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质量检测【测试范围:1-4单元】(答案+试卷分析)-2025-2026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期中质量检测【测试范围:1-4单元】(答案+试卷分析)-2025-2026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资源简介

保密★启用前
2025-2026学年五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02
(测试范围:五年级上册人教版,第1-4章)
( 全卷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60 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A B C D A B C D
1.C
运用赋值法,设甲数÷0.9=乙数×0.9=0.9;然后根据“被除数=商×除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据此求出甲数、乙数的值,再比较大小即可。
设甲数÷0.9=乙数×0.9=0.9;
甲数=0.9×0.9=0.81
乙数=0.9÷0.9=1
0.81<1
即甲数<乙数。
故答案为:C
2.C
根据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张亮的位置已知,他同桌与张亮同行,列数减1或列数加1,据此解答。
4-1=3
4+1=5
教室里,张亮的位置若用数对表示是(4,6),那么他同桌的位置用数对表示可能是(3,6)或(5,6)。
故答案为:C
3.A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作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作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作乘法分配律,据此解答。
4.8×9+4.8
=4.8×9+4.8×1
=4.8×(9+1)
=4.8×10
=48
分析可知,要使4.8×9+4.8的计算简便,应该逆用乘法分配律a×c+b×c=(a+b)×c。
故答案为:A
4.B
A.盒子里只要有的球,每次摸都有可能摸到;
B.摸出的红球次数比较多,有可能是极端情况,不能说明盒子里的红球个数一定比黄球多;
C.比较8个小组摸出的红球和黄球的次数,一般情况,摸出的哪种球的数量多,盒子里哪种球的个数可能就多;
D.根据现在的次数是37次,每个小组再这样重复摸20次,摸出黄球的次数可能增加,即摸出黄球的合计次数有可能达到40次。
A.再接着摸一次,可能摸出红球,也可能摸出黄球,说法正确。
B.红球个数可能比黄球多,选项说法错误。
C.红球个数可能比黄球多,说法正确。
D.如果每个小组再这样重复摸20次,那么摸出黄球的合计次数可能是40次,说法正确。
说法错误的是红球个数一定比黄球多。
故答案为:B
5.C
根据各选项成语的意思,结合生活经验,再根据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行逐项分析即可解答。
A.铁杵成针的意思是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把一根铁杵磨成细针发生的可能性很小,故不符合题意。
B.枯木再生是指枯死的树木又恢复了生命力,发生的可能性很小,故不符合题意。
C.瓮中捉鳖的意思是比喻要捕捉的对象已在掌握之中,可以手到擒来,轻易而有把握获得,很大可能能发生,故符合题意。
D.海底捞针常常被用来形容找到极其困难的事情或者无法实现的目标,发生的可能性很小,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可以用“一定”“经常”“可能”“偶尔”“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
6.D
去尾法用于实际问题中需舍弃小数部分的情况。据此解答。
A.需要计算出具体的钱数3.5×0.68=2.38元(无需去尾)。
B.22÷5=4.4,至少需要就是需进一法取5个盘子,不是去尾。
C.需要计算出具体的钱数2.5×2=5元(结果为整数)。
D.0.68÷0.3≈2.266,最多可以做几个要取整数,舍去小数得2个(是去尾法)。
故答案为:D
7.A
