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5 年秋新版八上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总结主观题常考:★(越多越重要) 建议背诵; 易错易混点:【选择题常考】; 关键词:蓝色加粗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第一框 认识社会生活1. ★社会生活的特点 (p4-5)(是什么)①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②社会生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③社会生活具有公共性。2. 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体现在哪些方面 (p4)(是什么)①物质产品和精神食粮种类繁多,为人们提供了多样化选择。②人们从事着不同的职业, 在岗位上发挥着各自的作用。③人们的交往方式越来越丰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3. 社会生活不断变化发展的原因 (p4)(为什么、是什么)(1)原因:①生产工具的变革。②科学技术的进步。③思想观念的更新。(2)表现:①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②精神面貌昂扬向上。③祖国日益繁荣昌盛。4. 为什么说社会生活具有公共性及表现特征 (p5)(为什么、是什么)(1)公共生活是在公共空间展开的。(2)表现:①社会公共利益由大家共同享有。②社会秩序由大家共同维护。③社会发展由大家共同推动。5. ★我们青少年该如何融入社会生活 (p5)①热爱生活,积极融入社会。②将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紧密结合起来,共创共享美好生活。第二框 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1.★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p6-8)(是什么)①人是社会的人,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每 个人在社会中都有其相应的位置。②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选择题常考】逻辑顺序要注意③社会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必要条件。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2.社会关系的类型(p7)(是什么)【选择题常考】学会区分社会关系类型 建立基础 举例①血缘关系 以血缘生理为基础形成 家庭成员、家族成员之间关系②地缘关系 以空间地理位置为基础形成 家庭邻居、老乡成员之间关系③业缘关系 以社会分工形成 同行、同事之间关系第二课 在社会中健康成长第一框 人的社会化1.人的社会化含义 (p10)(是什么)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2.为什么说“我们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p10)(为什么)①父母的抚育、老师的教诲、同伴的帮助和社会的关爱等,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必要的支持。②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学习知识,提升能力, 锤炼品格,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3.人的社会化途径 (p10-11)(怎么办)①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学习生活技能.②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学习行为规范.③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学习扮演社会角色。4.社会化伴随着我们一生。第二框 养成亲社会行为1.亲社会行为含义和表现 (p13)(是什么)【选择题常考】理解什么是亲社会行为(1)含义:亲社会行为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是符合社会道德要求、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2)表现:谦让、分享、合作、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都是亲社会行为。2.★养成亲社会行为原因 (p9、P13)(为什么)(1) 必要性:青少年阶段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时期,我们应该养成亲社会行为。p9(2) 重要性:①亲社会行为促进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 P13②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③能够为他人带来温暖,使人际关系更加融洽,为社会增添正能量。3.★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P14)(如何做)①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总述)②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变化发展。③了解风俗习惯,遵守社会公德,积极融入社会生活。④热心帮助他人,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第三课 共建网络美好家园第一框 网络改变世界1.★★网络是如何改变世界的 (网络的积极影响)(P16-19)(为什么)①网络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网络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便利和美好。②网络促进了人际交往。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使人际交往更加方便快捷。③网络推动了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经济)④网络改进了社会治理方式。(政治)2.网络是如何推动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的 (P18)(为什么)①网络促进人才、资金、技术、物资的流动,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提升经济发展水平。②加速各种创新资源的汇聚、融合与共享,成为众多新发明和新服务的源泉。3.网络是如何改进社会治理方式的 (P19)(为什么)①网络推动信息互联互通,有助于完善线上线下一体的智能化、精细化公共服务,提高社会治理水平。②畅通人们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有助于人们表达诉求,保障人们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第二框 营造清朗空间1. ★网络的消极影响(P20 相关链接、P21)①沉迷网络,影响身心健康。网络出现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2. ★★我们应如何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P20-22)(如何做)①我们要学会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提升媒介素养,积极利用网络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②学会选择网络信息。学会“信息节食”。③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我们要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学会分析判断网络信息,让不良信息止于智者。③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做一名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④传播网络正能量。【概念理清】媒介素养:一般是指人们正确地、建设性地使用媒介资源的能力。它包括人们面对各种信息时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等能力。2.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 (P22)(如何做)①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科学、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网络。