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浙教版七上科学第1-4章综合测试B卷(教师版+学生版+答题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浙教版七上科学第1-4章综合测试B卷(教师版+学生版+答题卷)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七上科学第1-4章综合测试B卷
答题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8分)
16、(1) ;(2) ; ;
17、(1) ;(2) ;(3) ;
18、(1) ;(2) ;
19、(1) ;(2) ;(3) ;
20、(1) ; ; ;
21、(1) ; ;
(2) ;
22、(1) ;(2) ;
(3) 。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8分)
23、(1) ;(2) ;
(3) ;
(4) ;
24、(1) ;
(2) ;(3) ;
(4) ;
25、(1) ;
(2)① ;② ;
③ 。
26、(1) ;
(2) ;
(3) ;(4) ;
27、(1) ;
(2) ;
(3) ;(4) 。
四、简答题(共24分)
28、(1) ;(2) ;
29、(1) ;(2) ;(3) ;
30、(1) ;
(2) ;(3) ;(4) ;
(5) ;
31、(1) ;(2) ;(3) ;(4) ;
32、解: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七上科学第1-4章综合测试B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图甲是某火箭升空过程中与月球的合影,图乙是“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交会对接的场景。下列对火箭发射和交会对接过程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以火箭为参照物,月球是静止的
B. 以月球为参照物,火箭是运动的
C. 以“天和”核心舱为参照物,“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是静止的
D.以地面为参照物,“天和”核心舱是静止的
(第1题图) (第2题图)
2、“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描写了一枝红杏越过墙头向阳而生的情景。此情景体现出生物的基本特征为( )
A. 能进行呼吸 B. 能繁殖后代 C. 能遗传和变异 D. 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3、下图所示的四种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4、太阳、地球和月球是人类最熟悉的三个星球,关于三个星球认识正确的是( )
A. 我们肉眼看到的太阳主要是色球层
B. 地球上的生物与太阳息息相关
C. 月球是围绕地球运动的行星
D. 地球的自转方向和它的公转方向正好相反
5、下列关于科学家作出的贡献叙述正确的是( )
A. 麦哲伦通过环球航行,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
B. 祖冲之发明了地动仪,实现了地震的准确预报
C. 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测天空,为“日心说”提供了有力的观测依据
D. 达尔文自制了第一台显微镜,并用该显微镜观察到人体口腔上皮细胞
6、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鸢飞空中,其影随鸢而移(如图甲);或中间为窗隙所束,则影与鸢遂相违: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如图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甲、乙中的现象都可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
B. 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直线传播
C. 图甲、乙中“影”移动的方向与物移动的方向相反
D. 要形成如图乙的现象,对窗隙大小没有要求
(第6题图) (第7题图)
7、如图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年变化曲线图,图中甲为春分日。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2025年小赛节气在1月5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图中的内丁段
B. 当太阳直射点在①处时,宁波市的节气是冬至
C. 太阳直射点由①向②移动时,宁波市昼变短、夜变长
D. 引起太阳直射点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自转
8、如图,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顺序正确的是( )
A. ①②④③ B. ②①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①④③
9、有关光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在任何介质中传播速度都是相同的
B.光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在固体中传播最快
C.光在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D.日食、月食的形成都可以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10、穿山甲是我国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其体表被覆鳞片,主要以白蚁为食,每年繁殖一次,每胎1~2仔,幼仔靠母乳喂养。近年来,由于栖息地破坏以及乱捕滥杀,穿山甲的数量急剧减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穿山中属于爬行类动物 B. 穿山中与白蚁之间是竞争关系
C. 穿山甲数量减少会破坏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穿山甲的有效措施之一
(第10题图) (第11题图)
11、宁波石豆兰”是在宁波境内首次发现的植物新种类,它生长在阴暗潮湿的悬崖上,叶片质地坚硬呈革质,花朵呈金黄色。“宁波石豆兰”在分类上属于( )
A. 被子植物 B. 裸子植物 C. 蕨类植物 D. 苔藓类植物
12、想要学好科学,很多时候经过自己的思考,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下列是小林同学整理的“错误操作”与对应测量结果。同学的你帮她判断一下认为各选项中一致的是(  )
13、取相同材质和规格的红、蓝、银灰、黑四色塑料薄膜各一张,在每天的9:00~16:00分别罩在相同数量、长势基本相同的番茄幼苗上方,一段时间后,测量这些番茄幼苗的高度和叶子大小。这项活动要探究的问题是( )
A. 番茄幼苗在每天不同时间的生长情况
B. 光照的强弱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C .塑料薄膜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D. 塑料薄膜的颜色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14、小柯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如图甲、乙、丙细胞,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显微镜在调焦时应先调节②再调节①