根据题意在方格纸上找出对应的点链接,发现三角形有一个直角所以是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A
8.B
两个一位小数相乘的积是两位小数,这个两位小数的近似数是7.6。取一个数的近似数,有两种情况:“四舍”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数小,“五入”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数大,所以“四舍”可得最大的数;本题“四舍”时百分位的数可以是0、1、2、3、4,百分位取最大的数4,这个两位小数就最大,据此可解。
两个一位小数相乘的积是两位小数,一个两位小数用“四舍五入”保留一位小数是7.6,那么这个数最大是“四舍”得到的,保留一位看下一位百分位,百分位最大数取4,所以这个数最大是7.64。
故答案为:B
取一个数的近似数,有两种情况:“四舍”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数小,“五入”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数大,根据题目要求灵活掌握解答方法。
9.C
A.积在6×9和7×9之间;
B.积在8×7和9×7之间;
C.积在3×14和4×14之间。
据此分别计算出各选项算式积的范围,积的范围不包含58的近似数不可能是58。
A.6.□□×9,积在54和63之间,积的近似数有可能是58;
B.8.□□×7,积在56和63之间,积的近似数有可能是58;
C.3.□□×14,积在42和56之间,58>56,积的近似数不可能是58。
3.□□×14的积的近似数不可能是58。
故答案为:C
10.D
如果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倍数;如果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倍数,那么积不变。据此分析各选项,进而确定正确答案。
A.1.56扩大到原来的10倍变为15.6,10.01缩小为原来的变为1.001,积不变,所以15.6×1.001与1.56×10.01结果相等。
B.1.56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变为156,10.01缩小为原来的变为0.1001,所以156×0.1001与1.56×10.01结果相等。
C.1.56缩小为原来的变为0.156,10.01扩大到原来的10倍变为100.1,所以0.156×100.1与1.56×10.01结果相等。
D.10.01缩小为原来的变为1.001,而1.56没有相应扩大到原来的10倍,所以1.56×1.001与1.56×10.01结果不相等。
与1.56×10.01的结果不相等的是“1.56×1.001”。
故答案为:D
11.573
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几倍,积也扩大到原来的几倍,据此分析。
5.73×100=573
那么积是573。
12. 18
循环节是指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一个或几个数字。在3.1818…中,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是18,所以它的循环节是18。写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时,只需要写出一个循环节,并在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数字上面各记一个小圆点。
3.1818…中,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是18。
3.1818…=
3.1818…是循环小数,它的循环节是18,可用简便方法写作。
13. 3 6
根据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据此解答。
(x,3)和(6,y),在同一行,则行数相同,y=3。
(x,3)和(6,y),在同一列,则列数相同,x=6。
如果数对(x,3)和(6,y),在同一行,那么y=3;如果在同一列,那么x=6。
14.0.3
小云漏掉被除数5.4的小数点后,实际计算的是54除以原除数,得到错误的商3。先通过错误结果求出原除数,再用正确的被除数5.4除以该除数,即可得到正确的商。
