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质量检测【测试范围:1-4单元】(答案+试卷分析)-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期中质量检测【测试范围:1-4单元】(答案+试卷分析)-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资源简介

保密★启用前
2025-2026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测试范围:六年级上册人教版,第1-4章)
( 全卷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60 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参考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A B C A D C C B
1. 乘积 4
倒数的性质: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倒数描述的是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例如:0.5×2=1,所以0.5和2互为倒数;要求0.25的倒数,用1÷0.25即可求得。
1÷0.25=4
两个数的乘积是1,我们就说这两个数互为倒数,4和0.25互为倒数。
2. 32 24
已知男、女生人数的比是4∶3,可以把男生人数看成4份,女生人数看成3份,那么总份数为4+3=7份;六(1)班共有学生56人,则每份人数为56÷7=8人;男生有4份,所以男生人数为8×4=32人;女生有3份,所以女生人数为8×3=24人。
56÷(4+3)
=56÷7
=8(人)
8×4=32(人)
8×3=24(人)
所以男生有32人,女生有24人。
3. 1.4 1.4
比值: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结果是这个比的比值,所以比的前项=比值×比的后项。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用比的前项加上2.8,求出比的前项扩大到原来的几倍,接着用比的后项乘相同的倍数再减去原来的后项,即可求出后项应加上几。据此填空即可。
2×0.7=1.4,所以这个比是1.4∶0.7
1.4+2.8=4.2,4.2÷1.4=3,即前项乘3,要使比值不变,后项也应该乘3
0.7×3=2.1,2.1-0.7=1.4
一个比的比值是2,后项是0.7,前项是1.4;把这个比的前项加上2.8,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加上1.4。
4.;22
先将带分数化为假分数,再根据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最小的自然数为0;据此解答。
因为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所以与互为倒数;
因为最小的自然数为0
减去22个后是最小的自然数,所以减去22个0.1后是最小的自然数。
本题考查倒数的意义以及小数与分数的互化。
5.
根据,,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米)
即它的周长是米;
(平方米)
即面积是平方米。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米,宽是米,它的周长是米,面积是平方米。
6.16;;20;4;5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分数线相当于除号;
分数与比的关系:分子相当于比的前项,分母相当于比的后项,分数线相当于比号;
×( )=,根据“因数=积÷另一个因数”求解。
==,=16÷20=16∶20
÷=×=
=4∶5
即=16÷20=×=16∶20=4∶5。
7. 2
根据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把2.5化成带分数;2.5=,再把带分数化成整数与真分数,据此求出这个自然数;一个自然数的倒数肯定是分子是1的真分数,做差时,这个自然数要拿出一个1来减去真分数,所以结果的整数部分+1就是原来的这个自然数,据此解答。
2.5=
=2+,2和互为倒数,所以这个自然数是2。
3.75=
3+1=4
1-=
4和互为倒数,这个自然数是4,所以这个自然数的倒数是。
一个自然数与它的倒数的和是2.5,这个自然数是2;一个自然数与它的倒数的差是3.75,这个自然数的倒数是。
8. 北偏西 40 300 南偏西 50 300 北偏西 30 200
用方向和距离结合来描述路线时,要注意三个要素:一是观测点(即参照物),二是方向,三是距离。
放学后,小红从学校出发,先向北偏西40°或西偏北50°方向走300米到达少年宫,再向南偏西50°或西偏南40°方向走300米到达书店,她在书店买了一本故事书后,最后向北偏西30°或西偏北60°方向走200米回到家。
9.