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利用网络贡献向上向善力量,建设网上精神家园。③要通过网络平台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投身于公益行动。④共同培育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高扬主旋律,做网络强国的建设者、创新者。【选择题常考】我们要远离网络(×)应为:我们要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第二单元 维护社会秩序第四课 遵守社会规则第一框 维护秩序靠规则1.社会秩序的含义和内容 (P27)(是什么)(1) 含义: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有条不紊、井然有序的状态。(2) 内容: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社会秩序,包括交通秩序、生产秩序、公共场所秩序等 。2.社会秩序重要性 (P27)(为什么)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每个社会成员各司其职、密切合作,有序利用社会资源,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安全、有序、和谐的社会环境。②★社会秩序是社会正常运行、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3.★生活中有哪些社会规则 【选择题常考】①道德(约定俗成,优良传统)。②纪律(单位或集体制定)。③法律(国家制定或认可)。道德和法律是两种主要社会规则。4.社会规则有何作用(重要性) (P27)(为什么)①社会规则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②社会规则有助于我们的社会既安定有序,又充满活力。5.★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的关系 (P27-28)(是什么)①社会秩序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②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第二框 遵守规则1.★★我们应如何遵守规则 (P29-33)(如何做)①需要增强规则意识。我们对规则要心怀敬畏,提高按规则办事的自觉性。②需要他律与自律,养成良好行为习惯。③要坚定地维护规则,自觉将规则作为自己的行动准绳;还要用恰当的方法,提醒、劝导、帮助他人遵守规则。④需要积极完善规则。我们要关心和参与规则的改进、完善,积极建言献策。2.他律和自律分别是什么 (P30)(是什么)【选择题常考】 学会区分(1)他律:即监督、提醒、惩戒等外在约束。(2)自律:严于律己,通过自省和慎独,不断发现并及时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3.如何坚定地维护规则 (P31)(如何做)①要从自己做起,自觉将规则作为自己的行动准绳,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②要用恰当的方法,提醒、劝导、帮助他人遵守规则,营造遵规守纪、崇德守法的良好氛围。4.我们为什么要积极完善规则 (P33)(为什么)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选择题常考】 规则不会改变(×)①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从无到有)②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从有到无)③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生活的变化,需要调整和改进。(从有到改)5.我们应怎样改进和完善规则 我们要关心和参与规则的改进、完善,积极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第五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道德重要性(P34 蓝色字体):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谐的基础。【选择题常考】第一框 文明有礼1.★文明有礼有何重要性 (P35-36)(为什么)(注意:括号的知识点理解,不用背)(1)地位:文明有礼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直接体现一个人的基本素质,也事关社会风尚、国家形象。(2)①对个人: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②对社会: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文明有礼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有效沟通,减少矛盾冲突,维护良好秩序,提升人们的安全感和尊严感。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氛围,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③对国家:文明有礼塑造良好国家形象。(文明有礼是国际交往的“通行证”,有利于不同国家的人们深化交流,增进友谊。有利于体现民族尊严,展现国家形象。)2.★如何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P36-37)(如何做)①做文明有礼的人,要言谈文明、举止端庄。②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第二框 诚实守信1.诚实守信的内涵是什么 (P38)(是什么)诚实守信,就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信守承诺。2. ★★我们为什么要讲诚信 (诚信有什么重要意义 )(P38-39)(为什么)(1)地位:诚信是我国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各行各业的共同道德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2)①对个人:人以诚信立身。 ②对社会:诚信促进社会文明。③对企业: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坚持诚信经营能塑造良好形象和信誉,赢得客户,带来持久效益。3.★★我们应怎样做一个诚信的人 (P39-41)(如何做) (注意:括号的知识点理解,不用背)①真诚待人,积极履行承诺。②讲究策略,注重方式方法。(我们应遵循道德原则和法律要求,权衡利弊,做到既为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着想,又恪守诚信的要求,做一个有智慧的诚实守信者。)③遵纪守法,珍惜诚信记录。(我们要身体力行弘扬诚信文化,珍惜个人信用,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推动形成崇尚诚信、践行诚信的良好风尚。 )第三框 友善待人1.友善的内涵是什么 (P42)(是什么)友善,就是待人热情友好,与人为善。2.★我们为什么要友善待人 (P42)(为什么)①地位: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②以友善的态度对待他人,彼此尊重、包容多样,能够传递温情与爱心,加深社会成员之间的信任,营造互信互助的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3.★我们如何做到友善待人 (P43-44)(如何做)(注意:括号的知识点理解,不用背)①宽容他人。(学会体谅和包容他人,不苛求他人,求同存异、和而不同;有原则,涉及道德底线和法律问题时不迁就)②换位思考。(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从对方角度思考问题,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善解人意,体会他人感受,理解他人难处)。③助人为乐。(用爱心温暖帮助需要的人,尽己所能搭把手、出份力;道义上支持,物质上帮助,精神上关怀)【选择题常考】宽容是没有原则的(×)宽容是有原则的,在涉及道德底线与法律等原则问题上,我们应不让步、不迁就。第六课 提升法治素养第一框 树立法治意识1.法律的重要性及要求(P46)(1)重要性:法律是一种社会规则和行为规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2)要求:我们必须在法律范围内活动,以法律为准绳,依照法律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树立法治观念,学会依法办事2.法治意识含义 (P46)(是什么)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3.