B. 甲细胞为洋葱表皮细胞,能看到细胞中的叶绿体
C. 乙细胞为口腔上皮细胞,制作时要滴生理盐水以维持细胞基本形状
D. 丙为酵母菌,在分类上属于细菌,有成形的细胞核
15、小金发现蜜蜂在山茶花上采蜜,尝试用下表进行知识分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表是二歧分类检索表
B. 该表是根据生物特征按其异同或有无分为相对的两组
C. 表中2b的特征是“有花,种子被果皮包被,有果实”
D. 山茶花和蜜蜂分别对应检索表中的乙和丁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8分)
16、生石花(如图)是一种小型肉质植物,有两片肥厚多汁的叶,能开花结果,幼苗很小,生长迟缓。请根据上述信息判断:
(1)生石花有两片肥厚多汁的叶,这一形态特点与 (选填“干旱”或“潮湿”)的生存环境相适应;
(2)“能开花结果”的描述,说明生石花是 植物,常用 繁衍后代。
(第21题图) (第22题图)
17、金华是一个特产丰富的城市,请用所学知识填空:
(1)佛手属于喜光植物,生长发育需要充足的阳光,图甲和乙两种细胞中属于佛手细胞的是 ;
(2)源东的桃子以味美多汁著称,鲜香可口的果汁是成熟的植物细胞中液泡内的液体叫作 ;
(3)金华名猪“两头乌”是制作金华火腿的原料,该品种的猪因头部和尾部都是黑色的而得名,控制这种性状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结构中的 (填序号)。
18、如甲图为某地某时刻日食初亏时的照片,据图推断。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此时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最接近乙图中的 ;
(2)拍摄者拍此照片时,其左侧为 方。
A. 东 B. 南 C. 西 D. 北
19、物体A、B同时同地自西向东做直线运动,如图甲、乙分别描述了物体A、B的运动情况。分析图像信息,回答问题:
(1)在0~2s时段,物体 (选填“A”“B”或“A和B”)做匀速直线运动;
(2)B物体的运动速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A物体的运动速度;
(3)运动2s后,A和B相距 m。
(第19题图) (第20题图)
20、如图所示,小德制作了简易针孔照相机,A端开一圆形小孔作为镜头,B端蒙一张半透明纸作为光屏。将其水平放置,将镜头对着窗外很亮的景物,可在半透明纸上看到 (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若保持镜头位置不动,缩短光屏到小孔的距离,半透明纸上呈现的景物大小变 。若将圆形小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 (选填“改变”或“不变”)。
21、图a是地球公转示意图,图b为宁波的小宁记录的“二分二至日”正午时刻教室的光照情况,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b中①②③表示的太阳光线照进教室的范围,判断符合图a中丙处这一天宁波教室内正午光照情况的是 (填数字序号),此后的一个月内宁波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为 ;
(2)如图C中AN、BN属于两条经线,N为北极,BC处于夜半球,C纬度是66.5 ,图C中数据为纬度,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 B. 此时太阳直射23.5°S
C. 此时D地的影子长度为一年内最短 D. A和B地方时相同
22、如图所示是探究“食物上滋生微生物的条件”的实验。一星期后用放大镜观察,结果发现只有乙中有大量微生物生长。
(1)通过甲、乙对照,说明微生物生长需要 ;
(2)通过乙、丙对照,其中变量是 ;
(3)该实验不能放置在任意温度相同的环境中,其原因是 。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3分,共18分)
23、为了解日、地、月的相对运动及所产生的天文现象,某同学制作了三球运动演示模型。
(1)制作该模型需要用到的工具是 ;
A. 温度计 B. 天平 C. 刻度尺 D. 量筒
(2)该模型中表示月球的是 (填字母);
(3)地球上的我们只能看到月球一面,这是因为 ;
(4)当A、B、C三者的位置恰好处于同一条直线时(如图所示),可能出现 现象。
24、如图所示,用钉子在易拉罐底部的中央钻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另一端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半透明塑料薄膜,这样就制成了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装置。把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
(1)小孔成像的原理是 ;
(2)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塑料薄膜上看到的是( )
A.三角形光斑 B.圆形光斑 C.烛焰的正立像 D.烛焰的倒立像
(3)当蜡烛靠近小孔时,烛焰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会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晴天太阳透过树叶缝隙在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与上述原理相同,地面上的圆形光斑大小不一的原因是   。
(第24题图) (第25题图)
25、幽门螺旋菌是一种具有螺旋结构及鞭毛的细菌(图1)。资料显示,67%~80%的胃溃疡和95%的十二指肠溃疡是由幽门螺旋菌引起的。目前,我国约有7亿左右的人群感染了幽门螺旋菌。幽门螺旋菌可通过饮食等途径传染。
(1)幽门螺旋菌主要“定居”在人胃黏膜表而,可引起慢性胃炎,甚至胃溃疡。在细胞结构上,幽门螺旋菌与胃黏膜上皮细胞的主要区别是幽门螺旋菌没有___________;
(2)为研究乳酸菌对幽门螺旋菌感染的影响,研究者将若干只健康的实验小鼠平均分为三组,按下表进行处理(“+”表示进行,“-”表示未进行)。几个月后检测三组小鼠胃黏膜炎症因子水平相对值(炎症因了水平相对值高,说明炎症程度严重),结果如图所示;
①对比___________(选填组号)组结果,说明幽门螺旋菌会引起小鼠产生炎症反应;
②对比2组和3组结果,说明乳酸菌对幽门螺旋菌感染起到___________作用;
③就上述实验过程,有研究者质疑,乳酸菌是否会引起胃黏膜炎症因子产生呢?请增加一组实验对上述实验加以完善: 。
26、鱼类受精卵的孵化受水温影响很显著,下列表格和曲线图是某种鱼的受精卵在不同水温中孵化的实验结果:
(1)这种鱼受精卵在水温为________℃时平均孵化率高;
(2)该种鱼的受精卵在水温为18℃~38℃范围内,平均孵化率与水温的关系是 ;
(3)若将14℃的两组鱼受精卵所处的水温分别逐步调节到26℃和42℃,结果26℃组的能孵化出鱼苗,而42℃组的不能孵化出鱼苗,原因是42℃组的鱼受精卵________;
(4)分析上图,水温在18℃~34℃之间时,鱼受精卵平均孵化时间与水温的关系是________。
27、飞机在空中飞行时都有一定的迎角(机翼轴线与水平气流的夹角)。飞机飞行时的升力除了与机翼形状有关外,是否还与迎角大小有关?为了研究这一问题,在老师的帮助下,语馨利用电风扇、升力测力计、飞机模型,按图甲方式进行如下实验:①闭合电风扇的开关,调节挡位使其风速最大,并使飞机模型的迎角为0°,记录测力计的示数。重复5次实验并计算升力平均值。②改变迎角大小,使其分别为5°、10°、15°、20°,重复步骤①。③处理相关数据得到“升力与迎角的关系”如图乙。
