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提高防护能力课件(共26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2提高防护能力课件(共26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提高防护能力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 责任意识:通过学习自然灾害和人为事故的应对方法,掌握科学自救与互救技能,增强保护自己和救助他人的责任感。
2. 健全人格:通过参与安全演练活动,培养冷静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形成沉着、理智、果断的心理品质。
3. 法治观念:通过了解公共场所的安全规则,明确遵守秩序的重要性,树立依法行事、维护公共安全的意识。
课堂导入
面对自然灾害的预警信号,我们该如何科学判断风险并采取有效行动保护自己和他人?
思考:
2024年5月,广东梅州多地遭遇持续强降雨引发山洪,部分村庄道路被淹、电力中断。当地居民在收到气象预警后迅速转移至高处避险,中小学提前停课,应急部门组织群众有序撤离。由于预警及时、应对得当,未造成人员伤亡。
材料:
课堂导入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总议题:守护生命安全,提升防护能力
子议题一:识险于微,如何预判危险
子议题二:遇险不慌,怎样科学避险
子议题三:救人自救,掌握急救技能
子议题一:识险于微,如何预判危险
1. 为什么该校能成功避险?
2. 我们如何在生活中发现潜在危险的“信号”?
议学问题
2024年5月,湖南某中学组织学生开展防灾减灾主题教育活动。在模拟地震预警环节中,老师播放了一段真实监控视频:云南昭通某小学在地震发生前15秒,地震预警系统发出警报,全校师生迅速有序撤离。视频显示,部分学生起初犹豫不决,但看到老师果断指挥、听到广播提示后立即行动。事后专家指出,此次地震因提前预警,未造成人员伤亡。
议学情境
子议题一:识险于微,如何预判危险
议学提示
1. 成功避险的原因在于学校平时注重安全教育,师生具备危险预判能力,能在预警出现时迅速反应。这体现了“见微知著、防患未然”的重要性。
2. 生活中许多灾害都有前兆,如地震前动物异常、雷雨前乌云密布、楼梯拥挤时人群躁动等。我们要主动学习安全知识,提高观察力和判断力,对细微异常保持警觉,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知识总结
提高危险预判能力
1. 危险大多可以预判:自然灾害发生前往往有征兆;人为事故通过得当考虑可以避免。
2. 预判能力需后天学习:要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学习安全知识,见微知著,对潜在危险作出科学判断,防患于未然。
子议题二:遇险不慌,怎样科学避险
子议题二:遇险不慌,怎样科学避险
议学情境
2024年3月,北京地铁早高峰期间,某换乘站因突发设备故障导致短暂停运,大量乘客滞留站台。现场人流密集,部分乘客情绪激动,有人试图强行挤入车厢。此时,一名中学生冷静观察周围环境,迅速靠边站立,紧握栏杆,等待工作人员引导疏散。他回忆说:“我记住了安全演练中学到的‘不逆流、不奔跑、靠边避让’原则。”最终该站秩序逐步恢复,未发生踩踏事件。
议学问题
1. 该中学生的行为体现了哪些避险原则?
2. 在拥挤环境中如何保护自己?
议学提示
1. 该生遵守了“保持冷静、就近避让、依靠牢固物体”的原则,没有盲目奔跑或逆流前进,体现了良好的应急素养。
2. 在拥挤环境中应立即避让到一旁,靠墙或抓牢固定物;若被人群裹挟,要稳住双脚,手肘撑开保护胸腔,保持呼吸通畅;一旦摔倒,应缩成球状,双手护颈、护头,双膝护胸腹。
知识总结
掌握避险和逃生能力
1. 平时应积极参加安全演练,提升应急反应能力。
2. 危险来临时要保持冷静,就近、快速逃离至安全地带,有效利用资源求救逃生。
子议题三:救人自救,掌握急救技能
子议题三:救人自救,掌握急救技能
议学情境
2024年6月,广东某中学体育课上,一名学生在跑步时突然晕倒,呼吸微弱。体育老师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同时两名受过急救培训的学生上前施救:一人用所学心肺复苏知识进行胸外按压,另一人用学校配备的AED设备实施电击除颤。约8分钟后,120到达现场,患者恢复意识并被送往医院。校方表示,该校每学期都组织急救技能培训,此次成功施救得益于日常训练。
议学问题
1. 为什么说“掌握急救技能能赢得宝贵时间”?
2. 我们应如何提升自救与救他能力?
议学提示
1. 黄金救援时间通常只有几分钟,专业救护力量到达前,掌握急救技能的人能第一时间施救,极大提高生存几率。
2. 应主动学习防护与急救知识,如心肺复苏、止血包扎、使用AED等;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安全演练,在实践中掌握技能,做到遇险不慌、科学施救。
知识总结
学习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能
1. 平时多掌握防护与急救知识,紧急时刻就不会束手无策。
2. 能够争分夺秒施救,为挽救生命赢得宝贵时间。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题文】学校经常举行集体活动,防止拥挤踩踏事件的发生、提高自我防护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以下做法能够有效预防踩踏事件和提升学生防护能力的有( )
①上下楼梯、台阶抓牢扶手
②不在人流量大的地方长时间停留
③发生拥挤,用力推掇,给自己创造安全空间
④一旦摔倒,双手护颈,手臂护头,双膝蜷缩至胸前,护住胸腔和腹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课堂练习
【题文】生一炉火、烧一壶茶、放两把干果、烤几颗橘子或柿子,与三五好友围炉而坐,喝茶聊天烤火……随着围炉煮茶走红,不少人在家“尝鲜”,引发一氧化碳中毒、火灾等安全问题这提醒我们( )
①围炉煮茶存在安全隐患,应该坚决取缔
②要提高危险预判能力,防患于未然
③要加强与好友的联系,维护真挚的友谊
④要能够觉察潜在的威胁生命安全的因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课堂练习
【题文】2025年5月22日,贵州省大方县发生两起山体滑坡,均造成人员被困。如果我们在外旅游遭遇山体滑坡,应当注意( )
①保持冷静,正确判断崩塌滑坡的范围
②顺着滑坡运动方向逃离
③立即逃到室内或低洼的地方躲避
④选择与滑坡运动方向垂直的方向逃离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课堂总结
课堂总结
一、提高防护能力
1. 危险预判能力
2. 避险和逃生能力
3. 防护和急救知识与技能
二、拥挤踩踏事件的预防与自护方法
1. 预防措施
2. 人群涌来时的应对方法
3. 被人流裹挟时的自我救助方法
4. 摔倒后的保护动作
感谢聆听
Thank You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