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3 抛物线第1课时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学习 目标 1.了解抛物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掌握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与焦点坐标、准线方程之间的关系. 2.能根据已知条件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并能运用抛物线的标准方程解决有关问题.新知初探基础落实一、 概念表述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l(l不经过点F)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点F叫做抛物线的焦点,直线l叫做抛物线的准线.注意:焦点F不在直线l上,若点F在直线l上,点M的轨迹就变为过点F且垂直于直线l的一条直线.二、 概念辨析: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 若点P到点F(1,0)的距离和到直线x=-2的距离相等,则点P的轨迹是抛物线.( √ )(2) 若点P到点F(1,0)的距离和到直线x+y-1=0的距离相等,则点P的轨迹是抛物线.( × )(3) 若点P到点F(1,0)的距离比到直线x=-2的距离小1,则点P的轨迹是抛物线.( √ )(4) 抛物线y2=2px(p>0)中p是焦点到准线的距离.( √ )典例精讲能力初成探究1 抛物线的概念及标准方程例1 (教材P132例1补充)根据下列条件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1) 抛物线的焦点是双曲线16x2-9y2=144的左顶点;【解答】 双曲线的方程为-=1,其左顶点的坐标为(-3,0),因此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为(-3,0).设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y2=-2px(p>0),则=3,所以p=6,因此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y2=-12x.(2) 抛物线的焦点F在x轴上,直线y=-3与抛物线交于点A,且|AF|=5.【解答】 设所求抛物线的方程为y2=2px(p≠0),A(x0,-3).由抛物线的定义知5=|AF|=.因为(-3)2=2px0,所以p4-82p2+81=0,解得p=±1或p=±9,故所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y2=±2x或y2=±18x.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时需注意的三个问题:(1) 掌握抛物线的开口方向与方程之间的对应关系.(2) 当抛物线的开口方向没有确定时,可设方程为y2=mx或x2=ny,这样可以减少讨论的情形.(3) 注意p的几何意义.探究2 抛物线定义的应用视角1 到焦点与到准线距离的转化例2-1 (1) 已知抛物线y2=4x,F为其焦点,抛物线上两点A,B满足|AF|+|BF|=8,那么线段AB的中点到y轴的距离等于( B )A.2 B.3C.4 D.6【解析】 抛物线y2=4x的焦点为F(1,0),准线方程为x=-1.设A(x1,y1),B(x2,y2),则|AF|+|BF|=x1+1+x2+1=8,即x1+x2=6,所以线段AB的中点的横坐标为3,从而线段AB的中点到y轴的距离为3.(2) 已知P是抛物线y2=2x上的一个动点,那么点P到点A(0,2)的距离与点P到该抛物线准线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为.【解析】 由抛物线的定义可知抛物线上的点到准线的距离等于到焦点的距离.如图,点P到准线x=-的距离d=|PF|,易知点A(0,2)在抛物线y2=2x的外部,连接AF,交抛物线y2=2x于点P′,则|PA|+d=|PA|+|PF|≥|AF|,当A,P,F三点共线,即点P在点P′的位置时取等号,故所求最小值为|AF|==.(例2-1(2)答)抛物线定义的两种应用:(1) 实现距离转化.由抛物线定义可以实现点点距与点线距的相互转化,从而简化某些问题.(2) 解决最值问题.往往用抛物线的定义,化折线为直线来解决最值问题.视角2 抛物线的轨迹问题例2-2 一圆经过点F(0,3),且和直线y+3=0相切,求圆心的轨迹方程,并画出图形.【解答】 设圆的圆心为M(x,y),于是|MF|=d,其中d是圆心M到直线y+3=0的距离,因此=|y+3|,化简得x2=12y,所以圆心的轨迹方程是x2=12y,其图形为如图所示的抛物线.(例2-2答)求轨迹方程的常用方法(1) 直接法:设曲线上动点的坐标为(x,y),可根据几何条件直接求x,y间的关系式;(2) 定义法:若动点运动的几何条件满足某种已知曲线的定义,可用待定系数法求出轨迹方程;(3) 相关点法(代入法):有些问题中的动点轨迹是由另一动点按照某种规律运动而形成的,只要把所求动点的坐标“转移”到另一个动点的运动条件中去.