(1)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语馨若要进一步研究“飞机的升力与其飞行速度的关系”。利用现有器材,如何操作可以模拟飞机不同的飞行速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重复5次实验并计算升力平均值”的目的是 ;
(4)资料显示:本实验结论与实际相符,且飞机迎角一定时,飞行速度越大升力也越大。若某飞机以500km/h的速度做水平匀速直线飞行时的迎角为θ1,而以800km/h的速度做水平匀速直线飞行时的迎角为θ2(θ1、θ2均小于15°)。请比较θ1、θ2的大小关系: 。
四、简答题(5小题,共35分)
28、(4分)2024年10月,我国中科院和航天局联合发布《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其中一项优先发展方向为探索太阳系天体和系外天体的宜居性。
(注:假设地球的与日距离和大气密度均为1)
(1)上图为太阳系模式图,某行星从地球与太阳之间经过时,地球上的观察者会看到一个黑点从太阳前面通过,这种现象称为“凌日”能产生“凌日”的行星是 (填字母代号);
(2)上表是地球和火星部分参数的对比。人类首先选择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是因为火星上的一些地理现象与地球上的相似主要表现为( )
①火星和地球一样被厚厚的大气层所包围; ②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
③火星、地球自转周期比较适中; ④)火星和地球四季的长度一样。
29、(6分)一种菊科植物从海拔500米的平原到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都有分布,但其植株的高度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现设计实验探究海拔高度是否是影响该菊科植物株高的因素,实验分组及处理如下表。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a组和b组、c组和d组都是原产地相同的同一品种,且栽培地的土壤条件适宜并相同,这是为了保证实验结果只能是由___________引起的;
(2)a组和b组的对照中,实验组是___________;
(3)实验最后测量每组各植株的高度,以___________(选填“最大值”或“最 小值”或“平均值”)为该组植株的株高。
30、(10分)在“探究水温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时,某小组同学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请回答问题。
(1)这个探究实验中,你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计探究实验方案时,该小组同学给金鱼提供了常温、较高水温和较低水温三种环境。实验过程中,应使环境中除________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
(3)该实验中测量与记数的准确与否对实验的结果________(填“有”或“没有”)影响;
(4)该实验所用器材中________(填“有”或“没有”)温度计;
(5)实验后,应该把金鱼________________。
31、(8分)我们已经学习了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和显微镜的使用,请你完成以下问题。
(1)制作细胞临时装片时,盖盖玻片的正确操作方式是下图中的(  )
(2)盖好盖玻片后,要在盖玻片一侧滴红墨水,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水。红墨水的作用是   ,以便更清晰地观察细胞结构;
(3)在观察中,当物镜由“10×”换为“40×”时,你应该选用   (选填:“大光圈”或“小光圈”)使视野明暗适宜;
(4)如果在显微镜下看到细胞质沿逆时计方向流动,那么细胞质的实际流动方向为   。
32、(7分)如以下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往南宁方向匀速行驶。当带给大家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10时15分;到达B时时,钟表显示为10时45分。求:
(1)轿车从A地到B地所用时间是______h;
(2)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为多少千米/小时?
(3)若轿车仍以该速度匀速行驶,从B地到达南宁需要多长时间?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七上科学第1-4章综合测试B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图甲是某火箭升空过程中与月球的合影,图乙是“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交会对接的场景。下列对火箭发射和交会对接过程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以火箭为参照物,月球是静止的
B. 以月球为参照物,火箭是运动的
C. 以“天和”核心舱为参照物,“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是静止的
D.以地面为参照物,“天和”核心舱是静止的
[答案] B
[解析] A、以火箭为参照物,月球相对于火箭的位置发生变化,月球是运动的,故A错误;B、以月球为参照物,火箭相对于月球的位置发生变化,火箭是运动的,故B正确;C、交会对接的过程中,以“天和”核心舱为参照物,“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相对“天和”核心舱的位置是变化的,是运动的,故C错误;D、以地面为参照物,“天和”核心舱相对地面的位置发生变化,是运动的,故D错误。故B符合题意。
(第1题图) (第2题图)
2、“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描写了一枝红杏越过墙头向阳而生的情景。此情景体现出生物的基本特征为( )
A. 能进行呼吸 B. 能繁殖后代 C. 能遗传和变异 D. 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答案] D
[解析]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植物具有向光性的现象,这是体现了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特征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D符合题意。
3、下图所示的四种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A、使用量筒测量体积时,读数时应平视,视线应与液面凹处相平,A不正确;B、测量液体温度时,测温泡不能接触容器底部和侧壁,B错误;C、利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物体应对准0刻度开始测量,C错误;D、利用直尺和三角板两种刻度尺测量圆直径时,方法正确。故D符合题意。
4、太阳、地球和月球是人类最熟悉的三个星球,关于三个星球认识正确的是( )
A. 我们肉眼看到的太阳主要是色球层 B. 地球上的生物与太阳息息相关
C. 月球是围绕地球运动的行星 D. 地球的自转方向和它的公转方向正好相反
[答案] B
