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突泉二中2025-2026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道德与法治试题(满分50分)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将正确答案填在上面答题卡中,不填的视为零分)1. 依托城市禀赋,广州将思政课堂搬入城市“大讲堂”。乘坐一次“崇尚·传承”青少年巴士学堂研学活动,从参观沿线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中厚植爱国情感;参加一次“丹心越读”行走的思政课,在走读中把“家国情”读深读透读活……这些活动旨在让学生( )①走进社会生活,践行知行合一 ②关心家乡发展,丰富个人阅历③感受城市巨变,创造精彩人生 ④增强乡土观念,提高创新能力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2.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从事着各种活动。下列社会活动与其类型对应正确的有( )①某企业精准对接民众需求,通过技术创新生产出新型智能家电—— 物质生产活动②市民联名向政府相关部门提交关于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的建议方案——社会政治活动③志愿者们定期前往偏远山区学校,为孩子们捐赠书籍和学习用品——文化交流活动④某校开展“当非遗遇上AI”主题活动,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巧妙结合——精神生产活动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3.出生时,我们是一张“白纸”。父母、老师和社会给予“白纸”教育、帮助和关爱,逐步帮助我们成长为有知识、懂礼貌、守规则的公民。从“白纸”到“公民”的蜕变说明( )A.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B.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C.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个人的奉献 D.每一种角色都承担相应的责任4.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下列属于业缘关系的是( ) A. 小宁和父母的关系 B. 琪琪和同乡的关系 C. 小明和同学的关系 D. 华华和远房表哥的关系 5.在互联网中,网络虚假信息此起彼伏。谣言止于智者,面对疑似谣言的网络信息,下列做法属于“智者”表现的是( )①及时关注官方网站所发布的相关信息②注意信息出处是否是知名人士说的,否则不可信③上网搜索信息中的关键词,对信息多方验证④马上转发微信朋友圈,根据自己的判断进行意见表达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6.“要立规明矩,把纪律规矩立起来、严起来,使各项纪律规矩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防止出现‘破窗效应’。”你认为下列格言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破窗效应”相一致的是( )①千里之堤,溃于蚁穴②前车之覆,后车之鉴③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④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长期以来,我国是以身高作为购买未成年人优惠票的标准。考虑到现在的孩子营养好、长得快,铁路部门施行的最新《铁路旅客运输规程》对按照年龄或身高销售儿童票作了相关调整。这一调整说明( )①要用恰当的方法劝导他人遵守规则②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③完善规则是为了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④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调整和完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顺手捡起的是一张纸,纯洁的是自己的精神,有意擦去的是一块污渍,净化的是自己的灵魂。这说明( )A举止文明能够提升我们的道德修养和文明程度B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关注国家大事C多为大家做好事,就会广受欢迎,广交朋友D语言文明能够使交往和谐,为人际关系增色9.外国领导人来访时,我国一般会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1956年国庆前夕,印度尼西亚总统来访抵达北京西郊机场时,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及有关部门负责人120多人前往机场迎接,机场组织群众1万多人欢迎。这( )①说明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②有利于体现民族尊严、展现国家形象③展现中华民族崇尚礼仪、热爱友好的待客之道④有利于不同国家的人们深化交流、增进友谊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药品生产企业根据国家相关要求推出“大字版”药品说明书。对此老人们感慨道:“过去药品说明书字小如蚁,现在能看清也就放心了。”药品说明书放大的不仅是字,还是( )①换位思考的尊老之道②满腔热忱的爱国之情③文明用语的友善之行④传递温暖的关爱之举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道德与法治试题答题卡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将正确答案填在上面答题卡中,不填的视为零分)1 2 3 4 5 6 7 8 9 10二、分析说明题11.材料一:2025 年 9 月 3 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阅兵式在北京隆重举行。此次阅兵不仅展示了我国强大的国防力量,更彰显了全国人民团结一心、砥砺前行的精神风貌。材料二:本次阅兵也成就了许多普通人,以下是一些代表人物: 先萍:19岁,大二学生。2025年2月,凭借坚韧毅力成功通过选拔。并坚定了她大学毕业后参军的决心。 王米佳:出身军人家庭,训练期间即使受伤但她从未抱怨,阅兵结束后受到家乡人民热烈欢迎。材料三:阅兵筹备过程中,数万名官兵、志愿者、工作人员付出了辛勤努力。许多官兵为了走好每一步正步,每天要在烈日下训练数小时;志愿者们放弃休息时间,为阅兵提供各种服务保障。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 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角度,分析材料一与材料二说明了什么?(2)官兵和志愿者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3)我们应该如何养成这种行为?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25 年 “数字生活普及计划” 推进,网络购物、在线教育、远程办公等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常态。借助网络,人们可以通过 “国家公共文化云” 平台获取文化资源,通过 “社区便民服务 APP” 办理事务,生活变得更加便利、丰富。材料二:然而,网络也带来一些问题。2025 年网络反诈专项行动数据显示,部分青少年因沉迷网络被骗;网络谣言、不良短视频等违法违规内容时有传播,破坏社会秩序。 结合材料一,说说网络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积极影响? 针对材料二反映的问题,我们应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营造清朗网络空间?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25 年 "十一" 假期,某景区游客数量激增。在景区入口处,部分游客为了快速进入,翻越围栏、插队,引发其他游客不满,现场秩序一度混乱。景区管理人员及时劝导,并增派志愿者引导游客文明有序入园。材料二:在景区内,几位游客在文物古迹上刻字留念,被其他游客制止并批评。景区巡逻人员赶到后,对这几位游客进行了教育,并依据相关规定给予了处罚。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中游客的行为反映了什么问题?景区管理人员和志愿者的做法有何意义?材料二中游客在文物上刻字的行为违反了哪些社会规则?这一案例对我们有何警示?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25 年班级组织 “学习帮扶小组”,小宇答应帮同学小桐补习数学,为了兑现承诺,他放弃了周末参加 “2025 年青少年科技展” 的计划,认真整理数学复习资料,最终帮助小桐提高了数学成绩。 材料二:小宇在超市购物时,发现收银员多找了 50 元钱,他想起 2025 年 “诚信市民评选” 倡导的 “以诚待人” 理念,主动将钱退还给收银员。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体现了小宇的什么品质? (2)结合材料二,说说这种品质对个人和社会有什么重要性?(3)作为中学生,我们应如何培养这种品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