变式2-2 已知直线l平行于y轴,且l与x轴的交点为(4,0),点A在直线l上,动点P的纵坐标与点A的纵坐标相同,且⊥,求点P的轨迹方程,并说明轨迹的形状.【解答】 由条件可知直线l的方程为x=4,因此点A的横坐标为4.设点P的坐标为(x,y),则点A的坐标为(4,y),因此=(4,y),=(x,y).因为⊥,所以·=0,即4x+y2=0(x≠0),即动点P的轨迹方程为y2=-4x(x≠0),轨迹是开口向左的抛物线(不包括坐标原点).探究3 抛物线方程的实际应用例3 (教材P132例2补充)某河上有座抛物线形拱桥,当水面距拱顶5 m时,水面宽8 m,一木船宽4 m,高2 m,载货后船体露出水面的高度为 m,试问:当水面上涨到与拱顶相距多少米时,木船开始不能通航?【解答】 以拱桥的拱顶为坐标原点,(例3答)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设抛物线的方程为x2=-2py(p>0).由题意知点A(4,-5)在抛物线上,所以16=-2p×(-5),2p=,从而抛物线的方程为x2=-y.设水面上涨到船面两侧与拱桥接触于点B,B′(B′与B关于y轴对称)时,船开始不能通航,此时点B的坐标为(2,y).由22=-y,得y=-,此时水面与抛物线拱顶相距|y|+=+=2(m),故当水面上涨到与拱顶相距2 m时,木船开始不能通航.求解抛物线相关的实际应用题的步骤(1) 建系: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2) 假设:设出合适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3) 计算:通过计算求出抛物线的标准方程.(4) 求解:求出需要求出的量.(5) 还原:还原到实际问题中,从而解决实际问题.随堂内化及时评价1.若抛物线C:x2=2py(p>0)上的点P到焦点的距离为8,到x轴的距离为6,则抛物线C的标准方程是( C )A.x2=4y B.x2=6yC.x2=8y D.x2=16y【解析】 由抛物线的定义得6+=8,解得p=4,所以抛物线C的标准方程为x2=8y.2.已知M是抛物线C:y2=4x上的一个点,F是抛物线C的焦点,O为坐标原点,若|MF|=2,则|MO|=.【解析】 设M(m,n),由抛物线的定义得|MF|=2=m+1,所以m=1,从而n2=4,故|MO|= =.3.已知双曲线x2-y2=1的右焦点与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重合,那么p的值为2,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x=-.【解析】 由双曲线的方程可得c2=a2+b2=1+1=2,所以双曲线的右焦点的坐标为(,0).由题意可得=,解得p=2,所以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x=-.4.若动点M(x,y)到点F(4,0)的距离比它到直线x+3=0的距离大1,则点M的轨迹方程是y2=16x.【解析】 将x+3=0化为x=-3.由动点M(x,y)到点F(4,0)的距离比它到直线x=-3的距离大1,及抛物线的定义可知,动点M(x,y)的轨迹为抛物线,该抛物线以F(4,0)为焦点,以直线x=-4为准线,开口向右.设抛物线的方程为y2=2px(p>0),所以=4,解得p=8,从而点M的轨迹方程为y2=16x.5.已知直线l:3x-4y-12=0,若P为抛物线x2=4y上的动点,则点P到直线l的距离最小时点P的坐标为.【解析】 设P,则点P到直线l:3x-4y-12=0的距离d = ==,当x0=时,dmin=,此时P.请老师布置同学们完成《配套新练案》中的练习!配套新练案一、 单项选择题1.已知抛物线y2=2px(p>0)上任意一点到焦点F的距离比到y轴的距离大1,则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 C )A.y2=x B.y2=2xC.y2=4x D.y2=8x【解析】 由题意知抛物线y2=2px(p>0)上任意一点到焦点F的距离与它到直线x=-1的距离相等,因此-=-1,p=2,故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y2=4x.2.经过点P(4,-2)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 A )A.y2=x或x2=-8y B.y2=x或y2=8xC.y2=-8x D.x2=-8y【解析】 因为点P在第四象限,所以抛物线的开口向右或向下.当开口向右时,设抛物线的方程为y2=2p1x(p1>0),则(-2)2=8p1,所以p1=,从而抛物线的方程为y2=x.当开口向下时,设抛物线的方程为x2=-2p2y(p2>0),则42=4p2,所以p2=4,从而抛物线的方程为x2=-8y.综上,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y2=x或x2=-8y.3.抛物线y=2x2的准线方程为( A )A.y=- B.y=-C.x=- D.x=-【解析】 抛物线的方程可化为x2=y,则p=,所以抛物线y=2x2的准线方程为y=-=-.4.