[解析]A、我们肉眼看到的太阳主要是光球层,而不是色球层。色球层气体稀薄,所发出的可见光不及光球的千分之一,只有在崧酞可日全食或用特殊望远镜才能被人们看到。8、太阳对地球上的生物至关重要。它为地球提供光和热,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利用太阳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氧气来源:太阳的光照和热量还影响着地球的气候、温度、降水等环境因素,进而影响生物的分布、生长和繁殖等,所以地球上的牛物与太阳息息相关,该选项正确。C、月球是围绕地球运动的卫星,而不是行星。D、地球的自转方向和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方向是一致的,而不是相反。故B符合题意。
5、下列关于科学家作出的贡献叙述正确的是( )
A. 麦哲伦通过环球航行,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
B. 祖冲之发明了地动仪,实现了地震的准确预报
C. 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测天空,为“日心说”提供了有力的观测依据
D. 达尔文自制了第一台显微镜,并用该显微镜观察到人体口腔上皮细胞
[答案] C
[解析] A, 麦哲伦通过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A错误;B.张衡发明了地动仪,实现了地震的准确预报,B错误;C.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测天空,为“日心说”提供了有力的观测依据,C错误;D.胡克自制了第一台显微镜,并用该显微镜观察到人体口腔上皮细胞,D错误;故C符合题意。
6、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鸢飞空中,其影随鸢而移(如图甲);或中间为窗隙所束,则影与鸢遂相违: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如图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甲、乙中的现象都可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
B. 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直线传播
C. 图甲、乙中“影”移动的方向与物移动的方向相反
D. 要形成如图乙的现象,对窗隙大小没有要求
[答案] A
[解析]A、甲是光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影子,乙是小孔成像,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甲和乙的原理相同,故A正确;B、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故B错误;C、甲图是鸢和它的影子,影子移动的方向和鸢移动的方向相同,乙是小孔成像,像和移动的方向相反,故C错误;D、小孔成像时,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与孔的大小有关,故D错误。故A符合题意。
(第6题图) (第7题图)
7、如图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年变化曲线图,图中甲为春分日。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2025年小赛节气在1月5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图中的内丁段
B. 当太阳直射点在①处时,宁波市的节气是冬至
C. 太阳直射点由①向②移动时,宁波市昼变短、夜变长
D. 引起太阳直射点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自转
[答案] C
[解析]甲是春分,时间约为3月23日;乙是夏至,约为6月22日;丙是秋分,约为9月21日;丁是冬至,约为12月21日,戊是下一年的春分。A、1月5日在冬至和春分之间,在丁和戊之间,故A错误;B、当太阳直射点在①处时,宁波市的节气是夏至,故B错误;C、太阳直射点由①向②移动,直射点逐渐南移,宁波昼变短、夜变长,故C正确;D、太阳直射点变化一年为一个周期,可知引起太阳直射点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公转,故D错误;故C符合题意。
8、如图,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顺序正确的是( )
A. ①②④③ B. ②①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①④③
[答案] D
[解析]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时,应先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再用镊子撕下洋葱表皮,接着在载玻片上展平,最后盖上盖玻片。故D符合题意。
9、有关光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在任何介质中传播速度都是相同的
B.光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在固体中传播最快
C.光在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D.日食、月食的形成都可以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答案] D
[解析] A、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在其它介质中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小,故A错误;B、光能在透明的介质中传播,在真空中传播最快,故选项B错误;C、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C错误;D、日食、月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正确且符合题意。
10、穿山甲是我国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其体表被覆鳞片,主要以白蚁为食,每年繁殖一次,每胎1~2仔,幼仔靠母乳喂养。近年来,由于栖息地破坏以及乱捕滥杀,穿山甲的数量急剧减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穿山中属于爬行类动物 B. 穿山中与白蚁之间是竞争关系
C. 穿山甲数量减少会破坏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穿山甲的有效措施之一
[答案] D
[解析]A、穿山甲具有分娩与哺育的特性,幼仔靠母乳生活,这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方式,因此穿山甲属于哺乳动物,A错误;B、穿山甲以白蚁为食,它们属于捕食关系,B错误;C、穿山甲数量减少会直接影响生物种类多样性,C错误;D、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穿山甲的有效措施之一,D正确;故D符合题意。
(第10题图) (第11题图)
11、宁波石豆兰”是在宁波境内首次发现的植物新种类,它生长在阴暗潮湿的悬崖上,叶片质地坚硬呈革质,花朵呈金黄色。“宁波石豆兰”在分类上属于( )
A. 被子植物 B. 裸子植物 C. 蕨类植物 D. 苔藓类植物
[答案] A
[解析]由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叶片质地坚硬呈革质,花朵呈金黄色”可判断该植物为被子植物,因为只有被子植物才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种器官;祼子植物、蕨类植物、苔藓类植物虽然有叶的分化,但是都是不开花的植物。据此分析,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A符合题意。