正确的商应是0.3。
15.见详解
根据可能性大小的判断方法,要使摸出数字“2”的可能性最大,则数字“2”的卡片张数最多;摸出数字“6”的可能性最小,则数字“6”的卡片张数最少;摸出3、4的可能性一样,则3和4的卡片张数一样多;据此解答。
10张卡片中,数字“2”有5张,数字“3”和“4”各有2张,数字“6”有1张。
(顺序不唯一)
16. 11 39
第一个空:不管剩下多少钱,只有不够买一袋花生的钱,就不能买一袋花生;用张叔叔拿的钱数÷一袋花生的钱数,结果用“去尾法”解答。
第二个空:根据总重量=一袋花生的重量×买花生的袋数,求出花生的重量,再用每千克花生出油的重量×花生的重量,求出榨出花生油的重量,最后无论剩下多少千克的花生油,都需要一个油壶来装,用榨出花生油的重量÷一个油壶装花生油的重量,结果用“进一法”解答。
5000÷420≈11(袋)
35×11×0.5÷5
=385×0.5÷5
=192.5÷5
≈39(个)
开油坊的张叔叔拿了5000元去买花生米,每袋花生米重35千克,单价为420元/袋,一共可以买11袋,若每千克花生米可出油0.5千克,榨出的油每5千克装一壶,一共需要准备39个这样的油壶。
17. > < < <
(1)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2)两个除法算式,被除数相同时,除数大的,商反而小;
(3)一个数(0除外)除以大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小;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4)一个数(0除外)除以大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小。
(1)1.04>1,所以3.76×1.04>3.76;
(2)被除数都是6.75,除数0.75>0.5,所以6.75÷0.75<6.75÷0.5;
(3)1.1>1,则8.98÷1.1<8.98,8.98×1.1>8.98;所以8.98÷1.1<8.98×1.1;
(4)1.2>1,所以15.8÷1.2<15.8。
18. 6 26
第一个空,最后无论剩下多少面粉,只要不够一个蛋糕的用量就无法制作一个蛋糕,面粉质量÷每个蛋糕需要的面粉质量,结果用去尾法保留近似数即可;第二个空,最后无论剩下多少纯净水,都得需要1个瓶子来装,纯净水的体积÷1个水瓶的容积,结果用进一法保留近似数即可。
2÷0.3≈6(个)
32÷1.25≈26(个)
2千克面粉最多可以做6个蛋糕;至少需要26个这样的瓶子。
19. (3,2) 体育馆 超市
①通过观察可知,一个方格的边长表示60米,240米就表示4个60米;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所以从小冬家出发向西走240米,相当于向左移动了4格,再向南走240米,相当于向下移动了4格,据此找到银行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前一个数表示第几列,后一个数表示第几行,据此表示出银行的位置。
②前一个数表示第几列,后一个数表示第几行,据此可知车站在第4列第8行,进而找到第4列的建筑,以及第4行的建筑即可。
①240÷60=4
从小冬家出发向西走240米,再向南走240米是银行,相当于向左移动了4格,再向下移动了4格,银行的位置是(3,2)。
如图:
②车站的位置是(4,8),表示车站在第4列第8行,与它同在一列的建筑有体育馆,与它同一行的建筑是超市。
20.乙
甲超市:按原价的0.8出售;先根据“单价×数量=总价”求出原价购买4箱牛奶的总价钱,再乘0.8,即是在甲超市购买4箱牛奶需付的钱数;
乙超市:买三送一;买4箱只需付3箱的钱,根据“单价×数量=总价”,用原价乘3,即是在乙超市购买4箱牛奶需付的钱数;
丙超市:每满99元减20元;先根据“单价×数量=总价”求出原价购买4箱牛奶的总价钱,再看总价钱里面有几个99元,就减去几个20元,即可求出在丙超市购买4箱牛奶需付的钱数;
最后比较三家超市购买4箱牛奶实际需付的钱数,得出在哪家超市购买最便宜。
甲超市:
65×4×0.8
=260×0.8
=208(元)
乙超市:
65×3=195(元)
丙超市:
65×4=260(元)
260÷99=2(个)……62(元)
260-20×2
=260-40
=220(元)
195<208<220
所以,在乙超市购买最便宜。
21. 四 10000
根据“积的小数位数等于所有因数的小数位数之和”得出1.26×0.12的积的小数位数。
