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创新永无止境 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创新永无止境 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2026学年度九年级上册2.2创新永无止境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一体化统筹布局,强调了三者协同发展,共同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以下不利于三者发展的举措是( )
A.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鼓励科技领军人才揭榜挂帅,挂帅出征
B.基础教育立足升学,重视碎片化知识的传授,淡化问题的探究
C.全面深化教育改革,适应市场需求,设置适应变化的新兴学科
D.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
2.首贷贴息是国家财政通过利息补贴的方式,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首次贷款的微企业(简称“首贷户”)的支持而采取的一项经济政策。深圳市首先推出首贷企业贴、政策,对从辖内商业银行获得首笔贷款的企业,给予年化2%的贴息补助,每家企业贴息金额最高20万元。加快拓展“首贷户”发挥作用的路径正确的是( )
①享受财政补贴,降低支出成本②稳定企业经营,保住市场主体
③获得首笔贷款,缓解资金紧缺④扩大有效投资,推动经济发展
A.①→③→④+② B.①→③→②→④ C.③→①→④→② D.③→①→②→④
3.2025年江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4年,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达64.52%,提升幅度全国第2。......全程重复定位精度0.5微米以下的超高精度数控机床成功研制,全球最大最环保烧结机热负荷试车成功,全球首个稻属最全超级泛基因组图谱成功绘制,全球首台超大型立环脉动高梯度磁选机下线,这印证了我省( )
A.创新能力不断跃升,发展水平位居全国之首 B.坚持创新是第一资源,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
C.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坚定创新驱动发展信心 D.科技创新成效显著,已经成为全国创新高地
4.医疗机构之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异地就医“一卡通行”、医保联网结算……近年来,京津冀三地医疗资源共享不断推进,为三地群众异地工作、养老、就医带来新体验( )
①制度的创新改革 ②科技提供的支撑 ③经济的高速发展 ④民族精神的弘扬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5.全年实施宇航发射任务64次,再创历史新高;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梦圆“天宫”;首次在月球上发现新矿物“嫦娥石”,中国再添“太空印记”……这些航天成就表明我国( )
A.建设创新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目标已经实现
B.把发展航天事业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中心位置
C.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并取得非凡成就
D.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6.当前,我国载人航天、北斗卫星导航、5G等科技进入世界前列,但是以芯片技术为代表的一些关键技术还受制于人,相关产业发展严重受阻。这启示我们,发展科技必须(   )
①通过高薪引进外国人才来发展科技 ②加强对科技关键领域的投入和研究
③加大对国外核心技术的引进和利用 ④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育,是因为( )
A.教育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B.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C.教育是国家一切工作的中心 D.教育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8.2025年4月26日是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某校开展未成年人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巡讲活动,通过以案释法提高青少年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为保护知识产权,青少年应该(   )
①自觉抵制侵权和盗版行为 ②发挥企业在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③努力修订知识产权相关法律 ④为自己的发明成果及时申请专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九年义务教育普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显著提高。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由1982年的刚刚超过8年提高至2023年的11.05年,人才资源总量、科技人力资源、研发人员总量均位居全球首位。这表明( )
A.发展教育是我国当前的一切工作的中心
B.教育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和基础
C.我国已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成为教育强国
D.我国教育事业取得巨大进步,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10.2025年4月26日是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2024年,我国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达到475.6万件,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效发明专利量达到134.9万件,PCT(《专利合作条约》)国际专利申请量和海牙体系外观设计申请量均跃居全球第一。由此可见,我国( )
①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②尊重知识产权,保护创新创造
③自主创新能力全球第一 ④坚持独立自主,拒绝技术引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综合题(简明扼要,条理清楚。)
11.某校九年级(1)班开展“崇尚科学 立志创新”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搜集资料,整理归纳】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9%、7.7%,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突破1300万辆;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0.9%、10.4%。创新能力有新提升,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领域取得新成果;“嫦娥六号”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建成入列;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11.2%。
(1)从以上资料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提出问题,交流探讨】2025年4月25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人工智能发展和监管进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在基础理论、关键核心技术等方面还存在短板弱项。要正视差距、加倍努力,全面推进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赋能应用,完善人工智能监管体制机制,牢牢掌握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主动权。
(2)有同学问:“为什么要牢牢掌握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主动权呢?”请你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12.结合材料,自拟题目,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多角度评论。
▲2025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
▲多地开始探索使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技术升级政务服务系统。在深圳,打开手机“i深圳”APP,AI政务助手“深小i”的形象出现在屏幕上。‘深小i’在政务办事领域,一次解答精准率接近90%,相比于传统的面对面服务、电话客服或者网络搜索,大大缩短了群众获取信息的时间,办事效率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在不知不觉中“走进寻常百姓家”。“致广大而尽精微”。我们要紧盯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在改善软硬件上积尺寸之功,也多一些打破常规、破除定式的尝试,与时俱进推动微改革、微创新,以细心、耐心、巧心提高治理精细化水平,定能用一针一线织出城市的美好未来。
(1)拟题:运用所学知识,自拟一个体现材料主要内容的题目。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评论:从不同的角度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评论。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B 2.D 3.C 4.A 5.D 6.C 7.B 8.B 9.D 10.A
二.综合题(简明扼要,条理清楚。)
11.(1)我国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2)①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关键性核心技术。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安全。②我国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科技创新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③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④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12.(1)拟题。题目如:《AI相助,政务服务跑出“智能加速度”》《人工智能赋能高质量发展》《智创未来 赋能美好生活》《“人工智能+” 打开新生活》等。
(2)评论。例答:①从创新的角度: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让生活更美好。②从网络的角度: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③从共享发展成果的角度: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④从改革开放的角度: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我们要不断弘扬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