12、想要学好科学,很多时候经过自己的思考,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下列是小林同学整理的“错误操作”与对应测量结果。同学的你帮她判断一下认为各选项中一致的是(  )
[答案]B
[解析] A.用被拉长了的皮尺测量跳远距离时,此距离是一定的,但皮尺上的分度值的真实长度变大,而分度值的示数没有变化,所以测量结果比实际距离偏小,故A不符合题意;B.在测量头发的直径时,如果把头发绕在铅笔上时没有排列紧密,会导致头发丝的宽度测量结果偏大,所以计算的直径偏大,故B符合题意;C.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否则温度计示数会降低,测量结果偏小,故C不符合题意;D.用量筒量液体体积时读数时视线要与液体的凹液面相平,否则测量的液体体积会不准确,俯视读数会比实际值要大,故D不符合题意。故B符合题意。
13、取相同材质和规格的红、蓝、银灰、黑四色塑料薄膜各一张,在每天的9:00~16:00分别罩在相同数量、长势基本相同的番茄幼苗上方,一段时间后,测量这些番茄幼苗的高度和叶子大小。这项活动要探究的问题是( )
A. 番茄幼苗在每天不同时间的生长情况
B. 光照的强弱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C .塑料薄膜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D. 塑料薄膜的颜色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答案] D
[解析]根据题意,本题是探究红、蓝、银灰、黑四色相同材质和规格的塑料薄膜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故D符合题意。
14、小柯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如图甲、乙、丙细胞,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显微镜在调焦时应先调节②再调节①
B. 甲细胞为洋葱表皮细胞,能看到细胞中的叶绿体
C. 乙细胞为口腔上皮细胞,制作时要滴生理盐水以维持细胞基本形状
D. 丙为酵母菌,在分类上属于细菌,有成形的细胞核
[答案] B
[解析]A、①是粗准焦螺旋,②是细准焦螺旋,在调焦时先调整粗准焦螺旋至出现较清晰的像,再调整细准焦螺旋,使像更清晰,故A错误;B、洋葱表皮细胞没有叶绿体,故B错误;C、乙细胞没有细胞壁,是口腔上皮细胞,制作时要滴生理盐水以维持细胞基本形状,故C正确;D、酵母菌属于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故D错误。故C符合题意。
15、小金发现蜜蜂在山茶花上采蜜,尝试用下表进行知识分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表是二歧分类检索表
B. 该表是根据生物特征按其异同或有无分为相对的两组
C. 表中2b的特征是“有花,种子被果皮包被,有果实”
D. 山茶花和蜜蜂分别对应检索表中的乙和丁
[答案] D
[解析] A和B.根据图片可知,该表将生物一分为二,然后逐步对比排列,因此为二歧分类检索表。且将生物特征按异同或有无分类,故A、B正确不合题意;C.根据2a的内容“无花、种子裸露,无果实”可知,2b的内容为”有花,种子被果皮包被,有果实”,故C正确不合题意;D.山茶花有花和果实,属于被子植物,对应乙。蜜蜂身体分节,有外骨骼,三对足,对应丙,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D符合题意。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8分)
16、生石花(如图)是一种小型肉质植物,有两片肥厚多汁的叶,能开花结果,幼苗很小,生长迟缓。请根据上述信息判断:
(1)生石花有两片肥厚多汁的叶,这一形态特点与 (选填“干旱”或“潮湿”)的生存环境相适应;
(2)“能开花结果”的描述,说明生石花是 植物,常用 繁衍后代。
[答案](1)干旱 (2)被子 种子
[解析] (1)生石花有两片肥厚多汁的叶子,可以储存大量的水分,这一形态特点与干旱的生存环境相通应。(2)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形成果实,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其中的花和果实是被子植物特有的器官。生石花能开花结果,因此属于被子植物。
(第21题图) (第22题图)
17、金华是一个特产丰富的城市,请用所学知识填空:
(1)佛手属于喜光植物,生长发育需要充足的阳光,图甲和乙两种细胞中属于佛手细胞的是 ;
(2)源东的桃子以味美多汁著称,鲜香可口的果汁是成熟的植物细胞中液泡内的液体叫作 ;
(3)金华名猪“两头乌”是制作金华火腿的原料,该品种的猪因头部和尾部都是黑色的而得名,控制这种性状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结构中的 (填序号)。
[答案] (1)甲 (2)细胞液 (3)④
[解析](1)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相同点是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两者的不同点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图甲中具有①细胞壁、③叶绿体和⑤液泡,为植物细胞,可代表佛手细胞。(2)植物细胞的液泡内含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多种物质,如或甜味或辣味的物质、色素以及糖类、无机盐、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因此,鲜香可口的果汁是成熟的植物细胞 中液泡内的液体,叫作细胞液。(30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因此,该品种的猪因头部和尾部都是黑色的而得名,控制这种性 状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结构中的④细胞核。
18、如甲图为某地某时刻日食初亏时的照片,据图推断。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此时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最接近乙图中的 ;
(2)拍摄者拍此照片时,其左侧为 方。
A. 东 B. 南 C. 西 D. 北
[答案] (1)C (2)A
[解析] (1)日食是由于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并且三者大致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而形成的天文现象。图③呈现出月球杠进入太阳和地球之间的状态,符合日食初亏时(日食开始阶段,月球开始遮挡太阳)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所以日食初亏时,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最接近乙图中的③。故C符合题意;(2)日食初亏时,月球是从太阳的西边缘开始逐渐遮挡太阳的。因为太阳的视运动方向是东升西落,在日食初亏时,月球从左侧侵蚀太阳,也就意味着拍摄者的左侧是太阳升起的方向,即东方,所以拍摄者拍此照片时,其左侧为东方。故A符合题意。
19、物体A、B同时同地自西向东做直线运动,如图甲、乙分别描述了物体A、B的运动情况。分析图像信息,回答问题:
(1)在0~2s时段,物体 (选填“A”“B”或“A和B”)做匀速直线运动;
(2)B物体的运动速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A物体的运动速度;