如果把两个因数的小数点去掉,相当于1.26和0.12分别乘100,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可知,最终积扩大的倍数是两个因数扩大倍数的乘积。
1.26×0.12中,因数1.26是两位小数,因数0.12是两位小数,所以它们的积是四位小数。
(1.26×100)×(0.12×100)=(1.26×0.12)×(100×100)=1.26×0.12×10000
填空如下:
1.26×0.12的积有(四)位小数,如果把两个因数的小数点去掉,这时积会扩大到原来的(10000)倍。
22. 14.25 28.5
根据题意,每层楼高2.85米,贝贝的家住在6层,她家的地板距离地面是前5层的总高度,再乘每层的高度即可;
乐乐家住在10楼,她家的天花板距离地面是前10层的总高度,再乘每层的高度即可。
2.85×(6-1)
=2.85×5
=14.25(米)
2.85×10=28.5(米)
贝贝的家住在6层,她家的地板距离地面14.25米;乐乐家住在10楼,她的家的天花板距离地面28.5米。
23.4
根据可能性的知识可得,相同颜色的面越多,则出现的概率越大,相同颜色的面越少,出现的概率越小,据此即可解答。
已知正方体一共6个面,要使黄色和绿色的可能性相同且最小,那么黄色和绿色只能出现1次,即黄色一个面,绿色一个面,还剩下6-2=4个面,要使红色的可能性最大,则这四个面都是红色,故有4个面涂上了红色。
此题考查可能性的大小,要使红色出现的概率越大,则红色的面要尽可能的多。
24.9;0.6;3.6;1.5;0.48
0.32;0.09;0.016;21;8.8

25.1000;6.536;970
22.9;96.96;24
(1)先把32拆成8×4,然后根据乘法结合律(a×b)×c=a×(b×c)把12.5×(8×4)×2.5变成(12.5×8)×(4×2.5)进行简算;
(2)根据除法的性质a÷b÷c=a÷(b×c)把65.36÷0.25÷40变成65.36÷(0.25×40)进行简算;
(3)先根据积不变的规律把9.7×68改写成97×6.8,然后根据乘法分配律a×c+b×c=(a+b)×c把97×6.8+3.2×97变成97×(6.8+3.2)进行简算;
(4)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5)先把10.1拆成10+0.1,然后根据乘法分配律(a+b)×c=a×c+b×c把9.6×(10+0.1)变成9.6×10+9.6×0.1进行简算;
(6)先算小括号里的减法,再算中括号里的除法,最后算中括号外的乘法。
(1)12.5×32×2.5
=12.5×(8×4)×2.5
=(12.5×8)×(4×2.5)
=100×10
=1000
(2)65.36÷0.25÷40
=65.36÷(0.25×40)
=65.36÷10
=6.536
(3)9.7×68+3.2×97
=97×6.8+3.2×97
=97×(6.8+3.2)
=97×10
=970
(4)7.2÷0.6+10.9
=12+10.9
=22.9
(5)9.6×10.1
=9.6×(10+0.1)
=9.6×10+9.6×0.1
=96+0.96
=96.96
(6)4.8×[23.5÷(8.2-3.5)]
=4.8×[23.5÷4.7]
=4.8×5
=24
26.13.12;3.06;
;2.926
第1小题:要求保留两位小数,商的计算结果要计算到千分位,看千分位上的数字几,如果大于或等于5,要用五入法向百分位进一,如果小于5,要用四舍法舍去。
第2小题:要求验算,先算出商,再用商乘除数等于被除数来验算,如果算出来的积等于被除数,说明计算正确,如果积不等于被除数,说明计算错误,要重新计算和检查。
第3小题:商要用循环小数表示,要除到小数部分完整循环后的结果,再用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完成。题目中商是从十分位上开始循环,循环节是63。
第4小题: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再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题目中两个因数共有四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四位,点上小数点,再划去积末尾的0。
22.3÷1.7≈13.12(保留两位小数) ※8.262÷2.7=3.06
验算
36÷9.9=(商用循环小数表示) 0.95×3.08=2.926

27.见详解
(1)红球的数量只要比黄球的数量多,摸出红球的可能性就比黄球大,据此涂色;
