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堂教学设计【课型】演奏课型【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德奥音乐之旅》第4课时《献给爱丽丝》【教材分析】《献给爱丽丝》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德奥音乐之旅》第4课时演奏课。《献给爱丽丝》原名《A小调巴加泰勒》,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于1810年创作的独立钢琴小品。关于创作背景有多种说法,较受认可的是认为此曲是贝多芬为学生伊丽莎白·罗克尔所作,“爱丽丝”是伊丽莎白的昵称。这首乐曲在1867年才被后人发现并发表,因其旋律简单优美、情感真挚动人,深受全球音乐爱好者喜爱,成为初学者常弹曲目。乐曲采用回旋曲式写成,结构为ABACA。A部是回旋曲的主部,先后重复三次,主题纯朴亲切,刻画出温柔美丽、单纯活泼的少女形象。B部和C部是与A部形成强烈对比的两个插部。第一插部B建立在新的调性上,色调明朗,表现出欢乐的情绪;第二插部C在左手固定低音衬托下,色彩暗淡,节奏性强,音乐显得严肃而坚定。【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阶段,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喜欢通过直接体验来学习和探索音乐,对音乐活动表现出较高的热情。然而,三年级学生注意力持续时间相对较短,需要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维持学习兴趣。同时,学生间的音乐基础和能力存在一定差异,需要教师因材施教,关注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通过丰富的音乐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享受音乐的乐趣。【教学目标】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一)审美感知引导学生聆听乐曲,感受其优美、流畅的旋律,体会乐曲中温柔、欢快、坚定等不同的情感表达,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鉴赏能力。(二)艺术表现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奏技巧,如触键力度、速度变化、节奏把握等,能够准确、富有感情地演奏《献给爱丽丝》,提升演奏表现力。(三)创意实践鼓励学生对乐曲进行改编或再创作,例如改变演奏速度、调整节奏型、加入个人风格的装饰音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音乐创造力。(四)文化理解介绍贝多芬的生平事迹、创作风格以及这首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时代特点,让学生了解古典音乐文化,增强对音乐作品的文化内涵理解。【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熟悉乐曲的曲式结构和旋律特点,把握不同乐段的情感变化。2.掌握正确的演奏技巧,能够流畅、准确地演奏整首乐曲。(二)教学难点1.准确表现出乐曲中不同乐段的情感差异,将音乐中的情感细腻地传达出来。2.在演奏中处理好主部与插部之间的对比和衔接,使演奏具有连贯性和整体性。【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教师:欣赏图片,猜猜他是谁?(展示作曲家贝多芬)预设:回答问题教师:你们了解贝多芬吗?知道他有哪些出名的作品呢?预设:回答问题教师: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享年57岁),德国著名的音乐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贝多芬的主要作品以九部交响曲为首要地位。代表作有: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F大调第六交响曲《田园》、A大调第七交响曲、d小调第九交响曲《合唱》(《欢乐颂》主旋律)、序曲《爱格蒙特》、《莱奥诺拉》、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月光》、F大调第五小提琴奏鸣曲《春天》、F大调第二浪漫曲。他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今天我们就走进他的作品《献给爱丽丝》。书写板书《献给爱丽丝》。【设计意图: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同学们对于本节课有一个预热的感觉,为后续引出主题奠定基础】二、师生互动,走进音乐(一)聆听音乐,感受情绪教师:聆听歌曲,听听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播放歌曲)预设:聆听歌曲并回答问题教师:通过聆听,乐曲速度是怎样的?预设:回答问题教师:《献给爱丽丝》原名《A小调巴加泰勒》,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于1810年创作的独立钢琴小品。旋律简单优美、情感真挚动人,速度稍慢、情绪流畅,下面边听音乐边打节奏,再次感受乐曲的节拍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教师:乐曲是3/8拍子的乐曲,3/8拍子的强弱规律是怎样的?预设:回答问题教师:3/8拍的强弱规律是:强弱弱,下面边听音乐边打节奏预设:打节奏【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提问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通过初步的聆听对音乐的情绪、速度建立初步的认知,为后续的教唱奠定基础】(二)分析音乐,表现音乐教师:乐曲采用回旋曲式写成,结构为ABACA。A部是回旋曲的主部,先后重复三次,主题纯朴亲切,刻画出温柔美丽、单纯活泼的少女形象。今天我们来演奏这首乐曲的A部分片段,首先我们复习一下钢琴的音域预设:预习教师: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学习演奏第一乐句预设:演奏教师:注意变化音的演奏,请再次演奏预设:演唱教师:下面学习演奏第二个乐句预设:演奏教师:注意空拍节奏和变化音的演奏,请再次演奏预设:演唱教师:下面整体演奏预设:演奏【设计意图:通过感受、学唱音乐,体验音乐表现的意境和情感,培养学生对于音乐情感的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三、精彩演绎,自由发挥教师:下面请同学演奏表现乐曲。预设:表现音乐【设计意图:通过上台表演,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同学们体会舞台的乐趣,让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让歌声、语言、动作充分融入歌曲当中,让音乐教学面对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教学当中来。】四、拓展思路,开阔视野教师:下面我们欣赏视频预设:欣赏教师:通过欣赏,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预设:回答问题【设计意图:通过演唱歌曲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传达的积极向上、珍惜幸福生活的情感,培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激发学生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五、结语教师引导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总结。六、课堂小结(或教学反思)在本次演奏课教学中,通过故事导入和聆听环节,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乐曲的曲式结构和情感表达有了一定的理解,但在演奏技巧的掌握上还存在不足,尤其是在表现不同乐段情感差异时不够到位。创意实践环节中,部分学生的创新思维未能充分展现。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演奏技巧训练,引导学生深入体会音乐情感,鼓励更多学生积极参与创意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七、课堂达标1.乐曲《献给爱丽丝》是由 作曲家 创作的。2.3/8拍的强弱规律是 。答案:1.德国 贝多芬2.强弱弱【板书设计】《献给爱丽丝》1=C 稍慢 流畅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