已知抛物线y2=2px(p>0)上一点M的纵坐标为-4,该点到准线的距离为6,则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 D )A.y2=-16x B.y2=8x或y2=4xC.y2=-8x D.y2=16x或y2=8x【解析】 因为抛物线的准线方程是x=-,而点M到准线的距离为6,所以点M的横坐标是6-.所以点M的坐标为.又因为点M在抛物线上,所以32=2p,解得p=8或p=4,故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y2=16x或y2=8x.二、 多项选择题5.已知F是抛物线C:y2=4x的焦点,点A在抛物线C上.若|AF|=4,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BCD )A.抛物线C的焦点坐标为(2,0)B.抛物线C的准线方程为x=-1C.线段AF的中点到抛物线C的准线的距离为3D.点A的坐标为(3,±2)【解析】 由题意易知抛物线C的焦点为F(1,0),准线方程为x=-1.因为点F到准线的距离为2,点A到准线的距离为|AF|=4,所以线段AF的中点到抛物线C的准线的距离为=3,由xA+=4,得xA=3,从而点A的坐标为(3,±2).6.已知双曲线C:x2-=1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抛物线D:y2=2px(p>0)的焦点与双曲线C的一个焦点重合,P是双曲线C与抛物线D的一个公共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 )A.p=4 B.△F1PF2的周长为16C.△F1PF2的面积为2 D.cos ∠F1PF2=【解析】 对于A,由题意知F1(-2,0),F2(2,0),则抛物线D的焦点为F2,p=4,故A正确.对于B,联立消去y,整理得3x2-8x-3=0,解得x=3或x=-(负值舍去),将x=3代入y2=8x可得y=±2.如图,设P(3,2),则|PF1|==7,|PF2|=7-2=5,|F1F2|=4,从而△F1PF2的周长为16,故B正确.对于C,S△F1PF2=×|F1F2|×2=×4×2=4,故C错误.对于D,由余弦定理可得cos ∠F1PF2===≠,故D错误.(第6题答)三、 填空题7.已知抛物线C:y2=2px(p>0)的焦点为F,准线为l,M是抛物线C上一点,MH⊥l于点H.若|MH|=4,∠HFM=60°,则抛物线C的方程为y2=4x.【解析】 因为抛物线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等于到准线的距离,所以|MF|=|MH|=4.又∠HFM=60°,所以△MHF为正三角形,从而|HF|=4.记准线l与x轴交于点Q,则∠QHF=30°,所以p=|QF|=|HF|·sin ∠QHF=4sin 30°=2,从而抛物线C的方程为y2=4x.(第7题答)8.已知点P在抛物线y2=4x上,当点P到点Q(2,-2)的距离与点P到抛物线焦点的距离之和取得最小值时,点P的坐标为(1,-2),距离的最小值为3.【解析】 由题意可得点Q在抛物线的内部,如图,过点Q向准线作垂线,垂足为N,过点P作PP′垂直于准线,垂足为P′,连接FP.抛物线的焦点为F(1,0),准线方程为x=-1,|QN|=3,则|PQ|+|PF|=|PQ|+|PP′|≥|QN|,当且仅当P,Q,N三点共线时等号成立,此时点P的纵坐标为-2,将y=-2代入抛物线的方程,可得点P的横坐标为x=1,因此点P的坐标为(1,-2).(第8题答)四、 解答题9.根据下列条件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1) 焦点是F(0,-2);【解答】 因为抛物线的焦点在y轴的负半轴上,所以可设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x2=-2py(p>0).又-=-2,所以p=4,从而所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x2=-8y.(2) 焦点在x轴的负半轴上,焦点到准线的距离是5.【解答】 因为抛物线的焦点在x轴的负半轴上,所以可设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y2=-2px(p>0).由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5,知p=5,所以所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y2=-10x.10.某农场为节水推行喷灌技术,喷头装在管柱OA的顶端A处,喷出的水流在各个方向上呈抛物线状(如图所示).现要求水流最高点B离地面5 m,点B到管柱OA所在直线的距离为4 m,且水流落在地面上以O为圆心、9 m为半径的圆上,求管柱OA的高度. (第10题)【解答】 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设抛物线的方程为x2=-2py(p>0).