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课件-(共27张PPT)2026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课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课件-(共27张PPT)2026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必备知识清单:
1、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始终保持先进性?
>必修3 政治与法治
2026届高三政治
第三课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必备知识清单:
1、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和作用p25
2、党的领导方式p26
3、为什么要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4、新时代如何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核心突破·重难全析
考点一
坚持党的领导
1.党的地位和作用★★★p25(三最两核心一执政)
①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办好中国事情关键在党,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②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
核心突破·重难全析
考点一
坚持党的领导
2.为什么要坚持党的领导★★★
(1)从历史和人民角度看: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第1课)
(2)从党的先进性角度看:(第2课)
①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党的性质、根本宗旨、根本立场、执政理念、奋斗目标、初心和使命)。
②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党的指导思想、四大法宝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3)从党的地位角度看: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p25-1
(4)从党的领导的重要性看: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p27-1
(5)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党的领导方式 p26-2
政治领导 思想领导 组织领导
区别 党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道路、政治原则方面的领导,侧重于路线、方针、政策的领导。 党在思想理论和意识形态上的领导。侧重统一思想,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思想基础。 党在组织体系和组织工作方面的领导。侧重党组织对干部的选拔和任用,以及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具体要求 最重要的是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 最重要的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 最重要的是坚持党管干部原则
联系 政治领导是根本,思想领导是灵魂,组织领导是保证。实行党的正确领导,任何一方面都不可偏废。 总要求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就要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从而确保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核心突破·重难全析
考点一
坚持党的领导
3.如何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p27
①最高原则:坚持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决“两个维护”。(政治建设)
②根本遵循: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聚魂。坚持不懈用习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思想建设)
③制度保障:建立健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6制度),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供可靠制度保障。(制度建设)
④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自身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建设堪当民族大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组织建设、作风建设)
⑤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自我革命)
⑥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误区提示】
党领导一切≠党包办一切≠党履行国家职能
国家重大事务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
国家具体事务管理的职能由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行使。
中国共产党不是国家机关,不履行国家职能;中国共产党与国家机关不是上下级关系,而是领导与被领导,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人民政协是协商民主的重要机构,而不是国家机关,不履行国家职能。
1、(2025·辽吉黑蒙高考·T7)某社区党组织接受常住本社区的各单位党员“报到”,以楼栋为单位成立功能性党支部,并建立楼栋居民微信群,吸纳医院、公安等单位的党员入群,开展问诊、反诈宣讲等活动,赢得了居民的认可。上述措施能够( )
①依托党员的专业优势,提高服务群众效能
②完善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增强发展的动力
③打造党支部进小区模式,形成基层党建新格局
④打破以往单一的治理主体结构,实现多元共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考点】基层治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解析】利用医院、公安等单位党员的专业技能,开展医疗咨询、反诈宣传等,功能性党支部提升了服务效率和满意度,①正确。 以楼栋为单位成立功能性党支部,将党组织延伸到小区最基层,强化了党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形成基层党建新格局,③正确。 “完善基层治理体制机制”未直接体现,因措施侧重具体服务实践而非体制变革,②排除。材料强调通过某社区党组织创新实践,更好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而不能说上述措施才打破以往单一的治理主体结构,④排除。
A
2.(2025安徽,5,3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社会工作取得重要进展。据此可知 ( )
会议 相关内容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首次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重大课题
党的十九大 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党的二十大 作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的战略部署
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 决定组建中央社会工作部,省、市、县级党委组建社会工作部门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提出健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明确新时代社会工作的重点任务
①党坚持科学执政,不断探索和遵循社会工作规律
②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积极开创社会工作新局面
③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是党推进自我革命的根本目的
④推动社会工作稳步发展是党在新时代的首要任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3.(2025·陕晋宁青高考·T4)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开局,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破题。八项规定一子落地,作风建设满盘皆活,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人民群众热烈拥护。这表明党的作风建设( )
①能更好地以清风正气凝聚党心民心
②旨在加强党员干部的自我约束能力
③为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供可靠制度保障
④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有效途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解析】【命题点】党的建设【深度解析】作风建设塑造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人民群众热烈拥护,可见党的作风建设能更好地以清风正气凝聚党心民心,①正确。作风建设塑造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得到群众拥护,促进了党群关系,表明党的作风建设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有效途径,④正确。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目的是维护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②不选。党的作风建设属于党的建设范畴,不是制度保障,③排除。
必备知识清单:
1、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和作用p25
2、党的领导方式p26
3、为什么要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4、新时代如何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必备知识清单:
1、为什么要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建设?