我们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 (P46-47)(为什么)★①我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我国,法治是促进社会进步、维护社会秩序、捍卫国家尊严、实现人民权利与自由的重要保障。②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的内心时,才会充分体现其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选择题常考】4.★★我们应如何树立法治意识 (P47-53)(如何做)(注意:括号的知识点理解,不用背)①敬畏和信仰法律。(坚持宪法法律至上,敬畏规则,相信法律力量,把依法办事当成生活习惯)②积极主动地学习法律。(学习必备法律常识,正确理解法律;参与法治实践,理性分析法律问题,提升维护权益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③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 (从细节做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④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树立法治观念,提高依法办事能力,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 坚定捍卫者。(P53)第二框 学会依法办事1.★如何学会依法办事 (P50-53)(如何做)①自觉守法;(在行动上以法律为准绳,自觉遵守法律的各项规定。)②遇事找法;(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要充分利用法律服务的组织和机构,如★人民调解委员会、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③解决问题靠法;(我们要学会以合法的方式表达诉求,通过法律途径、运用法律武器加以解决。我们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控告、举报,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④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2.★诉讼的作用和类型(P53)(1)作用:诉讼是人们获得法律救济、维护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2)类型: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俗称:民告官)、刑事诉讼。【选择题常考】类型 含义 例子民事诉讼 甲与乙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乙未按照合同是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约定交付货物,甲就可以通过民事诉讼来维依法审理民事案件和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行政诉讼 是指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的参与下,依照司法诉 某企业认为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其作出(民告官) 讼程序解决行政争议案件的活动 的行政处罚不合理,就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撤销该行政处罚决定。刑事诉讼 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 某人被指控犯有盗窃罪,那么公安机关、检参加下,依法查明犯罪事实、惩罚犯罪分子、保障 察机关和审判机关就会按照刑事诉讼程序,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的活动 对其进行侦查、起诉和审判。第三单元 勇担社会责任第七课 追求自由平等第一框 珍视自由1.自由含义 (P58)(是什么)①自由意味着在遵守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前提下,人们能够依照自己的意志活动,在思想、言论和行为等方面具有充分的自主性,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②自由意味着我们的合法权利不受侵犯。2.★自由具有怎样的价值 (自由有什么作用)(P58-59)(为什么)(注意:括号的知识点理解,不用背)(1)地位:自由是人类的永恒追求,是社会活力之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2)对个人:自由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自由有利于人们培养多方面的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享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3)对社会:自由推动社会的繁荣进步。(自由能够营造民主、宽容、和谐的社会氛围,鼓励人们探索、创新,激发全体社会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整个社会充满创新的力量,推动社会不断发展)3.★我们应如何追求自由 (P60-61)(如何做)(注意:括号的知识点理解,不用背)①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我们要知晓自己的权利,正确认识权利的价值。当权利受到侵犯时,我们要敢于捍卫自己的合法权利)②依法行使权利。(我们要在遵守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前提下行使权利)③尊重他人的权利。(我们要尊重他人的自由选择权,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和意志强加于人,更不能侮辱、诽谤他人。每个公民在行使权利的同时,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第二框 践行平等1. 什么是平等 (P62)(是什么)①平等意味着同等情况同等对待(比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选举一人一票等。)②平等表现为人格平等。③平等意味着权利义务平等。【选择题常考】还有一种平等情况(差别情况差别对待):老人、儿童、孕妇等弱势群体享有一定优先权,获得特别照顾,这没有违反平等的原则,反而让他们获得实实在在的平等(比如:公交车的爱心座椅、无障碍花园等)2.平等有何价值 (P62)(为什么)①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②平等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它有助于人们政治上平等参与、经济上共同富裕、文化上共建共享。3.★我们应如何践行平等 (P62-64)(怎么办)(注意:括号的知识点理解,不用背)①平等对待他人。(我们要平等地对待所有社会成员,尊重他人人格,不欺生、不凌弱)②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面对不平等现象,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应据理力争,用合法的方式捍卫平等)③坚决反对特权。(任何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④我们要增强平等意识,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共同构建平等有序的社会。【选择题常考】高官/未成年人拥有特权(×)任何人都没有特权(法律和宪法外的权利)第八课 维护公平正义公平正义重要性:(P66)(为什么)①公正即公平正义,公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②公平正义是人类的永恒追求,是衡量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尺度。第一框 坚守公平1. 什么是公平(含义) (P66—67、70)(是什么)①公平通常指人们基于一定标准或原则,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②公平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P70)【选择题常考】2.★公平的价值(意义、重要性) (P67)(为什么)(1) 对个人: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2) 对社会: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3.★我们应如何维护社会公平 (P67-70)(如何做)(1) 维护社会公平,需要每个人努力追求公平、捍卫公平。