因为抛物线过点C(5,-5),所以25=-2p·(-5),解得p=,从而抛物线的方程为x2=-5y.设A(-4,y),因为抛物线过点A,所以16=-5y,即y=-,从而|OA|=5-=,故管柱OA的高度为 m.(第10题答)11.已知O为坐标原点,抛物线C:y2=2px(p>0)的焦点为F,P为抛物线C上一点,PF与x轴垂直,Q为x轴上一点,且PQ⊥OP,若|FQ|=6,则抛物线C的准线方程为x=-.【解析】 方法一:由题意,不妨设点P在第一象限,则P,kOP=2.因为PQ⊥OP,所以kPQ=-,从而PQ的方程为y-p=-,当y=0时,x=.由|FQ|=6,可得-=6,解得p=3,所以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x=-.方法二:根据射影定理,可得|PF|2=|FO|·|FQ|,所以p2=×6,解得p=3,因此,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x=-.12.已知圆心在x轴上移动的圆经过点M(-4,0),且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个动点,过点A,B分别作x轴,y轴的垂线,两条垂线的交点记为P,则点P的轨迹为( D )A.圆 B.椭圆C.双曲线 D.抛物线【解析】 设圆心坐标为(a,0),则圆的方程为(x-a)2+y2=(a+4)2.令y=0,得x=-4或x=2a+4,则A(2a+4,0);令x=0,得y2=8a+16,则B(0,±).所以P(2a+4,±),设P(x,y),易得y2=4x,所以点P的轨迹为抛物线.13.已知抛物线E:x2=4y,圆C:x2+(y-3)2=1,P为抛物线E上一点,Q为圆C上一点,则|PQ|的最小值为( B )A.5 B.2-1C.2 D.3【解析】 由题意知圆C的圆心为C(0,3),r=1.设P(x0,y0),则x=4y0,所以|PC|===,故当y0=1时,|PC|min=2,所以|PQ|min=|PC|min-r=2-1.3.3 抛物线第1课时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学习 目标 1.了解抛物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掌握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与焦点坐标、准线方程之间的关系. 2.能根据已知条件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并能运用抛物线的标准方程解决有关问题.新知初探基础落实一、 概念表述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l(l不经过点F)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 .点F叫做 ,直线l叫做 .注意:焦点F不在直线l上,若点F在直线l上,点M的轨迹就变为过点F且垂直于直线l的一条直线.二、 概念辨析: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 若点P到点F(1,0)的距离和到直线x=-2的距离相等,则点P的轨迹是抛物线.( )(2) 若点P到点F(1,0)的距离和到直线x+y-1=0的距离相等,则点P的轨迹是抛物线.( )(3) 若点P到点F(1,0)的距离比到直线x=-2的距离小1,则点P的轨迹是抛物线.( )(4) 抛物线y2=2px(p>0)中p是焦点到准线的距离.( )典例精讲能力初成探究1 抛物线的概念及标准方程例1 (教材P132例1补充)根据下列条件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1) 抛物线的焦点是双曲线16x2-9y2=144的左顶点;(2) 抛物线的焦点F在x轴上,直线y=-3与抛物线交于点A,且|AF|=5.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时需注意的三个问题:(1) 掌握抛物线的开口方向与方程之间的对应关系.(2) 当抛物线的开口方向没有确定时,可设方程为y2=mx或x2=ny,这样可以减少讨论的情形.(3) 注意p的几何意义.探究2 抛物线定义的应用视角1 到焦点与到准线距离的转化例2-1 (1) 已知抛物线y2=4x,F为其焦点,抛物线上两点A,B满足|AF|+|BF|=8,那么线段AB的中点到y轴的距离等于( )A.2 B.3C.4 D.6(2) 已知P是抛物线y2=2x上的一个动点,那么点P到点A(0,2)的距离与点P到该抛物线准线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为 .抛物线定义的两种应用:(1) 实现距离转化.由抛物线定义可以实现点点距与点线距的相互转化,从而简化某些问题.(2) 解决最值问题.往往用抛物线的定义,化折线为直线来解决最值问题.视角2 抛物线的轨迹问题例2-2 一圆经过点F(0,3),且和直线y+3=0相切,求圆心的轨迹方程,并画出图形.