(3)运动2s后,A和B相距 m。
[答案] (1)A和B (2)小于 (3)2
[解析]由图知,B物体的s-t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路程逐渐的变大,路程与时间成正比,B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A物体运动的v-t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A物体的速度不变,所以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3m/s ;(1)在0~2s时段,物体A和B做匀速直线运动;(2)由图甲可知A物体的运动速度为3m/s,B物体的运动速度为:v=s/t=4m/2s=2m/s,故B速度小于A速度;(3)运动2s后,A物体运动的路程为s=vt=3m/s×2s=6m,B物体运动4m,A和B相距Δs=6m-4m=2m。
(第19题图) (第20题图)
20、如图所示,小德制作了简易针孔照相机,A端开一圆形小孔作为镜头,B端蒙一张半透明纸作为光屏。将其水平放置,将镜头对着窗外很亮的景物,可在半透明纸上看到 (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若保持镜头位置不动,缩短光屏到小孔的距离,半透明纸上呈现的景物大小变 。若将圆形小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 (选填“改变”或“不变”)。
[答案] 倒立 小 不变
[解析] 针孔照相机原理是小孔成像,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制成的。小孔成像时,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像的大小与物距、像距都有关。将其将其水平放置,将镜头对着窗外很亮的景物,可在半透明纸上看到倒立的像;该像是光线通过小孔直线传播而实际会聚而成的实像;若保持镜头位置不动,缩短光屏到小孔的距离,半透明纸上呈现的景物大小变小,而光屏上呈现的景物范围将变大;小孔成像时,像的形状与实物形状相似,而与小孔的形状无关,所以,若将圆形小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不变。
21、图a是地球公转示意图,图b为宁波的小宁记录的“二分二至日”正午时刻教室的光照情况,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b中①②③表示的太阳光线照进教室的范围,判断符合图a中丙处这一天宁波教室内正午光照情况的是 (填数字序号),此后的一个月内宁波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为 ;
(2)如图C中AN、BN属于两条经线,N为北极,BC处于夜半球,C纬度是66.5 ,图C中数据为纬度,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 B. 此时太阳直射23.5°S
C. 此时D地的影子长度为一年内最短 D. A和B地方时相同
[答案] (1)④ ; 昼渐长,夜渐短 (2)A
[解析](1)如图b中①②③表示的太阳光线照进教室的范围,判断符合图a中丙北半球冬至日这一天宁波教室内正午光照情况的是①,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太阳高度最小,宁波的昼夜长短表现为昼短夜长,此后的一个月内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宁波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为昼渐长,夜渐短;(2)如图d中AN、BN属于两条相对的经线,N为北极,BC处于昼半球 ,C纬度是66.5°,图d中数据为纬度,此时北极圈以内全部是极昼现象,北半球昼长夜短,此时太阳直射23.5°N纬线,此时南半球的D地的影子长度最长;A和B位于两条相对的经线,其时间不相同。
22、如图所示是探究“食物上滋生微生物的条件”的实验。一星期后用放大镜观察,结果发现只有乙中有大量微生物生长。
(1)通过甲、乙对照,说明微生物生长需要 ;
(2)通过乙、丙对照,其中变量是 ;
(3)该实验不能放置在任意温度相同的环境中,其原因是 。
[答案] (1)水分 (2)有机物(是否有有机物) (3)微生物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而温度相同时届也达不到实验效果。
[解析] 对照实验就是一个实验为了防止其他因素的影响或是确定影响结果的因素就是实验的研究对象,再做一组实验也就是对照组,使它除了原实验本身改变的条件外,其他条件保持相同,最后与原实验所得结果进行比对,观察异同,对照实验用来证明某种因素对实验结果的确切影响。根据对照实验的概念知道甲与乙构成对照实验,变量是水分,说明微生物的生长需要水,甲与乙构成实验组;乙和丙构成对照实验,面包代表有机物,变量是有机物,说明微生物的生长需要有机物,乙和丙构成一个实验组;甲和丙不构成对照实验,变量不唯一;(3)微生物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不能放置在任意温度相同的环境中,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即使温度相同也会达不到实验效果。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3分,共18分)
23、为了解日、地、月的相对运动及所产生的天文现象,某同学制作了三球运动演示模型。
(1)制作该模型需要用到的工具是 ;
A. 温度计 B. 天平 C. 刻度尺 D. 量筒
(2)该模型中表示月球的是 (填字母);
(3)地球上的我们只能看到月球一面,这是因为 ;
(4)当A、B、C三者的位置恰好处于同一条直线时(如图所示),可能出现 现象。
[答案](1)C (2)B (3)月球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相等,而且方向一样。(4)日食
[解析] (1)制作二球运动演示橙型时,需要确定各球体之间的距离、大小比例等尺寸关系,而刻度尺是用于测量长度等尺寸的工具,所以制作该模型需要用到刻度尺;(2)在日、地、月系统中,太阳是恒星,体积最大;地球是行星,体积次之;月球是地球的卫星,体积最小。观察模型图,A相对较大,可代表太阳;B相对较小,可代表月球;C体积适中,可代表地球。所以该模型中表示月球的是 B。(3)在地球上看月球,总是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这是因为月球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相等,而且方向一样。(4)当太阳(A)、月球(B)、地球(C)三者的位置恰好处于同一条直线时,若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之间,月球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处于月影区域的人们就会看到太阳被遮挡的现象,这就是日食现象。
24、如图所示,用钉子在易拉罐底部的中央钻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另一端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半透明塑料薄膜,这样就制成了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装置。把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
(1)小孔成像的原理是 ;
(2)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塑料薄膜上看到的是( )
A.三角形光斑 B.圆形光斑 C.烛焰的正立像 D.烛焰的倒立像