妈妈比乐乐多吃了,把乐乐吃的糍粑量看作单位“1”,那么妈妈吃的量是乐乐的(1+)。乐乐吃了kg,所以妈妈吃的量为×(1+)=kg。爸爸比乐乐多吃了kg,所以爸爸吃的量为+=kg。
把乐乐吃的糍粑量看作单位“1”。
×(1+)
=×
=(kg)

=+
=(kg)
妈妈吃了kg,爸爸吃了kg。
10. 200× 200×××
第一次弹起高度:球第一次从200米落下,弹起高度是下落高度200米的。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列式200×即可。
第二次弹起高度:第二次下落高度()的,列式为(这是第三次下落的高度)。
第三次弹起高度:第三次下落高度()的,据此列式即可。
第一次弹起高度的列式为:200×。
第三次弹起高度的列式为:。
一个球从200米的高空自由落下,每次弹起的高度是下落高度的,那么第一次弹起的高度列式200×,第三次弹起的高度列式是。
11.B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据此解题。
如果a与b互为倒数,那么a×b=1。
故答案为:B
12.B
据题已知“故事书的数量是科技书的”,因此把科技书的数量看作单位“1”,设为本,那么故事书的数量即为本,结合等量关系:科技书的数量+故事书的数量=160本,可列出方程:,据此分析。
A.若设故事书为本,那么科技书的数量为:本,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为:,与题目不符合,错误;
B.若设科技书为本,那么故事书的数量为本,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为:,与题目相符合,正确;
C.若设科技书比故事书多本,无法根据已知条件“故事书的数量是科技书的”和“两种书一共有160本”列出方程,错误。
D.若设故事书比科技书多本,无法根据已知条件“故事书的数量是科技书的”和“两种书一共有160本”列出方程,错误。
故答案为:B
13.A
本题可先根据题意分析方田,即长方形田地长与宽是多少,再结合长方形的面积公式:长×宽=面积,计算出方田的面积。
根据题意:“方田”是指长方形田地,“广”和“从”分别是指长方形的长和宽,因此“今有田广七分步之四,从五分步之三”指长方形田地的长为步,宽为步,结合长方形面积:长×宽=面积,因此平方步。
故答案为:A
14.B
把原价看作单位“1”,算出涨价后的价格是1×(1+),在这基础上又降价了,再算出现在的价格,用现在的价格和原价比较即可。
1×(1+)
=1×



1,所以是原价贵。
故答案为:B
15.C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比的后项不变,比的前项扩大到原来的几倍,比值就扩大到原来的几倍;比的前项不变,比的后项扩大到原来的几倍,比值反而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据此解答。
如果比的前项扩大到原来的10倍,后项不变,比值将扩大到原来的10倍。
故答案为:C
16.A
工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逐个分析:
航航的做法:分别计算出甲乙的工作效率、,再求出工作效率之和:,那么根据合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之和,,计算出两队合修的时间,再与9天比较即可。方法正确。
小文的做法:把修这条路的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则甲队的工作效率是,乙队的工作效率是,再根据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计算出两队合修的时间,再与9天比较即可。方法正确。
芳芳的做法:因为甲队的工作效率大于乙队的工作效率,所以两队合作完成的时间应该大于6天,小于9天。方法正确。
航航的做法:,求出合作时间,与9天比较,方法正确。
小文的做法:,求出合作时间,再与9天比较,方法正确。
芳芳的做法:因为甲队的工作效率大于乙队的工作效率,所以两队合作完成的时间应该大于6天,小于9天。方法正确。
所以航航、小文和芳芳的解法都正确。
故答案为:A
17.D
根据图中小正方形的对角线长0.7cm(代表实际距离100m)及图示判断A选项。
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及方向角判断B选项。
用数对表示位置时,表示列的数在前,表示行的数在后,中间用逗号“,”隔开,数对加上小括号。由此确定(9,4)的位置,进而得出互动区与农事体验区的位置关系,据此判断C选项。