求轨迹方程的常用方法(1) 直接法:设曲线上动点的坐标为(x,y),可根据几何条件直接求x,y间的关系式;(2) 定义法:若动点运动的几何条件满足某种已知曲线的定义,可用待定系数法求出轨迹方程;(3) 相关点法(代入法):有些问题中的动点轨迹是由另一动点按照某种规律运动而形成的,只要把所求动点的坐标“转移”到另一个动点的运动条件中去.变式2-2 已知直线l平行于y轴,且l与x轴的交点为(4,0),点A在直线l上,动点P的纵坐标与点A的纵坐标相同,且⊥,求点P的轨迹方程,并说明轨迹的形状.探究3 抛物线方程的实际应用例3 (教材P132例2补充)某河上有座抛物线形拱桥,当水面距拱顶5 m时,水面宽8 m,一木船宽4 m,高2 m,载货后船体露出水面的高度为 m,试问:当水面上涨到与拱顶相距多少米时,木船开始不能通航?求解抛物线相关的实际应用题的步骤(1) 建系: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2) 假设:设出合适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3) 计算:通过计算求出抛物线的标准方程.(4) 求解:求出需要求出的量.(5) 还原:还原到实际问题中,从而解决实际问题.随堂内化及时评价1.若抛物线C:x2=2py(p>0)上的点P到焦点的距离为8,到x轴的距离为6,则抛物线C的标准方程是( )A.x2=4y B.x2=6yC.x2=8y D.x2=16y2.已知M是抛物线C:y2=4x上的一个点,F是抛物线C的焦点,O为坐标原点,若|MF|=2,则|MO|= .3.已知双曲线x2-y2=1的右焦点与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重合,那么p的值为2,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 .4.若动点M(x,y)到点F(4,0)的距离比它到直线x+3=0的距离大1,则点M的轨迹方程是 .5.已知直线l:3x-4y-12=0,若P为抛物线x2=4y上的动点,则点P到直线l的距离最小时点P的坐标为 .配套新练案一、 单项选择题1.已知抛物线y2=2px(p>0)上任意一点到焦点F的距离比到y轴的距离大1,则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 )A.y2=x B.y2=2xC.y2=4x D.y2=8x2.经过点P(4,-2)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 )A.y2=x或x2=-8y B.y2=x或y2=8xC.y2=-8x D.x2=-8y3.抛物线y=2x2的准线方程为( )A.y=- B.y=-C.x=- D.x=-4.已知抛物线y2=2px(p>0)上一点M的纵坐标为-4,该点到准线的距离为6,则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 )A.y2=-16x B.y2=8x或y2=4xC.y2=-8x D.y2=16x或y2=8x二、 多项选择题5.已知F是抛物线C:y2=4x的焦点,点A在抛物线C上.若|AF|=4,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抛物线C的焦点坐标为(2,0)B.抛物线C的准线方程为x=-1C.线段AF的中点到抛物线C的准线的距离为3D.点A的坐标为(3,±2)6.已知双曲线C:x2-=1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抛物线D:y2=2px(p>0)的焦点与双曲线C的一个焦点重合,P是双曲线C与抛物线D的一个公共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4 B.△F1PF2的周长为16C.△F1PF2的面积为2 D.cos ∠F1PF2=三、 填空题7.已知抛物线C:y2=2px(p>0)的焦点为F,准线为l,M是抛物线C上一点,MH⊥l于点H.若|MH|=4,∠HFM=60°,则抛物线C的方程为 .8.已知点P在抛物线y2=4x上,当点P到点Q(2,-2)的距离与点P到抛物线焦点的距离之和取得最小值时,点P的坐标为 ,距离的最小值为 .四、 解答题9.根据下列条件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1) 焦点是F(0,-2);(2) 焦点在x轴的负半轴上,焦点到准线的距离是5.10.某农场为节水推行喷灌技术,喷头装在管柱OA的顶端A处,喷出的水流在各个方向上呈抛物线状(如图所示).现要求水流最高点B离地面5 m,点B到管柱OA所在直线的距离为4 m,且水流落在地面上以O为圆心、9 m为半径的圆上,求管柱OA的高度. (第10题)11.已知O为坐标原点,抛物线C:y2=2px(p>0)的焦点为F,P为抛物线C上一点,PF与x轴垂直,Q为x轴上一点,且PQ⊥OP,若|FQ|=6,则抛物线C的准线方程为 .12.已知圆心在x轴上移动的圆经过点M(-4,0),且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个动点,过点A,B分别作x轴,y轴的垂线,两条垂线的交点记为P,则点P的轨迹为( )A.圆 B.椭圆C.双曲线 D.抛物线13.