(2)红球和黄球的数量一样多,摸出红球和黄球的可能性就一样大,据此涂色。
(1)
(2)
(涂法不唯一)
28.(4,5)
(1)见详解
(2)西;300
(3)(8,5);作图见详解
用数对表示位置时,通常把竖排叫列,横排叫行。一般情况下,确定第几列时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时从前往后数。表示列的数在前,表示行的数在后,中间用逗号“,”隔开,数对加上小括号。
(1)(2)地图上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确定方向,据此确定方向,实际米数÷1格表示的实际米数=格数,图上格数×1格表示的实际米数=实际米数,据此确定距离。
(3)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在图上确定这所学校的位置,用数对表示即可。
图书馆的位置可以用数对(4,5)表示。
(1)300÷150=2(格)、450÷150=3(格),作图如下:
(2)2×150=300(米)
青少年宫位于和平公园的西边300米处。
(3)
用数对(8,5)表示学校的位置。
29.0.099-0.044=0.055(L)
0.055×8.3=0.4565(元)
0.4565×100=45.65(元)
先分别计算出甲车和乙车行驶100km的耗油量,再根据汽油价格算出各自的油费,最后求两者油费的差值。
0.099-0.044=0.055(L)
0.055×8.3=0.4565(元)
0.4565×100=45.65(元)
答:甲车比乙车省45.65元油费。
30.240千米
货车行驶的路程为其速度65千米每小时乘行驶时间1.6小时,小轿车行驶的路程为其速度85千米每小时乘行驶时间1.6小时;
甲、乙两地的距离等于货车行驶的路程加上小轿车行驶的路程,将二者求和逆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化运算即可。
(千米)
答:甲、乙两地相距240千米。
31.(1)22元;
(2)57元
(1)小亮家这个月的用水量不超过12吨,按每吨2元收费,根据“总价=单价×数量”求出小亮家应该缴的水费;
(2)小明家这个月的用水量超过12吨,其中12吨按每吨2元收费,超过的(23-12)吨按每吨3元收费,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分别求出这两种收费方式应该付的水费,最后相加求出总水费,据此解答。
(1)11×2=22(元)
答:应缴水费22元。
(2)12×2+(23-12)×3
=12×2+11×3
=24+33
=57(元)
答:应缴水费57元。
32.2.5千克
根据大米的原价和购买大米的数量计算出张阿姨带的总钱数,再利用“数量=总价÷单价”计算出降价后张阿姨可以购买大米的数量,据此解答。
4.5×20÷4-20
=90÷4-20
=22.5-20
=2.5(千克)
答:张阿姨用这些钱可以多买2.5千克的大米。
掌握小数乘除法计算的计算方法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33.(1)4辆
(2)14.29元
(1)求98位游客需要租几辆限乘28位游客的大巴车,也就是求98里面有几个28,用除法计算,如果有余数,无论结果剩几位,都需要增加1辆,所以得数采用“进一法”取整数。
(2)已知每辆大巴车费用为350元,先根据“总价=单价×数量”,用每辆大巴车的费用乘租大巴车的辆数,即是租车的总费用;再根据“单价=总价÷数量”,用租车的总费用除以游客的人数,求出平均每人花费的车费,得数依据“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
(1)98÷28≈4(辆)
答:需要租用4辆这样的大巴车。
(2)350×4=1400(元)
1400÷98≈14.29(元)
答:平均每人花费车费14.29元。
34.4.5小时或7.5小时
根据题意有两种情况,一是两车开出未相遇且相距210千米,二是相遇后继续行驶至相距210千米。第一种情况,两车在开出的时间内共行驶了840-210=630千米,用这个距离除以速度和就是所求时间。第二种情况,两车首先相遇,用840千米除以速度和求出相遇时间。之后背向而行,用210千米除以速度和求出共行驶210千米所需时间,最后把两段时间相加即可解答。
第一种情况:
(840-210)÷(68.5+71.5)
=630÷140
=4.5(小时)
第二种情况:
840÷(68.5+71.5)
=840÷140
=6(小时)
210÷(68.5+71.5)