(3)当蜡烛靠近小孔时,烛焰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会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晴天太阳透过树叶缝隙在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与上述原理相同,地面上的圆形光斑大小不一的原因是   。
[答案] (1)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D;(3)变大;(4)树叶缝隙离地面的距离不同。
[解析](1)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烛焰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3)烛焰经小孔成倒立的实像,像的形状与烛焰形状相同,像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即烛焰在塑料薄膜上成的像是烛焰的倒立像,小孔成像的像的大小与物距、像距有关,当蜡烛靠近小孔时,物距减小了,像会变大;(4)晴天太阳透过树叶缝隙形成的圆形光斑与上述原理相同,其圆形光斑大小不一的原因是树叶缝隙离地面的距离不同。
(第24题图) (第25题图)
25、幽门螺旋菌是一种具有螺旋结构及鞭毛的细菌(图1)。资料显示,67%~80%的胃溃疡和95%的十二指肠溃疡是由幽门螺旋菌引起的。目前,我国约有7亿左右的人群感染了幽门螺旋菌。幽门螺旋菌可通过饮食等途径传染。
(1)幽门螺旋菌主要“定居”在人胃黏膜表而,可引起慢性胃炎,甚至胃溃疡。在细胞结构上,幽门螺旋菌与胃黏膜上皮细胞的主要区别是幽门螺旋菌没有___________;
(2)为研究乳酸菌对幽门螺旋菌感染的影响,研究者将若干只健康的实验小鼠平均分为三组,按下表进行处理(“+”表示进行,“-”表示未进行)。几个月后检测三组小鼠胃黏膜炎症因子水平相对值(炎症因了水平相对值高,说明炎症程度严重),结果如图所示;
①对比___________(选填组号)组结果,说明幽门螺旋菌会引起小鼠产生炎症反应;
②对比2组和3组结果,说明乳酸菌对幽门螺旋菌感染起到___________作用;
③就上述实验过程,有研究者质疑,乳酸菌是否会引起胃黏膜炎症因子产生呢?请增加一组实验对上述实验加以完善: 。
[答案] (1)成形的细胞核(2) 1组和2组;抑制(保护);对若干只健康的实验小鼠只灌胃乳
[解析] (1)上皮细胞有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幽门螺杆菌属于细菌,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但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因此在细胞结构上,幽门螺旋菌与胃黏膜上皮细胞的主要区别是幽门螺旋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2)①对比表格中1组和2组数据结果和柱状图胃粘膜炎症因子水平相对值可以看出,幽门螺旋菌会引起小鼠产生炎症反应。②对比表格中2组和3组数据结果可以看出,第三组小鼠的幽门螺旋菌高于第二组,说明乳酸菌对幽门螺旋菌感染起到抑制作用。③就上述实验过程,有研究者质疑,乳酸菌是否会引起胃黏膜炎症因子产生呢?以乳酸菌为变量,增加一组实验比如:对若干只健康的实验小鼠只灌胃乳酸菌,三周后不灌胃幽门螺旋菌,几个月后检测该组小鼠胃黏膜炎症因子。
26、鱼类受精卵的孵化受水温影响很显著,下列表格和曲线图是某种鱼的受精卵在不同水温中孵化的实验结果:
(1)这种鱼受精卵在水温为________℃时平均孵化率高;
(2)该种鱼的受精卵在水温为18℃~38℃范围内,平均孵化率与水温的关系是 ;
(3)若将14℃的两组鱼受精卵所处的水温分别逐步调节到26℃和42℃,结果26℃组的能孵化出鱼苗,而42℃组的不能孵化出鱼苗,原因是42℃组的鱼受精卵________;
(4)分析上图,水温在18℃~34℃之间时,鱼受精卵平均孵化时间与水温的关系是________。
[答案] (1)26 (2)18℃~26之间,随着水温上升,平均孵化率增大,在26℃~38℃之间,随水温上升,平均孵化率降低 (3)已经死亡 (4)随着水温的升高平均孵化时间减少
[解析] (1)由表中数据可知:该种鱼的受精卵在水温是26℃时,平均孵化率最高,达92%。(2)表中数据告诉我们:水温低于14℃或高于42℃,受精卵不孵化;在18℃~28℃之间,随水温上升,平均孵化率上升;在26℃~38℃之间,随水温上升,平均孵化率下降。(3)水温过高会导致鱼类受精卵死亡,因此若将14℃和42℃的两组鱼受精卵所处的水温分别逐步调节到26℃,结果14℃组的能孵化出鱼苗,而42℃组的不能孵化出鱼苗。(4)通过曲线图可知:水温在18℃~34℃之间,鱼受精卵平均孵化时间是随着水温的升高,平均孵化时间逐渐减少。
27、飞机在空中飞行时都有一定的迎角(机翼轴线与水平气流的夹角)。飞机飞行时的升力除了与机翼形状有关外,是否还与迎角大小有关?为了研究这一问题,在老师的帮助下,语馨利用电风扇、升力测力计、飞机模型,按图甲方式进行如下实验:①闭合电风扇的开关,调节挡位使其风速最大,并使飞机模型的迎角为0°,记录测力计的示数。重复5次实验并计算升力平均值。②改变迎角大小,使其分别为5°、10°、15°、20°,重复步骤①。③处理相关数据得到“升力与迎角的关系”如图乙。
(1)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语馨若要进一步研究“飞机的升力与其飞行速度的关系”。利用现有器材,如何操作可以模拟飞机不同的飞行速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重复5次实验并计算升力平均值”的目的是 ;
(4)资料显示:本实验结论与实际相符,且飞机迎角一定时,飞行速度越大升力也越大。若某飞机以500km/h的速度做水平匀速直线飞行时的迎角为θ1,而以800km/h的速度做水平匀速直线飞行时的迎角为θ2(θ1、θ2均小于15°)。请比较θ1、θ2的大小关系: 。
[答案] (1)飞机以一定的速度飞行时,迎角从0°到20°,随着迎角的增大,飞机所受升力先增大后减小,迎角为15°附近时,升力达到最大 (2)改变电风扇的挡位来改变风速大小(或改变电风扇与飞机模型的距离) (3)避免出现偶然性,使实验结论更具科学性;(4)θ1>θ2
[解析] (1)飞机以一定的速度飞行时,迎角从0°到20°时迎角的增大,飞机所受升力先增大后减小,15°附近时达到最大;(2)小明若要进一步研究“飞机的升力与其飞行速度的关系”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路需要控制仰角相同,改变飞行速度,实验中通过改变电风扇的档位来改变风速大小;(3)实验中“重复5次实验并计算升力平均值”的目的是避免出现偶然性,使实验结论更具科学性;(4)飞机在水平匀速直线飞行时升力一定,根据“飞机迎角一定时,飞行速度越大升力也越大”可知:飞时升力一定,速度越大,仰角越小,所以θ1>θ2 。
四、简答题(5小题,共35分)
28、(4分)2024年10月,我国中科院和航天局联合发布《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其中一项优先发展方向为探索太阳系天体和系外天体的宜居性。
(注:假设地球的与日距离和大气密度均为1)
(1)上图为太阳系模式图,某行星从地球与太阳之间经过时,地球上的观察者会看到一个黑点从太阳前面通过,这种现象称为“凌日”能产生“凌日”的行星是 (填字母代号);
(2)上表是地球和火星部分参数的对比。人类首先选择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是因为火星上的一些地理现象与地球上的相似主要表现为( )
①火星和地球一样被厚厚的大气层所包围; ②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
③火星、地球自转周期比较适中; ④)火星和地球四季的长度一样。
[答案] (1) AB (2)②③