已知抛物线E:x2=4y,圆C:x2+(y-3)2=1,P为抛物线E上一点,Q为圆C上一点,则|PQ|的最小值为( )A.5 B.2-1C.2 D.3(共43张PPT)第三章 圆锥曲线的方程3.3 抛物线第1课时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学习 目标 1.了解抛物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掌握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与焦点坐标、准线方程之间的关系.2.能根据已知条件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并能运用抛物线的标准方程解决有关问题.新知初探·基础落实一、概念表述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l(l不经过点F)的距离________的点的轨迹叫做__________.点F叫做________________,直线l叫做________________.注意:焦点F不在直线l上,若点F在直线l上,点M的轨迹就变为过点F且垂直于直线l的一条直线.相等抛物线抛物线的焦点抛物线的准线二、概念辨析: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 若点P到点F(1,0)的距离和到直线x=-2的距离相等,则点P的轨迹是抛物线. ( )(2) 若点P到点F(1,0)的距离和到直线x+y-1=0的距离相等,则点P的轨迹是抛物线. ( )(3) 若点P到点F(1,0)的距离比到直线x=-2的距离小1,则点P的轨迹是抛物线. ( )(4) 抛物线y2=2px(p>0)中p是焦点到准线的距离. ( )√×√√典例精讲·能力初成探究1抛物线的概念及标准方程 (教材P132例1补充)根据下列条件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1) 抛物线的焦点是双曲线16x2-9y2=144的左顶点;1【解答】 (教材P132例1补充)根据下列条件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2) 抛物线的焦点F在x轴上,直线y=-3与抛物线交于点A,且|AF|=5.1【解答】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时需注意的三个问题:(1) 掌握抛物线的开口方向与方程之间的对应关系.(2) 当抛物线的开口方向没有确定时,可设方程为y2=mx或x2=ny,这样可以减少讨论的情形.(3) 注意p的几何意义.探究2抛物线定义的应用视角1 到焦点与到准线距离的转化 (1) 已知抛物线y2=4x,F为其焦点,抛物线上两点A,B满足|AF|+|BF|=8,那么线段AB的中点到y轴的距离等于 ( )A.2 B.3C.4 D.6【解析】 抛物线y2=4x的焦点为F(1,0),准线方程为x=-1.设A(x1,y1),B(x2,y2),则|AF|+|BF|=x1+1+x2+1=8,即x1+x2=6,所以线段AB的中点的横坐标为3,从而线段AB的中点到y轴的距离为3.B2-1 (2) 已知P是抛物线y2=2x上的一个动点,那么点P到点A(0,2)的距离与点P到该抛物线准线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为______.【解析】2-1抛物线定义的两种应用:(1) 实现距离转化.由抛物线定义可以实现点点距与点线距的相互转化,从而简化某些问题.(2) 解决最值问题.往往用抛物线的定义,化折线为直线来解决最值问题.视角2 抛物线的轨迹问题 一圆经过点F(0,3),且和直线y+3=0相切,求圆心的轨迹方程,并画出图形.【解答】2-2求轨迹方程的常用方法(1) 直接法:设曲线上动点的坐标为(x,y),可根据几何条件直接求x,y间的关系式;(2) 定义法:若动点运动的几何条件满足某种已知曲线的定义,可用待定系数法求出轨迹方程;(3) 相关点法(代入法):有些问题中的动点轨迹是由另一动点按照某种规律运动而形成的,只要把所求动点的坐标“转移”到另一个动点的运动条件中去.【解答】探究3抛物线方程的实际应用3【解答】求解抛物线相关的实际应用题的步骤(1) 建系: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2) 假设:设出合适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3) 计算:通过计算求出抛物线的标准方程.(4) 求解:求出需要求出的量.(5) 还原:还原到实际问题中,从而解决实际问题.随堂内化·及时评价1.若抛物线C:x2=2py(p>0)上的点P到焦点的距离为8,到x轴的距离为6,则抛物线C的标准方程是 ( )A.x2=4y B.x2=6yC.x2=8y D.x2=16y【解析】C2.已知M是抛物线C:y2=4x上的一个点,F是抛物线C的焦点,O为坐标原点,若|MF|=2,则|MO|=______.【解析】3.已知双曲线x2-y2=1的右焦点与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重合,那么p的值为_______,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___________.