根据位置的相对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及方向角判断娱乐区在科普区的方向,再根据小正方形的对角线长0.7cm(代表实际距离100m)确定其位置,最后用数对表示出即可判断D选项。
A.观光区与科普区在同一个小正方形的对角线上,所以观光区与科普区实际距离为100m,原说法正确。
B.由图可知:农事体验区在科普区的东偏北45°方向,距离是两个小正方形的对角线,是200m,原说法正确。
C.(9,4)表示在第9列,第4行,农事体验区在第4列,第4行。所以互动区与农事体验区同行,且互动区在农事体验区的右边,所以互动区的位置用数对表示(9,4),它在农事体验区的东边,原说法正确。
D.娱乐区的西偏南45°方向,距离200m处是科普区,则科普区的东偏北45°方向,距离200m处是娱乐区,而科普区的东偏北45°方向,距离200m处是农事体验区,用数对表示是(4,4),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D
18.C
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逐项判断各选项表示的含义,再作选择。
A.表示猎狗先沿正东方向跑到1号地,再沿着西偏北方向跑到2号地,最后沿着东偏北方向跑到3号地,不符合题意。
B.表示猎狗先沿正东方向跑到1号地,再沿着东偏南方向跑到2号地,最后沿着西偏南方向跑到3号地,不符合题意。
C.表示猎狗先沿正东方向跑到1号地,再沿着东偏北方向跑到2号地,最后沿着西偏北跑到了3号领地,符合题意。
D.表示猎狗先沿正东方向跑到1号地,再沿着东偏北方向跑到2号地,最后沿着东偏南方向跑到3号地,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9.C
根据图示可知,把“1”平均分5份,用除法是1÷5,取出其中一份后,再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一份,用除法是1÷4,据此解答。
根据分析,把“1”平均分5份,用除法是1÷5,也可以表示成,再平均分成4份,可以继续除以4或者乘。
所以可以列式为:1÷5÷4或÷4或×。
所以不正确的是×4,表示4个。
故答案为:C
20.B
小明向左旋转55°,可以看作是向西方向的线段向下旋转了55°,此时恰好面向北偏西55°。
小明面朝正北方向站立,向左转55°后所面向的方向是北偏西55°;
故选:B。
可在纸上依据题意画出示意图,辨别出朝北站立时,左面的方向是解题关键。
21.0.125;9;;
根据求比值的方法,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就是比值。
单位不统一,先换算单位,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乘进率,1时=60分,则3时=180分。
据此列式求解即可。
0.125∶1
=0.125÷1
=0.125
3时∶20分
=180分:20分
=180÷20
=9
4.2∶7.8
22.x=;;x=
解方程时要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来解决。第1题,等式两边先减去,等式两边再乘2;第2题,先算x-x,等式两边再乘2;第3题,等式两边先乘x,等式两边再乘。
x+=1
解:
x-x=
解:
35÷x=
解:
23.;;;;
;;;

24.见详解
整个图形可看作单位“1”,先把单位“1”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3份,这3份就表示,即在图中涂9格表示。根据分数除法,除以一个数等于乘它的倒数,即=,表示把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1份,即在图中表示的部分再涂3格。
在图中涂9格表示,在图中表示的部分再涂3格。
(画法不唯一)
25.图见详解
依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求出医疗救助点和物资储备点与指挥中心距离,再根据题中已知它们在指挥中心哪个方位上,有多少度,按要求的方位和度数准确画图。看图可知,图上1厘米表示1000米,实际几千米图上就画几厘米。
医疗救助点在指挥中心的北偏东30°方向距离指挥中心5千米,图上就是5厘米;
物资储备点在指挥中心的南偏西45°方向距离指挥中心3千米,图上就是3厘米;
标出医疗救助点和物资储备点的位置如下图:
26.90毫升
根据酸梅原汁与水的体积比为3∶7时口感最好可知,酸梅原汁的体积是3份,水的体积是7份,又知水的体积是210毫升,用210除以7得到每份的体积,再乘酸梅原汁体积的3份即可得要加入多少毫升的酸梅原汁才能调制好一杯口感最好的酸梅汁。