=210÷140
=1.5(小时)
6+1.5=7.5(小时)
答:两车开出4.5小时或7.5小时后都相距210千米。
35.(1)11立方米
(2)二;210立方米
(3);见详解
(1)根据“单价×数量=总价”,求出第一阶梯需付的水费以及乐乐家2023年共需付的水费,相比较,由此确定乐乐家2023年的用水量处于第一阶梯;
已知乐乐家12月付水费42.9元,单价3.9元,根据“数量=总价÷单价”求出乐乐家12月的用水量。
(2)先确定丽丽家2023年共付水费865.5元是在哪部分收费的。根据“总价=单价×数量”,求出第一阶梯、第二阶梯一共需付的水费,经比较可知,丽丽家2023年共付的水费超过第一阶梯的水费,没有超过第二阶梯的水费,由此确定丽丽家的年用水量达到第二阶梯。
第一阶梯:用水量180立方米,单价3.9元;根据“总价=单价×数量”,求出这一阶梯的水费;
第二阶梯:单价5.45元,这部分的水费=865.5元-第一阶梯的水费,根据“总价÷单价=数量”,求出这一阶梯的用水量;
最后把这两部分的用水量相加,即是丽丽家2023年的总用水量。
(3)用乐乐家的用水量除以丽丽家的用水量,即是乐乐家的用水量是丽丽家的几分之几,结果用最简分数表示。
针对两家的用水量,提出建议,合理即可。
(1)第一阶梯:3.9×180=702(元)
乐乐家12个月共付水费:
3.9×104+42.9
=405.6+42.9
=448.5(元)
448.5<702,所以乐乐家用水量处于第一阶梯。
42.9÷3.9=11(立方米)
答:乐乐家12月用水11立方米。
(2)第一阶梯:3.9×180=702(元)
第二阶梯:
5.45×(300-180)
=5.45×120
=654(元)
一共:702+654=1356(元)
702<865.5<1356
所以,丽丽家的年用水量达到第二阶梯。
180+(865.5-702)÷5.45
=180+163.5÷5.45
=180+30
=210(立方米)
答:丽丽家2023年共用水210立方米。
(3)104+11=115(立方米)
115÷210=
答:乐乐家的用水量是丽丽家的。
针对两家的用水量,我建议:乐乐家用水量较少,建议继续保持;丽丽家用水量较多,建议节约用水。(答案不唯一)
本题考查分段计费问题,弄清楚每段的临界点和每段的收费标准,然后根据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列式计算。保密★启用前
2025-2026学年五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02
(测试范围:五年级上册人教版,第1-4章)
( 全卷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60 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每题1 分,共 10分)
1.甲数÷0.9=乙数×0.9(甲、乙两数均不为0),则( )。
A.甲数>乙数 B.甲数=乙数 C.甲数<乙数 D.无法确定
2.教室里,张亮的位置若用数对表示是(4,6),那么他同桌的位置用数对表示可能是( )。
A.(5,5) B.(4,5) C.(5,6) D.(5,4)
3.要使4.8×9+4.8的计算简便,应该用( )。
A.乘法分配律 B.乘法交换律 C.乘法结合律 D.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4.8个小组研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设计了如下活动:在装有红、黄两种颜色小球的盒子里摸球,每个小组盒子里装的球都一样。每次摸出一个球,记录下颜色,再放回摇匀,重复20次,结果如下。
小组 1 2 3 4 5 6 7 8 合计
摸出红球的次数 15 16 12 18 15 16 14 17 123
摸出黄球的次数 5 4 8 2 5 4 6 3 37
下面是四位同学根据统计结果作出的推断,说法错误的是( )。
A.再接着摸一次,可能摸出红球,也可能摸出黄球。
B.红球个数一定比黄球多。
C.红球个数可能比黄球多。
D.如果每个小组再这样重复摸20次,那么摸出黄球的合计次数可能是40次。
5.下列成语所描述的事件可能性最大的是( )。
A.铁杵成针 B.枯木再生 C.瓮中捉鳖 D.海底捞针
6.在解决下面的问题时,计算结果要用“去尾法”的是( )。
A.面粉3.5元/千克,买0.68千克需要多少元?
B.一个盘子里最多装5个海蛎饼,22个海蛎饼至少要准备几个这样的盘子?
C.每个海蛎饼2.5元,2个海蛎饼一共多少元?