(2) 维护社会公平,需要充分发挥规则的保障作用。(3) 公平的实现是一个不断推进的过程,需要我们积极行动,通过不懈努力追求和捍卫公平。4.个人如何努力追求公平、捍卫公平?①面对利益冲突,我们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世。②遇到不公平的现象时,我们要坚守原则立场, 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努力营造公平的环境。5.维护社会公平,如何充分发挥规则的保障作用?①只有全体社会成员都遵守规则,按规则行事,社会公平才有可靠的保障。②要通过确立社会的共同准则,明确人们的行为规范,有效调整利益关系、化解矛盾冲突,保障人们各个方面的合理权益。第二框 守护正义1.什么是正义(含义) (P6)(是什么)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待和追求。 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 ”, 体现了弘扬真善美、摒弃假恶丑的价值导向。2.★正义有何价值 (意义、重要性) (P70-71)(为什么)①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②正义行为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③正义保障人们有尊严地生活。④正义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尚。⑤追求正义是社会生活的重要主题。3.★如何守护正义 (P72-74)(如何做)(1) 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2) 守护正义需要维护司法公正。(3) 守护正义需要维护国际正义。4.个人如何守护正义?①每个人都要自觉识事理、辨是非、知善恶,以实际行动推动正义的实现。②面对非正义行为时,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善于做到见义智为。5.司法守护正义原因和要求?1、(1)原因:法律是维护和实现正义的基本途径,公正司法是捍卫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选择题常考】(2)要求:我国司法机关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感受到公平正义。6.如何维护国际正义?①要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搞双重标准。②各国要同心协力,妥善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构建更加符合正义的国际秩序和美好世界。第九课 积极奉献社会第一框 社会责任我担当1.什么是责任(含义) (P75)(是什么)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2.★怎样做负责任的人 (P76-78)(如何做)(注意:括号的知识点理解,不用背)(1) 对自己负责。(首先要对自己的身心健 康和学习成长负责。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规划时间、认真完成作业,都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 )(2) 对他人负责。(我们要平等、真诚对待他人,公正处事,同时要心怀感恩、善待他人,主动 关心、帮助和服务他人,尽己所能为他人排忧 解难 )(3) 对国家和社会负责。(我们要有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关心国家大事,将个 人成长进步与国家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奉献社会)(4) 我们要甘于奉献,勇于承担应尽的责任, 不抱怨、不懈怠,不计个人得失,全身心地投入。4.★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有哪些 (P78)(是什么)(1)代价: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甚至可能 会被误解和责备。(2)回报:增长才干,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赞许 。第二框 奉献社会我践行1.奉献社会有什么意义(价值、重要性) (P79)(为什么)(1) 对个人:奉献社会能够使我们的视野不断拓展,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道德境界不断提升。(2) 对国家、社会:奉献社会能够推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推动形成向上向善的强大力量,使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2.★怎样才能做到勇担责任、奉献社会 (P81-82)(如何做)(1) 自觉加强学习,不断增强本领。(2) 追求进步,主动向团组织靠拢。(3) 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4) 勇于担当时代责任。4.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地位及作用是什么 (P81)(是什么)(1)地位: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团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选择题常考】(2)作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带领青年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5.志愿服务的地位是什么 (P82)(是什么)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广大志愿者奉献爱心的重要渠道。6.当代青少年的时代责任是什么 (P82)(是什么)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当代青少年的时代责任。【选择题常考】第四单元 维护国家利益第十课 国家利益至上第一框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1.国家利益的含义 (P87)(是什么)①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涉及政治、经济、文 化、社会、军事等领域。②我国的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 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2.★维护国家利益(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因 (P885-86)(为什么)①国家利益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亡。②在我们国家,国家利益是广大人民最根本、最长远的利益。③维护国家利益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④维护国家利益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3.为什么说确保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确保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原因)(P88)(为什么)①主权是一个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对内对外事务的最高权力。主权的丧失意味着国家的解体和灭亡。②领土是国家行使主权的范围和空间,也是一个主权国家人民得以生息繁衍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4.★★在我们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 (P89)(是什么)①从根本上说,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是一致的。②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③国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利益,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第二框 捍卫国家利益1.★★我们应如何捍卫国家利益 (P90-92)(如何做)①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观念,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坚决维护国家的尊严、荣誉和利益。