(毫升)
答:要加入90毫升的酸梅原汁才能调制好一杯口感最好的酸梅汁。
27.33首
杜甫约有40首诗,孟浩然诗的数量约是杜甫的,因此孟浩然诗的数量=40×;
李白诗的数量约是孟浩然的,因此李白诗的数量=孟浩然诗的数量×,由此计算即可。
40×=15(首)
15×=33(首)
答:李白诗约有33首。
本题考查分数乘法,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进行求解。
28.(1)12天;(2)甲队分得360万元,乙队分得240万元
(1)将整个工程看作单位“1”,由于该工程如果由甲队单独做,需要20天,即甲队的工作效率为;
由于该工程如果由乙队单独做,需要30天,即乙队的工作效率为,若两队合作则工作效率为,用整个工程“1”除以两队的工作总效率即可得出工程施工时间;
(2)根据甲乙两队的工作效率之比为,则可以把整个工程看5份,甲队占其中的3份,乙队占其中的2份;
甲队施工占总工程的,乙队施工占总工程的,用工程款600万元乘其工作占比即可求出两队的工程款。
(1)
(天)
答:甲、乙两队合作完成路面的拓宽工程,12天能修完。
(2)
3+2=5
(万元)
(万元)
答:甲队分得360万元,乙队分得240万元。
29.160千克
根据题意将全部的西红柿质量看作单位“1”,则摘完其余部分后剩下的6筐占单位“1”的1-,所以每筐占单位“1”的÷6,则3筐占单位“1”的×3;
16千克占单位“1”的-,将16千克除以其占比即可求出开心农场一共收得西红柿重量,据此解答。
1-=
÷6=
×3=
-=
16÷=16×10=160(千克)
答:开心农场一共收得西红柿160千克。
30.350千米
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是多少,单位“1”已知,用乘法,一个数×(1+几分之几),代入计算,即可求得“神舟”五号飞行轨道的远地点高度是多少千米。
=350(千米)
答:“神舟”五号飞行轨道的远地点高度是350千米。
31.甲帮乙:6小时;甲帮丙:2小时
把每个仓库的货物看作单位“1”,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分别求出甲,乙、丙的工作效率。无论怎么样干活,最后一起干完,相当于三个人一块搬完两个仓库的货物,那么求出搬完一共用的时间。再根据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用乙的工作效率×搬完一共用的时间,求出乙的工作总量,用1-乙的工作总量,求出甲在仓库A的工作总量,再除以甲的工作效率,即可求出甲在仓库A的工作时间,即甲帮乙的时间;再用一共用的时间减去甲帮乙时间,即可求出甲在仓库B的工作时间,也就是帮丙的时间,据此解答。
把每个仓库的货物看作单位“1”,则甲的工作效率是,乙的工作效率是,丙的工作效率是。
2÷(++)
=2÷(++)
=2÷(+)
=2÷
=2×4
=8(小时)
(1-×8)÷
=(1-)÷
=×18
=6(小时)
8-6=2(小时)
甲帮乙6小时,甲帮丙2小时。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先求出三人同时搬运所需要的时间,再利用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三者的关系,进行解答。
32.(1)见详解;(2)360箱;(3)150箱
(1)将甲仓库的苹果箱数看作单位“1”,那么它被平均分成9份,搬走,即搬走2份之后还剩下7份;
此时甲乙两个仓库的苹果箱数是相等的,此时乙有7份,去掉从甲搬来的2份,乙原来有5份,据此画图即可;
(2)看图可知甲仓库和乙仓库一共有9+5=14份,甲仓库占其中的9份,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即可解决;
(3)将乙仓库的苹果箱数看作单位“1”,用苹果的总箱数560除以即可求出乙仓库应该有的箱数,用求出的乙仓库的箱数乘求出甲仓库的箱数,与(2)问的结果作差即可求出甲仓库搬给乙仓库多少箱。
(1)
(2)(箱)
答:甲仓库原来有苹果360箱。
(3)(箱)
(箱)
360-210=150(箱)
答:甲仓库搬给乙仓库150箱。
这类题的关键在于找出单位“1”和数量之间的关系,利用分数乘法或是除法即可解决求解此类数量问题。保密★启用前
2025-2026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测试范围:六年级上册人教版,第1-4章)
( 全卷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60 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填空题(每题1 分,共 32分)