D.每个海蛎饼用面粉0.3千克,0.68千克面粉最多可以做几个这样的海蛎
7.在一张方格纸上,如果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则三角形一定是( )三角形。
A.直角 B.钝角 C.锐角
8.两个一位小数相乘的积的近似数是7.6,那么这两个一位小数相乘的积最大是( )。
A.7.59 B.7.64 C.7.55
9.下列算式中,( )的积的近似数不可能是58。
A.6.□□×9 B.8.□□×7 C.3.□□×14
10.下面算式中,与1.56×10.01的结果不相等的是( )。
A.15.6×1.001 B.156×0.1001 C.0.156×100.1 D.1.56×1.001
二、填空题(26分)
11.两个因数的积是5.73,如果一个因数扩大为原来的10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积是( )。
12.3.1818…是循环小数,它的循环节是( ),可用简便方法写作( )。
13.如果数对和表示的位置在同一行,那么( );如果在同一列,那么( )。
14.小云在计算5.4除以一个数时,把被除数的小数点漏掉了,结果得3,正确的商应是( )。
15.把10张卡片(每张卡片上只有2、3、4、6这四个数字中的一个)放入纸袋,随意摸一张,要使摸出数字“2”的可能性最大,摸出数字“6”的可能性最小,摸出3、4的可能性一样。卡片上可以是什么数字?请你填一填。
16.开油坊的张叔叔拿了5000元去买花生米,每袋花生米重35千克,单价为420元/袋,一共可以买( )袋,若每千克花生米可出油0.5千克,榨出的油每5千克装一壶,一共需要准备( )个这样的油壶。
17.在括号里填上“>”“<”或“=”。
3.76×1.04( )3.76 6.75÷0.75( )6.75÷0.5
8.98÷1.1( )8.98×1.1 15.8÷1.2( )15.8
18.每个蛋糕需要0.3千克面粉,2千克面粉最多可以做( )个蛋糕;一个水瓶最多能装1.25升纯净水,要装32升纯净水,至少需要( )个这样的瓶子。
19.看图回答问题。
①从小冬家出发向西走240米,再向南走240米是银行,在图上标出银行的位置,并用数对表示:银行( )。
②车站的位置是(4,8),与它同在一列的建筑有( ),与它同一行的建筑是( )。
20.明明妈妈准备买4箱牛奶,每箱牛奶原价65元,三个超市做促销,甲超市按原价的0.8出售,乙超市买三送一,丙超市每满99元减20元,在( )超市购买最便宜。
21.1.26×0.12的积有( )位小数,如果把两个因数的小数点去掉,这时积会扩大到原来的( )倍。
22.花园小区里每层楼高2.85米,贝贝的家住在6层,她家的地板距离地面( )米;乐乐家住在10楼,她的家的天花板距离地面( )米。
23.一个正方体的表面有红、黄、绿三种颜色(6个面都有颜色),将这个正方体任意掷一次,红色面朝上的可能性最大,黄色和绿色的可能性相同且最小,那么,有( )个面涂了红色。
三、计算题( 24分)
24.直接写出得数。


25.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12.5×32×2.5 65.36÷0.25÷40 9.7×68+3.2×97
7.2÷0.6+10.9 9.6×10.1 4.8×[23.5÷(8.2-3.5)]
26.列竖式计算。(带※的题要验算)
22.3÷1.7≈(保留两位小数) ※8.262÷2.7=
36÷9.9=(商用循环小数表示) 0.95×3.08=
四、作图题(12分)
27.按要求给小球涂色。
(1)摸出红球的可能性比黄球大。
(2)摸出红球和黄球的可能性一样大。
28.如图是某市部分地标建筑的位置,图书馆的位置可以用数对( )表示。
(1)若青少年宫在图书馆以东300米,再往北450米处,请你在图上标出青少年宫的位置。
(2)青少年宫位于和平公园的( )边( )米处。
(3)若要新建一所学校,要求位于图书馆的正东方、火车站的正北方、和平公园的正南方,可以用数对( )表示学校的位置,并在图中标识出来。
五、解答题(28分)
29.甲车是油电混合动力汽车,每行驶1km燃烧汽油0.044L;乙车是汽油动力汽车,每行驶1km燃烧汽油0.099L。如果汽油的价格是8.3元/升,那么各行驶100km的路程,甲车比乙车省多少元油费?