2、新时代如何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建设?
3、党的执政方式
4、依法执政的地位、内涵、重要体现和要求?
考点二
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
(一)从严治党的意义
分析角度 具体意义
党的性质 有利于防止腐败等行为,坚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能够更好地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党的地位 有利于切实维护人民的利益,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增强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保证其领导核心地位
党的执政 有利于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与时俱进,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党的宗旨 有利于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立足人民立场,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社会发展 有利于加强对权力的规范和制约,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国家治理效能),切实维护人民当家作主
【必要性】 ①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标志。我们党历经千锤百炼而朝气蓬勃,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始终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
②新形势下,党的执政面临“四大考验”、“四大危险”。
③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
【知识拓展】
◇理解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
(1)“全面”:管全党、治全党,面向全部党员、全部党组织,覆盖党的建设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部门,重点是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2)“严”: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
(3)“治”:就是从党中央到省市县党委,从中央部委、国家机关部门党组(党委)到基层党支部,都要肩负起主体责任;各级纪委要担负起监督责任,敢于执纪问责。
核心突破·重难全析
考点二
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
(二)怎样加强党的建设
总体要求 两个坚持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
一条主线 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统领与根基 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坚定理想信念宗旨(根基)
一个着力点 调动全党积极性、 主动性、创造性
六个建设 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
一个目标 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
一个目标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核心 、关键、基础、要害29页 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保持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必须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核心突破·重难全析
考点二
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
(三)党的执政方式
记住三者强调的角度,遇到题会判断区分 科学执政 (怎样执政)(党执政的基本前提)强调执政的科学性,强调的是“遵循规律”。
民主执政 (为谁执政)(党执政的本质所在)强调执政的为民性,强调的是“为民靠民”。
依法执政 (靠什么执政)(党执政的基本途径)强调执政的合法性,强调的是“依靠法律”。
三者结合 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需要积累的答题语言 科学执政 探索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民主执政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而巩固和扩大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
依法执政 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是党依法执政的重要体现【用于党与人大的关系——立法】
党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用于依法治国】
党的领导方式≠党的执政方式。
(1)党的领导方式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
(2)党的执政方式是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执政的基本方式(途径)是依法执政。
(3)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重 点 区 分
党集中人民群众的意志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全国人大讨论、通过
国家的法律、决定等
党的主张并不直接表现为国家意志,只有通过人民代表大会的审议、通过才能把党的意志变成国家意志。
依法执政的具体体现:党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权,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
听取人民政协意见
一府两院一委执行
拓展深化:党的主张如何上升为国家意志
制 定
提 交
形 成
2.关于“中国共产党”的知识
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实现共产主义
地位: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政治保证。
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根本立场:人民立场
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执政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根本出发点、落脚点: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人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奋斗目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1)初心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12)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3)四大法宝(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14)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具有先锋模范作用(这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直接而具体的体现)
(15战斗堡垒作用:基层党组织
(16)中国共产党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始终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的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17)自身建设: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进行自我革命,不断提高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18)领导方式: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
(19)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依法执政是基本方式)
(20)治国方略: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的基本方略。
1、(2025年甘肃高考·T2)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作风建设,以八项规定整治顽疾、扫除积弊、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是党在新时代的屠木立信之举,2025年全国两会刚一结束,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深化党内法规精神学习教育,这表明( )
①作风建设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
②作风建设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在要求