[解析](1)根据题意,发生凌日现象的行星应为地内行星,地内行星有水星和金星,当其在下合时(日、水星或金星、地球三者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且水星或金星位于日地之间)可能发生凌日现象。即为AB。(2)①火星表面只有稀薄的大气层,故不符合题意;②根据所学的知识火星与太阳的距离是1.52个天文单位,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故符合题意:③表中数据显示火星的自转周期的长度24时37分与地球的非常接近,故符合题意;④火星和地球公转时都有黄赤交角,大小很接近,但火星的公转周期是地球的1.9倍,所以火星上和地球上都有四季变化,火星四季的长度是地球的1.9倍,故不符合题意。
29、(6分)一种菊科植物从海拔500米的平原到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都有分布,但其植株的高度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现设计实验探究海拔高度是否是影响该菊科植物株高的因素,实验分组及处理如下表。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a组和b组、c组和d组都是原产地相同的同一品种,且栽培地的土壤条件适宜并相同,这是为了保证实验结果只能是由___________引起的;
(2)a组和b组的对照中,实验组是___________;
(3)实验最后测量每组各植株的高度,以___________(选填“最大值”或“最 小值”或“平均值”)为该组植株的株高。
[答案](1)海拔高度 (2)b组 (3)平均值
[解析] (1)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所以a组和b组、c组和d组都是原产地相同的同一品种,且栽培地的土壤条件适宜并相同,这是为了保证实验结果只能是由海拔高度引起的。(2)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除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环境条件都应该相同,所用实验材料及其数量也应该相同。所以a组和b组的对照中,实验组是b组,对照组是a组。(3)在处理实验结果时,为了使的实验结果更具有说服力,防止出现偶然性,应多做几组实验,最后取平均值。
30、(10分)在“探究水温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时,某小组同学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请回答问题。
(1)这个探究实验中,你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计探究实验方案时,该小组同学给金鱼提供了常温、较高水温和较低水温三种环境。实验过程中,应使环境中除________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
(3)该实验中测量与记数的准确与否对实验的结果________(填“有”或“没有”)影响;
(4)该实验所用器材中________(填“有”或“没有”)温度计;
(5)实验后,应该把金鱼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水温的变化对金鱼的呼吸次数有影响;(2)水温; (3)有;(4)有;(5)放回到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
[解析] (1)由于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实验,根据“探究水温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可以作出的假设是:水温的变化对金鱼的呼吸次数有影响。(2)在设计对照实验时应注意,除水温不同外,其余变量均相同。避免如水质、水量等其它因素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因此设计探究实验方案时,该小组同学给金鱼提供了常温、较高水温和较低水温三种环境。其中对照组是常温。在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的实验中,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3)该实验中测量与记数的准确与否对实验的结果有影响。可将实验重复几次测量,取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少误差。(4)根据提出的假设,设计常温、比常温略高10℃、比常温略低10℃的水,观察其中金鱼的呼吸次数,所以该实验需要用温度计测量水温。(5)养成关爱动物的好习惯,保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栖息环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这样对于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非常有利,所以要把金鱼放回到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
31、(8分)我们已经学习了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和显微镜的使用,请你完成以下问题。
(1)制作细胞临时装片时,盖盖玻片的正确操作方式是下图中的(  )
(2)盖好盖玻片后,要在盖玻片一侧滴红墨水,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水。红墨水的作用是   ,以便更清晰地观察细胞结构;
(3)在观察中,当物镜由“10×”换为“40×”时,你应该选用   (选填:“大光圈”或“小光圈”)使视野明暗适宜;
(4)如果在显微镜下看到细胞质沿逆时计方向流动,那么细胞质的实际流动方向为   。
[答案](1)A (2)染色 (3)大光圈 (4)逆时针
[解析](1)制作细胞临时装片时,盖盖玻片的正确操作是将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缓慢放下;(2)盖好盖玻片后,要在盖玻片一侧滴红墨水,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水。红墨水的作用是染色,以便更清晰地观察细胞结构。(3)在显微镜的使用过程中,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需要换大光圈;(4) 因为显微镜成像成的是倒像,故旋转180°后,观察发现方向不变,还是逆时针。
32、(7分)如以下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往南宁方向匀速行驶。当带给大家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10时15分;到达B时时,钟表显示为10时45分。求:
(1)轿车从A地到B地所用时间是______h;
(2)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为多少千米/小时?
(3)若轿车仍以该速度匀速行驶,从B地到达南宁需要多长时间?
[答案] (1)0.5h (2)100km/h (3)0.7h
[解析] (1)轿车从A地到B地所用时间:t=10:45-10:15=30min=0.5h;(2)轿车从A地到B地的路程:s=120km-70km=50km,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V=s/t=50km/0.5h=100km/h;(3)由图可得轿车从B地到南宁的路程s′=70km,轿车从B地到南宁的时间:t′=s/t=70km/100km=0.7h。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