1.两个数的 是1,我们就说这两个数互为倒数, 和0.25互为倒数。
2.六(1)班共有学生56人,男、女生人数的比是4∶3,男生有( )人,女生有( )人。
3.一个比的比值是2,后项是0.7,前项是( );把这个比的前项加上2.8,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加上( )。
4.与互为倒数,减去( )个0.1后是最小的自然数。
5.一个长方形的长是米,宽是米,它的周长是( )米,面积是( )平方米。
6.。
7.一个自然数与它的倒数的和是2.5,这个自然数是( );一个自然数与它的倒数的差是3.75,这个自然数的倒数是( )。
8.看图填空。
放学后,小红从学校出发,先向( )( )°方向走( )米到达少年宫,再向( )( )°方向走( )米到达书店,她在书店买了一本故事书后,最后向( )( )°方向走( )米回到家。
9.乐乐一家都很喜欢吃糍把。乐乐吃了的糍粑,妈妈比乐乐多吃了,爸爸比乐乐多吃了。妈妈吃了( )kg,爸爸吃了( )kg。
10.一个球从200米的高空自由落下,每次弹起的高度是下落高度的,那么第一次弹起的高度列式( ),第三次弹起的高度列式是( )。
二、选择题(共10分)
11.如果a与b互为倒数,那么( )。
A.a+b=1 B.a×b=1 C.a÷b=1 D.a∶b=1
12.有一批图书要送往希望小学,其中故事书的数量是科技书的,两种书一共有160本,这批图书中科技书有多少本?设( ),可列方程为。
A.故事书有x本 B.科技书有x本
C.科技书比故事书多x本 D.故事书比科技书多x本
13.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的“方田章”论述了平面图形面积的算法。书中说:“方田术曰,广从步数相乘得积步”其中“方田”是指长方形田地,“广”和“从”是指长和宽,有这样一题“今有田广七分步之四,从五分步之三,问为田几何?”请你算一算,为田是( )平方步。
A. B.
C. D.
14.一件商品涨价后,又降价,现价与原价相比,( )。
A.现价贵 B.原价贵 C.同样多 D.无法确定
15.如果比的前项扩大到原来的10倍,后项不变,比值将( )。
A.不变 B.缩小到原来的 C.扩大到原来的10倍
16.一条路长360千米,若甲队单独修,12天修完;若乙队单独修,18天修完。若两队合修,9天能修完吗?解决这个问题,三位同学想到了不同的解法。
航航是这样列式的:360÷(360÷12+360÷18)小文是这样列式的:1芳芳是这样推理的:12÷2=6天,18÷2=9天,合作时间应该大于6天小于9天。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航航、小文和芳芳的解法都正确
B.只有航航和芳芳的解法正确
C.只有小文和芳芳的解法正确
D.只有航航和小文的解法正确
17.学校打算在周末开展“农场里”的活动,下图是农场的部分示意图,图中小正方形的对角线长0.7cm(代表实际距离100m),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观光区与科普区实际距离为100m
B.农事体验区在科普区的东偏北45°方向,距离200m
C.互动区的位置用数对表示(9,4),它在农事体验区的东边
D.娱乐区的西偏南45°方向,距离200m处是科普区,娱乐区的位置在图中用数对表示是(4,0)
18.一只猎狗追踪一只野兔,它先沿着正东方向跑到了1号地,再沿着东偏北方向跑到2号地,最后沿着西偏北跑到了3号领地。下面选项最有可能表示猎豹追踪路线的是( )。
A. B. C. D.
19.根据下图列出的算式不正确的是( )。
A.1÷5÷4 B.÷4
C.×4 D.×
20.小明面朝正北方向站立,向左转55°后所面向的方向是( )。
A.北偏东55° B.北偏西55° C.南偏东55° D.南偏西55°
三、计算题(共18分)
21.求比值。
0.125∶1= 3时∶20分= = 4.2∶7.8=
22.解方程。
x+=1 x-x= 35÷x=
23.计算下列各题。


四、作图题(共12分)
24.在下图中画出表示的算理。
25.在某次地震救援行动中,以救援指挥中心为观测点,医疗救助点在指挥中心的北偏东30°方向,距离指挥中心5千米处。而物资储备点在指挥中心的南偏西45°方向,距离指挥中心3千米处。请在图上标出医疗救助点和物资储备点的位置。
五、解答题(共28分)
26.农家乐自制的酸梅汁是一种特色的消暑饮品,酸甜可口。当酸梅原汁与水的体积比为3∶7时,酸梅汁的口感最好。农家乐工作人员在杯中加入了210毫升的水,要加入多少毫升的酸梅原汁才能调制好一杯口感最好的酸梅汁?