③八项规定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抓手
④八项规定是当下深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考点】党的作风建设、全过程人民民主、党的群众路线、全面从严治党
【解析】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并非作风建设,①错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涉及很多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有一个总揽全局、牵引各方的总抓手,这个总抓手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依法治国各项工作都要围绕这个总抓手来谋划、来推进。”中央八项规定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障,但不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抓手,③排除。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能够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党员干部更好地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到真正为群众着想、为群众办事,这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在要求,②正确。中央八项规定聚焦作风建设,严厉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问题,对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起着重要作用,是当下深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④正确。
D
2.(2025湖南,5,3分)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是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2024年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显示,94.9%的受访群众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成效表示肯定。2025年全国两会后,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在全党开展。
这表明( )
①新时代党的建设要以作风建设为根基
②党对作风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
③中央八项规定是改进作风的最高标准和目的
④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有利于巩固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3、(2025·浙江1月高考·T9)《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是首次以党内法规形式制定出台的为基层减负的制度规范。该规定以改革精神和严的要求,深入整治形式主义,让广大基层干部把更多时间和精力花在办实事上。这意味着中国共产党:( )
①以作风建设推动自我革命
②以制度建设统领从严治党
③在社会革命中提升执政能力
④在求真务实中保持生机活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B
【考点】党的作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党的建设
【解析】选项①:《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针对的是党内存在的形式主义作风问题进行整治。通过整治这种不良作风,推动党的自我革命,使党自身不断净化、完善、革新和提高,所以以作风建设推动自我革命表述正确。选项②: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要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全面从严治党,而不是以制度建设统领从严治党,所以该选项表述错误。选项③: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党通过整治形式主义进行自我革命,未涉及在社会革命中提升执政能力的内容,所以该选项不符合题意。选项④:深入整治形式主义,让基层干部把更多时间和精力花在办实事上,体现了党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有利于党保持生机活力,该选项表述正确。
4、(2025·河北高考·T4)自2013年起,中纪委每月公布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统计数据,直击作风顽疾、划定纪律红线,坚持不懈、久久为功。2024年调查数据显示,94.9%的受访群众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成效表示肯定。材料表明中国共产党( )
①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敢于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
②始终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执政理念
③反腐败永远在路上,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手软
④推进作风建设为世界政党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命题点】加强党的建设
【深度解析】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直击作风顽疾、划定纪律红线,表明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敢于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①正确。自2013年起,中纪委坚持不懈整顿作风顽疾,可见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永远在路上,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手软,③正确。党的执政理念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②排除。材料未提及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发展的关系,未涉及为世界其他政党发展提供借鉴,④排除。
B
5.(2025湖南,18,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颁布实施以来,越来越多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有理想的“新农人”扎根农村,在希望的田野上放飞梦想。
“新农人”逐梦并非一路坦途,要使更多“新农人”下得去、留得住、发展好,需要多方发力。在外务工的小张返乡后,萌生从事有机肥研发生产的念头,但苦于没技术而未启动。在当地乡村人才振兴政策支持下,小张参加了“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掌握了相关专业知识和技术,慢慢从“行业小白”成长为“行家里手”,并当选为地方人大代表。小张以人大代表身份提出的关于成立“新农人学院”建议被当地政府采纳实施,目前已有数百名“土专家”“田秀才”顺利毕业,成为活跃在乡村振兴一线的“兴农人”。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新农人”何以能成长为“兴农人”。措施
5.(2025湖南,18,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颁布实施以来,越来越多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有理想的“新农人”扎根农村,在希望的田野上放飞梦想。
“新农人”逐梦并非一路坦途,要使更多“新农人”下得去、留得住、发展好,需要多方发力。在外务工的小张返乡后,萌生从事有机肥研发生产的念头,但苦于没技术而未启动。在当地乡村人才振兴政策支持下,小张参加了“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掌握了相关专业知识和技术,慢慢从“行业小白”成长为“行家里手”,并当选为地方人大代表。小张以人大代表身份提出的关于成立“新农人学院”建议被当地政府采纳实施,目前已有数百名“土专家”“田秀才”顺利毕业,成为活跃在乡村振兴一线的“兴农人”。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新农人”何以能成长为“兴农人”。措施
④“新农人”自身积极进取,小张在政策支持下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技术,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并积极参与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推动自身成长为“兴农人”。
①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党中央出台《意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为“新农人”成长提供指引和根本保证。
②政府积极履行职能,科学决策,采纳人大代表建议,为培养“兴农人”搭建平台
③人大代表依法履职,密切联系群众。“新农人”小张当选人大代表后,密切联系群众,听取和反映群众意见,推动乡村人才培育工作开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