②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会用理性、务实、文明的心态,合法有序地表达爱国情感,维护国家利益。③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国家利益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我们应当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必要时要放弃个人利益,甚至要献出自己的生命。④发扬斗争精神。当国家尊严受到侵犯、 国家安全受到威胁、国家发展受到阻挠时,我们应挺身而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决维护国家利益。第十一课 军强才能国安第一框 党和人民信赖的英雄军队1.人民军队的地位和构成(P94、P85 蓝字)(是什么)(1)地位:①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全国武装力量的主体,②人民军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柱石。(2)构成:军种和兵种: 包括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等军种,军事航天部队、网络空间部队、信息支援部队、联勤保障部队等兵种。2.★人民军队是一支怎样的军队(性质) (P94-97)(是什么)(1) 人民军队是一支对党忠诚、听党指挥的军队。(★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的建军之本、强军之魂。)【选择题常考】(2) 人民军队是一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军队。(3) 人民军队是一支纪律严明、作风优良的军队。(4) 人民军队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英雄军队。3.★人民军队的使命任务是什么 (P96/97)(是什么)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②巩固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③捍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④维护国家海外利益。⑤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第二框 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1.★如何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P100、101)(如何做)(1)必须全面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2)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3)以高水平治理推动人民军队高质量发展。(4)加强全民国防教育。2.★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目标是什么 (P98、99)(是什么)【选择题常考】(注意:括号的知识点理解,不用背)①到2027年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确保掌握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战略主动)②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机械化高度发达,信息化基本实现,智能化取得重大 进展,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联合作战能力、全域 作战能力全面提高;)③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同我国强国地位相称、能够全面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具备强大国际影响力的世界一流军队。)3.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的原因和要求?(P100)(为什么、如何做)(1)原因:党的领导,是人民军队始终保持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战斗力的根本保证。(2)要求:要坚决贯彻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根本原则和制度, 坚决听从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指挥,确保人民军队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4.如何以高水平治理推动人民军队高质量发展。(P100)(如何做)坚持边斗争、边备战、边建设,坚持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提高人民军队打赢能力,提高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战略能力,有效履行新时代人民军队使命任务。5.加强全民国防教育的原因和做法。(P101)(为什么、如何做)(1)原因:我国宪法规定,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的光荣义务。(2)做法:我们要主动接受国防教育,增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崇军尚武的思想观念、强国强军的责任担当,使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成为我们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第十二课 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第一框 认识国家安全1.什么是国家安全(含义) (P102)(是什么)国家安全是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2.★为什么要维护国家安全 (P103)(为什么)①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民族复兴的根基,是实现国家利益最根本的保障。②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 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3.为什么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P104)(为什么)①进入新时代,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②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③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4.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容有哪些 (P105)(是什么)总体国家安全观关键在“总体”,突出的是 “大安全”理念,涵盖政治、军事、国土、经济、文化、社会、科技、网络、生态、资源、核、海外利益、 太空、深海、极地、生物等 诸多领域。5.如何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 (P105)(如何做)①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要坚持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选择题常考】注意搭配②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统筹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第二框 维护国家安全1.★如何维护国家安全 (P106107)(如何做)(1) 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2) 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树立国家安全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 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3) 不断提升国家安全素养,通过各种方式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智慧和力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