30.一辆货车以每小时65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同时一辆小轿车以每小时85千米的速度从乙地开往甲地,两车1.6小时后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1.某市自来水公司为鼓励节约用水,采取按月分段计费的方法收取水费。12吨以内(含12吨)的每吨2元;超过12吨的部分,每吨3元。
(1)小亮家这个月的用水量是11吨,应缴水费多少元?
(2)小明家这个月的用水量是23吨,应缴水费多少元?
32.超市某牌子大米原价每千克4.5元,张阿姨带去的钱正好能买20千克大米。到超市后,张阿姨发现这种大米正好促销,现在每千克大米只需要4元。张阿姨用这些钱可以多买多少千克的大米?
33.国庆节期间,在郑州旅游的98位游客准备租车游玩,每辆大巴车限乘28位游客。
(1)需要租用几辆这样的大巴车?
(2)每辆大巴车费用为350元,平均每人花费车费多少钱?(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34.甲乙两站间的铁路长840千米,两列火车同时从两站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68.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71.5千米,两车开出多少小时后相距210千米?
35.为鼓励节约用水,郑州市实行居民用水“阶梯水价”,收费标准如下表所示。
第一阶梯 第二阶梯 第三阶梯
年用水量 180立方米及以下 181-300立方米 301立方米及以上
每立方米水费(元) 3.9 5.45 10.1
(1)2023年,乐乐家前11个月累计用水104立方米,12月付水费42.9元,乐乐家12月用水多少立方米?
(2)丽丽家2023年共付水费865.5元。估一估,丽丽家的年用水量达到第( )阶梯,丽丽家2023年共用水多少立方米?
(3)乐乐家的用水量是丽丽家的几分之几?针对两家的用水量,你有什么建议?(共6张PPT)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
期中质量检测02【测试范围:1-4单元】
试卷分析
知识点分布
一、选择题 1 0.95 小数与小数的乘法;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
2 0.85 用数对表示位置
3 0.84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
4 0.65 事件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5 0.75 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6 0.75 用“去尾法”解决问题
7 0.65 根据数对找位置;三角形的分类
8 0.65 小数的近似数;小数与小数的乘法
9 0.64 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小数的估算及应用
10 0.64 积的变化规律(小数乘法);小数与小数的乘法
二、知识点分布
二、填空题 11 0.94 积的变化规律(小数乘法)
12 0.85 循环小数的认识与简写
13 0.75 用数对表示位置
14 0.65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15 0.65 可能性大小的应用
16 0.75 小数的乘、除法混合运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应用;用“进一法”解决问题;用“去尾法”解决问题
17 0.65 因数和积的大小关系(小数乘法);被除数和商的大小关系(小数除法);小数与小数的乘法;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
18 0.64 用“进一法”解决问题;用“去尾法”解决问题
19 0.65 用数对表示位置;根据数对找位置;东、南、西、北方向
20 0.64 利用小数与整数的乘法解决问题;促销问题;经济问题
21 0.55 积的变化规律(小数乘法);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小数位数的关系;小数与小数的乘法
22 0.65 利用小数与整数的乘法解决问题
23 0.4 可能性的大小
二、知识点分布
三、计算题 24 0.75 小数与整数的乘法;小数与小数的乘法
25 0.65 小数的四则运算及法则;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相关的简便计算
26 0.64 循环小数的认识与简写;小数与小数的乘法;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
四、作图题 27 0.65 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28 0.64 用数对表示位置;东、南、西、北方向
二、知识点分布
五、解答题 29 0.85 小数与整数的乘法
30 0.85 相遇问题;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
31 0.75 分段计费问题(小数乘法);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32 0.65 经济问题;小数的四则运算及法则
33 0.64 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用“进一法”解决问题;经济问题;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应用
34 0.65 相遇问题;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应用
35 0.4 经济问题;求一个数占另一个数几分之几;分段计费问题(小数乘法);分段计费问题(小数除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