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多校2025-2026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九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六安市多校2025-2026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九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九年级第一次素质测评
道德与法治
(试题卷)
注意事项:
1.道德与法治试卷满分80分。
2.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
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
求的)
1.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引领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同时,始终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
外开放,更好地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这是因为
①进入新时代,我们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征程
②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
③改革开放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任务
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以下三个事例可以印证中国人民
(
事例一:深圳率先探索经济特区模式,打破计划经济束缚,成为改革开放“宙口”。
事例二:浙江义乌从“鸡毛换糖”起步,敢闯市场,发展成全球最大小商品集散中心。
事例三:中关村率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打玻体制机制障碍,成为中国“硅谷”。
①敢闯敢试,敢为人先
②爱好和平,勤劳勇敢
③勤于探索,勇于实践
④爱出风头,不甘落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分析下列图表可以得出
国内生产总值(1978-2024)
亿元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1400000:
1349084
1200000
1000000
800000
600000
519922
400000
200000
95933
3679
0
1978年
2001年
2012年
2024年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A.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幸福生活
,11
B.今天的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C.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D.改革开放能够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九年级第一次素质测评道德与法治试题卷第1页(共4页)
CS扫描全能王
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0
4.对右图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①进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②将改革进行到底是适应这一变化的必然要求
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③发展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④表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已改变
A.①②③
15
B.①②④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指出,鼓励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
以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区域,在维护全国统一大市场前提下,优先开展区域
市场一体化建设工作。这一举措旨在
A.实现社会同步富裕
B.奠定发展制度基础
C.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D.打造社会治理格局
6.表格里的实例表达的共同主题是
●共享单车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让短途出行更便捷环保。
●移动支付取代现金交易,扫码即付提升消费效率,减少携带风险。
●智能家居联动控制家电,语音指令调节温度、开关灯,解放双手。
●在线教有打破时空限制,偏远地区学生也能接触优质课程,拓宽成长路径。
A创新点燃生命激情
B.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C.创新改变思维方式
D.改革激活创新引擎
7.从表格中的四次科技革命可以看出
(
次数
时间
标志
影响
第一次
18世纪60年代
蒸汽机发明
进入蒸汽时代,催生工厂制,推动城市化
第二次
19世纪70年代
电力、内燃机的应用
迈入电气时代,促进重工业、通讯与交通革新
第三次
20世纪40年代
计算机、核能
开启信息时代,推动自动化、航天,改变生产生活
第四次
21世纪以来
AI、物联网等
迈向智能时代,加速产业升级与全球互联
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②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③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
④创新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国内第一条稀土盘式电机智能示范线建成投产;中国第一台纳米压印光刻机交付:全球第一例“仿
生眼”移植成功…一个个“第一”勾勒出中国持续创新突破的轨迹。这些突破
①体现创新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②标志我国已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③表明我国正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
④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24年,我国各级教育普及程度达到或超过中高收人国家平均水平,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
超过14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保持在95%以上。国家这样做是因为
()
A.只要接受教育就能成就幸福的人生
B.教育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C.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D.教育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九年级第一次素质测评道德与法治试题卷第2页(共4页)
CS扫描全能王
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P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B D A C B A D C B D A
1.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征
程,①错误;高质量发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任务,③错误;②④是对改革开放
重要性的正确表述,符合题意。故答案选C。
2.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改革创新精神。三个事例均体现中国人民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勤于探
索、勇于实践的精神,故①③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爱好和平,勤劳勇敢精神,②排除;
④观点错误,排除。故答案选B。
3.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改革开放促发展。从材料中1978年可以判断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生
产总值的增长体现了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故D符合题意;A、C材料中不能体
现;B观点错误。故答案选D。
4.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社会主要矛盾。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
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断深化改革是适应这一
变化的必然要求,发展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①②③观点正确。④
观点错误,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没有变。故答案选A。
5.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协调发展。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均是不同区域,优先开展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工作是为了促进这
些区域协调发展,故C符合题意;“同步富裕”说法错误,A排除;B、D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C。
6.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创新与生活的关系。从材料中共享单车、移动支付、智能家居、在线教
育可以看出,我们的生活因创新变得舒适和丰富多彩,因此体现的主题是“创新让生
活更美好”,故B符合题意;A、C、D均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
7.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创新的重要性。从表格可以看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推动人类
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①②观点正确;③④观点正确但材料未能体现,排除。故
答案选A。
8.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创新成果。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①观点错误;我国推进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 1页(共3页) B
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科技创新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我国要建成世界科技
创新强国,任重道远,②观点错误;这些成就是我国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加快推进科技
自立自强的结果,③正确;这些成就能够增强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凝聚中国力量,④正
确。故答案选D。
9.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教育的重要性。根据教材可知,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C正确;A说法太绝对;B观点错误,创新是一个国家
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D错误,科技创新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故答案选C。
10.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政治制度。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根本途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从材料中的“根本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坚持国家一切权力
属于人民”这两个关键信息可以判断出这一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故B
符合题意;A、C、D均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
11.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民主协商。民主协商保证了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得到充分表达,有利于
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共识,故③④符合题意;①②表述与民主协商无关,排除。故
答案选D。
12.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民主监督。政府信息公开能够有效保障公民的知情权,依法保证公民
更好地行使参与权和监督权,促进民主监督,A正确;B、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
答案选A。
二、非选择题(本题5小题,共56分)
13.甲同学观点不合理,乙同学观点合理。(1分)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改革在不断创新
中提升发展品质,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2分)国家用改革之手激
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3分)
14.(1)①材料一: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的历史。饱经苦难的中华民族终于站起来了。(2分)②材料二:完成社
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
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2分)
(2)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中国共产党在国家独立、人民
解放、国家富强中起领导作用;等。(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6分)
15.(1)增强民主意识,理解“当家作主”的内涵;学习民主程序,掌握“有序参与”的方法;体
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势,增强制度自信;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主
人翁意识;等。(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6分)
(2)示例 问题:缓解学校周边交通拥堵。(1分)案由:交通拥堵,影响出行,引发矛盾,有
损形象;等。(1分)方案:增派交警现场疏导;限时单行;加强宣传教育;等。(每点2
分,答出两点即可。4分)
16.(1)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党和
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等。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 2页(共3页) B
(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4分)
(2)深化农村改革,激活发展动能;壮大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推动产业融合,优化经
济结构;等。(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4分)
(3)村民说事制度让村民直接参与村里重大事项的讨论和决策,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本
质特征;村民通过说事、议事、决事等流程,体现了人民意志得到更好体现,人民权益
得到更好保障,彰显新型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村民通过说事会自主管理村里的
生产经营事务,表明新型民主通过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村民围绕
项目细节激烈讨论,体现“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等。(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6分)
17.(1)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
力量,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
道;等。(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4分)
(2)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
化,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助力解决就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夯实人才基础,推动
实现人才强国目标;等。(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6分)
(3)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终身学习观念;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增强创新意识和创
新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发扬创新精神,勇担历史使命;勤于思考、善于观察、敢于
质疑,培养自主探究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等。(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4分)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 3页(共3页)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