【解析】4.若动点M(x,y)到点F(4,0)的距离比它到直线x+3=0的距离大1,则点M的轨迹方程是__________.【解析】y2=16x5.已知直线l:3x-4y-12=0,若P为抛物线x2=4y上的动点,则点P到直线l的距离最小时点P的坐标为____________.【解析】配套新练案一、单项选择题1.已知抛物线y2=2px(p>0)上任意一点到焦点F的距离比到y轴的距离大1,则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 ( )A.y2=x B.y2=2xC.y2=4x D.y2=8x【解析】C2.经过点P(4,-2)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 ( )A.y2=x或x2=-8y B.y2=x或y2=8xC.y2=-8x D.x2=-8y【解析】A3.抛物线y=2x2的准线方程为 ( )【解析】A【解析】D二、多项选择题5.已知F是抛物线C:y2=4x的焦点,点A在抛物线C上.若|AF|=4,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抛物线C的焦点坐标为(2,0)B.抛物线C的准线方程为x=-1C.线段AF的中点到抛物线C的准线的距离为3【解析】【答案】BCD【解析】 对于A,由题意知F1(-2,0),F2(2,0),则抛物线D的焦点为F2,p=4,故A正确.【答案】AB三、填空题7.已知抛物线C:y2=2px(p>0)的焦点为F,准线为l,M是抛物线C上一点,MH⊥l于点H.若|MH|=4,∠HFM=60°,则抛物线C的方程为_________.【解析】 因为抛物线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等于到准线的距离,所以|MF|=|MH|=4.又∠HFM=60°,所以△MHF为正三角形,从而|HF|=4.记准线l与x轴交于点Q,则∠QHF=30°,所以p=|QF|=|HF|·sin ∠QHF=4sin 30°=2,从而抛物线C的方程为y2=4x.y2=4x8.已知点P在抛物线y2=4x上,当点P到点Q(2,-2)的距离与点P到抛物线焦点的距离之和取得最小值时,点P的坐标为____________,距离的最小值为_____.【解析】 由题意可得点Q在抛物线的内部,如图,过点Q向准线作垂线,垂足为N,过点P作PP′垂直于准线,垂足为P′,连接FP.抛物线的焦点为F(1,0),准线方程为x=-1,|QN|=3,则|PQ|+|PF|=|PQ|+|PP′|≥|QN|,当且仅当P,Q,N三点共线时等号成立,此时点P的纵坐标为-2,将y=-2代入抛物线的方程,可得点P的横坐标为x=1,因此点P的坐标为(1,-2).(1,-2)3四、解答题9.根据下列条件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1) 焦点是F(0,-2);【解答】9.根据下列条件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2) 焦点在x轴的负半轴上,焦点到准线的距离是5.【解答】 因为抛物线的焦点在x轴的负半轴上,所以可设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y2= -2px(p>0).由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5,知p=5,所以所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y2=-10x.10.某农场为节水推行喷灌技术,喷头装在管柱OA的顶端A处,喷出的水流在各个方向上呈抛物线状(如图所示).现要求水流最高点B离地面5 m,点B到管柱OA所在直线的距离为4 m,且水流落在地面上以O为圆心、9 m为半径的圆上,求管柱OA的高度.【解答】11.已知O为坐标原点,抛物线C:y2=2px(p>0)的焦点为F,P为抛物线C上一点,PF与x轴垂直,Q为x轴上一点,且PQ⊥OP,若|FQ|=6,则抛物线C的准线方程为___________.【解析】12.已知圆心在x轴上移动的圆经过点M(-4,0),且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个动点,过点A,B分别作x轴,y轴的垂线,两条垂线的交点记为P,则点P的轨迹为 ( )A.圆 B.椭圆C.双曲线 D.抛物线【解析】D13.已知抛物线E:x2=4y,圆C:x2+(y-3)2=1,P为抛物线E上一点,Q为圆C上一点,则|PQ|的最小值为 ( )【解析】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3.3 第1课时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 解析版.docx 3.3 第1课时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 学生版.docx 3.3 第1课时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