27.《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选集,其中杜甫的诗约有40首,孟浩然诗的数量约是杜甫的,李白诗的数量约是孟浩然的。则李白诗约有多少首?
28.为了缓解交通拥堵的情况,某市进行了主干道的路面拓宽工程,以下是主要信息:
①道路全长750米;②路面宽度由原来的12米增加到15米;③该工程的总造价1000万元,其中付给工程队的工程款为600万元;④该工程如果由甲队单独做,需要20天;⑤该工程如果由乙队单独做,需要30天。
(1)甲、乙两队合作完成路面的拓宽工程,几天能修完?
(2)如果按照多劳多得的原则分配工程款,那么甲、乙两队分别分得多少工程款?
29.为了更好的响应国家政策,落实五育并举,加强学生的劳动教育,以身体力行的方式获取知识,体验劳动的艰辛进而珍惜劳动成果,新星小学在学校开辟了一块开心农场让学生亲手体验播种与耕种。到了秋季,开心农场的西红柿获得丰收,六年级学生摘了全部的时,装满了3筐还多16千克。摘完其余部分后,其余的刚好装满6筐。开心农场一共收得西红柿多少千克?
30.中国航天事业起始于1956年,中国于1970年4月24日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继苏联、美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5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飞行轨道的近地点高度为200千米,远地点高度比近地点高度高,“神舟”五号飞行轨道的远地点高度是多少千米?
31.有两个同样的仓库A和B,搬运一个仓库里的货物,甲需要18小时,乙需要12小时,丙需要9小时。甲、乙在A仓库,丙在B仓库,同时开始搬运。中途甲又转向帮助丙搬运。最后两个仓库同时搬完。甲帮助乙、丙各多少小时?
32.两个仓库里一共有560箱苹果,如果从甲仓库里搬出到乙仓库,两个仓库的苹果箱数就一样多了。
(1)请用线段图表示出乙仓库原来的苹果箱数。
(2)甲仓库原来有苹果多少箱?
(3)如果要使甲仓库里的苹果箱数是乙仓库的,那么甲仓库搬给乙仓库多少箱?(共7张PPT)
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
期中质量检测【测试范围:1-4单元】
试卷分析
一、试题难度
二、知识点分布
一、填空题 1 0.94 倒数的认识
2 0.85 按比分配问题
3 0.85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读法、写法及各部分的名称;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求比值
4 0.75 自然数的认识;倒数的认识
5 0.75 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分数乘分数;长方形的周长;长方形的面积
6 0.65 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分数与分数的除法;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应用
7 0.65 自然数与倒数的和或差的问题
8 0.64 根据方向、角度和距离描述路线图
9 0.64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
10 0.55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二、知识点分布
二、选择题 11 0.94 倒数的认识及应用;倒数的认识
12 0.85 列方程解含两个未知数的问题;解分数方程
13 0.85 分数乘分数;长方形的面积
14 0.75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
15 0.65 比的基本性质
16 0.75 有具体量的工程问题;分数与整数的除法
17 0.65 根据方向、角度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位置;根据数对找位置
18 0.64 根据方向、角度和距离描述路线图;根据方向、角度和距离画线路图
19 0.64 分数乘分数
20 0.4 根据方向、角度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二、知识点分布
三、计算题 21 0.75 求比值;时、分的认识及换算
22 0.65 解分数方程;应用等式的性质1解方程;应用等式的性质2解方程
23 0.64 分数乘分数
四、作图题 24 0.65 分数与整数的除法
25 0.64 根据方向、角度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二、知识点分布
五、解答题 26 0.85 按比分配问题;比的应用;多位数与一位数的乘除混合运算
27 0.75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整数乘分数
28 0.65 按比分配问题;两人合作的工程问题
29 0.65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分数与整数的除法
30 0.64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
31 0.4 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两人合作的工程问题
32 0.4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已知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