绕《永乐大典》的文化传承和当代价值,而不是强调民族文化的独特标识作用,所以④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2024,湖北T15)马面裙是中国古代一种传统服饰,因形似古代城墙防御建筑“马面”而得名。新式马面裙添加了复古提花松紧腰带,融入了现代的设计与裁剪,款式简约百搭,成为年轻人的龙年“战袍”。渐成时尚的新式马面裙( )
①反映年轻人的民族文化认同,彰显了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
②符合社会发展要求,满足了人们的基本文化需求
③拓展传统服饰文化的多样性,显示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④融合现代艺术理念和传统文化元素,展现了民族文化新面貌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B
链接高考
①正确,马面裙是中国古代一种传统服饰,成为年轻人的龙年“战袍””,这反映年轻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
同,彰显了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②错误,满足人们基本文化需求的是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③错误,渐成时尚的新式马面裙体现了传统服饰文化的多样性,但没有涉及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④正确,新式马面裙添加了复古提花松紧腰带,融入了现代的设计与裁剪,款式简约百搭,这说明新式马面裙融合现代艺术理念和传统文化元素,展现了民族文化新面貌,渐成时尚。
(2022·浙江1月选考)2021年11月,中国刺绣展在波兰多个城市举办。一幅幅精美的刺绣作品,为波兰民众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欣赏中国艺术的窗户,受到当地民俗专家和中国文化爱好者的欢迎,被誉为“世界艺术瑰宝”。可见,这些作品
①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
②既是传统的又是时尚的
③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有效载体
④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链接高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